国士无双从哈工大开始 第233节

  办公室内,王多鱼跟他们简单说明了一下关于浸没式光刻机的技术。

  “它其实是采用折射和反射相结合的光路射击,且曝光区域与光刻机透镜之间充满水的光刻机设备.”

  浸没式光刻机的优点,在于系统数值孔径的增大,提升了步进扫描式光刻机的成像分辨能力,可以满足45纳米以下成像分辨率的工艺要求。

  缺点也十分明显,那就是因为浸没液体的引入,导致设备本身的工程难度大幅度增加。

  “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浸没液体供给与回收技术、浸没式液场维持技术、浸没式光刻污染与缺陷控制技术、超大数值孔径浸液式投影物镜开发与维护、浸液条件下成像质量检测技术等”

  王多鱼并没有全说那些关键技术。

  毕竟这些都是围绕着浸没相关的技术,说实话,对现在的李康民他们来说,研发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就这个改进,一旦完成的话,那么就可以超越西方国家,使得我们的光刻机能够生产出两位数的纳米芯片。

  目前市面上的芯片那都是三位数纳米芯片,比如现在的步进式扫描光刻机,现在还只是三百六十五纳米,都还没进入到一百九十纳米这个级别。

  所以李康民他们还有很大的技术优化空间。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姚文荣惊叹不已:

  “王教授,您太厉害了,我都不敢想象,如果您能够全程参与光刻机的研发工作,恐怕我们早已经进入到两位数纳米芯片时代了.”

  李康民和薛宇恒两人连连点头附和,表示赞同。

  对于这样的彩虹屁,王多鱼早就听习惯了。

  “我就是技术指导,你要是让我真的参与研发的话,我恐怕会是两眼一抹黑”

  这不是谦虚,而是事实。

  毕竟王多鱼厉害的地方在于计算、创新设计等,但在实际的实验测试等,他就不那么精通了。

  比如光刻机的透镜,为了能够实现高分辨率,要求透镜必须具有高折射率,也就是要求透镜材料必须非常纯净和均匀,任何微小的不均匀性或缺陷都可能导致图像失真。

  光刻过程中,刚才王多鱼提及的CaF2光源,其光线波长极短,能量极高,透镜受到高能量光的加热,因此透镜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以防止由于温度变化导致的焦点漂移问题。

  所以在研发过程中,对这样的材料技术要求自然是非常高。

  王多鱼或许就不具备这样的细致心理,甚至细微的失败,都有可能让他抓狂。

  这种科研并不会给他带来任何的成就感,因为难度系数非常高,他自觉做不了。

  就好像要让李康民他们去求导求解那些数学难题一样,他们绝对是没办法做到的。

  “王教授,如果我们真的要启动这个项目,按照您刚才的建议,只怕这次的投资会更高.”

  李康民沉吟说道,目光中透露着担忧:

  “我就怕校领导层会不太愿意,这一次需要很多种材料和高端设备,特别是您提及的CaF2光源,这种光源.”

  众所周知,光源是光刻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必须具备良好的光学性能、稳定性和耐久性,氟化钙便是光刻机光源的重要材料。

  作为一种常见的光学材料,氟化钙可以用于制造光学元件、窗口等,其化学式便是CaF2,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晶体。

  由于其具有较好的光学和物理性质,氟化钙的透过率高,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且在紫外到红外的波段范围内具有较高的透过率。

  但是在制备光刻机光源过程中,氟化钙的制备要求精度高、晶体结构均匀无疵点,并且氟化钙的表面要平整、光洁、无裂纹、无划痕等表面缺陷。

  另外,光刻机光源的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对氟化钙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进行控制,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寿命。

  所以终上所述,仅仅只是制备光刻机CaF2光源,便需要耗费大量的设备、资金等,背后代表了大量的资金投入。

  特别是在研发阶段,更是如此,更别说王多鱼要求在半年内完成,那么这款光刻机的研发要求之高,投入之多,就更不用说了。

  王多鱼当即便说道:

  “你们不用担心这件事,我肯定会处理好项目投资的事情,肯定不会让你们操心资金和设备的问题.”

  “节前我就已经跟刘书记和吕校长聊过这件事了,他们很支持我的决定,总之你们不需要担忧资金的事情,我来解决.”

  “你们唯一需要操心的就是技术研发的问题,还有就是半年内给我研制出来,我们已经落后太多了,不能够再继续磨磨蹭蹭下去了”

  听到王多鱼这么说,李康民他们三人顿时感觉到如山的压力,扑面而来。

  姚文荣更是忍不住再次确认道:

  “王教授,半年时间会不会太短了?我们可能做不到啊”

  在半年时间内,解决如此之多的问题,比如浸液条件下成像质量检测技术等,这玩意儿哪有那么简单呀?

  王多鱼突然变得严肃起来,认真道:

  “这是肯定的,半年时间,不能再拖了,因为半年之后,你们还需要更进一步研发其他技术更复杂的光刻机,我希望你们能够一直奋勇前进,让我们哈工大一直处在光刻机最前沿”

  李康民他们三人迟疑了:这可能么?

第197章 ,丈母娘:你们复婚吧!

  一九八二年二月三号,农历正月初十。

  哈工大教授别墅群,王多鱼家中,今天格外热闹。

  郑宝印他们全都从老家那边回来了,王多鱼大哥、三哥、四姐等小一辈的孩子全都来了。

  他三哥家的七个孩子:老大王建成、老二王建达、老三王建超、老四王玉冬、老五王建飞、老六王玉芬和老幺王玉敏。

  以及王建达他媳妇梁秀芬和王玉冬她男人赵建国。

  换句话说,仅仅只是王多鱼他三哥家就来了九个人。

  现在他们全都来到王多鱼家的别墅,就为了一件事:赚钱!

  年前没有跟着一起赚钱的赵建国、梁秀芬他们这些人,此时都格外眼红。

  因为就在前几天,郑宝印和王建超他们回到大红沟村的时候,直接是乘坐三辆货车回家的,车上装满了电视机、收音机、面粉、汽水等物资,吃的喝的用的,全都不少。

  毕竟郑宝印他们那么多人,三辆大卡货车,装人又运货,把车里都塞得满满当当的。

  有句话叫经济基础决定家庭地位。

  以前赵建国和王玉冬两口子家里穷,作为男人的赵建国,还能够凭借勤快努力,多干点农活,所以家庭地位不会太差。

  最起码,不会被王玉冬压着。

  但只是短短两个月的时间,王玉冬从外面带回来了好几千块钱,家庭地位瞬间飙升。

  连带着赵建国父母都对王玉冬百依百顺,回家那么几天,愣是没让王玉冬洗过衣服拖过地。

  这样的变化,让赵建国危机感十足。

  所以不管怎样,初十这一天,他也跟着来到了冰城。

  到哈工大食堂吃饱喝足之后,王多鱼又带着郑宝印他们回到了别墅,然后这才对众人说道:

  “大家都是我的亲人,按理说,做生意最忌讳跟亲人一起,因为有了利益关系,很容易导致我们之间的亲情关系变得不那么纯粹,甚至.”

  “但现在是经济建设的大时代,就算我不带着你们,我估计你们自己也会慢慢走上这条道路,所以我是基于这个考虑,才决定带你们一起发财.”

  “既然是一起做生意,那么就必须分得清主次才行.”

  “春节前我就已经跟宝印和建超商量过了,年后我成立一家企业.”

  简单陈述一遍,王多鱼又继续讲清楚情况。

  既然是公司,那么肯定需要有公司的规章制度,比如要辞职什么的,都需要提前写申请打报告。

  “我不管你们是谁,一切就按照公司规章制度来执行,不要犯错,甚至犯法.”

  “未来你们翅膀硬了,想要独自做生意,提前一个月打报告和申请,我们不会不让你离开”

  “往后你们各司其职,我们公司秉承能者上庸者下,所以不要怨天尤人,大家都有同等机会…”

  王多鱼说了一通,看似废话,实际上都必须要说。

  虽然是亲戚,但涉及到了各自的利益,现在或许还不会说什么,但往后可不好说了。

  当然,王多鱼自认为还是能够压得住这些亲戚的,如果他们真的要自力更生,他也不会拦着。

  八十年代的中国大陆,确实是遍地黄金,但能够捡到的人,不多。

  聊完这些废话之后,王多鱼这才进入正题:公司!

  他即将要成立的企业,名叫冰城旺旺集团,下设两家分公司,一家是巴博斯钟表厂,另一家则是优玛服装品牌公司。

  巴博斯钟表厂就不说了,重点聊一聊优玛服装品牌公司。

  从取名上来看,王多鱼的野心并不小。

  这家服装品牌公司的英文名叫Uma,简单好记,一旦出现在国外市场,那么这就是巨大的优势。

  王多鱼也不打算走高端,而是先从中端和中高端服装品牌做起。

  毕竟现在的优玛服装公司压根儿就没有那个资本玩什么高端服装。

  “我们生产出来的所有衣服,都必须是大气上档次,能够引领时代潮流风尚的服装.”

  “所以,从一开始,我们的优玛服装公司就必须要给人一种洋气的感觉”

  “所有服装出厂之前,吊牌都是配有中英文标识的,尺码等方面都按照英国的标准执行然后进行翻译”

  郑宝印等人听得目瞪口呆。

  从取名的时候,他们就感觉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了,现在一听王多鱼这些词语,他们更是小脑萎缩了,完全不知道如何思考。

  如果是从吊牌来看,很多客户看到之后,都会误以为这是从国外进口来的产品。

  洋气嘛!

  那么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肯定会备受欢迎。

  聊完这些企业规划之后,已经是一个多小时之后的事情了,王多鱼便又聊起了投资。

  按照规划,巴博斯钟表厂最少需要投资三十万人民币,而优玛服装公司则是五十万左右。

  换句话说,这就是八十万人民币的总投资。

  但这还仅仅只是前期投资,一旦后期还需要增设生产线,招聘工人等,那么肯定还需要加大投资才行。

  年前,王多鱼跟郑宝印他们合作,之前是挣了十八万人民币,临近春节前又因为启动了日历本这个生意,赚了二十八万的毛利。

  加上后面还有四万多本日历,清货之后,最终的总盈利就是三十万人民币。

  加一起就是四十八万人民币。

  这笔钱王多鱼拿大头,直接拿走了二十七万,还剩下二十一万由郑宝印和王建超两人平均分,每人十万五千块钱。

  但是现在郑宝印他们只能够拿出十万块钱,因为五千块钱已经花完了。

  所以八十万的总投资,王多鱼自己一个人拿出了三十万,加上郑宝印两人各十万,总共是五十万的资金。

  那么还差三十万的投资。

  “这三十万的投资,就用在设备等采购方面,我还有点面子,从其他单位那边赊欠,另外我也会从银行那边贷款一部分,总共凑齐这三十万人民币.”

  听到王多鱼的话,郑宝印和王建超两人顿时松了一口气。

  根据投资额度,那么郑宝印他们各占据百分之十二点五的投资比例,王多鱼则是占据百分之七十五。

  接着,王多鱼看向郑宝强等人,道:

首节上一节233/42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