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我才不会去你们哈工大呢”
见状,王多鱼两手一摊,表情无奈道:
“喏,程所长你就不愿意来我们哈工大嘛,所以你说北大那么多人才都被我们哈工大挖走了,我看也不见得嘛,何况,大家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总不能我王多鱼有那个能力绑住大家的脚不让他们离开吧?”
此话非常有道理,陈省身等人都纷纷点头。
其实大家心里都非常明白,那些人之所以留在哈工大,而不是留在北大,更多是因为王多鱼。
尽管王多鱼没有自立山头,但只要他在哪里,哪里就一定会形成一个山头。
就好像陈省身、华罗庚他们这些人一样,他们都是各自领域内的领军人物,独领风骚几十年。
中科院数学所,以华罗庚为中心,齐聚了陈景润、冯康、陆启铿等国内数学界的顶尖人才。
目前的哈工大,则是以王多鱼为首,齐聚了格尔德、怀尔斯、威廉瑟斯顿等人。
虽然王多鱼说了,哈工大来去自由,但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的。
拿约克兹和博切尔兹他们两位博士研究生来举例,他们两人都是老外,返回到他们国家,不是更合适么?
为什么他们没有回去?
甚至王多鱼说让他们博士毕业,他们还担心被赶走?
不就是因为名利嘛。
而王多鱼能够帮助他们实现这样的名利,所以他们才愿意留在哈工大。
否则的话,就以冰城这个长达半年的漫长冬季的城市,真心没几个人愿意留在这里的。
程民德闻言,瞬间大怒,但这个时候,领导已经笑呵呵地开口,明显是要拉偏架。
国内数学界还是要和和气气,大家不要因为这点小事儿闹矛盾,伤了和气就不好了。
领导都开口说话了,程民德还能怎么办?
有气也只能够憋着!
再说了,他提及的北大人才,也就是姜伯驹他们这些人,还有李康民、薛宇恒、姚文荣他们,为什么这些人会离开北大?他程民德心里没点数吗?
哈工大有山头文化吗?
有个屁!
王多鱼都说过了,所有人来去自由,不会用什么合同条款来限制大家必须要留在哈工大。
其他的手段,那就更加不可能有了。
不管其他人有没有,反正王多鱼所在的数学系跟信息科学与工程系是绝对没有这样的情况。
程民德不是喜欢排挤和打压其他人么?
但是在哈工大,根本没有这件事,因为哈工大非常缺人才,大家都恨不得多来点人,分摊工作。
吴从这位数学系主任,不知道多少次想要推辞主任这个职位,因为太忙了。
刘桃顺这位信息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横向对比国防七子的其他六所院校,以他的资历和能力,是绝对不可能担任系主任这样的职位。
然而哈工大的院系扩张速度非常快,人才招聘速度却又没有跟上来,导致刘桃顺也只能够被赶鸭子上架。
毕竟哈工大的科研项目确实太多了,投资上千万人民币的中大型项目就已经有超过五指之数了,比如光刻机项目、锂离子电池项目、电动汽车项目、掌上游戏机项目等。
大部分有能力的教授都会选择这些科研项目,而不是担任什么系主任之类的职位。
在哈工大,主任这样的‘官职’,没什么吸引力,反而在项目部门里担任岗位,甚至是负责人,才能够拿到更多的项目奖金和资历,增加自己的履历。
或许再过几年,哈工大这边的院士就会变得更多。
终上所述,哈工大确实没有山头文化,最起码,现阶段是根本没有这玩意儿的存在。
数学内部小会议持续了没多久,大家便散了。
用餐过后,王多鱼又被喊去参加了一个会议。
总之今天都在大会堂这边,除了大会,然后就是各种小会,持续不断。
刘德本他们也都来了,不过他们也挺忙的,反正王多鱼只是碰见两回。
隔天,王多鱼又被喊去中科院参加一个会议,到地方之后,他才知道这是关于让他加入学部委员的事情。
一九八零年十月底,当时的学部委员评选是靠各学部推荐,以及各部门、各省市按组织系统遴选,总共有九百九十六名有效推荐人选。
然后再经过无记名投票,这才最终选出两百八十三位新学部委员。
对于这样的方式,可能会有漏网之鱼,比如王多鱼。
为什么呢?
因为在这一年当选的学部委员,平均年龄为六十二点八岁,其中五十五岁以的四十余人,最年轻的是四十一岁。
此次增补之后,学部委员总数达到四百人。
可即便如此,作为中国数学界的领军人物,王多鱼依然不是学部委员。
尽管学部委员的评选并没有明确的年龄限制,只不过想要评选却不是那么简单的。
第一,候选人需要提交学业资历、科研成果和论文目录等材料,以证明其在学术上的贡献和影响力。
王多鱼的影响力和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但他根本没有提交过。
第二,评选过程严格遵循一定的程序和办法,首先有两名以上学部委员联名推荐或者是中科院等各单位来推荐。
候选人的推荐材料经过严格审核和遴选之后,再进行投票选举。
然而,王多鱼连第一步都没进行,第二步就更别说了。
第三步则是不记名投票选举方式了,这个不说也罢。
王多鱼今年也才二十六岁,一旦当选为学部委员,那绝对是最年轻的学部委员了,拉低了学部委员的平均年龄。
会议上,王多鱼表示,等他回到哈工大之后,就会提交学业资历、科研成果和论文目录,不过他的学业资历很少啊。
为什么?
因为他仅仅只在哈工大任职任教,并且是从七九年七月开始成为哈工大计算数学系副教授,次年九月底才成为正教授,到现在他在哈工大也才任职了不到三年时间啊。
且他到现在都还只是一名学士,连硕士和博士都不算呢。
听到他这么说,参加会议的其他学部委员们,一个个嘴角抽搐,忍得非常辛苦。
在座众人,大部分年龄都在五十岁以上了,六十岁以上居多,比如说华罗庚,他今年已经七十二岁了。
“这个你不用管,你直接提交上来就对了,我们评选委员会严格核实相关情况”
有领导发话了,王多鱼便点头表示没有问题。
一个即将要拿到菲尔兹奖的中国数学界领军人物,结果还不是学部委员,反正领导知道这件事是非常不高兴的。
虽然王多鱼年轻,但他的科研贡献和影响力,在座的众人,没有一人敢跟他较量。
华罗庚也就是凭借资历能够稳压王多鱼一筹,但是论全球影响力和科研贡献,却是拍马也赶不上。
从中科院出来之后,王多鱼就回了西大街八十七号院。
学部委员的增选一事,暂告一段落,等他回哈工大之后,再提交那些材料,然后年底的时候,学部委员才会进行不记名投票选举。
“九哥,晚上你就要带君宏去见他妈妈了,是么?”
家里,妹妹王美荷表情奇怪地问道。
“对啊,怎么了?”王多鱼不解地看着她,带儿子去看看他母亲,没什么毛病啊?
怎么在他妹妹看来,这事儿好像很奇怪?
王美荷道:
“九哥,自从去年八月份之后,嫂子她就没有再见过君宏了,不管是去年的周岁宴还是春节,她都没回来见孩子,你说嫂子她现在还愿意见君宏么?”
“你管那么多干嘛?”王多鱼给了她一个白眼,没好气地说道:
“少在背后编排这些事儿,她再怎么不好,那也是君宏的母亲,她怎么做,我们管不了,但我们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知道么?”
“人这辈子会遇到很多人,发生很多事,老祖宗说过,知人知面不知心,人性是复杂多变的,不要去猜测这些事儿,做好自己就可以了,听懂了么?”
上辈子,王多鱼就见过不少形形色色的人。
在他还小的时候,他上辈子的三舅,便是一个非常孝敬父母的人,对老婆子女和他自己的兄弟姐妹都非常好。
那个时候,王多鱼还小,他三舅便在每年夏天来到他们家,买了很多牛奶水果等,那八九十年代那会儿的农村,谁家能够喝得起牛奶,那就是小伙伴们羡慕的对象。
当时的王多鱼,天真的以为,他三舅会一直对他家这么好。
可等到他长大之后,有一年,他从他母亲口中得知,他那个三舅居然跟他母亲等人断绝了兄妹关系,并且他三舅还跟他三舅妈离婚了。
离婚这两个字,王多鱼非常清楚,也在新闻等很多信息来源看到过这两个字,原本以为离自己很远,但是没有想到他身边居然有人离婚了。
以前小时候,他三舅跟他三舅妈的关系,非常恩爱。
他们夫妻俩,已经结婚多年,育有两个女儿和两个儿子,一家的关系非常好。
万万没想到,他三舅居然会出轨,跟他三舅妈离婚,另外再娶了一个女人。
唉!
然后又过了好些年,王多鱼有一次又接到了他母亲的电话通知,说是他三舅到处找人借钱,让他不要借钱给他三舅。
人呐!
复杂至极!
一时的好坏,并不能判断出什么,也并不能说明什么。
还有很多人和事,王多鱼在上辈子都经历过,才知道人性之复杂,远超人的想象。
甭管别人是怎么做怎么想的,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即便是恩爱几十年的枕边人,说叛变就叛变。
王美荷似懂非懂地点头,内心却是腹诽不已,她就是担心小家伙而已,顺便八卦一下罢了。
她和她妹妹带小君宏都已经有大半年时间了,当然非常紧张小家伙了。
傍晚,王多鱼带上儿子,坐车离开了八十七号院,来到了京城工业学院老朱家。
方贞让他来这边,而不是去锡拉胡同六号院那边,大概率是不希望被外人知道这件事吧?
毕竟家丑不可外扬。
抱着小家伙来到老朱家,王多鱼刚敲门,方贞就火速打开了房门,然后热情地将他们父子俩迎了进来。
她还想去抱小家伙,不过被小家伙给躲开了。
因为许久没见,陌生了,所以小家伙不让抱。
看到朱玲的时候,也不知道是不是母子连心,小家伙突然嘴巴一扁,然后就哭了。
朱玲一下子就心软了,连忙抱住小家伙。
见小屁孩在她怀里哭得很伤心,王多鱼的心头上也蛮不是滋味,终究是他们这个当父母的没有做好,让小家伙还那么小就缺少父母的关爱。
在王君宏出生之后,前面几个月时间里,王多鱼就经常缺席,而过去的几个月时间,朱玲缺席了。
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在过去半年时间里,如果不是因为有他两位姑姑帮忙带着,小家伙指定会哭更久。
朱启正和方贞两人招呼着王多鱼坐下来喝茶,听到王多鱼还是跟以前一样,称呼他们为爸妈,并没有更改这个称呼,这让他们两位老人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