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无双从哈工大开始 第276节

  大家都忙疯了,这注定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单日销售出去一千五百台,这是什么概念?

  按照每台无绳电话机1982美金的售价,那么单日的营收便是将近三百万美金。

  并且还有很大的上涨趋势,这波稳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进入十月底的时候,单日销量来到了两千八百台,然后就涨不动了。

  为什么?

  不是因为美国人没钱,而是因为华信公司这边没货了呀。

  是的,就是没货了!

  每天一两千台的销量,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之前的库存就彻底清空了,现在就只能够等内地这边运输过来的货了。

  火爆销量的消息传回哈工大之后,刘德本他们一个个都喜笑颜开,总算是云开雾散了呀。

  “发货,发货,抓紧时间发货!”

  刘德本他们赶紧催促华信公司的下属工厂,让他们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抓紧时间生产,尽可能快地将货物装船运走。

  “看来,今年应该可以过一个肥年了”

  王多鱼则是笑呵呵地说道。

  他是刚刚忙碌完工作,所以这两天终于可以轻松一下了。

  休假一个月之后,积攒的工作还真是不少,其中月度交流分享、论文审核、指导学生等,这些都是需要完成的工作。

  还有项目技术指导这些,那就只能够慢慢来了,因为技术层面的事情,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很快解决的。

  “是啊,今年几家企业都有不少的营收,呵呵,我们哈工大也多亏有了你,要不然哪有现在的成绩呀?”刘德本笑容满面,不着痕迹地夸赞道。

  听到这番话,王多鱼却是没有居功自傲。

  这事儿又不是他王多鱼一个人的功劳,要不是全体哈工人的努力、团结一致,哪有今天的成就啊?

  所以他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

  该谦虚的时候谦虚,该张扬的时候张扬,这才是男人本色。

  “书记,接下来还是好好监管好质量,不能够因为质量问题,又被人给报道了,信誉想要毁掉是很快的,但想要建立起来,却是千辛万苦”

  刘德本点头表示赞同,“我会在会议上跟他们再三强调这件事,有时间的话,我也会去工厂那边查看,多鱼你就放心吧”

  王多鱼对此当然非常放心。

  因为对方本来就非常谨慎小心的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非常严苛。

  可以说,哈工大下属这些企业生产出来的掌上游戏机、HS213硬盘存储器、铅酸蓄电池等诸多产品,其中的产品质量这一关,之所以那么坚挺,有很大一部分功劳都是因为刘德本。

  没有刘德本这位大管家时刻盯着,说实话,质量体系说不准就已经崩盘了呢。

  这还真不是危言耸听。

  毕竟质量这一块,对于下面那些工人而言,能过就过,不能过就算了,反正他们就是拿死工资的,产品质量的好坏并不影响他们的工资。

  这时代的工人工资就是这样,没什么好说的。

  也没办法要求那么多。

  聊完这件事之后,王多鱼这才询问关于美国那边的案子审理这件事。

  “昨天开庭审理了,不过目前还没有消息传回来,可能还需要等一等.”

  听到刘德本的话,王多鱼表示理解。

  虽然在数学界来说,约翰史迪威这个人就是一根搅屎棍,但在资本家眼中,他可是赚钱机器呀。

  由于过去几个月时间里,约翰史迪威一直都活跃在媒体上,到处都是关于他的新闻、文章等。

  所以美国众多书店都将他的数学科普书籍摆在在最显眼的位置,还别说,真的很有人购买呢。

  销量大爆炸之下,出版商那些人当然恨不得把约翰史迪威给供奉起来。

  就算此人因为普林斯顿的关系,导致他已经不再是旧金山大学的教授,但丝毫不影响他的畅销书作家身份也。

  所以,现在的出版商还没放弃约翰史迪威,加上现在还只是初审,就算审理结果对约翰史迪威不利,人家也还可以向上提交申诉啊。

  不过王多鱼理解归理解,他是不会过多关注这件事的。

  毕竟约翰史迪威这个人注定了要离开美国,王多鱼肯定不会放任此人继续抹黑他,即便对方的‘抹黑’确实把他的名气扩大了许多,但他也不会让对方继续这么搞下去。

  因为事不过三!

  刘德本离开了,王多鱼沉默地思考了片刻,然后这才看向办公桌上的论文稿件,这是怀尔斯今天上午拿过来需要终审的论文,其中有一份就是马克西姆的论文。

  这个年轻人,终于要发力了。

第213章 ,小师弟 庞加莱猜想很简单?

  一九八二年十月最后一天,哈工大数学系教学楼,办公室内,王多鱼翻看完马克西姆孔采维奇的论文之后,感慨一句。

  果然是天才!

  马克西姆真不愧是天才,悟性、能力和运气都很不错,或许这人将会是未来十几年内,菲尔兹奖的有力竞争者。

  除了马克西姆之外,王多鱼还看到了哈工大天才班的论文。

  哈工大天才班是去年秋季才建立起来的,郑宝东他们是第一届学生。

  王多鱼平时对这些天才们的关注,并不多,因为他们还很年轻,大部分都是十六七岁的孩子,基础还不够扎实。

  但他确实没有想到,在今年十月底,居然能够看到天才班有同学写了一篇论文,且还进入了终审环节。

  几乎所有哈工大数学系的师生都非常清楚,他们学校的《哈工大数学期刊》,其收稿要求之高,那是世界级的。

  主编是安德鲁怀尔斯,此人本科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博士,在哈佛大学担任过助理教授,履历非常漂亮。

  即便因为王多鱼的关系,哈工大数学系对哈佛大学这些美国常春藤名校多少没有那么大的滤镜,毕竟祝汉廷、简香兰他们这些人可都是留美学生,然后却都跑回来哈工大了。

  但很多同学在跟怀尔斯这些人接触过之后才知道,人家确实很牛逼。

  别以为怀尔斯他们留在哈工大,所以就轻视他们,那是因为王多鱼太牛逼了。

  否则的话,王多鱼为什么不给那些数学系大一大二大三学生们讲课?

  那是因为王多鱼的时间不允许这么浪费,他的层次太高了,不适合教授这些基础课程。

  谁都可以教授这些基础课程,相反,高阶课程,却不是谁都能够教的,而王多鱼可以。

  除了怀尔斯这位主编之外,审核团队也异常强大。

  冰城高等研究院那边有好几位菲尔兹奖获得者,且还有王多鱼这位终审员。

  鉴于此,《哈工大数学期刊》的论文稿件,能够顺利发表的话,那都是非常牛逼的。

  放在其他大学,只要能够在这份期刊上面发表一篇论文,基本上都可以拿到博士学位了。

  可是在王多鱼这里,三篇论文也仅仅只是硕士学位的入学资格罢了。

  因此从这里来看,王多鱼学生的含金量之高,确实非同一般。

  “卫援朝?呵呵,这名字倒是挺有意思的”

  王多鱼轻笑了一声,接着翻阅对方的论文,十分钟之后,点头道:

  “也算言之有物,勉强达到及格线吧,不过.还是算了,再敲打敲打一番,免得小小年纪就滋生骄傲心理,不经历磨炼,怎么能够成长呢?”

  最终,王多鱼还是将这位名叫卫援朝的哈工大天才班学生的论文,给否掉了。

  勉强达到及格线的水平,这种论文质量放在其他刊物,当然是非常不错的了,但是放在《哈工大数学期刊》的话,那就有些勉强了。

  既然是勉强,那就没有必要放上来。

  不仅仅是敲打这位天才,也是因为现在的论文很多。

  这份刊物是在八零年十月份创刊,第一期发表了三篇论文,还是东拼西凑的结果,质量良莠不齐。

  之后的时间,好几个月,甚至是半年才刊发一期。

  直到今年,这样的情况才逐渐改变,两个月一期,一个半月一期,到现在差不多是一个月一期。

  因为论文数量和质量并不是百分之百保证的,所以一个月一期论文,也并不能完全确定。

  即便现在《哈工大数学期刊》并不需要王多鱼的论文来支撑,但也不是说所有人都能够顺利写出高质量论文。

  很多人都是半年、一年,甚至是好几年才能够写得出来一篇论文。

  比如说大卫布莱恩特曼福德,他这个人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偶尔还要帮忙参与解决一些项目发过来的任务,反正是外快,也算是工作上的调剂品。

  所以布莱恩特教授很忙,也不可能半年就能够写出来一篇高质量论文。

  大概也只有王多鱼,才能够做到如此高产且保证质量吧?

  因此,卫援朝的论文可以投稿给《中国科学数学》等相关刊物进行发表。

  等他忙完之后,外面已经天黑了,准确来说,下雪了。

  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来得如此猝不及防。

  不是大雪,是中雪。

  王多鱼看到雪景的时候,外面已经穿上了薄薄一层,只不过他感觉不到冷意,因为进入十月之后,哈工大就已经开始供暖了。

  是的,十月份就开始供暖了。

  而在广州这边,十月还是夏天,这是前几天从南方回来的老王家亲戚,来他家吃饭时,告诉他的事情。

  看了一会儿雪景之后,王多鱼便准备下班回家了。

  但这个时候,刘德本和吕恭良两人过来了。

  “多鱼,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美国那边的法院判决书已经下来了,我们获胜了,约翰史迪威需要赔偿我们一千万美金”

  两人精神振奋,笑容满面。

  他们可不是风尘仆仆地踏雪而来,因为他们是从暖廊那边过来的,所以根本不会接触到外面的风雪。

  “根据尚教授他发回来的电报,普林斯顿那边还帮了老大的忙,如果不是他们在背后推动,这次判决也不会那么快下来.”

  “据说这一次审判的法官就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友.”

  听到这里,王多鱼也笑了:

  “嗯,那就好,既然这样,那我们就等着对方的赔偿了”

  不过刘德本却表示,约翰史迪威大概率会上诉,所以想要拿到这笔钱,很难。

  “难,不是问题,只要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可以了.”

  反正大家都有心理准备,这一次就算约翰史迪威不脱层皮,算他牛逼。

  又闲聊几句,王多鱼便准备回家回家吃饭,刘德本他们两人还想约他一起去食堂吃饭,被他拒绝了。

  反正就是喝酒,王多鱼并不是很喜欢。

  酒这东西,他不会拒绝,但最多也就是偶尔小酌几口,这个偶尔都是以一两个月为单位。

  哪里像刘德本他们,几乎每天都要喝半瓶或者一瓶,甚至有些时候来贵客了,直接喝一两瓶。

首节上一节276/42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