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客套过后,冯康也是一点都不客气地说道:
“这样,老陶说你在拓扑、偏微分方程等方面很有天赋,而且我也看过你之前发表的几篇关于数学模型相关的论文,你现在有空的话,能不能过来帮个忙?”
“我这里有一个高能物理方面的计算任务,你敢不敢挑战一下?”
“你放心,不管你能不能挑战成功,事后我肯定你让接触我们计算中心的计算机,你要知道这里面的计算机可都是国宝,等闲人连听都没听过,更别说要摸一摸了”
他是中科院计算中心主任,而这个计算中心主要负责高能物理科学计算、数据存储、网络、科研信息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计算中心第一台计算机是当时国内最大的48位国产DJS-8(320)计算机,不过在一九七四年之后,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设计、研制成功采用集成电路的DJS-130小型计算机,运算速度达每秒100万次。
所以中科院计算中心也同步更新,现如今也已经有了较多的计算机。
冯康认为自己祭出激将法和计算机作为诱饵,应该能够吸引到王多鱼。
还别说,他成功了!
“太好了,走走走,跟我来!”
见王多鱼点头同意了,冯康顿时管不了那么多,拉着前者就去了隔壁四合院。
走进计算中心之后,王多鱼顿时失望了,这里说是有很多计算机,实际上真不多。
因为计算中心只是计算中心,跟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完全就是两码事。
尽管十分失望,但王多鱼并没有表现出来。
整个计算中心并没有多少人,也不知道是不是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情。
冯康给王多鱼分配了一下任务,把后者安排到了一间办公室内,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两位研究员的身份,就急匆匆走了。
只不过他临走时的表情十分奸诈,就跟偷吃了鱼儿的猫一样,脚步轻盈,高兴得不得了。
“你就是王多鱼啊?最近隔壁数学所的陶教授都把你吹上天了.高能物理接触过么?”
两名研究员见冯主任离开了,顿时大胆了起来,其中一人眉毛一挑,就想欺负新人了。
第75章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神级大佬,挑战希尔伯特数学问题?
“两位,我还需要工作,就不打扰你们了。”
王多鱼压根儿懒得接话,他连对方的名字都没记住,不是他记忆力不行,而是他懒得跟对方打交道。
因为刚才冯主任介绍的时候,两人的表情就很不对劲。
冯主任一走,他们就露出了自己的原本面目,这让王多鱼更加不喜。
所以他拿起纸和笔,开始计算起来。
老冯给的题目不简单,因为这是涉及到高能物理学科方面的量子力学理论知识。
七十年代之前,经过物理学家们的努力,量子力学已经能够很好地解释原子结构、原子光谱的规律性、化学元素的性质、光的吸收及辐射等等现象。
“洛伦兹变换是基于以太存在的前提,根据光速不变原理,相对于任何惯性参考系,光速都是具有相同的数值,所以x、y、z、t分别是惯性坐标系S下的坐标和时间.”
王多鱼用自己才能够听到的声音嘀咕了一句,但后面又没有了动静。
坐在他对面的两人面面相觑,完全没想到王多鱼居然那么懂。
正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
他们看到王多鱼熟练地运用偏微分方程来进行推导计算洛伦兹变换,通过麦克斯韦方程组来解释电场和磁场的变化,以此来求证题目中粒子运动轨迹,推算出最后的答案。
其实这些都是高能物理当中最简单的基础理论,但现在可是一九七八年,很多人未必接触过相关理论知识,更别说利用这些方面的知识来解决高能物理中的实际问题。
要知道过去十多年,很多人是很难接触到很多高深知识的,而不少外国期刊是几乎进不来神州大地的。
就算进来了,也只有那么一小撮人才能够偷偷摸摸地接触到。
计算中心的两位研究员要不是待在最前沿的中科院,他们也根本没机会接触到这些前沿科学。
但王多鱼一个从东北来的普通学生,虽然是数学天才,但这是高能物理相关的数学物理题目啊,他是怎么知道的呢?
别管他是怎么知道的,王多鱼只花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已经解题成功了。
然后放下笔,拿着稿纸去找冯主任了。
然而,找遍了整个计算中心,也没见到冯主任。
一打听才知道去了隔壁的数学所,于是王多鱼便回去了。
回到数学所的时候,陶方起正跟冯康辩论呢,也不知道吵什么。
“冯主任,我解出来了”
办公室内,推门进来的王多鱼刚说完,就看到屋内的陶方起、冯康、田守忠三人齐刷刷地看着自己,十多秒都没眨一下眼睛,不由纳闷道:
“我脸上有东西么?”
“没,小王你已经解出来了?快,给我看看.”冯康第一个反应过来了,连忙上前接过那些稿纸,低头查看了起来。
陶方起则是满脸激动地问道:“多鱼你刚才具体花了多少时间完成了计算任务?”
田守忠下意识地看向墙壁上的挂钟,上面正好对着十一点四十五分的时间,也就是说,从他进来到现在,刚好是一个半小时的时间。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王多鱼花的时间肯定超过了四十分钟,但是不是一个小时,田守忠也无法确定。
因为王多鱼居然还跑去隔壁计算中心完成了冯主任布置的任务,那最少也花了半小时吧?
王多鱼看了田守忠一眼,嘴角微微翘起,道:
“陶教授,我没注意看时间,哦,对了,我刚才的计算结果没有错吧?”
“没错,不仅没错,而且证明过程和计算方法都非常完美,太出人意料了,你知道么?我都没有想到你能够有这样天马行空的构想,空间几何学跟拓扑学是被你学明白了,深入浅出”
陶方起没有吝啬自己的夸赞,溢美之词让一旁的田守忠忍不住黯然低头。
普通人和天才之间的差距,比人和猪的差距还要大,田守忠自认为是数学天才,进入数学所之后就把自己降级为普通人了。
现在被王多鱼这么一打击,他觉得自己过去那些年,真的是活到猪身上去了。
被陶教授这么夸赞,王多鱼心情还不错,他谦虚了一下,然后转移了话题。
就在这个时候,冯康突然惊呼了一句,“厉害啊,小王你这真厉害啊,你不应该待在数学所,你应该去学高能物理嘛.”
此话一出,王多鱼还没吭声,陶方起顿时怒道:
“老冯你给劳资滚,刚才我就说你小子怎么那么客气,合着你打小王的主意呢,之前老陆来打秋风,你小子更绝,差点被你先斩后奏了”
“哼,之前我说小王是数学天才的时候,你们一个个都劝我算了,现在又跑来跟我抢人,你们变脸可真够快的,脸皮也够厚啊”
被这么一怼,冯康脸上也差点挂不住,张了张嘴,却什么都没说。
田守忠已经自闭了,望着被两位教授争抢,却云淡风轻的王多鱼,他现在恨不得挖个洞把自己给埋了。
得亏刚才他没有主动开口奚落嘲讽王多鱼,否则的话,这会儿更加无地自容了。
吵闹了一会儿,冯康被赶跑了,田守忠也被打发走了,陶方起则是拉着王多鱼去外面吃饭了。
吃过午饭过后,王多鱼跟陶方起两人刚回来没多久,华罗庚就回到办公室了。
终于是见到了传说中的大佬中的大佬,一个被传得神乎其神的大佬级人物,王多鱼内心在微微激动过后,却又很快趋于平静了。
褪去被神话的光环之后,华罗庚现在也只是一个六十八岁的老大爷而已,不过他精神状态很不错。
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三次患心肌梗塞症,华罗庚大概率是能够活到九十岁,毕竟北大数学系主任段学复得了直肠癌,最后也都活到了九十一岁呢。
跟神级大佬交流了大半个下午,王多鱼也是收获颇丰,尽管对方因为年龄上来了,思维远不如他,但对方在这个年龄还能够保持这样的思维,也是很多人望尘莫及的啊。
“小王同学,你学得确实很杂,但比我想象的还要深入不知道你有没有想法挑战一下希尔伯特数学问题中的素数问题?”
第76章 ,未来是年轻人的,我演的像不像?奖励!
七十八年前,也就是1900年,德国数学家戴维希尔伯特在巴黎第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进行《数学问题》的演讲,提出了极为著名的二十三个问题。
其中第八个问题是包括黎曼猜想、哥德巴赫猜想及孪生素数问题等,这些猜想至今都没能够被解决。
中科院数学所在成立之初,就已经成立了数论讨论班,其中就包括了数论引导和哥德巴赫猜想这两个讨论班。
一九五七年,陈景润从厦门大学被调职进入数学所之后,就开始对哥德巴赫猜想的深入研究,到了去年十月份,人民报分别报道了陈景润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取得的成就。
然而即便如此,哥德巴赫猜想离最终解决尚有距离。
其实中科院数学所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不可谓不深入,比如王元证明了‘3+4’和‘2+3’,潘承洞证明了‘1+5’,以及潘承洞、巴尔巴恩与王元三人又都证明了‘1+4’。
可不管如何,我国数学家人才稀少的问题,一直都存在,特别是在国际上,拿得出手的数学家屈指可数。
大部分知名的数学家,比如陈省身、周炜良等人,以及最近几年在国际上声名鹊起的丘成桐,他们这些人都是黄种人,但他们都不是中国人,只是华人。
华罗庚年龄大了,当然希望有更多来自中国的年轻人出现在国际数学界,而哥德巴赫猜想、黎曼猜想等都是世界顶级数学问题,一旦能够证明其中一个数学问题,都可以在名扬国际数学界。
王多鱼今年才二十二岁,他很年轻,也很有数学天赋,这样的年轻人,最适合对这些顶级数学问题发起冲锋。
离开数学所之前,王多鱼并没有给华罗庚他老人家一个准确答复,只是说他会努力。
傍晚,看着天边美丽的彩霞,王多鱼跟朱玲两人漫步在王府井大街,两人各自分享今天的事情。
朱玲的学习相对无趣苦闷,反正她自己是不太喜欢的,但她听着王多鱼的分享,却是满脸崇拜。
作为一名京城人,她虽然不关注数学界,但她也看过相关报道啊,谁让她父亲是京城工学院的教授呢?
不管是华罗庚还是陈景润,她都多少听说过他们的名字。
没想到王多鱼他居然跟这些人打交道,太厉害了。
“那你以后会不会留在京城?”
她眼睛雪亮,眼神里满是期盼地问道。
“那你是希望我留在京城还是不希望呢?”王多鱼逗她说道,结果换来了朱玲一个漂亮的大白眼:
“爱说不说!”
顿了顿,她又大大方方地看着他说道,“我当然是希望你能够留在京城,但我不希望因为我而让你作出不理智的选择,一切都以你自己为准。”
见她那么大胆而直接,王多鱼当即道:
“我已经被哈工大录取了,接下来四年应该是在哈工大上学,不过我是数学所实习研究员,虽然是兼职,但也会经常参加数学所的研讨会”
“这样啊,就不能长待京城么?”
朱玲还是有些失望,短短几天时间,两人关系突飞猛进,她当然希望能够跟他长相厮守,而不是被迫分开。
王多鱼:“.”
刚才不是还落落大方,头脑清晰,很是为他考虑,结果变脸速度堪比六月的天,下一刻就秒变痴情怨女了是吧?
见他一副无语且为难的样子,朱玲突然噗嗤一下笑了出来,“哈哈,被我吓到了吧?怎么样?我演得像不像?”
“你确定你是演的么?”
“要不然哩?你不会真以为离开你我就活不了了吧?”
“我看你嘴硬到什么时候.”
“哎呀,别挠我痒痒,哈哈哈,别”
两人打打闹闹,这件事好像就这么揭了过去,但实际上,已经有了嫌隙卡在他们两人之间。
爱与不爱,不是看他/她怎么说,而是要看他/她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