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无双从哈工大开始 第294节

  “东芝公司只是将闪存技术作为武器罢了,所以有很多科研机构、公司等,都不太愿意继续走闪存这条路”

  “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我们其实还不够强大,所以不急着发布这款产品,就算我们要推出我们的个人电脑产品,也不急着将GT316固态硬盘搭配到电脑当中”

  听到王多鱼的话,大家都纷纷点头。

  不过牛瑞山却是激动不已,因为个人电脑产品绝对是他最想要做的产品。

  从原来的纯技术研发岗位到现如今的技术行政岗,牛瑞山更加清楚自己接下来应该要做的事情。

  殷文杰、刘启刚等其他人也都瞪大眼睛,其他项目部的负责人,更是如此。

  “王教授,我们也要推出我们的个人电脑了么?”

  牛瑞山问道,王多鱼笑着点头:

  “不错,眼下的技术和市场,其实已经开始开始尝试着推出我们的个人电脑产品,不过我们不需要太急,等春节过后,我们再来讨论这件事,现在还是先开会吧。”

  见此情形,大家的热情稍微冷却了一些。

  金立荣在这个时候,表示掌声邀请韩绝常务副校长发言。

  领导发言也是讲究顺序的,现在是老韩这位常务副校长,等下就是吕恭良了,然后才是刘德本。

  至于说王多鱼嘛,他不发言,因为他是差不多贯穿整个会议,时不时都会回答一下,或者插嘴做个说明。

  “咳,刚才各位企业负责人都已经汇报了去年全年的营收,可能大家也都心里有数了,过去一年我们哈工大下属各企业.”

  韩绝直接汇总了华顺、雕牌、海豚、华信、华兴、华云等六家企业的营收,当然,乐天集团是不会出现在今天这场会议上面的。

  除海豚游戏之外,华顺他们五家的海外总营收是二十三点八亿美金,再算上海豚游戏的近五十亿美金,那就是七十三亿美金出头。

  这样的数据,在整个一九八二年的全国出口产品营收当中的占比,绝对是非常高的。

  在原时空的历史上,根据海关统计局的资料,一九八二年的出口额是四百一十四人民币,按照汇率双轨制,大概换算一下应该是一百四十七亿美金。

  不过这个时空,哈工大旗下的七大金刚,就拿出了七十三亿美金的成绩单,表现得非常亮眼。

  如果是按照原时空的数据,那么哈工大旗下产业就能够占据中国年度出口额的百分之四十九点六,将近一半的份额。

  现在这个时空,目前也还不知道海关统计局方面的数据,所以还不太清楚。

  可即便如此,韩绝也说明了,去年哈工大下属企业也就是挣了十五亿美金,全国挣回来四十亿美金,占比很高。

  但今年会更高。

  在整个会议室掌声雷鸣的时候,王多鱼却是笑着摇头,哈工大的辉煌也就在这几年了。

  因为越是往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全国这个大盘将会彻底盘活,到时候哈工大不可能还在全国出口额的占比中,分母在变小。

  不可能!

  分母只会变大!

  所以,如果是从这方面来说,那么哈工大差不多是最后的辉煌年代了。

  甚至,这个时空的八二年,全国出口额,都有可能比原时空的四百一十四亿要多。

  因为在王多鱼的影响下,哈工大一系的企业出海大赚,很多人当然也会眼红眼馋,定然也会想方设法。

  比如北大清华复旦等高等院校,还有中科院等。

  韩绝的讲话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他很清楚王多鱼在现场,就不能够讲废话,否则的话,会后可能会被念叨。

  等他讲完之后,接下来就是总结大会的保留项目:诉苦大会了!

  赚了钱,肯定就要花了。

  哈工大有很多科研项目,这些都是要花钱的。

  缺人缺钱缺技术,什么都缺。

  并不是说哈工大这样一所顶级高校,就不缺人才,不是这样的,肯定都缺。

  资金永远也不可能够的,因为一个五马赫战斗机项目就足以让很多人绝望了。

  当然,目前来说,哈工大也只有五马赫战斗机这样的国家级大型科研项目,其他都是小项目。

  要论花钱的话,王多鱼绝对是整个会议室内,最会花钱的人了。

  等到众人都提交了各自的花钱计划之后,王多鱼这才放下笔,然后突然打断了金立荣的话。

  “金主任,先暂停一下,借助今天的这个会议流程,我跟大家聊一个项目.”

  “超级计算机!”

  此话一出,大家都愣住了,刚才牛瑞山还说是不是要推出个人电脑呢,结果现在变成了超级计算机?

  长沙那边的国防科技大学已经正在进行研制一款每秒钟运算达到一亿次以上的超级计算机:银河巨型计算机!

  按照原时空的研制进展,那是在一九八三年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成功研制出来的。

  但在这个时空,可能会提前一点时间。

  因为哈工大在过去几年时间里研制出了步进式扫描光刻机,还有之前王多鱼研发出来的分布式计算机等。

  王多鱼看着众人,将手中的一份计划书拿了出来,平静地说道:

  “这是一份关于每秒百亿次运算速度计算机的策划书,我已经在上面详细列清了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技术.”

  “我们哈工大作为一所高校,在国内计算机领域已经处在领先水平,在我们已经研制出光刻机之后,以及我们持续性推出更有更优的计算机硬件产品等情况下,那么我认为,我们已经基本具备了研制超级计算机的条件.”

  他这句话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拿国防科技大学正在研制的银河巨型超级计算机来举例,他们是参考美国最先进的Cray1超级计算机的总体架构,然后进行分工合作。

  以国防科大为主导,集合了国内最顶尖的科研技术团队,在六年时间里,他们在堆成小山的试验纸带里逐一核对。

  为了保证机器的稳定和可靠,他们需要对2.5万条绕接线、12万个绕接点和200多万个焊点进行仔细检查。

  当时是慈云桂团队通过创造性地提出了双向量阵列结构,大大地提高了机器的运算速度,这才提前一年完成了规划研制任务。

  投入的资金超过了一亿元人民币,科研团队人数超过两百人。

  如果只是参考银河巨型超级计算机项目的话,那么哈工大无疑可以自行立项,推进百亿级别运算速度的超级计算机。

  为什么不是研制十亿浮点运算速度的计算机项目,而是直接上百亿浮点运输的项目呢?

  因为美国在一九八二年,也就是去年,克雷公司已经研制出了全球第一部并行向量计算机,计算速度突破每秒十亿次浮点计算。

  所以王多鱼根本瞧不上十亿浮点运算速度的超算。

  一步慢,步步慢。

  如果不加快速度的话,那么美国也好,北极熊帝国也罢,甚至就连日本也会追赶上来。

  总而言之,必须要全面加速,否则的话,只会被超越。

  因为在进入八十年代中后期之后,全球计算机行业都已经开始转向大规模并行运算系统,也就是以追赶克雷公司的这种超级计算机为目标。

  假设王多鱼也跟着慢慢来的话,定然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这当然不是他愿意看到的一幕。

  况且,克雷公司是不会停下来的,还有英特尔公司等。

  百亿浮点运算速度的超算看似很遥远,实际上对于欧美国家来说,真的就是吃饭喝水一样简单,因为人家有钱又有人。

  “王教授,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克雷公司的CrayX-MP/2超级计算机是属于速度快但是价格昂贵的单个超级计算机,国外都还只是研制出十亿次浮点运算,甚至是在研制十九亿次浮点运算等超级计算机,那么我们哈工大如果上马百亿次浮点运算的超级计算机,那么很有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是二十年的时间来研发,值得吗?”

  牛瑞山还没翻看策划书,便已经提出了他的疑问。

  此话一出,得到了信息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刘桃顺等人的点头附和。

  因为大家都知道,美国克雷公司是目前超级计算机领域最厉害的企业,没有之一。

  人家克雷公司已经处在领先地位,那么我们哈工大要如何追赶呢?

  就算哈工大直接上马百亿次浮点运算超级计算机项目,难道就一定能够成功么?

  就算成功了,那也可能是很多年之后了,还有这个必要么?

  根据英特尔公司创始人戈登摩尔在一九六五年提出来的摩尔定律: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每隔十八到二十四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会提升一倍。

  换句话说,集成电路性能会随着时间的发展,速度将会越来越快。

  从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计算机行业的高速发展,就可以看出来了。

  一九六四年,美国控制数据公司研制出每秒一百万次浮点运算的CDC6600巨型机,在整个六十年代,CDC几乎独霸整个巨型计算机的市场。

  到了一九七四年,他们又推出了CDC STRA-100,并且使用向量处理器。

  一九七六年的时候,克雷公司利用仙童半导体公司发明的集成电路,研制出世界第一台具有流水结构的单向量机超级计算机:Cray1,浮点运算速度为每秒2.5亿次。

  再之后就是一九八二年的十亿次浮点运算速度的CrayX-MP/2超级计算机。

  所以,美国克雷公司或许要不了五年时间,他们就有可能突破到了百亿次浮点运算的超级计算机。

  但是哈工大有可能在五年时间内实现弯道超车么?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技术就是这样,它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你说怎样就是怎样,其背后代表了整个国家的制造业、工业技术积累、人才积累等综合体现。

  你要让一个超级天才跑去非洲这样的地方手搓一枚导弹出来,可能么?

  那肯定不行,但是钱学森就可以在中国这样的地方,研制出导弹。

  工业基础加人才,再加资金和技术,完全是有可能做到的。

  可现如今说的是超级计算机项目,且要跟克雷公司进行竞争,不可避免要清楚明白优缺点。

  针对牛瑞山提出来的问题,王多鱼指了指那份策划书,道:

  “第一,大家可以先看一看策划书,我在上面说得非常清楚,我肯定不是胡说八道.”

  “策划书上面有弯道超车的关键,我现在说第二点,那就是我们的资金,这肯定没有问题的,项目时间是两年,总投资是五亿人民币,人才方面,就从我们哈工大内部挑选.”

  听到王多鱼的话,大家都忍不住低头翻书。

  很快,他们就找到了关键点,也就是王多鱼提出来的大规模并行处理技术。

  这个技术其实可以理解为用多个处理器并联在一台计算机中,使其同样达到高速运算能力。

  吴志明突然说道:

  “王教授,这个技术不就是您之前跟我们说过的并行式计算机么?这样的技术真的可行么?”

  赵嘉伟等人也连连点头,表示附和。

  在一九七九年的时候,王多鱼在成立了一个分布式计算机项目,当时吴志明、范洪庚、周思彤他们都在这个项目当中。

  而在这个项目研发过程中,王多鱼可是说过了京城那边的夏培肃教授他们正在研制的并行式计算机项目。

  要知道,并且计算或者平行计算是相对于串行计算来说的,它是一种一次可执行多个指令的算法,目的是提高计算速度,以及通过扩大问题求解规模,解决大型而复杂的计算机问题。

  而所谓的并行计算可以分为时间上的并行和和空间上的并行,前者就是流水线技术,后者则是指用多个处理器并发的执行计算。

  “肯定不同呀!”

  王多鱼摇头道:

  “算了,本来我应该是在项目启动之后,跟你们说的,不过我现在简单解释一下吧,免得你们疑虑重重.”

  “大规模并行处理技术是基于分布式计算的计算机体系结构,通过大量同构处理单元协同工作,实现高性能的系统处理.”

首节上一节294/42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