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无双从哈工大开始 第341节

  还有另外一种则是摩托罗拉在一九四二年研发生产的‘手提式’对讲机,这玩意儿重量四公斤,在开阔的地方通信范围可以达到一公里半,但在树林当中其通信距离则缩减至三百米。

  那是几十年前的事情,而现如今的摩托罗拉已经研发出了摩托罗拉8000X。

  可依然不是华信公司的无绳电话机的对手。

  这一刻,华信公司还拿出小灵通手机,那么摩托罗拉的8000X,彻底丧失市场竞争力。

  不管在通话质量、信号等方面,亦或者是小灵通手机本身的重量、设计等,摩托罗拉8000X都没办法跟小灵通手机相提并论。

  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华信公司生产的小灵通手机,具有很大的成本优势,摩托罗拉公司怎么竞争?

  当然,摩托罗拉8000X也不是没有优势,但加载了GPS芯片的紧急救援,又有多少客户有这样的需求呢?

  绝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他们不会跑去山沟沟的地方冒险,而且也不会为了这个所谓的冒险就花费1995美金来购买一台摩托罗拉8000X。

  并且跑去那些偏远地方,信号也是近乎没有,等于白给。

  同时,如果需要救援时,别人来救援,那也是钱。

  所以市场已经决定了摩托罗拉8000X这款产品的命运。

  当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通信运营商们都了解清楚小灵通手机这款产品之后,接下来就是谈判了。

  如此优秀的一款产品,大家都很想要拿到代理权。

  尽管前期的基站建设投资,却是一笔很大的资金,但按照之前和华信公司的合作,那么他们肯定能够帮忙想出来一些刺激消费者花费更多资金来充值话费的营销策略。

  “诸位,我们的合作方案有两套,一套是按照投资比例来划分收益,另一套则是一锤子买卖”

  哈工大行政大楼的会议室内,谈判刚开始,卢建伟先公布了自己的合作方案。

  第一套合作方案则是按照一定的投资比例成立一家新公司,比如在美国这个地方,华信公司可以直接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几家巨头合作,成立一家新的移动通信运营公司来投资建设基站。

  到时候收益的话,就按照投资比例来进行分配了。

  那么这个时候,每一套基站设备的定价,就会是固定的,按照不同城市的情况来进行设立基站。

  并且这些基站建设工作在未来还会继续增加,只因为小灵通手机的销量肯定不会小,拿纽约来举例,一旦这座城市拥有的小灵通手机人数太多,原本的基站数量肯定无法承载的,因此到时候还是需要继续投入。

  所以这一套合作方案,优点很明显,但缺点同样非常明显。

  而第二套合作方案,所谓的一锤子买卖,则是完全由华信公司这边划分市场,然后由大家来竞争。

  先交一笔巨额保证金,然后再签订代理合作协议,规范彼此的权利与义务,然后才是采购基站设备进行建设基站。

  而第二套方案看似前期需要投入巨量的资金,可一旦完成之后,那么收益也是相当可观的呀。

  风险巨大,但收益也不小。

  当大家听完两套合作方案之后,他们都傻眼了,然后彻底迟疑了。

  “卢,如果是选择第二套方案,那么资金投入最少是多少?”

  这时候,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代表哈迪斯罗伯茨突然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此话一出,大家都不由眼前一亮,对呀,总得有个预估值吧?

  如果太高的话,可能大家就会倾向于选择第一种合作方案了。

  当然,第一种合作方案是要跟华信公司瓜分后续的利益,大家还是有些肉疼的。

  “不好说,因为不同市场有不同的价格,比如说美国好了,如果你们能够吃得下全部市场,那么我们也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呢,我们是可以先进军那些大城市,比如纽约、洛杉矶、芝加哥等城市,这些城市人口众多,他们也是消费主力军”

  “拿东部地区来举例,如果你们当中有人选择直接拿下东部地区的代理权,那么保证金最少是两亿美金起步,除此之外,还需要购买基站设备等大概最少需要花费七八亿美金,未来可能还需要进行增设更多的基站,那么还需要几亿美金吧”

  嘶!

  听完卢建伟的话,大家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原本蠢蠢欲动的通信运营商们,一个个都有些犹豫不决了。

  谈判会议室内,陷入了较长时间的安静,大家似乎都在思考问题。

  摆在大家面前的选择,看似很简单,实际上,这些都涉及到了大量的资金,风险与收益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必须要很好地衡量。

  突然,哈迪斯再次开口问道:

  “卢,你好像更愿意让我们选择第一套合作方案,对吗?”

  听到哈迪斯的提问,其他人也纷纷皱眉,脑子转速突然加快了许多。

  而哈迪斯想到了更多,如果华信公司要让他们选择第一套方案的话,为什么还要提出第二套方案?

  目的是什么?

  还是说,华信公司故意放出来的烟雾弹?

  亦或者是华信公司内部本身也有不同意见?

  而另一方面,如果华信公司是更倾向于第一套合作方案的话,那么他们难道有信心在很短时间内就把成本给收回来么?

  他们到底有什么绝招呢?

  这一点,不得不防呀!

  哈迪斯想到了之前华信公司拿出来的充电话费送无绳电话机的营销策略,消费者拿出1982美金充值了话费,获得了1982美金的话费和一台无绳电话机。

  这些消费者有不少人都在半年左右的时间,将这笔1982美金的话费全部花完了。

  从消费习惯来看,他们在充值1982美金的话费之前,他们这些消费者每月的电话费用,其实不会超过二十美金,甚至大部分人都是十美金以下。

  换句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

  短短半年时间,这些消费者就贡献了那么多的话费,而消费习惯一旦养成,即便他们在后续将习惯慢慢改变下来,也较难回到从前每月十美金以下的话费消费习惯了。

  另一方面,华信公司肯定还有其他绝招,能够让这些消费者,继续维持这样的消费习惯。

  在哈迪斯他们看来,这样的营销策略,其实就是培养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给他们设置各种各样看似是消费者占便宜,实际上是挖坑让他们跳进来的消费陷阱。

  所以卢建伟他才会如此倾向于让大家选择第一套合作方案。

  哈迪斯能够想到这些,其他人也能够想得到。

  “怎么会呢?”

  卢建伟连忙否认道,他作为华信公司负责人,肯定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

  听到他这么说,哈迪斯等人要是真信了对方的话鬼话,那才是有鬼了。

  不过眼下的情况有些特殊,所以谈判暂时中断,他们需要跟总部那边商量一下。

  毕竟涉及到的资金体量还是蛮大的,定然不会那么快就商量好。

  下午的时候,哈迪斯罗伯茨却是突然找到了卢建伟,直接给了一个信封:

  “卢,这是我的一点小心意”

  按理说这样的小恩小惠,肯定不能收,但卢建伟在假情假意地推脱一番之后,还是收了下来。

  当然要收啊,因为这是给项目创收呢。

  哈工大还是蛮穷的,这样的钱虽然不多,但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啊,要收。

  “卢,你能不能跟我说说,你们华信公司到底倾向于跟我们怎么合作?基站设备的定价到底是多少?”

  卢建伟闻言,心中不由感慨了起来,这跟王多鱼猜测的简直一模一样。

  当时在定下这些策略的时候,大家都对谈判进行过推演,没想到王多鱼看得最准。

  也难怪他能够让华信公司等企业走向全球,王多鱼确实是天纵之才。

  当哈迪斯跟卢建伟探听清楚更多详细情报信息的时候,数学系教学楼这边,考核也已经结束了。

  郑宝东、卫援朝他们都已经走出了考场,互相探讨着题目。

  唉声叹气的居多,有不少学生之前已经参加过考核,只不过当时是大一大二,实力不济,现在都大三大四了,还是实力不济啊。

  天赋上限就是这样,仅凭努力,很难。

  “援朝,你都做完了么?”郑宝东好奇地问道,卫援朝点点头:

  “你舅舅是真厉害,他出题的角度也太刁钻了话说你真的没有提前看到题目吗?”

  “你觉得呢?”郑宝东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说道:

  “我舅舅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你不知道么?但凡他愿意给我放水,用得着这样吗?直接指导我写论文,那我不是更快成为他的学生么?还用得着多此一举,提前把题目泄露给我?”

  卫援朝连连道歉,只不过他心里的疑惑依然挥之不去。

  毕竟郑宝东的天赋也不差,可他还是不明白,王多鱼明明是郑宝东的舅舅,亲舅舅,血浓于水的那种关系,怎么就不愿意帮忙呢?

  算了,不管了!

  就在这个时候,李大毛突然看向郑宝东,插嘴道:

  “这位同学,你是说你舅舅是王教授?”

  李大毛他们三人刚走出考场,正要前往食堂呢,没想到就碰见了郑宝东和卫援朝两人,当即便问了起来。

  如果郑宝东真的是王多鱼外甥侄子,那可得好好攀一攀这个关系呀。

  “不是,那可是王教授,我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亲戚?”郑宝东连忙否认道。

  哈工大有几个王教授?

  反正很多,光是郑宝东知道的就有三个,至于还有没有其他姓王的教授,那就不知道了。

  “哦!”李大毛懵了一下,然后反应过来了,但没有继续追问,反而自来熟地问起了考核的事情。

  就这么闲聊几句,李大毛、麦自立和姜守城他们三人,很快就自卑了。

  因为郑宝东和卫援朝两人居然是天才班的同学。

  那可是哈工大的天才班,一般人根本不知道天才班的存在,更别说要进这样的班了。

  哈工大天才班跟本科不一样,他们是六年学制,毕业之后,基本上就是硕士了,只不过是什么专业硕士,那就要看情况了。

  在天才班的前面两年时间,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进行选择基础学科,比如高等数学等,他们都是必须要学的课程。

  除了基础课程之外,他们还可以根据不同院系的一些专业课程,进行选修。

  等到第三年开始,那么他们就需要根据自己的特长来进行选择专业方向了,朝着某个方向进行深入研究。

  所以天才班的学生,那就是哈工大校园内的天之骄子,比普通的本科生要更高一个层次。

  李大毛他们也是天之骄子,但现在他们跟郑宝东、卫援朝他们对比,就会发现差距了。

  郑宝东他们能够做完十道题,甚至可能是全对,但李大毛他们却没办法做完十道题了。

  最厉害的是麦自立,他做完了九道题,就是不知道对了几道。

  其实麦自立也把第十道题给做完了,只不过他知道那是胡乱写的,因为他连题目都没有看明白,怎么可能回答正确呢?

  傍晚的时候,数学系教学楼公告栏公布了考核结果,能够前往听课的人仅有一百四十七人。

  但这个人数已经非常夸张了。

  要知道,之前几年的时候,哪里会有这么多人通过考核呀?

  公告栏前面,一群学生挤着围观,都想看看有没有自己的名字。

  这场面,那就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首节上一节341/42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