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无双从哈工大开始 第374节

  更难更重要的工作,就交给王多鱼来完成了。

  没办法,除了查尔斯费夫曼之外,约翰米尔诺他们这群人都是老家伙了,一个个最少都是三十大几往上的年龄了,不管是身体素质,还是脑子转速,都已经远不如年轻人了。

  唉!

  从普林斯顿大学到莫斯科大学,再到伦敦、巴黎、柏林、东京等,全球很多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他们在看到王多鱼的这篇论文之后,一个个都感慨颇深。

  虽然他们当中有不少人看不懂这篇论文,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会认为王多鱼没有证明。

  相反,他们都认为王多鱼肯定已经证明了,只不过这是上帝的语言,他们都还没看懂罢了。

  咋办?

  巴黎科学中心这边,倒是有好几位数学教授想要证伪王多鱼这篇论文上面的观点,可他们也必须先读懂这篇论文再说啊。

  如果只是一知半解的话,那别说要证伪了,到时候只怕会贻笑大方。

  印度这边,他们的帝国理工大学数学系,号称全印度最牛逼的理工大学,继库纳勒这位数学博士之后,又有一位数学教授克里希纳想要推翻王多鱼的论文,踩着后者的‘尸体’来铸就自己的名声。

  所以,克里希纳给美国数学年刊等顶级刊物投递了自己的证伪论文。

第249章 ,私心

  一九八四年四月三日,双河县青山乡,大红沟村。

  “那是牛粪,谁让你玩这东西的?脏死了”

  刘晓俪气呼呼地瞪眼看着王君宏这个调皮捣蛋鬼,自从昨天回来老家之后,小家伙就直接放飞自我了。

  玩牛粪只不过是基础操作,还有偷吃鸡蛋,追邻居亲戚家的狗,以及给人家在屋外晒的被子灌溉点童子尿等等。

  总之,短短不到两天时间,小家伙就已经干了好几件坏事儿。

  偏偏他老子要么待在屋里看书,要么去外面狩猎,他老子才没管这个小家伙呢。

  所以教育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了刘晓俪身上。

  自从三月最后一天,陪着首长参观了一天之后,王多鱼就按照计划准备第二天回老家,但没走成,只能够推迟到二号才回来。

  每年清明节假期,回一趟老家祭祖,那是基本操作。

  上辈子的时候,王多鱼是经常不回老家祭祖,特别是读书那会儿,连续七八年没回老家。

  直到父亲去世之后,这才幡然醒悟,然后每年清明和春节都必定回老家。

  人都是这样,只有到了一定年龄,才会突然觉醒过来。

  年轻的时候,认为那一堆黄土而已,没必要每年都在路上奔波上千公里路程,仅仅只是为了看看那堆黄土,何必如此折腾呢?

  但老了才知道,那不仅仅只是一堆黄土,那里还有他深爱的亲人,会把他成孩子的至亲,并且这个所谓的老家,有他童年的美好回忆,这是他逝去的青春。

  “他又干嘛了?”

  刚从外面回来的王多鱼,提着两只被折断羽翼的天鹅,笑呵呵地看着嚎啕大哭的王君宏,然后又看向刘晓俪问道。

  只听她没好气地说道:

  “还能干嘛?他去玩牛粪了,小手脏兮兮的,我就说了两句,他还顶嘴,我就去拿竹藤,都还没揍他,他就哭了.”

  “你倒是潇洒,拍拍屁股就溜之大吉,把孩子扔给我一个人带,你自己教吧.”

  刘晓俪气呼呼地丢下竹藤,回屋去了。

  王多鱼蹲下来,小家伙脸上还挂着泪珠,但他的目光却是盯着他父亲手里的大天鹅,因为天鹅羽毛好漂亮。

  孩子都是这样,他对任何事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

  “王君宏,你妈妈跟你说的事情,你是不是故意不听呀?”

  “没有,爸爸我很听话的.”小家伙赶忙狡辩道,“爸爸,我可以摸摸它们么?”

  “给我站好了,你给我说说,你为什么要玩牛粪?牛粪有什么好的?”

  小家伙能说出来是因为什么吗?

  就算他再聪明,那他也只是一个孩子啊。

  好奇心只不过是他内心的驱动力罢了,又不代表着什么。

  教育了小家伙一会儿,王多鱼这才允许小家伙摸那两只天鹅。

  四月这个季节,处在迁徙季节的天鹅,虽然不是很肥美,但终究是肉啊,打下来之后,还是可以吃的嘛。

  就当是改善生活咯。

  当天晚上,梁秀芬她们帮忙烧了一桌铁锅炖大鹅,两只大天鹅,加上其他配菜,开锅那一刻,浓郁的香味弥漫整个房间。

  小屁孩们,一个个都嗷嗷叫,对美味的大鹅,那叫一个喜欢。

  吃饱喝足之后,王君宏这个小家伙,对他父亲说道:

  “爸爸,我们明天还吃大鹅么?”

  他这是没有吃过瘾呢,还想继续吃。

  “吃,如果能够打到的话.”王多鱼笑呵呵地应道。

  明天就是清明节了,不过去祭祖之后,也可以继续狩猎的嘛。

  而且在去祭祖的路上,天空可能也有候鸟经过,所以到时候带着猎枪就行了,只要能够狩猎到天鹅,明天就继续炖着吃呗。

  “我家有天鹅呢,还有三只呢,很肥”

  王多鱼他四姐这个时候开口说了一句,其他几个亲戚也连连开口,表示他们家里也都有大鹅。

  自从去年六月份之后,大红沟村开始进行养殖推广,整个大红沟村就已经掀起了这样的浪潮,附近几个村子,虽然有不少人在观望,但更多的人却是加入了进来。

  尽管不是什么规模化养殖,但却是形成了一股潮流。

  到了年底的时候,旺旺集团派人来大红沟村这边收购这些鸡鸭鹅猪牛羊,直接让大家赚了不少钱。

  由于大红沟村这边设立了农业站,只要是跟养殖技术有关系的,专家们都非常乐意帮忙解决农民们的问题。

  专家们的工资不需要大红沟村这边担心,因为王多鱼已经从其他地方给这些学校进行了资源置换的补偿。

  技术层面没有什么大问题,也使得大红沟村参与了养殖的农户,每家每户都比往年多了挣了不少钱。

  最关键的是,这部分收入,不需要交税。

  确实不需要交税,谁让他们的规模不大呢?也没有成立相关的企业来运营,自然不需要交税了。

  而他们田地里种植的那些大米苞谷小麦等农作物,却是需要交税的呢。

  也因此,今年春节过后,很多人都已经开始寻找机会,说什么也要挣这一笔钱。

  开垦荒地是必须的,因为养殖鸡鸭鹅猪牛羊都需要不少农作物,如果是让农民们花钱去购买,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

  至于说全靠附近的荒地荒山里的野生植物之类的,定然不够。

  毕竟去年的时候,就已经因为争抢猪食的野菜,发生过很多起矛盾。

  这种矛盾还不小,事关各自的利益,大家都不愿意让步。

  所以今年开始,就必须要划分清楚界限了。

  这不,王多鱼回来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很多在附近荒山荒地里忙碌的身影。

  往年这个时候,大家都还窝在家里吹牛嗑瓜子呢,可今年,他们在二月下旬的时候,就已经趁着雪天出去干活了。

  赚钱不积极,脑子有问题。

  老王家亲戚们倒是没有那么积极,甚至他们去年都没有将全部的鸡鸭鹅给卖了,还留了不少。

  尽管这样一来,会浪费粮食,但总比没有的好。

  因为他们都知道,王多鱼每年的春火或者其他节日,都会回老家。

  这可是他们老王家最出名的亲戚,总不能王多鱼回来的时候,都没什么能够拿得出手的好酒好菜来招待他吧?

  “不用,不用,那些大鹅你们留着自己吃.”王多鱼微笑婉拒了。

  说实话,虽然他们老王家有很多亲戚,除了已经去世的二姐,大哥、三哥、四姐他们这些兄弟姐妹都还在,但是跟王多鱼关系比较亲近的反而是两个妹妹和八姐。

  至于说王多石这个弟弟,他已经被送去部队了,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消息了。

  谁让他那么喜欢打架呢?

  既然这样,那就让他去部队里锻炼锻炼,也别出来混社会了,省得哪天横死街头都没人发现。

  隔天,清明节,王多鱼带着三岁多的小屁孩出门祭祖。

  路上,小家伙就问了许多问题,特别是关于祭祖的事情,为什么要祭祖?

  好像他是翻开了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一样,一个个问题不断地往外蹦。

  祭祖这事儿,其实也是给个机会,让大家聚一聚。

  当然,在八十年代这个时间点,大部分时候,大家都是在一起的,也只有少部分年轻人才会外出。

  比如今年,王建超他们就没有回来,因为他还在美国那边呢。

  老王家亲戚们在祭祖的时候,就是八卦这些,加上嘻嘻哈哈的小屁孩们,所以整个祭祖过程,相当热闹。

  刘晓俪也抱着王君安一起过来了,连带着王美丽两姐妹也都来了。

  实际上,她们俩都已经嫁人了,不应该跟着回来。

  可她们情况特殊,至今也只是回去过一趟李援朝和陆青松他们的老家,除此之外,就一直待在冰城了。

  “大哥,今年这么多人开垦荒地啊?我们家是不是也开垦了一些荒地?”

  眺望前方垦殖荒地的动静,王多鱼疑惑地询问道。

  站在他旁边的大哥王守诚,点点头表示确实如此。

  不过,老王家倒是没有怎么参与,因为老王家大部分年轻人都去了冰城那边,说实话,老家这边就剩下一些老弱了。

  要不是清明节或春节,平日里还真见不到多少年轻人了。

  连王多鱼他八姐家都几乎搬去了冰城,老家这边就还剩下两孩子在这边读书。

  估计今年九月份之后,俩孩子也会去冰城那边读书了。

  王多鱼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也许再过几年,待在大红沟村的老王家亲戚,将会越来越少。

  甚至再过几十年,可能老王家的人都会全部搬走,不会留在这里。

  当然,大红沟村以前本来也是一片荒芜,后来是慢慢才有了现在的规模。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这座村子,也会慢慢凋零,特别是在进入千禧年之后,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部分住在农村的人,很快就会没有多少了。

  大红沟村只不过是改革开放下,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罢了。

  感慨归感慨,王多鱼没有过多放在心上。

  这是时代的大势,没人能够阻挡。

  五号之后,王多鱼就回到了哈工大。

  回来学校之后,他就主动联系童建伟,想要跟对方聊一聊。

首节上一节374/42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