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无双从哈工大开始 第392节

  这些专家们可不是一般人,肯定不会那么轻易地放过田敬业的。

  慈云桂闻言,跟王多鱼说了句谢谢,然后朝田敬业喝道:

  “还不赶快滚出去?”

  真是操碎了心啊!

  旁边的申庆祥、鲍宇航等人顿时瑟瑟发抖,特别是他们老师的目光扫过来的时候,他们更是害怕。

  其实来到哈工大的星云超算项目之后,不管是王多鱼还是庞殿臣等人,他们都十分欢迎慈云桂他们,也很感激他们的到来。

  根本没有让慈云桂他们觉得有寄人篱下或者是被庞殿臣他们瞧不起的事儿发生过。

  可有些人就喜欢精神内耗自己,就是喜欢胡思乱想。

  接受自己的失败,其实是一件挺难的事情,就算他们又再次成功了,但还是会对以前的失败耿耿于怀。

  王多鱼可不会对往事耿耿于怀,因为他根本不会精神内耗自己,也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些事情。

  当他忙起来的时候,哪有时间去考虑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呢?

  只有闲得蛋疼的人,才会整天思前想后,把自己弄得神经兮兮的。

  转眼时间第二天,八月一号,今天是建军节。

  勉强算起来,王多鱼也是一个军人,所以今天也他们的节日。

  不过王多鱼忙得很,没时间过节。

  上午十点半的时候,他还在实验楼这边,十点五十分他就回到了数学系教学楼的一间阶梯教室里。

  因为约翰米尔诺他们带了一群人过来,他们想要跟王多鱼聊一聊。

  范恩劳伦斯等人都来了,他们来这里就是想要跟王多鱼交流一下他那三篇论文的。

  不少人早已经到了冰城,还有部分人则是刚到冰城的。

  不管是谁,他们现在见到王多鱼之后,一个个都激动了起来。

  此时他们就想问一问基本引理、二元性定理是不是真的已经完全推论出来了?

  以及整个朗兰兹纲领是不是就快要被证明了?

  他们有很多问题,然而王多鱼却不知道应该先回答哪一个,只好苦笑着抬手,让大家先安静下来。

  等阶梯教室内安静下来之后,王多鱼这才开口说道:

  “首先呢,我知道你们大家都很急,但我希望你们先不要急,其次你们那么多问题,我也不知道应该先回答谁的问题,都别急,我们慢慢来.”

  “我先说结论,基本引理和二元性定理确实已经被证明了,论文我也已经发表了,你们可以自己看,整个朗兰兹纲领还没有被证明,具体还需要走多少步,我也不知道.”

  “基本引理只不过是朗兰兹纲领的基础罢了”

  等他说完之后,范恩劳伦斯他们又提问了。

  问题有点多,王多鱼不可能在今天之内解答完毕,索性便说道:

  “这样吧,你们应该还没有看完论文,我建议你们先看论文,等你们看完论文之后,我们再来聊其他的事情,怎么样?”

  就在这个时候,来自法国巴黎的一位数学教授突然开口道:

  “王教授,要不你还是做一个报告会吧,我会去听的.”

  此话一出,顿时跟平静的湖面被人扔了一块石头一样,瞬间炸开锅了。

  大家都纷纷表示赞同,附和着这位巴黎来的教授,强烈希望王多鱼可以召开报告会。

  数学大统一理论啊!

  谁不想看一看这数学界的盛世呢?

  约翰米尔诺、查尔斯费夫曼、丹尼尔格雷等人也都纷纷声援,尽管他们已经读懂了王多鱼的论文,但他们并不介意王多鱼开报告会。

  因为他们也是需要交流的呀。

  其实他们跟王多鱼交流了很多,也有很大的进步,可王多鱼的速度太快了,他们连王多鱼的背影都看不到,这也是为什么明明他们都已经在冰城这边待了两三年,可还是被王多鱼抢先证明了几何朗兰兹猜想跟基本引理的原因。

  天赋在这里摆着,不是他们不行,而是王多鱼太强了。

  也许,集结其他顶尖数学家,多讨论,或许就有可能赢王多鱼一次。

  中国有句话叫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特别是在数学界,天才辈出,想来肯定还会有比王多鱼更强的天才吧?

  王多鱼见大家都这么说,便顺水推舟,表示他会在十月份办一场报告会。

  但是这个时间,却有很多人提出了异议,因为太快了。

  现在都已经八月份了,距离十月份也不远了,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太赶了。

  于是王多鱼便表示,那就明年一月份,这样的时间应该足够长了吧?

  半年时间对于大部分数学教授、研究员来说,应该是足够了。

  这个时候,范恩劳伦斯表示,时间没有问题,不过可不可以去普林斯顿大学作报告?

  他作为普林斯顿大学的代表,诚挚地邀请王多鱼前往普林斯顿大学作报告。

  此话一出,整个会议室再次炸锅,大家都沸腾了。

  有代表京都大学来邀请王多鱼作报告的广中平,也有代表剑桥大学的尼斯阿兰贝克,还有代表莫斯科大学的谢尔盖诺维科夫。

  他们这些人都希望王多鱼可以前往他们学校那边作报告,但大家都彼此争论,甚至是互相攻击。

  比如说尼斯阿兰贝克就攻击谢尔盖诺维科夫,一月份的时候,莫斯科大学那边肯定非常寒冷,大家肯定也不愿意去啊。

  毕竟莫斯科地处北极圈附近,一月份是北半球的冬季,非常寒冷,零下三四十度都是常见,肯定没谁乐意前往这么寒冷的城市听报告。

  而代表京都大学的广中平佑同样遭受攻击,毕竟他们这地方也不太好,处在地震带,而且冬季也十分寒冷。

  相反代表剑桥大学的尼斯阿兰贝克、代表罗马第一大学的恩里科庞比利都信誓坦坦地分别表示,他们所在的大学,没有这些方面的困扰。

  王多鱼都懒得说他们俩。

  剑桥大学在伦敦,虽然伦敦暂时已经摘掉了雾都的帽子,可这地方常年阴雨连绵,就算是冬季,也不见得有多好。

  冬季湿冷,属于是魔法攻击,比物理攻击更让人受不了。

  罗马这地方就更不用说了,在意大利还算很有名,但在全球来说,算不上多么有名。

  再说了,王多鱼肯定不会轻易再出国,所以任何国外的活动,他都不会轻易去参加。

  委婉拒绝之后,王多鱼便表示,到时候今年一月份的报告会就在哈工大举办,不去其他地方举办。

  听到他这么说,大家又表示无法理解了。

  因为不合适!

  一月份的冰城,天气零下二三十度,同样非常寒冷。

  王多鱼:“.”

  讨论这些有什么意义么?

  他说了十月份举办报告会,他们又说不行,时间太赶,既然这样,那就推迟到明年四五月份,那会儿的冰城气温适宜。

  “就这样吧,明年四五月份再举办报告会,或许到时候已经不需要了呢?”

  听到王多鱼的话,大家顿时不吭声了。

  去哪里作报告,什么时候做报告会,其实这些都要看王多鱼的意愿,毕竟现在是他们这些人求着王多鱼,而不是王多鱼求着大家。

  因此就目前而言,王多鱼既然说了是明年四五月,那就明年呗。

  现在讨论这个,已经没有意义了,再说下去的话,只怕会惹得王多鱼不高兴,到时候连报告会都取消了。

  目送王多鱼离开,有人已经决定了留在冰城,近水楼台先得月,或许到时候他们已经不需要参加报告会了呢。

  特别是范恩劳伦斯,他可是知道约翰米尔诺他们都已经跟王多鱼讨论过那三篇论文,只因为他们都是《哈工大数学期刊》审稿团队的一员。

  或者准确来说,他们都是王多鱼的御用审稿团队。

  毕竟《哈工大数学期刊》的论文,大部分都是王多鱼帮忙进行终审,可到了他自己的论文,就需要别人来帮他审稿了。

  而约翰米尔诺他们一般不会参与审核其他人的论文,这部分工作是王多鱼这个冰城高等研究院院长来完成。

  回到六号实验楼,慈云桂、庞殿臣他们已经做好了相关的准备。

  百亿超算第三轮测试正式开始。

  其实这个项目研究到这里,就已经差不多完成了,只不过王多鱼都已经安排大家完成了这么多项工作,如果不完成这些测试的话,肯定说不过去。

  两个多小时之后,测试结束了,结果是非常喜人的。

  整个实验室内都是欢呼声,大家都非常高兴。

  十多分钟之后,王多鱼把庞殿臣、慈云桂、牛喜生等几个小组负责人喊到隔壁会议室开会。

  “各位,我们百亿超算项目到现在算是彻底结束了,掌声送给你们大家,感谢大家在过去这段时间的辛苦付出.”

  呱唧!呱唧!

  众人都十分激动,特别是庞殿臣他们这些项目部门的老人。

  星云超算项目是八三年一月份成立的,当时成立的时候,庞殿臣他们这些人都压力山大。

  只因为前路漫漫,只感觉每秒一百亿次浮点运算的超级计算机根本不可能由他们研发出来,当时是非常不自信。

  但是走过这一年多的时间,大家再回头看去,却发现也不过如此嘛。

  感慨良多呀!

  鼓掌的时候,牛喜生几人的眼眶都红了,泪水在打转。

  王多鱼没有他们那么多愁善感,百亿次浮点运算的超级计算机研发出来了,可接下来的工作还有很多呢,停不下来。

  “好了,大家都把情绪收一收,高兴一会儿就可以了,没必要一直那么激动.”

  顿了顿,王多鱼接着说道:

  “项目是结束了,奖励也会在未来一周左右的时间下发,到时候你们自己注意查收一下.”

  “我会给你们半个月的休息时间,八月中旬的时候,你们全部都要回来,然后将百亿超算项目的所有生产技术资料都整理好,到时候直接交付给生产部门的老宋他们”

  “十月份之前,我需要你们彻底完成这部分工作,因为十月国庆假期过后,新的项目将会重新启动”

  “到时候就是千亿级别的超算项目了,投资金额也会上涨,而且到时候不是一个项目,而是两个项目”

  处理器堆叠的时代已经到来,而到了这个时候,千亿、万亿超算时代的到来,就免不了需要所谓的超级芯片了。

  原时空的历史上,IBM在一九九零年推出了基于RISC系统的POWER1处理器,这款处理器的每个芯片中集成了八十万个晶体管。

  POWER1跟当时其他的RISC处理器不同,其进行了功能划分,这为该芯片赋予了超量计算的能力,它还有单独的浮点寄存器,可以使用从低端到高端的UNIX工作站使用。

  一九九一年的时候,IBM、苹果公司、摩托罗拉公司组成了AIM联盟,合作开发基于power微结构的powerPC微处理器系列产品。

  PowerPC架构的特点是可伸缩性好、方便灵活,第一代PowerPC采用零点六微米的生产工艺,晶体管的集成度达到了单芯片三百万个。

  在应用和利益的驱动下,IBM创新的脚步马不停蹄,power2处理器在一九九三年发布了。

  跟之前的power1相比,power2有了诸多重大改进,更适合科学和技术应用,这些改进包括:浮点计算单元包括了两个64位执行单元,每时钟周期内可执行2条浮点‘乘-加’指令,增加了第二丁点执行单元。

  此外还增加了4倍长字存储指令、硬件平方根指令和浮点到整数转换指令等。

首节上一节392/42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