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才是真正的王道,也是阵列处理机存在的意义。
只有将速度提升上来之后,下一步才会去考虑‘超小型’等问题。
国外其实也还没有完全进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研制时期,只能说是起步阶段罢了,中国在这个时候是完全可以追赶美国的。
比如说,今年三月份,全国科学大会那个月,上面就已经将银河一号巨型计算机的艰巨任务交给了国防科技大学来主导,全国二十多个科研生产单位和使用单位大力协同。
银河一号巨型计算机项目是我们国内目前最大的计算机科研项目,可惜王多鱼那会儿根本没可能加入这个项目。
不过这会儿他也不想加入其中,因为太复杂了,并且项目研究人员太多了。
只要涉及到太多需要协同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项目,王多鱼都是很排斥的。
他连单云博和楚玉恒两人都不太想协调他们,更别说其他人了。
等王多鱼说完之后,单云博和楚玉恒两人早已经呆若木鸡,半晌都没反应过来。
“好了,你们先回京城吧,有什么事情到时候给我打电话就好了。”
哈工大计算数学系办公楼下,抱着主存储器的单云博和楚玉恒两人对视一眼,被大风一吹,脑子是清醒了,可他们依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尽管他们无法相信,但他们刚才在办公室的时候,可是看到了纸卡穿孔机上那长长的纸带呢,这绝对骗不了人。
所以,王多鱼真的已经完成了如此巨量的编程工作。
太不可思议了!
啪!
单云博突然给了楚玉恒一巴掌,后者顿时痛苦叫了一下:
“云博,你干嘛突然打我啊?”
“你知道痛啊?那这件事就是真的咯?我草,王组长真是牛逼啊,前后说是四天,可实际上也就是不到七十二个小时,除去睡觉吃饭等时间,还有就是我们请教问题的时间.”
嘶!
吸了一口气的单云博,瞬间打了个冷颤,因为太冷了。
“王组长真正用来编程的时间,只怕不超过四十个小时啊”
楚玉恒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说道:
“行了行了,我们还是赶紧先回京城吧,外面冷死了,快走快走”
就在这个时候,他们前方突然出现一群人,只不过他们都不认识,但其中几人却是明显不像他们内地人。
为什么?
因为这些人衣着打扮非常时尚,特别是那个女同志,明明浑身上下都裹着很厚的衣服,但露出来的那张脸,跟天仙似的,美如画。
“几位同志,这边请,我们计算数学系办公楼就是这里”
吴从、刘桃顺等人在前面引路,跟周嘉敏康小飞和他们领导说话的则是刘德本。
单云博和楚玉恒两人并不认识,但他们认识吴从和刘桃顺,所以笑着见面打了声招呼。
擦肩而过之后,单云博两人离开了,但周嘉敏那张脸却是在他们心底里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七十年代的中国内地,几乎所有女性都是不施粉黛的。
刘晓俪这样的舞蹈演员除外,她毕竟是工作需要。
没见惯女同志化妆,所以单云博两人初次见到画着好看妆容,加上底子本来就很不错的周嘉敏,一时间就沦陷了。
真要说什么天仙,刘晓俪、朱玲她们两人才是真正的天仙,一眼万年的芳华气质足以让大部分美女沦为背景板,周嘉敏即便是打扮得再花枝招展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办公室内,周嘉敏他们终于见到了被美国报纸吹嘘上天的数学天才王多鱼,一番客套寒暄过后,采访便正式开始了。
今天上午,就在王多鱼即将完成编程工作的时候,刘德本和吴从他们找到他,跟他说明了一下《香港商报》记者采访的事情。
几经周折,上面已经同意了周嘉敏的采访申请,刘德本没办法再拦着,所以便把人给带进来学校了。
王多鱼得知此事后,也没办法拒绝,反正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只不过他还是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不能拍照。
但在采访过程中,周嘉敏还是针对不能拍照这个要求提出了疑问。
“王先生,你非常帅气,而且你的论文发表在美国顶级数学期刊上面,这是一件值得大肆宣扬的好事,为什么不能够拍照呢?”
《香港商报》成立于一九五二年,以经济报道为主,以沟通港岛和内地经贸往来为宗旨的财经大报,一直以来都坚守爱国爱港的立场。
所以周嘉敏他们才能够第一时间来到哈工大进行采访任务,并且也希望能够得到王多鱼拍正面照的允许。
“我不太喜欢拍照!”王多鱼违心地摇头说道。
主要原因还是不希望被人认识自己,当名人看似风光无限实际上暗藏危机,尽管只是一次采访,被很多人认识的可能性不高,但谁知道有没有有心人呢?
如果是被有心人记住了,在这个时代的话,小命难保啊!
周嘉敏等人顿时瞪大眼睛,他们听到了什么?王多鱼说他自己不喜欢拍照?
这年头还有人不喜欢拍照?那可真是太少见了,几乎没人不对拍照感兴趣的,何况王多鱼的形象那么帅气,定然没少对着镜子臭美吧?
康小飞嘴角抽搐,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那台摄像机,感觉自己的职业受到了一万吨暴击。
刘德本也无法理解,脱口而出地问道:“王同学,为什么不喜欢拍照?这么好的机会可不能错过了呀”
办公室内的有人都看向王多鱼,眼眸中带着好奇、不解和疑惑。
上面已经允许《香港商报》采访王多鱼,说明这一次王多鱼误打误撞之下,反而抓住了时代的机会,可以一飞冲天。
张爱玲在《传奇》这本小说集里说过:呵,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一直以来,周嘉敏都十分赞同张爱玲这句话,并且深信不疑。
可王多鱼却是对出名畏之如虎,什么情况啊?
“校长,我就是单纯不喜欢拍照而已,没有那么多为什么。”王多鱼摇摇头,没有过多解释。
采访到这里就差不多结束了,即便周嘉敏还想继续询问些什么,王多鱼都是轻描淡写地用含糊其辞的话应付了过去。
确实没什么好采访的,他又不混娱乐圈,要那么出名干嘛?
走出哈工大,周嘉敏还十分难受不解地吐槽道:“真没见过这样的人,明明是一个大陆仔,瞧把他给能耐的,不知道还以为他是大明星呢.”
“对啊,不想拍照的话,干嘛还接受采访呢?”康小飞也附和道,他从业好几年了,却从来没有这么挫败过。
他们两人的领导一听,皱眉不已:“行了,都少说两句,我们能够完成采访任务就很不错了,你们还想怎么样?你们又不是在大陆长大的,不明白这片土地.”
“唉,算了,你们抓紧时间吧,我们赶紧回港岛,尽快把这个新闻报道出去.”
周嘉敏和康小飞两人这才安静了下来,一想到接下来的报道,他们又兴奋不已。
就在《香港商报》即将报道关于数学天才的报道时,陈省身和丘成桐两人却是乘坐飞机抵达了京城南苑机场。
终于回到了故土,陈省身从乘坐飞机开始,到降落在南苑机场,一直都很激动。
特别是看到机场等候的周培源、华罗庚、苏步青、段学复等老熟人时,更加激动了。
第116章 ,半个世纪后的见面,王多鱼教授?哈工大要增设航天和导弹专业?
“陈教授,欢迎回家!”
周培源站在欢迎队伍的最前面,微笑地问候道。
十月初的时候,他就在伯克利分校见过陈省身和丘成桐师徒两人,当时交流了不少,感慨万千。
万万没想到,仅仅只是过去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陈省身竟然会带着自己的学生返回大陆,周培源是真的非常吃惊。
“回家?”陈省身错愕,旋即大喜,“对,回家!”
虽然他已经是美国人,但根还在大陆,心里也怀着脚下这片土地。
不管他过去做过什么,他现在愿意回来,那就是好事儿。
华罗庚、段学复、苏步青等人都跟陈省身寒暄客套,他们都是同一个时代的风云人物,比如段学复,当年在西南联大的时候,他就跟陈省身当过一段时间的同事。
当然,那会儿的陈省身已经是西南联大的教授,讲授微分几何。
吴文俊和周毓麟两人此刻再见到陈省身,心中极为复杂,因为他们想不通为什么陈省身要去美国,并且还成为了美国人。
但毕竟是他们的老师,尊师重道最重要,况且今天的陈省身是非常重要的客人,做好待客之道才是正经事儿。
由周培源这位中科院副院长和北大校长来亲自迎接陈省身和丘成桐两人,已经给足了对方面子。
一番寒暄客套过后,大家分别坐上车,回到了京西宾馆。
京西宾馆有多么重要,不需赘述。
更何况是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底这样的时间节点,那就更不用多说了。
在京西宾馆休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时,陈省身和丘成桐两人由专人专车接送,来到了数学所参观交流。
他们师徒两人都是数学教授,第一站当然是参观数学所了。
解放前,陈省身还是金陵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代理所长,主持数学所的一切工作。
因此现在来到中科院数学所,感慨万千。
吴文俊和周毓麟两个学生作陪,华罗庚介绍了一下他的几名学生:陈景润、万哲先、龚和陶方起等人。
一九三零年的时候,陈省身考入清华大学数学系,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数学研究生,而熊庆来则是当时清华大学的数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当然,陈省身并没有真正拜师熊庆来。
也是在当年年底,华罗庚在魔都《科学》杂志上发表《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轰动数学界,同年,熊庆来便破格让他进入清华图书馆担任馆员。
因此较真来说,陈省身和华罗庚两人都是熊庆来的学生,他们两人是同门师兄弟,前者是师兄,华罗庚是师弟。
如今时过境迁,熊庆来在九年前含冤去世,虽然现在已经正名了,但终究物是人非了。
缅怀了一下过去,陈省身又跟华罗庚等人交流了其他,话题很快就扯到了王多鱼那篇关于四维空间庞加莱猜想的证明。
“华所长,是这样的,我这一次前来京城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见一见哈工大的王多鱼教授,同时邀请他前往伯克利分校留学,顺便作学术报告会。”
陈省身开门见山地说出了自己的意图,整个办公室内,原本乐呵呵的轻松气氛,瞬间凝固了。
特别是华罗庚、陶方起、冯康、陆启铿等比较熟悉王多鱼的人,面色十分古怪:王多鱼教授?
好家伙,他什么时候变成教授了?
看见华罗庚他们的表情,陈省身还以为他们不乐意,不由立马补充道:
“如果有什么为难的地方,我们可以商量,甚至在大陆这边作学术报告,也不是不可能!”
为什么他要那么急着张罗让王多鱼作学术报告?
原因很简单,一是海外华人看似很厉害,但终究是无根之萍,是漂泊他乡的游子,内心深处终究没有那么大的底气。
尽管华人科学家、教授一类人,在海外地位崇高,可陈省身也知道,这只是个例。
当然,陈省身可没有多么崇高的理想,他只是上了年纪,加上当前形势就是这样,所以才反思己身,在力所能及的地方,尽可能地帮一把,仅此而已。
二是他这辈子都贡献给了数学,从他过往来看,不难看出,他是一个喜欢教导提携学生的人。
从最早的吴文俊、周毓麟,再到伊萨多辛格、丘成桐等,这些都是他陈省身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
如今王多鱼已经成功发表四维空间庞加莱猜想的论文,这样的优秀后生,陈省身当然想提携一番。
三是今年夏天,国际数学家大会才刚刚举办,下一次举办还得要四年之后。
可四维庞加莱猜想终究还是太难了,美国数学界已经有很多声音提出,希望该作者能够做一次学术报告,大家都很想听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