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家作为青山乡第一大家族可不是开玩笑的,不提大哥三哥六哥他们家,就说王多鱼的八姐,她比王多鱼大三岁,但她跟薛礼生两口子总共生了五个孩子。
换句话说,王美凤的五个孩子今天就从王多鱼这个舅舅这里拿走了两块五毛钱,这可是一九七八年的两块五毛钱,这笔钱已经能够买三斤三两的猪肉了。
按理说,王多鱼愿意给自己的孩子花这么多钱,王美凤应该偷着乐才对,可她又不是傻子,能不知道她弟弟赚钱不易么?能不知道她弟弟现在更需要存钱娶媳妇么?
尽管前些日子王多鱼成为了作家,让村里对他的议论声降低了一些,但也仅仅只是如此罢了,没有成家的男人,在农村来说那就不是成功的男人,更何况王多鱼他还离婚了,那就更不成功了。
反正最近这段时间,大红沟村的热搜榜都被王多鱼给霸占了,从高考落榜到离婚,再到报名参加今年高考,然后又到成为作家,一直都被村里人津津乐道地议论着呢。
“八姐你是不是想太多了,我才刚离婚啊,就算我想结婚也不可能马上就结婚吧?存钱的事情用得着那么急么?”
王多鱼瞬间无语,摊手道:
“再说了,我今天不是去了一趟县城嘛,我就是给那些杂志社投稿寄信呢,你相信我,这一次我肯定能够赚更多的稿费”
他还是没坦白之前《京城文艺》那篇文章的具体稿费这件事,明明是六十九元的稿费,被他上下嘴唇一碰,变成了一两块钱的稿费。
“你确定?”王美凤闻言,顿时狐疑地问道。
第15章 ,大马哈鱼
一九七八年五月下旬,大红沟村的天气越来越炽热了,不过晚上还是那么的凉快,甚至有点冷。
没有网络,没有手机,又不乐意出门的王多鱼,躺在床上,像一条无所事事的咸鱼,一会儿仰面朝天,瘫着四肢,把自己摆成一个木字,一会儿趴在被窝里,把自己摆成一个太字。
这年代没有任何的娱乐活动,王多鱼睡得很早,八点多就上床睡觉了,凌晨五点醒过来之后,就再也睡不着了。
上辈子的王多鱼,平时的睡眠时间最多就是六个半小时,甚至搞科研的时候,时间更短,他之所以成为北大教授,那可不仅仅只是天赋,更是因为他能肝,也肝得动。
但现在这个时代,娱乐少也就算了,关键是家里没有电灯泡,一到晚上就只能够点蜡烛或者煤油灯,然而蜡烛的亮度很低,对眼睛伤害很大。
因此王多鱼都尽可能地将写论文、抄书的时间放在白天,天黑之后就不再肝了。
即便如此,将近十个小时的黑夜时间对王多鱼来说还是过于漫长了一点。
自从二十一号那天晚上,他八姐过来闹过一顿之后,王多鱼家里就冷清许多,因为他八姐给那些小屁孩下了命令:每天最多来他家里待半个小时,不允许打扰他复习功课。
基于这条命令,所以王多鱼的日子彻底规律了起来,每天忙得飞起,数学论文等各种论文,还有就是抄书,以及学习。
在六月到来之前,他已经完全熟悉了去年的高考题型,基本上能够做到让自己高考的分数在450以上,所以他计划在六月之后调整策略,将原本的复习时间用于数学理论研究。
五月最后一天,王守义送来了三封信件,两封过稿信件且送来了稿费汇款单,加一起的总稿费达到了四百八十五元。
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稿费呢?
因为《雪城第一卷破晓》已经通过审核,可以发表了,而这是一篇长篇小说,第一卷拢共是十六万字出头,按照千字三元的稿费,那么这里总共就是四百八十元了。
第二份过稿信件是数学论文,就是上次杜建平他们看到的那篇《Ek/EI/C/排队系统参数矩估计的性质》,字数很少,所以稿费只有五块钱。
还好王多鱼有先见之明,刷数学论文赚不到多少稿费,所以他选择抄书来赚稿费,特别是长篇小说,一旦过稿之后,那就是稳定的收入。
但数学论文肯定不能够停下来的,这不仅仅是他的兴趣爱好,更是因为这是未来长远之计。
鲁迅曾经是学医的,后来拿起笔杆子想要身先士卒唤醒那个时代的人,王多鱼不想当鲁迅,他不想当治病救人的医生,也不想单纯靠文学作品来影响别人,他只想用自己上辈子毕生所学,为脚下这片土地做点什么。
说实在话,文学作品的影响力真的非常有限,但如果能够像钱学森他们这样的科学家一样,那么后辈们才能够挺直腰杆子做人。
最后一份是稿件修改要求,就是王多鱼写的那篇文章已经达到了发表要求,但杂志社希望能够修改一下结局,换句话说还是希望能够按照伤痕文学这个主流来走。
“踏马的,短篇小说就是这么麻烦,稿费少,事还那么多,真是操蛋!”
王多鱼骂了一句,但他并没有老老实实地改稿了,尽管这是两万字小说,只是稍微修改一下结局,便有六十块收入,不至于让他之前的辛苦劳作变成无用功,然而他就是不改!
他直接把稿子投给了《京城文艺》,交给孙守义寄出去之后,就没有再管这件事了。
最近这段时间,孙守义隔三差五总会跑他家一趟,目的也很简单,就是沾沾‘才气’,顺便请王多鱼指导一番。
这不,六月第一天的中午,孙守义又拿着稿件登门请教了,他还专门提了一条大马哈鱼过来。
“大作家,辛苦你帮我改一改,这条鱼是我今天早上在县城那边买回来的,还新鲜着呢.”
大马哈鱼是抚远那边的特产,因为那边地处大陆最东端,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两大水系交汇处,是名副其实的‘冷水鱼都’,距离双河县这边大概是四百多公里。
从抚远那边沿着黑龙江上游河段到佳木斯,这里的河流也有大马哈鱼,而佳木斯到双河县这边也就是百公里出头。
佳木斯河段这里也同样有不少大马哈鱼,只不过相比抚远就少了很多,即便如此,双河县这边想要吃到大马哈鱼依然相对方便许多,价格也不是很贵。
但大马哈鱼肉色粉红,细嫩味美,营养丰富,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鱼类,而这玩意儿虽然不是三文鱼,可是国内外却把它当成三文鱼来使用。
“孙大哥你太客气了,你拿回去吧,这大马哈鱼我不能要.”王多鱼看着眼前的大马哈鱼,很心动,但他却知道什么应该收,什么不应该收。
只不过是帮对方改一改文章而已,也不一定能够让对方通过杂志社的审稿要求,所以这礼他不能收。
然而孙守义则是早有准备,把鱼和稿纸放下之后,拔腿就跑了:“大作家就麻烦你了,我过两天再来找你,那鱼趁新鲜煮了吃,现在都快夏天了,放久了容易坏”
声音越来越远,直到听不见,王多鱼顿时无语,对方这是有备而来啊。
附近邻居早就听到动静了,纷纷走出屋门探头探脑地看向王多鱼家这边,看到了孙守义提着六七斤重的大马哈鱼,一个个都露出了羡慕的眼神。
“这孙大炮也是真傻,修改文章而已,居然给王多鱼买这么大一条鱼,脑子进水了吧?”
“踏马的这么大一条大马哈鱼得要两三块钱了吧?这孙大炮的工资也才四十多块钱吧?咋就那么舍得?”
“废话,换你你也舍得啊,这要是能够过稿,一万字就有三十块钱,写够一万五千字就有四十五块钱了,这就跟他的工资持平了.”
“切,孙大炮都写了那么多年,如果能够成为作家,早就是作家了,还用等到现在?再说了王多鱼也不过是走了狗屎运而已,他还能给人改稿子不成?”
邻居们议论纷纷,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才是编辑呢,在这里评头论足,指点江山,可实际上,如果不是王多鱼成为了作家,他们都不知道稿酬是千字三元这件事呢,更别说其他了。
第16章 ,改文
“九舅舅,九舅舅,我们来了,哎呀,这是什么鱼呀?好大条呀,这是不是那个孙大爷给你的呀?刚才在村口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了.”
薛雨晴等几个孩子兴奋地跑了过来,指着簸箕上的那条大马哈鱼流口水地说道。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所以薛雨晴他们这些小屁孩都放假了,不需要去学校上课,一天到晚都是快乐玩耍的时间。
八岁的薛雨晴带着她的弟弟妹妹,还有她的几个表兄弟姐妹,没办法在大红沟村,老王家实在太多人了,到处都是亲戚。
“这叫大马哈鱼,这鱼太多了,等下在舅舅家吃饭”王多鱼笑呵呵地准备处理这条鱼,薛雨晴他们一听顿时欢呼起来,几个大一点的孩子表示要帮忙。
七八岁的农村孩子,一个个都会生火做饭了,可能动作不是那么熟练,但绝对不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些基本的家务活,他们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然而,薛雨晴他们还没高兴多久,她母亲王美凤就杀了过来,小屁孩们顿时一哄而散,逃也似地跑开了。
气急败坏的王美凤只是逮住了几个小不点,因为他们是小短腿,跑不快,同时她还对王多鱼呵斥道:“你能不能别那么宠着他们?还给他们做鱼吃,你呀”
“八姐你别急着走,这鱼你拿一半回去,帮我分一下.”
“拿个屁,这么多家我分给谁啊?得罪人的事情就让我来干,我才不干呢,你自己吃吧,我走了”
王美凤瞪大双眼,骂咧咧了一句,然后头也不回地带着几个小短腿离开了。
他这个八姐就是这样的性子,王多鱼没办法,这么大一条鱼,他得吃多久啊?
两天过后,孙守义过来了,王多鱼指着对方的文稿,耐心指出了需要修改的地方。
说实话,看到别人的文章,王多鱼只想自己重新写一遍。
这么多年下来,孙守义一直没有放弃成为一名作家,并不是他不够努力,纯粹就是没有那个天赋,行文布局、文字运用等都不够流畅,甚至还出现用错词语的情况,这肯定不行啊。
所以王多鱼有些迟疑,不知道应不应该直接跟对方说明白,孙守义年龄大,看出了他的迟疑,不由淡然道:
“大作家,你要是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说,我不是不能接受意见的人,我被拒稿已经无数次了,这么说吧,我家里收到那些被拒的信件堆起来已经有一米高了.”
“我这辈子就这么一个梦想,我很想成为一名作家,所以大作家你要是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说,我都能够接受.”
王多鱼闻言,沉吟半晌,斟酌着说道:
“孙大哥,我看过你的文章,这上面也有我的修改意见,但错别字这些并不是关键点,为别人的文章进行润色这件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活,我根据你写的这篇稿子,我自己也写了一篇,你可以参考一下.”
“你的文章之所以一直被拒稿,一是你没有研究过这家杂志社的文风,你看书看得太少了”
给出指导意见之后,王多鱼便小心翼翼地盯着对方,孙守义心情十分复杂,他看得书也不算少了,结果还是被王多鱼说他看书看太少,这是不是讽刺呢?
同时,他内心深处也涌起一个念头,他不服气,不服输,凭什么年纪轻轻的王多鱼写的文章就能够过稿,而他的稿子就过不了呢?
看着王多鱼给出的另外一篇参照他文章而另外写的文章,孙守义升起一个荒唐的念头,并且这个念头冒出来之后,就再也压不住了。
从王多鱼家离开之后,孙守义回到自个儿家中,挣扎良久,最终还是没能够坚守读书人的傲骨,选择了将王多鱼仿写的那篇文章寄了出去。
当信件寄出去的那一刻,孙守义整个人都松了一口气,但瞬间又压力加身。
“我还真就不信了,王多鱼写的文章跟我差不多,总不能他的文章能够通过,我的就被拒稿吧?”
就在他暗暗思考的时候,他的同事程明武凑过来笑眯眯地问道,“老孙,你又投稿了?好家伙你可真是头铁啊,这都快二十年了吧?从你还没工作你就开始写了,你这个毅力太强了”
“老程,你要是也跟人家老孙一样,只有两个孩子,那你也不用操心那么多,可以放心大胆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啊.”
一旁的洪家兴跟着凑热闹,损道:“老孙年年投稿,年年被拒绝,这是上瘾了,要我说你把钱花在买信封、邮票上面,还不如买两瓶老白干和猪头肉花生米喝两杯呢,这么多年来你花了多少冤枉钱啊?你要是没有拿钱去填这个窟窿,小日子得过得多潇洒啊”
这话说得很有道理,程明武等人连连表示赞同,可孙守义却摇头表示:
“我跟你们可不一样,我是一个有梦想的人,相信我,这一次肯定能够过稿.”
“切,我要是相信老孙你能够过稿,还不如相信母猪会上树呢.”洪家兴不屑地撇撇嘴,“你哪次不是说你能够过稿的?每次都过不了,老孙啊,要我说,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众人哈哈大笑,显然也不相信孙守义这一次能够翻身,但不知道为什么,孙守义自己却是信心满满,因为他这一次寄出去的两篇文章,一篇是王多鱼给出修改意见之后的修改稿,另一篇则是王多鱼的仿写稿。
“你们就笑吧,等我拿到稿费了,我看你们还怎么笑得出来?”
听到孙守义的话,大家笑得更大声了,特别是洪家兴,笑得十分夸张,还学着前者的话,重述了一遍,不少人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孙守义眼前一黑,冷哼一声转身离开。
被人嘲笑了这么多年,他早已经习惯了,大概率也是因为这些人的嘲笑,他才坚持了这么多年,可每次都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什么时候才能够混出头,成为真正的作家呢?
第17章 ,幸运和过稿
嘭!
大山深处,王多鱼端着五五式小口径运动步枪瞄准了八十多米开外的一头野猪,处在下风口的他,距离如此之近也不怕它发现,只不过开枪之后,子弹还是没能命中野猪。
野猪的鼻子灵敏,如果处在上风口位置,那么王多鱼的气味就会被野猪察觉到,然后提前逃跑。
不要以为野生动物看到陌生人类之后就傻乎乎地站在原地不动,是任由人类举枪射击的靶子,能够在大自然生存下来的动物对危险都十分灵敏,提前躲避天敌或者危险的猎食者,而人类对普通野生动物来说,便是天敌一样的存在。
“草,又踏马的没打中劳资的射击技术,真的就这么差劲么?”
王多鱼暗骂不已,开了第一枪之后,他又开了第二枪,但很明显,蓄势待发的第一枪都没能够命中目标,更何况胡乱射击的第二枪?
枪声响起,目标早已逃之夭夭,消失在丛林深处,只留下暗自思考的王多鱼目瞪口呆地看着,他弟弟王多石看到这一幕忍不住安慰道:
“九哥,你不要沮丧,你多进山几次肯定能够打中猎物的.”
远处守着的大侄子王向东也跟着说道:“对啊,九叔你写小说那么厉害,打猎差劲儿一点很正常,十叔说的没错,你要经常开枪才能够做到熟能生巧,下一次民兵训练你要不要一起到靶场练一练呀?”
今年二十七岁的王向东,是青山乡民兵队伍里的副队长,他要安排他九叔参加民兵训练,真的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他父亲叫王守诚,是他家里最小的那个,但他年龄比王多鱼还大五岁,可却是小了一个辈分,只能说四九年之后,人多力量大这句口号传遍整个神州大地,所以才会出现这样奇葩的一幕,也就这就是时代的特色吧。
“再说吧。”王多鱼翻了个白眼,郁闷地说道。
其实他也不想跟自己过不去,只不过难得这个时代还能够碰一碰枪,所以耍一耍而已,正所谓技多不压身,特别是在这个大时代,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可能用到这样的技能了。
上次他还觉得提升枪法技能就是要多学多练,奈何他还需要赚钱,同时还需要刷数学论文,根本没办法一门心思练习射击,这大概就是读书人的通病吧:自以为是、眼高手低。
不过今天的打击也让他明白,如果不花费时间在练习射击上面,那么他的枪法就不可能提升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