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无双从哈工大开始 第74节

  所以这一次北大的学术报告会,中科大的学生必然要参加的。

  在去年三月份成立的中科大研究生院,当时也招收了数学专业的研究生,这些学生必然也会去参加学术报告会。

  另一方面,严济慈虽然是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开创人物之一,在压电晶体学、光谱学、大气物理学、应用光学与光学仪器研制等方面都取得多项重要成果,但他的数学实际上并不差。

  或者说,很多学物理的人,数学都不差,严济慈的数学更是够用,因为在他们那个年代,可没有超算。

  如果数学不行的话,很多需要使用到数学的物理研究课题,根本就没有办法进行下去,总不能动不动就去找数学系教授帮忙吧?

  严济慈编著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十种数学、物理教科书,比如《初中算术》、《几何证题法》等。

  跟严济慈一番交流之后,王多鱼才知道对方来这里的目的。

  不过跟他没什么关系,因为对方只是来找冯康的,而他也是来找冯主任的。

  过了一会儿,冯康去安排人,让人帮忙带走严济慈的那几位研究生。

  等他们都走后,严济慈却是跟王多鱼闲聊了起来。

  “多鱼同志,我听说你即将在北大那边召开一次学术报告会,是关于庞加莱猜想这篇论文的,对吧?”

  “是的,严校长。”

  “好好好,后生可畏啊,不错不错.”

  严济慈闻言,面露欣喜的笑容,狠狠地夸赞了王多鱼一番,套近乎了一会儿,紧接着才说道:

  “是这样的,多鱼同志,我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道你能否答应?”

  王多鱼闻言,当即端正了身子,严肃道:

  “严校长,虽然我不知道您需要我做什么,如果是我能够帮得上忙的,我一定不会推辞。”

  他很尊敬对方,但并不代表什么条件都会答应对方,更何况,两人还是第一次见面呢,对方居然就已经主动提及,或许是真的有什么事情需要他帮忙的吧?

  并且很大概率,这个忙只能由他王多鱼才能够帮得上,毕竟严济慈可是中科大副校长。

  然而老郭已经在去年六月份离世了,现如今的中科大,实际上就是严济慈在管着。

  换句话说,以严济慈现如今的身份地位,什么事情还需要他亲自开口求人的?

  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了,可偏偏第一次跟王多鱼见面,却是主动询问王多鱼能否帮忙,那么王多鱼能够想到的事情,有且仅有一个,那必然是跟严济慈刚才提及的学术报告会有关系。

  如果王多鱼猜得没错的话,那么必然是希望他能够前往中科大,先给中科大的同学们讲一讲关于四维空间的庞加莱猜想证明论文这件事。

  事实上,跟王多鱼猜测的一样,严济慈就是这样的想法。

  他确实是希望王多鱼可以前往研究生院,给研究生院的数学研究生们讲一讲关于这篇论文,给他们上上课。

  原因也很简单,这篇论文,太难了。

  数学所的那些人,比如陶方起、陈景润、杨乐、张广厚等人,他们都是大忙人,忙着备战学术报告会的事情呢。

  相反,作为需要作报告的人,王多鱼却是挺悠闲的,反正严济慈就知道王多鱼参加了计算所的科研项目,而且今天还来计算中心这边帮冯康的忙。

  真的就是一个‘大闲人’。

  因此,严济慈才会如此主动地提及这件事。

  听到对方的要求,王多鱼的表情并没有太多的惊讶,他在顺势答应下来之后,却是提及了一个要求:

  他希望能够跟对方进行交流。

  为什么?

  因为他在去年十一月下旬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研究理解量子可积系统背后的代数机制,这是数学物理的代数问题,所以他需要跟物理学方面的专家多多交流。

  正好最近这段时间,他就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问题,所以正好可以趁着这一次的机会,互相交流一下。

  “好,没问题,不过我并不是研究量子可积系统这方面的专家,我给你介绍一下钱学森怎么样?他对这方面有很深的研究.”

  顿了顿,严济慈接着又说道:

  “其实,如果杨振宁教授在国内的话,你可以直接请教他的,他才是这个领域的专家.”

  王多鱼闻言,不由激动地点头。

  这才是真正的大佬啊!

  要知道量子可积系统是指一类特殊的非线性量子多体系统,其概念源自于经典力学,一个经典力学系统通常可以用一组微分方程来描述,这组微分方程的解就是它们的积分,因此可积就是可解。

  而钱学森可是力学方面的专家,如果是跟这样的大佬交流,王多鱼当然获益匪浅。

  如果是杨振宁的话,王多鱼将会更加高兴。

  杨振宁在六十年代便指出量子可积系统的散射矩阵可以因子化,这一条件由著名的杨-巴克斯特方程描述。

  可积模型在量子场论、凝聚态物理、统计物理等领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中,大名鼎鼎的杨米尔斯场论便是王多鱼想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在这个著名的理论当中,有一个存在性与质量间隙问题,这是一个理论物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涉及到了杨米尔斯理论中的基本粒子质量是否存在以及是否存在一个质量间隙。

  如果王多鱼能够亲自跟杨振宁进行交流,那么他说不定还真的能够有一些突破呢。

  所以,量子可积系统这个领域,本身就可以有很多方面的拓展,代数问题、杨米尔斯存在性与质量间隙问题、朗兰兹构想等等。

  在这些问题当中,有些是纯粹数学领域内的问题,比如说朗兰兹构想,有些则是理论物理问题,比如说杨米尔斯存在性与质量间隙问题,还有就是数学物理问题,比如说代数问题。

  简单来说,研究量子可积系统就是一个可以深挖的巨坑,里面有很多很多科研成果。

  年纪轻轻的王多鱼,不可能放过,也不可能错过这样的研究。

  严济慈笑容温和地看着王多鱼,见后者答应了下来,不由点点头,随即开始约时间。

  原本的计划,王多鱼是准备在解决掉高速阵列处理机项目的技术问题之后,便在京城玩两天,然后再返回冰城。

  现在看来,时间上面还得要推迟几天了。

  这个时候,冯康去而复返,见严济慈和王多鱼两人聊得挺开心的,不由好奇地问了一句。

  得知王多鱼要去中科大研究生院那边讲课,算是提前作报告,冯康顿时表示道:

  “严校长,能不能麻烦你多加几张凳子啊?我们计算中心这边也想参加这一次的讲座!”

  王多鱼要进行一场四维空间的庞加莱猜想证明论文讲座,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冯康第一时间就想要参加。

  不仅仅是他自己想要参加,他还想带上其他人。

  就在这个时候严济慈也反应过来了,连忙道:

  “冯主任,那你可不能再对外说了,必须严格保密,否则的话,到时候去的人太多,这一次的讲座只怕要取消了.”

  此话一出,冯康连连点头,王多鱼则是有些后怕地跟着附和道:

  “对,严校长说的非常对,这件事就仅限于我们三人知道,到了讲座当天,严校长和冯主任你们再通知大家吧,而且也需要严格保密,我可不想一直留在京城.”

  几乎可以想象,如果这事儿泄露出去之后,只怕有更多人想要报名参加了。

  就这件事来说,王多鱼不可能一直给大家讲这篇论文。

  所以,保密是必须的,但很明显,秘密往往就是守不住的。

  PS:才知道原来今天是我生日,祝自己生日快乐,冬至快乐!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祝福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

第130章 ,《对称破缺可积模型的热力学极限和边界能》

  京城玉泉路,中科大研究生院,校长办公室内,王多鱼正在跟钱学森和严济慈两人进行交流着。

  准确来说,是王多鱼跟钱学森请教问题。

  为了跟钱学森见面,王多鱼将自己准备好的问题全部列了出来,这些问题是他之前在研究量子可积系统过程中发现的,然后将之记录下来。

  整个交流过程中,王多鱼是非常高兴的,一直笑容满面。

  钱学森不愧是物理学界的大佬,对于很多物理理论都是信手拈来。

  当得知王多鱼还准备编撰航天教材的时候,钱学森更是冲对方竖起了大拇指。

  “非常棒,我们国家就需要更多像你这样的年轻人.”

  夸赞一番过后,钱学森又询问王多鱼,在编撰这些教材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需要他帮助的地方么?

  航天专业教材涉及多个方面,特别是在飞行器设计、飞行力学和结构力学、电子系统和制造技术等方面,要求非常高。

  “钱教授,说实话,我就是对基础方面进行研究,准确来说,就是将这些基础知识进行归类整理,远谈不上什么编撰教材.”

  王多鱼闻言,谦虚地说道:

  “不过说到帮忙这件事,倒是真的有.”

  “哦,你说。”钱学森笑呵呵地说道,旁边的严济慈没吭声,但笑容满面,显然对王多鱼十分满意。

  通过交流,不管是钱学森还是严济慈,他们都知道王多鱼的研究方向很乱!

  一会儿是纯数学领域的理论研究,比如说他之前发表在《中国科学数学》杂志上面的论文,特别是四维空间的庞加莱猜想证明论文,可以说王多鱼在纯理论数学研究方向上,做到了极致。

  这样的人才,就应该跟陈景润等人一样,继续深入研究这些前沿科学。

  但王多鱼却又打起了量子可积系统的相关数学、物理和数学物理等方面的问题,野心非常大。

  如此也就算了,王多鱼竟然还想在航天方面有所成就,否则的话,他也不会那么主动地编撰教材了。

  钱学森和严济慈两人都知道王多鱼是一个天才,但数学厉害,可不代表物理也那么牛逼啊。

  而且他涉及到的这些领域,还都是非常尖端的科研领域,很多人穷其一辈子,都未必能够有收获。

  难道王多鱼真的能够做到极致?

  不过,这是王多鱼自己选择的路,钱学森他们也劝不了。

  何况,交浅言深,也不是应用由他们来跟王多鱼说这些事儿。

  “谢谢钱教授,是这样的,我希望到时候我将笔记都整理好之后,能够交给您帮忙整理一下,如果有错误或者不对的地方,还希望能够帮忙指正”

  听到王多鱼的话,钱学森连连点头,表示没问题。

  这样的要求,钱学森无法拒绝。

  他自己没时间来编撰航天专业的教材,但绝对有时间帮忙审核一下。

  结束跟钱学森的交流之后,王多鱼又回到计算中心,帮冯康解决他们计算中心的问题,然后就只剩下讲座这件事了。

  过去这两天,王多鱼除了待在计算中心之外,就是今天来中科大研究生院跟钱学森交流了。

  而刘晓俪也即将在今天下午离开京城,准备返回江城了。

  京城火车站,刘晓俪坐上火车,准备离开。

  她依依不舍地看着王多鱼,过去这两天,她已经可以明显感觉到王多鱼对她的疏远,她很难受,可她没有办法马上答应下来。

  她自己内心也十分矛盾,一方面她真的很想答应下来,可她一想到答应下来之后,她可能真的要当全职妇女了,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另一方面,她还很年轻,她觉得自己的事业应该还能够再折腾一下,再往上走。

  火车鸣笛了,缓慢启动。

  王多鱼微笑目送着刘晓俪的离开,并没有舍不得。

  送走刘晓俪之后,王多鱼就回到了中关村西大街八十七号四合院,给炉子添了点蜂窝煤,然后回到房间内继续写论文。

  趁着现在他身边没有航天方面的书籍,趁着他跟钱学森交流结束,所以他准备写一篇论文。

  他写的《对称破缺可积模型的热力学极限和边界能》这篇论文是物理论文,对称性破缺的可积模型在物理中广泛存在,例如粒子数不守恒的系统、两端边界场不平行的系统、拓扑边界条件的系统等。

首节上一节74/42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