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没有听说过我,我被拒稿了快二十年,跟你们的同学王多鱼是同一个村的.所以这稿件是否过稿还是被拒,我只需要摸一摸信件厚度就略知一二了”
只需略微出手,便是‘拒稿’境界的高手了,这就是被拒稿快二十年的巅峰强者的可怕!
“不可能,我又不是你,怎么可能会被拒稿?哼!”
虽然杜建平不太相信,但还是马上拆开了信件,在李东武、梁康民、孙守义等人好奇的目光中,他看清楚里面文件之后,瞬间脸色大变。
第23章 ,抵达京城
双河县并没有火车站,想要坐火车还得乘坐汽车前往冰城,然后从冰城南下,越过山海关才能到京城,全程一千多公里,火车的速度就是六七十公里每小时,加上中途停靠站点,以及给其他快车让道等,最后是花费超过二十个小时,大概就是一天一夜。
所以当王多鱼出现在京城车站时,已经是六月二十日,距离高考已经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了。
《京城文艺》位于前门西大街九十七号,顺着这个地址,王多鱼找了过来,就在门口的时候,他被保卫科给拦住了。
没等他掏出介绍信和通行证,身后来了一人,“同志你是干什么的?”
“你好,我是受《京城文艺》周雁如主编的邀请,来京城公干,这是我的介绍信和通行证,麻烦行个方便。”
出门在外,王多鱼并没有因为对方不太友好的语气而生气,依然面带微笑地掏出了自己的介绍信,希望对方能够帮忙。
顾志钟闻言,将信将疑地再次看了一眼蓬头垢面的王多鱼,后者的衣服虽然还算干净,但浑身上下散发一股酸臭味,稍微离得近一些,那味道老上头了。
捂着鼻子接过介绍信之后,顾志钟微微皱眉,有些嫌弃地打开信件,仔细地扫了一眼,确实是周主编的笔迹,上面也是周主编提及过的改稿一事。
换句话说,眼前这位帅气高大的年轻同志就是王多鱼了,确实挺年轻的。
“嗯,确实是周主编的信,那好,你跟我进来吧,我带你去找周主编,等会儿你去洗漱一下吧,这身上的味道.”
王多鱼闻言,满脸苦笑,他倒是想要洗漱一下啊,问题是火车上人挤人,压根儿就没有那样的条件。
这会儿可是六月二十日,距离三伏天已经不远了,气温可不低呢,那么热的天气出门,怎么可能不是满头大汗呢?
又不是后世那个时代,走到哪里都会有空调,所以这时代出门的时候,选择出行日期非常重要。
进入编辑部办公室之后,王多鱼很快就见到了跟他通过电话的那位老太太周雁如,对方并不算很老,看起来四十多岁的年龄,实际年龄是五十一岁,嗯,老太太自己说的。
周老太太人很好,十分和善热情,不像顾志钟,什么心情都表现在脸上。
“我给你安排了住宿,就在隔壁大方胡同三号院,这些是粮票.”
有了周老太太提供的这些粮票,王多鱼在京城这段时间的吃饭问题就解决了,而大方胡同就在隔壁,走路也就是一公里之内,距离编辑部办公室这边很近很近。
“你今天刚到这里,就先休息休息,明天再来这边开始改稿,你等一下,我等下让保卫科带你去宿舍那边”
“好的,谢谢周主编。”
过了一会儿,保卫科来了一人,叫傅队长,王多鱼还以为是副队长呢,结果人家真名叫傅吉祥,是保卫科的队长。
“我来帮你拿行李吧,这边过去还有好几百米,你坐了一路车,估计都累坏了,嚯,你这包裹还挺沉的嘛,里面装了什么?书?”
傅吉祥挺热情的,是对读书人尊重的那种热情和客气,从帮王多鱼拿行李开始,话匣子就打开了,像极了后世的京城出租车司机一样,都是话痨。
王多鱼带过来的包裹里面确实装了不少书,都是一些期刊、字典和书稿,还有一套换洗衣服,其实已经算很少了,但是书本的重量很沉。
一边聊着,一边往大方胡同那边走去,大概走了七八分钟的时间,两人终于来到了目的地。
从三号院的金柱大门进去,里面陆续走出来几个邻居,看到傅吉祥两人进来,邻居们还投来好奇的目光,询问是什么情况。
京城人相对热情,得知王多鱼是来这边暂住一段时间的作家,顿时对王多鱼嘘寒问暖,甚至还有邻居主动帮忙打扫房间的卫生。
说实话,王多鱼有点懵圈,京城人什么时候这么热情了?
初来乍到的王多鱼,只能够客气地应着,凡事自己来,不想假手他人,傅吉祥也在旁边劝说,那些邻居们这才不得不放弃,但让王多鱼诧异的是,不让他们帮忙,他们这些邻居竟然是满脸遗憾的表情,真是咄咄怪事!
把邻居们客气地请走之后,傅吉祥这才将王多鱼拉到房间的一角,小声说道:“小王同志,你跟这些邻居打交道的时候可得注意着点,你现在占了他们的便宜,隔天他们肯定会来麻烦你的.”
“两个月前这里就来了一位跟你一样的作家,他当时不懂这些,全盘接受了这些邻居的好处,然后第二天,这些邻居就带着他们的孩子登门,连续半个月的时间都需要这位作家帮忙辅导他们孩子的功课,特别是作文的写作技巧.”
“最后这位作家实在不堪其扰,后面连续一周都没怎么回这里,就算回来也是很晚回来,很早就出门了.”
王多鱼目瞪口呆,完全没有想到这群邻居竟然是这样的人,一想到连续半个月都要辅导别人家的熊孩子,那个场面顿时让他打了一个寒颤。
“行,你自己先收拾一下吧,这儿是中院,出门那边就是洗衣槽,那边可以打水,你要是想自己做饭算了,我建议你还是去外面吃吧”
自己做饭吃就意味着还需要锅碗瓢盆,并且还需要蜂窝煤等,还需要浪费时间,要不然就是借用邻居的厨具等,更加麻烦。
“嗯,谢谢傅队长的提醒,我知道了,我自己注意点的”王多鱼这一声感谢很真诚,因为对方确实是真的在帮助自己,是真的为他好。
待了一会儿,傅吉祥就先离开了,临走之前,还提醒王多鱼,最好熟悉一下路程,免得忘记回办公室的路了。
对此,王多鱼表示没有问题,其他方面不敢说,但方向感他还是很强的,何况刚才他来的时候就已经特意留心观察了一下四周,短短几百米的距离,肯定不会走错。
半小时之后,简单梳洗换过一身衣服的王多鱼带上门,直接上锁离开了院子。
他的房子是中院东耳房,这是临时分配的房子,算是极好的房子了,毕竟这时候的京城,房子还是很紧张的。
大量的知青回城,很多家庭都拥挤着呢。
“作家同志您这是要出门去么?”
PS:今天三更求收藏和月票!
第24章 ,偶遇
“大爷,我不是作家,我只是一个学生.”
王多鱼算是怕了这群邻居,虽然并不是所有邻居都是这样,京城人也不都是如此,可他刚才就遇到了满是算计的邻居,他已经有点怕了。
出门在外,男孩子还是要保护好自己才行。
从三号院出来,王多鱼先是沿着刚才的路走了一遍,加强记忆,免得明天去上班的时候,真的找不到办公室,那就真的搞笑了。
另外,他现在就想去天安门广场那边走走,然后去王府井那边逛一逛,主要是去百货商店那边逛一逛,买点东西。
而想要去王府井那边,可以顺道经过《京城文艺》编辑部,然后就可以经过大会堂西路,到天安门广场西侧路,在这里就能够看到伟人纪念堂了。
到了地方,王多鱼当然没有错过,领票进入庄严肃穆的纪念堂,半小时后出来,闲逛了一会儿天安门广场,然后就一路逛着去了王府井。
这时候的王府井,商业气息基本上没有,当然没有什么发财的机会了,王多鱼也不会多事儿,毕竟他兜里有不少钱呢,暂时还不需要操心钱的事情。
站在百货大楼前的王多鱼,看着这栋建造于二十多年前的大楼,微微一笑,随着人流走了进去。
作为当时享誉中外的新中国第一店,京城百货大楼总共六层,但对老百姓开放的仅仅只是一至三层,高高在上的四层则是神秘的特供部,也就是传说中的34号供应部。
里面有很多商品,纺织品柜台、搪瓷脸盆柜台、枕套柜台、糖果柜台、日用品柜台等,囊括了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甚至王多鱼还看到了自行车、照相机、收音机等贵重物品摆在柜台上面。
顺着人流逛了一会儿,王多鱼手上就多了一堆东西,几本草稿纸、笔、牙膏牙刷、搪瓷杯等日用品。
然而他怎么都没想到,就在他刚买完两条裤子转身的时候,迎面却是看到了赵明,后者此时正跟他几位同学一起。
双方都没想到世界这么小,居然在京城这个地方偶遇了,但却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哟,哪里来的乡巴佬,居然来首都了,你有钱买东西么?这些该不会是你偷来的吧?”
赵明错愕了两秒钟,下一刻便面露笑容,极尽嘲讽之能事,上前对着王多鱼一顿输出,有恃无恐的样子,足见他有多么嚣张了。
“你认错人了。”王多鱼面无表情地说了一句,然后转身就准备离开,结果赵明却是伸手挡住了他的去路,还让他的三个同学过来帮忙拦着他:
“哥几个,别让他走了,这就是我跟你们说过的王多鱼,他当时可是非常嚣张呢,沃日泥马的,小王八犊子现在怎么怂了?你的牛逼劲儿呢?”
“踏马的,你手上居然还拿了这么多东西,都是偷来的吧?你一个高考落榜生哪里来的钱?来到首都还敢这么猖狂,小地方来的人就是这么没礼貌”
“老范,帮我喊保卫科过来,这家伙肯定是小偷,今天我要把他给举报了.”
此时此刻的赵明确实念头通达了,因为这样的机会绝对是非常难得的,他要是不把之前丢失的面子找回来,把王多鱼给彻底踩死,他赵明三个字倒过来写。
虽然他很瘦弱,一米七八的身高确实不如一米八五的王多鱼,甚至现在陈清婉也跟他划清界限了,但是他绝对不认输,而且也不会放过这一次报仇的机会。
其实正常人的思维逻辑,都不会像赵明这么大的戾气和怨气,可他这个人根本就不是正常人,因为正常人怎么可能尾随陈清婉跑去一千多公里外人生地不熟的青山乡呢?
要知道这个时代去任何地方都需要介绍信和通行证的,人家陈清婉当时回青山乡,那是回家,因为那个时候大红沟村才是她的家,但赵明又不是青山乡的人,甚至他都不是东北那边的人。
他要请人拿到介绍信和通行证前往青山乡,所以他能是正常人么?总结一句话就是见色起意,以为这样做就能够超越一众追求者,得到陈清婉的芳心,抱得美人归。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他去了青山乡不仅没能够抱得美人归,相反他还被王多鱼奚落连‘后来’都没有,并且还被陈清婉彻底划清界限了。
因此这个时候他才会想着复仇,将王多鱼彻底给踩死,反正这辈子也未必能够再次遇见了,也就是说下次就没有机会复仇了。
小偷?
王多鱼眼神阴冷无比,原本他只是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当不认识好了,没想到对方如此咄咄逼人,直接给自己扣上了小偷的名号,真是太过分了!
“小瘪三,你确定真的要做这么绝?你竟然敢冤枉我是小偷?你不要后悔就行!”
“现在不装不认识我了?”
被王多鱼称呼小瘪三的赵明并没有不高兴,相反他还满脸微笑地看着对方,语气轻佻:“我后不后悔是我的事情,但你肯定就麻烦大了,你一个农村来的乡巴佬,哪里来的那么多钱买衣服裤子?还买这么多书,你有钱么你有票么?除了偷之外,你上哪弄来这些东西?”
正说着,百货大楼的保卫科来了三人,他们听说有人偷东西,顿时两眼放光地跑过来,因为给他们举报的还是大学生,天然就让人十分信服,毕竟大学生是一群正义的年轻人。
保卫科来人了,赵明更加嚣张,直接指着王多鱼就是一顿造谣,反正造谣不需要成本,不过保卫科的李队长也不是傻子,他先是让前者拿出学生证查看,然后又看向王多鱼,询问后者的身份证明。
如果这个时候王多鱼无法拿出相关证明,他真的就麻烦大了,轻则被关几天,重则踩缝纫机。
“你好,同志,我想请问一下,诬告是不是同罪?”王多鱼并没有马上拿出介绍信和通行证,而是询问道。
这时候的保卫科跟派出所公安一样,都是有执法权的,所以直接询问对方就可以了。
“哈,你还知道诬告呢?你还是自求多福吧,你一个农村来的怎么可能有钱有票?甚至我猜你都是偷偷跑来这里的吧?就你这样还想追回你前妻?做梦吧你!”
PS:下午六点还有一章!
第25章 ,嚣张
赵明嚣张地大笑,他那几个同学也同样面露讥讽,毕竟他们更熟悉,一致对外是必然的。
不过百货大楼保卫科李队长闻言,却是听出味道了,眼前的王多鱼跟赵明两人绝对是有仇,而且仇恨还不小。
至于说王多鱼是偷偷跑来京城的,看样子不像,毕竟王多鱼看着很疲惫,但却穿着一身干净衣服并且手里还捧着书本衣服等,手指甲也不黑,不像是干农活的人,反而更像是读书人。
“诬告是同罪没错,不过同志你还是先拿出你的证明吧,还有你说一说你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
王多鱼闻言,虽然心里十分不爽,但他还是从裤兜里掏出了介绍信和通行证,以及他自己的户口本,这些资料都足以证明他的身份。
之所以没有将这些东西放在大方胡同那边,而是随身带着,还不是因为那些邻居让他感到害怕,这些重要文件还是随身携带,让他更有安全感一些。
“你是作家?”李队长看到介绍信之后,顿时大吃一惊,还有通行证上面还盖着《京城文艺》杂志社的红章呢,足以证明王多鱼的身份了。
“怎么可能?”赵明瞬间脸色大变,就要上前去抢李队长手里的文件,却被后者挡住了。
“同志你想干嘛?后退,我警告你后退,否则的话,我将会对你采取强制措施。”
“这是伪造的文件,绝对是假的,他怎么可能是作家呢?他一个高考落榜生怎么可能写的出那么好的文章?”
赵明彻底破大防了,根本不相信王多鱼是作家,直接喊了出来,顿时引起了更多顾客的关注和好奇。
四周本来就有不少围观的吃瓜群众,这会儿人越来越多,李队长见状便将王多鱼、赵明他们四人带去一旁没人的角落来处理这件事。
在李队长看来,今天这件事应该是私人恩怨,但既然喊了他过来处理,那么这件事就不可能随便结束,必须得有一个交代才行。
“他是不是作家不需要你来判断,小宋,你骑我的自行车跑一趟前门西大街九十七号,反正很近,不耽误事儿。”
李队长瞪了一眼赵明,然后将介绍信拿给他旁边的另外一位保卫科职员,安排后者去一趟《京城文艺》编辑部求证一下王多鱼的身份真实性。
其实介绍信和通行证都是没有问题的,并不需要求证,但眼下情况赵明太过咄咄逼人,对方又是大学生的身份,而王多鱼仅仅只是一人,如果不求证一下的话,只怕赵明怕是要揪着这点不放。
然而此时赵明的三位同学却已经慌了,直接跟李队长撇清关系,表示他们不知道什么情况,都是赵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