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就是应用数学,包括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与控制论、计算数学等,还有其他分支,比如函数论、离散数学、动力系统等等。
分类众多,自然也就有着不同的方向,大家的研究方向都不一样,肯定不会聚在一起讨论了。
又不是每个人都是华罗庚,他的研究方向就非常广泛了,主要包括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
在王多鱼他们讨论的时候,朱玲则是坐在角落里,自顾自地看书。
她有点后悔来参加这个报告会了,没想到没完没了了。
但来都来了,就算再无聊,她也只能坚持陪伴到底了。
过了许久,外面天都黑了,王多鱼这边还没结束,朱玲无奈了,只好写了一张纸条,悄悄地拿给了他。
直到这个时候,王多鱼当即从那种高度集中精神的状态中脱离出来,看向她道:
“你等我一下,我马上就好了,我跟你一起回去。”
很快,王多鱼跟丘成桐他们说了两句,然后马上告辞离开了。
陈省身若有所思地看着这一幕,突然看向旁边的华罗庚问道:“你认识王先生旁边的那位女同志么?她应该是王先生的女朋友吧?”
这个问题还真是把华罗庚给问住了,因为他也不知道,他没有太关心这一点。
下午吃饭的时候,大家也没留意这一点,谁让他们这些人都关注着三维空间的事儿呢?
不过,华罗庚不知道这件事,陶方起却是很清楚。
“陈教授,那位女同志叫朱玲,是王多鱼的妻子,他们已经领证结婚了。”
听到这里,陈省身顿时眼前一亮,然后仔细询问了关于朱玲的情况,结果让他无语的是,陶方起也不是很清楚朱玲的情况。
除了知道朱玲的名字之外,陶方起连她的工作单位、父母等都不清楚。
好家伙,只能说王多鱼的保密工作做得太到位了呀。
当然,陈省身想要了解这件事,当然不是什么问题。
第143章 ,陈省身:如果我回来南开大学,你愿意读我的博士么?
“近日,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数学家门齐聚在北大燕园大礼堂,这是我国第一次举办国际学术报告会,报告会主讲人王多鱼同志作了非常精彩的报告.某领导同志出席了本次报告会.”
报纸报道了关于学术报告会,阐明了这一次报告会的重要性。
很官方的一次报道,但也足以说明上面对这次报告会是非常重视的。
领导都出席了报告会,已经证明了一切。
京城工业学院,教师家属楼二楼朱家,朱启正翻看了报纸,不由感慨道:
“这小子还挺厉害的.”
厨房门口,刚端菜出来的方贞闻言,不由翻白眼道:
“你还好意思说呢,之前那次人家多鱼第一次来我们家里做客,你还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现在可倒好,天天夸赞别人,不知道的还以为多鱼才是你儿子呢.”
“胡说八道,我什么时候这样做过?”
朱启正有点尴尬,连忙否认。
“女婿是半个儿,怎么就不是儿子了?我夸两句还不行了么?”
就在这个时候,大门被打开了,朱玲和王多鱼两人的身影出现了,老朱和方贞老两口顿时不吵了,都堆起笑脸,迎接女儿女婿的到来。
一家四口很快聚在一起吃饭,饭桌上,朱玲突然聊起了最近有人打听她的事情,她母亲方贞也立马附和了一句。
确实有人来打听他们家的事情,具体是干嘛就不知道了。
王多鱼闻言,思索片刻,便已经有了答案,宽慰道:
“大概率是他们想要走曲线救国路线吧,如果他们是想要打听你们的事情,应该是他们知道了玲玲跟我领证的事情,所以他们想要通过玲玲,跟我吹枕边风.”
“目的就是让我去美国留学!”
朱启正和方贞老两口的双眼,瞬间有点直,旋即马上担忧地问道:“如果出国的话,会不会对你们未来有什么影响?”
他们都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对那些事情,简直太了解了。
所以老朱他们都很害怕。
“有没有影响也跟我没关系,我拒绝了。”王多鱼轻描淡写地说道:
“去美国留学并不是一件好事儿,而且美国看似很强大,其实就是纸老虎,欺软怕硬的主儿.”
“反正我是不会出国留学的,在国内就很棒.”
“我估计还会在京城待三天左右,等这边的事情结束之后,就回冰城了。”
他不仅仅是回冰城,更是想要回一趟老家。
之前清明节他回过老家一趟,只不过那会儿还不合适建房子,所以他并没有跟他大哥等人提这件事。
王多鱼想要在老家建小洋房,必须得有独立卫生间的那种,要不然,他每次回到老家都非常不方便。
冰城、京城这边也同样如此,他也想要改造一下,让房子更加宜居,而不是房屋主人住着感觉特别麻烦,那就不是什么好房子了。
如今他跟朱玲已经领证了,也该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条件了。
再说了,马上就是一九八零年了,社会风气只会越来越开放,可不会再回到几年前。
“嗯,是应该回去了,到时候让玲玲跟你一起回去,记得跟你大哥他们商量好婚礼的事儿”
朱启正闻言,微笑点头说道。
提起这件事,方贞又有很多话要说了。
所以今天晚上这顿饭,注定很热闹。
王多鱼一下子就放弃挣扎了,反正按照之前说的来办婚礼就成。
隔天,京西宾馆,王多鱼刚过来,丘成桐就笑眯眯地问道,“王先生,听说你已经结婚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喝喜酒呀?我能不能讨一杯喜酒喝?”
为了能够跟王多鱼成为同门师兄弟,丘成桐也是尽力了。
他老师陈省身安排的,让他这么说的,所以他没办法。
“应该是五月二号左右,可能还需要等一段时间.”王多鱼笑着应了一句,丘成桐当即‘大喜’道:
“可以啊,反正今天也才二十号,我就在京城多待一段时间咯,到时候顺便喝你的喜酒。”
“感谢赏脸,到时候确定下来之后,我会亲自把请帖给你。”
王多鱼闻言,双手合十,感谢道。
对方的名气是非常大的,能够主动放下身段跟自己交好,而且在他多次明确拒绝了对方前往美国留学的邀请之后,对方还能够做到这样,王多鱼当然很感激。
此时,小会议室内的其他人,比如斯梅尔、罗伯特朗兰兹等人,他们都纷纷好奇地询问是什么情况。
因为丘成桐和王多鱼两人是用普通话聊天,所以斯梅尔他们没听懂。
陈省身随口翻译了一句,斯梅尔他们顿时嗷嗷叫,表示也愿意留下来,一定要参加王多鱼的婚礼。
见他们这么热情主动,王多鱼开心之余,也不由有点苦恼,似乎有点过于飘了呀。
早知道的话,他就不说五月二号了,而是给一个相对较远的日子,或许他们就不会这么主动了。
“王先生,我听你们哈工大的刘校长说,让你在今年暑假毕业,不知道你毕业之后打算考谁的硕士呢?”
等婚礼活动这个话题聊完之后,陈省身突然看下向王多鱼,问起了硕士研究生的学位问题。
不等王多鱼开口回答,丘成桐突然抢先道:
“多鱼,我觉得你应该认真考虑一下,其实硕士没什么好读的,以你的能力,我老师就可以直接给你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硕士研究生证书…”
“我们其实很希望你能够来美国这边留学读博,我相信以你的能力,其实用不了一年,应该就可以拿到博士学位了,你觉得呢?”
说实话,并不怎么样,王多鱼微笑摇头。
陈省身见状,不由神情微微一滞。
他没有见过如此固执己见的天才,王多鱼的情况,绝对是他生平仅见。
可王多鱼的天赋又非常强大,甚至他自己其实并不需要老师。
从前两天王多鱼在报告会上面的表现来看,他的天赋能力确实强大无比。
丘成桐顿时沉默,内心多少有些苦涩,当年他是很难得的机会,才来到美国加州读书,拜师陈省身时还被考核了一遍。
而王多鱼呢,他老师陈省身多次邀请,甚至都降低了很多条件,然而,王多鱼还是拒绝。
唉,人比人,真的是气死人。
不过,仔细一想,此时的王多鱼,已经是证明了四维空间的庞加莱猜想,仅凭这个科研成果,八二年的菲尔兹奖,已经有他的一席之地了。
而且此时距离八二年还有很漫长的时间,说不准王多鱼还能够拿出其他更厉害的科研成果呢。
因此,这么一想,丘成桐心里也舒服了不少。
“如果我回来南开大学主持数学所的工作,王先生你愿不愿意来读我的博士呢?”
突然,陈省身主动开口说了一句,一时间,整个会议室内都安静了不少。
段学复等其他人都惊喜不已,陈省身能够回来国内,这肯定是一件非常值得开心的事情。
以陈省身在国际数学界的地位,他回归国内的话,肯定能够推动国内数学的发展。
丘成桐却是目瞪口呆,没想到他老师为了王多鱼,居然能够做到这一步,原本已经平衡的内心,突然就失衡了。
太不公平了!
王多鱼闻言,笑着应道:
“陈教授,我们当然非常欢迎您回来,等您回来之后,我会给您一个准确的答复,而且我现在都还没毕业呢,硕士更是没影子.”
听到王多鱼的话,丘成桐很想骂人,他老师都这么低声下气了,前者居然还不愿意给一个准信?
这是把他老师当成什么人了?
具体是什么人,大家心里有数!
华罗庚、吴文俊等人当年是毅然决然地回到京城,支持国家事业,这是雪中送炭。
而陈省身则是在四九年,接受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院长奥本海默的邀请,举家搬迁到了美国,现在要回到国内,勉强算是锦上添花吧。
要知道,现在陈省身已经是六十八岁高龄了,尽管他未来还能够活到二零零四年,也就是说他活了九十三岁。
但是以陈省身现在的年龄,后半生又能够做得了什么呢?又能够对国家做出什么贡献呢?
陈省身这辈子最重要的工作,其实就是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当研究员的那段时间,也就是在一九四三到四六年这段时间里,他发表了两篇划时代的论文:
《闭黎曼流形的高斯-博内公式的一个简单内蕴证明》和《汉密尔顿流形的示性类》。
也就是这两篇论文,奠定了他在数学史的地位。
因此,陈省身很厉害,但现在已经不是他的时代了。
听到王多鱼委婉的拒绝,虽然不是直接说明的拒绝,陈省身还没开口呢,段学复当即便说道:
“王多鱼同志,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呢?”
然后段学复马上把王多鱼拉到一旁,小声劝道:
“大局为重这个道理你应该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