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无双从哈工大开始 第94节

  “向东,你发什么呆呢?赶紧叫人啊,这是你九婶。”

  边儿上的朱玲,捂嘴偷笑,王多鱼十分无奈,感觉脸上无光,他的脸都被自家侄子给丢尽了。

  王向东这个表现,跟一辈子没见过女人似的,真丢脸啊。

  “九婶好。”王向东满脸通红,连忙问好,然后将他九叔拉到一旁,窃窃私语了起来。

  他还想打听更多消息,但王多鱼却没有给对方机会。

  这会儿已经傍晚了,时间已经不早,王多鱼也累了一天,只想赶紧安顿好,然后休息。

  说实话,又是坐飞机,又是坐汽车,屁股都坐疼了。

  一整天都没休息好,累得很。

  带着朱玲回到自个儿家,王多鱼先简单收拾了一下,然后这才把朱玲带去大哥家,也就是老王家祖宅。

  此时,他八姐等人全都闻讯而来,齐聚祖宅这边,因为刚才他已经让王向东通知家里人,等会儿他和朱玲会过来祖宅这边。

  所以,这会儿他刚到,薛雨晴、王舒婷他们这些小屁孩,一个个都围了上来。

  “九叔,九婶(九舅舅、九舅妈)!”

  小屁孩嘴巴特别甜,特别是看到朱玲的样貌之后,又是刮起了一阵彩虹屁。

  老王家几个上年纪的人,王守诚、王多智等人,看清楚朱玲之后,他们也都十分惊讶。

  虽然他们知道王多鱼这个九弟在外面混得很不错,但没想到还能够找到这样漂亮的女同志当老婆。

  一番寒暄、热闹过后,王多鱼这才拉着朱玲,跟他大哥几人坐一起,然后商量起办酒席的事情。

  按照王多鱼的说法,那就是五月二号,需要在京城那边办一桌,到时候老王家这边就派几个代表去就行了,不会所有人都去。

  听到这里,王向东他们顿时嗷嗷叫了起来。

  因为他们都没有去过京城,现在有机会前往京城,谁不想去呀?

  更何况,现在是四月底,家里这边正值春耕农忙的时节,几十亩田地需要翻土,还需要播种什么的,还有菜地等等,家家户户都有干不完的农活。

  所以能够逃避农活,又能够去京城游玩,那简直不要太爽。

  跟当初徐权华和谢小梅两口子去京城看病不一样,这一次去京城的费用,由王多鱼这边给钱,不需要他们出钱。

  那绝对是好处占尽了呀,谁不想?

  “都给我安静点,吵什么吵?”

  王守诚拍了一下桌子,严厉的目光扫过王向东等人,屋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谁要是再吵的话,就给我出去!”

  “老九,你说的这个婚礼,除了在京城要办一场,老家这边还办不办?”

  “现在是农忙,过段时间再办咯,或者到时候有孩子了再办满月酒。”

  听到王多鱼的回答,王守诚点点头。

  毕竟王多鱼是二婚,老家这边办不办酒席,其实没什么的,而且就算办酒席,份子钱大概率都收不回来,这是亏本买卖。

  尽管王多鱼赚钱能力非常不错,或许不在乎这一点,但王守诚他们这些当哥哥姐姐的,肯定不能不在乎。

  于是,婚礼的事情就暂时这么定,以王多鱼的意见为准。

  至于到时候谁作为老王家的代表去京城参加婚礼,那就抽签,反正总共就五个名额,抽到谁,就谁去。

  一听要抽签,王向东、王建超、郑宝印他们都一脸跃跃欲试,但很快,王守诚却瞪眼道:

  “你们想干嘛?有你们什么事情么?要抽签也是我们几兄妹抽签,你们一边待着去!”

  由于王向东他们是小字辈,让他们代表老王家去参加婚礼,肯定不行。

  从王守诚到王美丽,老王家总共十二兄弟姐妹,不算王多鱼和走得早的二姐,抽五人作为代表前往京城,这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嘛。

  不是,全都是大人,就没有小字辈去参加婚礼了么?

  朱玲一听,不由给王多鱼一个眼神,后者顿时有些莫名其妙。

  直到朱玲凑近他耳边小声说了一句,他才明白过来,朱玲这是嫌弃老王家派出的代表,太少了呢。

  “回家再说吧!”

  王多鱼没跟朱玲细说,因为马上就是春耕,每家每户都很忙,她不懂这些,自然是认为可以让老王家多派几个代表,她还以为是王多鱼舍不得出钱呢。

  这年代从京城到冰城的火车硬座,单程票价是二十四块九毛钱,来回也就是五十块钱。

  五个人的话,总共就是两百五十块钱,还有就是住宿这一块,到了京城完全可以住在锡拉胡同六号院嘛,到时候可以挤一挤。

  所以,五个人的话,并不会花多少钱。

  以王多鱼现在每月一百多的工资,加上他还有稿费收入,一两个月就可以覆盖掉这部分费用。

  朱玲想不明白,但现在他已经这么说了,那就等下回去之后再聊呗。

  “大哥,抽签的事情,你们自己决定就好!”王多鱼插嘴道:“我还有一件事想要跟你们商量一下,是这样的,我想在老家这边盖一栋中式宅院的房子”

  小洋房就算了,中式的纯木屋就非常不错。

  村子后山有不少大树,很多树木都是两三人才能够抱起来的那种树木,这种树木用来盖房子,绝对巴适得很。

  现在盖房子可没有那么多手续,不像后世,自家的宅基地盖房都必须要上面同意才行,手续麻烦得很。

  如果现在不盖一套这样的纯木屋,以后可未必有机会了呢。

  反正现在已经改革开放了,农村层面还没完全开放,但也已经慢慢来了。

  等春耕结束之后,王向东他们可以进山帮忙砍柴了,将这些木材收集起来,等六七月份,王多鱼再抽时间回来帮忙指导一下如何建造木屋。

  此时,屋内的众人面面相觑,过了一会儿,王守诚这才问道:

  “老九,你现在住的这套房子,不好么?”

  老三王多智也跟着附和道:

  “对呀,老九,你现在住的这套房子,我们当时也是耗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才给你建造起来的呀”

  王多鱼闻言,失笑道:

  “不是现在这套房子不好,而是这套房子没有茅房,冬天上卫生间特别麻烦.”

  “九哥,难道你想把茅房建在房间里面吗?那不得臭死了呀”王美荷立马抢答了一句,大家顿时哈哈大笑了起来。

  见状,王多鱼也不生气,而是耐心地跟大家解释什么叫现代化卫生间,冲水马桶这玩意儿在大城市里头也是能够见到的,但并不常见。

  原时空历史上,八十年代开始,冲水马桶就开始普及了。

  不过在很多农村地方,即便到了九十年代,也依然随处可见的茅房,没有厕纸,用的是竹片之类的厕筹。

  “拿纸来当厕筹?”

  王美丽、王美凤、王美荷她们一个个都瞪大了双眼,表情非常不可思议。

  冲水马桶有多么干净,从王多鱼口中就可以听出来了。

  因为上完厕所之后就冲一遍,有什么味道也就早就冲完了。

  这可真是一个巨大的好消息呢,对王美丽她们这些女同志来说,吸引力直接拉满。

  即便是朱玲,也忍不住瞪大双眼,这个冲水马桶,可以有啊!

  不过,农村这边倒是很好挖化粪池,但是在京城那边,特别是他们买的房子是在锡拉胡同,这儿可是王府井附近啊,繁华商业街一带,可不是那么好挖化粪池呀。

  哎呀,可怎么办呢?她也很想拥有这样的冲水马桶呢。

  “大哥,三哥,到时候就麻烦你们帮忙监督一下,我预计了一下,建造纯木屋所需要的木材数量,还有水泥钢筋之类的,以及其他材料,全都在这上面了,到时候让向东帮忙购买,我这边先拿钱.”

  听到九叔提自己的名字,王向东顿时屁颠地上前,从他九叔这边接过了那些单子。

  由他大哥帮忙监管,准备建造纯木屋的材料这件事,问题并不大。

  有点难度的则是纯木屋建造的工作了,农村这边可没有那么厉害的木工和建造工人,这个倒是不急,因为到时候王多鱼会从哈工大这边找人回来帮忙建造。

  只需要材料准备好,到时候木工就会过来帮忙了。

  购买材料的钱,王多鱼早已经准备好了,而且还没有动用他小金库里的钱呢。

  春节之前他总共有两张存折,一张两千八百块钱,另一张小金库的存折总共是八百多块钱。

  还有就是八个多麻袋读者来信的钱,总金额是四千两百三十七块钱。

  他跟刘晓俪一起,花了一千八百块钱购买了中关村西大街八十七号院这套四合院,用的是读者来信打赏的这笔钱。

  这套四合院的作用,也都是用于存放读者来信。

  尽管他现在已经算是跟刘晓俪分手了,但关于读者来信的打赏、小金库和八十七号院的这些事儿,他都没有告诉朱玲。

  也不是不信任朱玲,而是他还没想好怎么跟她说。

  另外就是锡拉胡同六号院这一套房子,总共花费三千三百块钱,王多鱼自己出资两千块钱,费用就是从他的存款拿出来的。

  除此之外,他从二月到四月这一个多月,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总共写了《雪城第三卷天明》、《雪城第四卷暮光》和《雪城第五卷》这三部曲。

  第三和第四卷的总稿费是一千九百二十元人民币,第五卷的单价也是千字六块钱,总共十六万字,那么稿费就是九百六十块钱。

  也就是说,朱玲知道他有两千八百块钱存款,还有两千八百八十块钱的稿费收入,以及过去二、三和四这三个月总共四百零八元的工资补贴。

  扣掉两千块钱购买六号院的费用,加上过去这几个月的人情往来、日常消费等,扣掉三百八十块钱,朱玲知道王多鱼身上还有三千七百块钱。

  现在王多鱼拿出五百块钱,让王向东帮忙收集纯木屋建造所需要的材料,那么他手头上就还剩下三千两百块钱。

  这笔钱当中,还有一千块钱是需要还给老丈人的,这是之前购买锡拉胡同六号院时,跟老丈人借的钱。

  所以,朱玲知道王多鱼有钱,即便还需要预留一部分钱用于接下来的婚礼宴席,那也还有不少钱呀。

  又聊了一会儿,房子这件事总算是商量好了。

  朱玲跟王多鱼回到村尾的家里,各自洗漱完之后,就跟他开始计算了起来,然后问道:

  “按照你这么计算,完全可以每家派一个代表来京城参加我们的婚礼,给他们报销车费和住宿费,每人也就是六七十块钱而已,来十个人也就是六七百块钱,你舍不得这笔钱吗?”

  “九婶,你跟我来,我知道哪里有野菜,这野菜可好吃了,老香了.”

  翌日上午,王多鱼家门口,都是小屁孩。

  孩子们一开始还挺生疏的,动不动就脸红,让朱玲都忍不住想笑。

  等过了许久,熟了之后,王舒婷、薛雨晴她们就忍不住暴露本性,想带她们九婶、九舅妈去摘野菜。

  朱玲对农村的一切都感觉到非常新鲜,王多鱼也尽量抽时间带她到周边转一转。

  只不过她还是很懂事的,知道他在忙论文的事情,所以让他待在家,忙自己的事情就好。

  两天时间转眼即逝,这天傍晚,老王家聚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这也可以说是摆酒席了。

  村里人肯定是没有请的,就只是老王家一家亲戚聚在一起,简单吃顿饭罢了。

  忙碌的是六嫂杜小菊、七嫂李玉莲、谢小梅和八姐王美凤等妇女同志,因为她们这些妇女需要清洗碗筷,准备食材等。

  而王向东、郑宝印、徐权华他们大男人也没有闲着,该做菜的做菜,该干嘛的干嘛。

  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饭,说是聚餐,实际上就是王多鱼和朱玲两人的喜酒,可惜餐桌上并没有酒。

  都是自家人,吃饱饭才是正经,喝酒还是免了吧。

  之前王多鱼在京城的时候,可没少喝酒,所以跟自家人还是算了吧,少喝酒。

首节上一节94/42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