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管护站的站长拍板留下的,说这个洞穴肯定会引来新的动物入住,而且这里离水源地很近,饮水的动物不少,或许可以拍到其他的珍稀动物。
现在可好了,华南虎虎妈带崽野训的视频,不知道能震惊多少圈内人。
陈影都想去给它们架一台直播摄像头,来个二十四小时慢直播吸引人气了。
陈影随口这么一说,两位博士一听就上心了。
特别是林方,他一直在研究华南虎的野外活动情况,如果真有一个摄像头可以一直观察,那不知道能有多幸福。
不过他俩跟陈影不是特别熟,不好意思提出要求,打算回头找找观察站站长,请他帮忙跟陈影协商,所有费用可以他们两个研究所分担。
相信这个消息传出去,愿意给这笔钱的研究单位不会少。
帐篷没有拆,林方和他同事打算留在这里观察两天。
陈影无所谓,这里离急救站近得很,安全性肯定没问题。
中午他回去急救站给两位博士带了盒饭过来,看到他俩在桥头侧方的缝隙那里安装太阳能发电板。
他俩携带的太阳能板是400W的那种,转换率高达百分之二十,具有IP67的防水等级,雨天也能使用。
把太阳能板安装在缝隙处,一来是不会对动物活动造成影响,二来就算能防雨,能不淋雨最好不淋。
陈影一看这阵仗,感觉像是要打长期战似的。
“陈医生,刚才我们跟观察站那边联系了,大概会再来两个同事,我们四个轮班监测半个月左右,确定母虎完全接纳了小虎崽我们才会离开,这期间可能要打搅你们了。”
陈影愣了一瞬,连忙说不碍事儿。
吃过饭,两位博士跑到对面的山坡上,披了块迷彩布,趴在石头上用望远镜观察这边洞穴的母虎和两只虎崽。
陈影无奈的摇头,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先回了急救站。
他把林方博士他俩的情况告知了管护站,巡林员每天会来查看一次,再送点补给什么的给他们。
他俩携带的帐篷不适合长期扎营,管护站支援了一顶迷彩军用帐篷,专门为这些一到野外就啥都不顾的研究员们准备的。
这个帐篷比他们自己的大不少,防风防水还坚固。
得到消息的当天下午,几位巡林队员就过来帮忙把临时营地搭建起来了。
有了这个营地,他俩自己的小帐篷就能移到对面,万一下小雨还能躲在帐篷里继续观察。
看到他们这工作态度,陈影都服气了。
没等他们开口,主动提出在老虎临时栖身的洞口安装一个摄像头,再来一块太阳能板供电,这样就能连接显示器,做到二十四小时监控。
安装这个还只能陈影亲自去,毕竟没有几个人能在老虎的瞪视下行动自如的,两位博士也做不到。
就在陈影准备联系人送设备来的时候,很长时间没联系的纪突然打来电话,他想要来陈影这里做一个摄影小项目。
在听到陈影向他打听有没有合适的设备推荐的时候,他直接一口应下,这套设备包他身上,他过来的时候直接带过来。
他在河源那边就安装过两套,有成熟的经验了。
“河源你安装了?安在哪里的?”
“河源管护站背后那片荒原,就是之前救助藏羚羊幼羔的那块地方。还有一个是河源保护区入口那边,安装摄像头是防止有人私自进入无人区。”
“那行,你到时候带过来,有人报账。安装的话就我俩去了,没我在,估计那头母老虎不会让人靠近洞穴。”
纪听到有华南虎带崽可以拍,那叫一个激动,直接斥巨资包车连夜赶到管护站,第二天才蒙蒙亮,就带着他的全套身家和陈影要的设备来到了急救站。
陈影看到他出现在面前,人都傻了。
“不是吧,你这么拼,又跟家里闹了?”
“那倒不是,主要是我爸妈生怕我一个人在家抑郁,天天嘘寒问暖的,太难受了。”
纪的情绪比之前好了太多,特别是看到金雅后,他拿起小炮筒就是一顿猛拍。
金雅熟悉他的气味,只犹豫了一下,就靠近他,并且好奇的从长焦镜头的另一端往里看。
纪心头一动,手指轻按,一张金雅看镜头的萌照被保存了下来。
事情赶早不赶迟。
在询问过纪不需要多休息后,陈影带着他拿起设备就去河谷边的山洞那里准备安装摄像头。
到那里一看,大虎带着两只小崽正在洞穴外面的草地上休息。两只虎崽精神头很足,肚子也圆滚滚的,一看就是才饱餐了一顿。
(幼崽有点小了,诸君脑补吧)
因为有纪在一起,陈影没有太过靠近。
他俩在附近找了一处合适的地方安装支架,架设太阳能板,再在下面安装摄像头。
在一串光伏组件中,一个太阳能电池板被阻挡,电流路径受到限制。不管整串其他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多少,都无法完全输出。
因此,在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时,一定要保证安装位置周围没有遮挡物,甚至是几根树枝,都会大幅影响发电效率,导致发电量降低。
所以他俩选择的位置周围很空旷,确保树枝和其他东西不会对太阳能板造成影响。
安装支架的时间比较长,花了快四个小时才把这一套设备装好。
紧跟着就是调试。
全部弄完都到了吃晚饭的时间。
母虎把两个小虎崽赶进山洞藏起来,又观察了下周围情况,确认没有危险后,才几个纵跃消失在林间。
两虎崽一点不老实,跑到洞口来看了一会儿,没看到陈影,试探着往外走了两步,比较乖巧的那只小虎崽一口咬住小伙伴的尾巴,愣是把它给拖了进去。
透过摄像头看到这一幕的几位研究员同时拿起笔记本开始记录。
果然,野生的老虎会教导幼崽保护自己。而在人工圈养的环境下,这么小的幼崽其实一点警惕心都没有。
特别是在看到饲养员后,那叫一个黏糊,比好多宠物猫都黏人。
可这样的性格在野外是活不下来的。
因为它俩已经能吃肉了,母虎带回来一只吃剩一半的猎物,放到离洞口不远的地方后,低沉的叫了一声。
两只小崽才活泼的从洞里跑出来,直接奔着肉去了。
野虎带崽都是吃连皮带骨的猎物,只有人类饲养的时候才会给幼崽精肉。所以好多圈养虎崽第一次吃活鸡或者小野猪之类的,连怎么撕开猎物都不知道。
等幼崽吃饱,母虎去把剩下的猎物解决掉,又带着两只小虎崽回到洞口边的草地上,让它俩玩耍,自己则趴下来打盹儿。
陈影看了看天色,拉着纪准备回去急救站。
纪抬头正要说话,看到对面树枝上停了一只猎隼,下意识举起了相机咔嚓一张。
拍下来的画面里,猎隼抬起一只爪子,不知道是在跟他们打招呼呢,还是准备挠头。
看到这只猎隼后,陈影连忙拿起望远镜往周围打量。
果然在对面小瀑布上方的山壁上发现了人工巢窝,估计这只猎隼的育雏地就选择在了这里。
陈影连忙拍摄了一段视频,准备发给老高的小学妹。
观察急救站附近人工巢窝内的育雏情况,是她日常工作内容之一。
连陈影都是第一次看到有猎隼在甲木沟孵化育雏,太新鲜了,值得发个朋友圈显摆一下。
第369章 抓鸡嘛,谁不会似的
鬼鬼祟祟,祟祟鬼鬼。
不怕死的黄喉貂在缓慢靠近。
陈影冷眼看着那几个小家伙作死,没办法,大自然就是这样残酷。
他当然可以惊走那些大胆貂,可问题是,这次失败了,下次它们还敢。
所谓“长最萌的脸,出最狠的拳”,就是形容的它们。
两只黄喉貂前后伏击那只猎隼,但后者在危险来临之前便展翅起飞,空中一个盘旋,俯冲而下,抓走了没来得及撤退的其中一只黄喉貂。
那只貂被猎隼一爪锁喉,抓上天空,而后高空松爪,貂,从天而降。
幸好陈影躲避得快,否则,真的要头上戴貂了。
就是不知道那会儿他脑袋还在不在脖子上端放。
另一只侥幸逃生的黄喉貂躲在树枝茂密之处心有余悸,过了一会儿,它匆忙蹿下树,不多时,就听到疏阔林地灌木丛中传来雉鸡哀鸣。
片刻后,叼着雉鸡脖子的黄喉貂心满意足的拖着猎物打算找个地方大啖美食,以抚慰受惊吓之心灵。
(雉鸡:有本事抓我,你有本事抓它啊!都是长翅膀的,凭什么让我承担所有?)
被迫围观了一场大戏的众人终于把闷在胸口的一口气吐出去。
别看描述起来时间长,实际整个过程也就十分钟左右的时间。
那只倒霉貂死不瞑目的躺在林地里,陈影想了想,没有去动它。
附近还有动物在虎视眈眈,这貂,终将成为其他动物的腹中餐。
好戏看完,该做的事情也都做了,剩下的就是日复一日单调的观察记录分析。
所以都说野外研究很苦,可不是么,在野外住的是帐篷,睡的是不平整的林地。吃的东西也都以方便为主,更别提什么休闲娱乐了,能让你好好睡到自然醒就是最大的娱乐。
像林方这几个还好,临时营地在巡林的必经之路上,离急救站也不远,有啥事还能去急救站寻求帮助。
那些野外无人区考察的队员,十天半月都得窝在山里,说不好听点,身上臭了都没地方清洗。
好在大家都一样,大哥莫嫌二哥。
像他们几个,隔几天还能去急救站或者管护站找个地方洗澡洗衣服什么的。
陈影他们离开后,两个小虎崽睡够了,又开始折腾母虎。
调皮老大看着立在石头边上的太阳能板摄像头,好奇的过去想要拉下来看看。
母虎虽然不明白这是个什么玩意儿,但这是那个好闻的两脚兽专门放在这里的,可不能给小崽子玩坏了。
它咬住虎崽的耳朵往后拉了下,准备带着它们去河边喝水。
大虎崽看到河水,有点害怕的往后退了两步。
之前在水里差点被淹死的回忆卷上心头,它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虎妈爱崽如命,但同时虎妈也很严厉。
如果不严厉点,小虎崽长大后独自生活就得吃更多的苦头。
乖巧虎崽跟在母虎身后,亦步亦趋。
见大虎崽胆怯退缩,母虎不客气的叼着它的后颈皮,回头招呼了小虎崽一声,顺着河边走了十几米,找到水獭一家生活的那段水域后,把大虎崽放到了浅水处。
大虎崽浑身颤抖地习惯性的想要趴下,刚趴下就被呛了一口水,连忙跳起来。
旁边小虎崽稳稳当当站在水里,浅水滩的水深才到它肚子那里。
看到小伙伴被吓到,它啪嗒啪嗒跑过去咬住对方的耳朵,让它站好。
大虎崽战战兢兢地站直了身体,咦,好像真的淹不到了!
它踏了两下,果然水只到它肚子那里,大虎崽顿时觉得自己又行了。
母虎带着它俩在水里玩了差不多十来分钟,外出觅食的水獭一家也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