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眼镜猴由于外观与灵长类动物相似,被称为“世界上最小的猴子”,但它实际上是原猴亚目的更原始的成员。
它们是菲律宾持续存在的最古老的陆地物种之一,可以追溯到4500万年前的始新世早期。
这些家伙是夜行动物,但在清晨和黄昏也比较活跃,白天则睡在茂密的植被里面,或者寻找空心树洞睡觉。
它们胆子很小,声音是影响它们生存的因素之一,所以余家设计的眼镜猴场馆是有隔音功能的,里面的布置也尽可能的仿照它们的原生地来布置。
连进驻场馆的时间,都选择在八点多,天色已经逐渐暗沉下来的时间段。
“那个小家伙这几天的情况如何?”
等饲养员把它们一家安置好后,陈影才过去询问。
“还不错,但是好像睡觉的时间比较长,有可能是更换了生活环境,还不太适应。”
陈影没说话,又仔细观察了一会儿,眉头微微皱起。
饲养员知道他是老板专门请来的兽医专家,而且他在这边待的时间也不算短,很自觉的不插手干预饲养员们正常的工作,只会针对不妥当的地方提出一些整改建议。
可像今天这么询问仔细的情况,他们饲养员群里从没提到过,想到这里,他也不由得紧张起来。
“陈医生,是有什么问题吗?”
“我还不太确定,但是观察这只小猴子的精神状态好像不太好,而且你注意看它的右眼,是不是比左眼要小一圈。”
饲养员仔仔细细看了一会儿,甚至拍了张照片认真比对后,确认陈影没骗他,这小猴子的眼睛的确左右不一样大。
但是这个差距太小了吧,得啥火眼金睛才能一眼发现不对啊!
“现在还不能确定有没有问题,但你要重点观察下,最好能跟它以前的饲养员多了解点之前的进食和休息的状态。”
陈影仔细叮嘱了一番,又特别指明要观察小猴子的精神和食欲,最好能每天采集一些它的排泄标本送去检验。
陈影又观察了一会儿后,才离开这里去下一个场馆。
到晚上十点多,总算把已经进驻的动物全都巡视了一遍。
情况还不错,虽然有点场地适应方面的问题,但都在可控范围内。
需要重点关注的几种动物,陈影也都跟它们的专属饲养员交代清楚了,细致到什么时间投喂食物,多少分量,进食时间和进食时的精神状态等等细节,都一一叮嘱,甚至临时做了表格让饲养员们记录好。
“真不好意思,给你们增加工作量了。”陈影离开最后一个场馆的时候,对着一起出来的饲养员解释了下。
“这几种动物都属于情绪敏感,对环境甚至食物都很挑剔的对象。之前隔离的时候,完全的室内场馆还好控制点,但现在有外场后,不可控的因素多了不少。”
“我们把预防工作提前做好,也能减轻后续的工作量。就是这段时间得多辛苦一些了。”
“没关系的,咱们就是指着它们吃饭的嘛,再辛苦都是应该的。”饲养员们笑着安慰陈影别放在心上。
眼镜猴的饲养员没回宿舍,跟其他动物不同,夜行性的眼镜猴在夜间的活动比较频繁,第一天入驻,他得整夜守着才放心。
他晚上值夜班守着宝贝猴子们,白天是另一个饲养员负责,两人一人一个月的轮着上夜班。
给自己泡了一壶茶,随便吃了点东西,他拿着笔记本跑去监控屏幕那里守着。
小宝贝们怕人,怕声音,所以他只能凭借摄像头来观察小宝贝们的情况。
陈影跟他说的那些他都记下来了,今晚的重点观察对象就是小小宝贝。
大概看了一个多小时,饲养员打了个哈欠,站起身活动了下。
就在他对着屏幕扭扭腰扭扭屁股的时候,他发现对着小猴子的屏幕上,它抬起爪子蹭了下眼睛,好像蹭得不舒服,又把小脸蛋往妈妈身上磨蹭。
这样的动作隔十几分钟就会出现一次,甚至妈妈叫它吃奶它都不吃,总是恹恹的靠着妈妈,然后蹭蹭。
这时,它的哥哥,一只大眼萌猴跳了过来对着小小宝贝伸出了爪子。
小小宝贝似乎想跟哥哥一起玩,它朝哥哥伸出小爪子,但在下一刻,它那只不舒服的眼睛让它发出一声痛呼,一个不小心,小小宝贝就掉了下去。
饲养员吓得白毛汗都出来了,赶紧往外场跑去。
陈影刚走到动物园门口,犹豫是先去海龟那边看看呢,还是直接回酒店休息的时候,接到了眼镜猴饲养员的电话。
“陈医生,小猴子摔到树下了,我现在已经用毛巾给它垫上,但我不敢移动它。”
陈影二话不说拔腿就往回跑,那速度都能参加国际飞人比赛了。
冲回眼镜猴馆时,另一个饲养员接到通知也过来了。
陈影简单检查了小猴子的身体,确认骨头没有受伤,但身上有轻微的擦刮伤,最重要的是它的眼睛,眼眶那一圈明显能看到红肿。
眼镜猴爸爸妈妈很害怕,它俩紧紧抓住大儿子的胳膊,三只挤在树上,都能看到在发抖。
但即便怕成这样,它们也没有丢下小儿子离开。
陈影让饲养员先把小猴子送去兽医站,他安抚下三只大猴子再过去。另一位本来该休息的饲养员则留下来守着监控,等上班的同事回来他再回去休息。
“你儿子的眼睛有点不好,我带它过去看看,很快就送它回来,别担心。”
陈影让替班的饲养员送来一些眼镜猴爱吃的食物安抚它们,自己则转头又往兽医站跑去。
那边的兽医已经开始给小家伙进行检查了,只是小家伙害怕得不停颤抖,还发出细细的叫声。
等陈影到的时候,它居然挣开了其他人的手指,猛地蹿到陈影怀里,把自己藏到他的白大褂里面。
陈影也没有着急把它抓出来,而是隔着衣服给它顺毛,轻轻的抚摸它的背脊,让它平静下来。
几分钟后,小猴子已经安静下来了,这时候陈影才伸手把它带出来。
小小的猴子趴在他手心里,可怜兮兮的看着他。
检查很简单,没等到一个小时,所有的检查都做完了,最后确认只是一般的感染,很可能是不干净的水或者其他什么东西进入眼睛引起了发炎。
这种情况只需要按时滴注洗眼液和眼药水就能解决。
陈影心里也放松了些,他还是第一次救治这种小东西,生怕自己经验不足让小家伙多吃苦。
亲自示范给小家伙洗眼睛滴眼药水后,陈影想要把它还给饲养员带回去,可小家伙抱着他的手指死活不肯下去。
没办法,陈影只能亲自送它回去,至少到它妈妈身边后,它总不会还想跟着他走吧。
果然,小家伙还是更爱妈妈一点。
而宝贝小儿子失而复得让猴妈妈也搂紧了它,甚至还把它叼到嘴里,然后爬到更隐蔽的地方坐下来搂着它。
陈影看向一旁的雄性眼镜猴和猴哥哥,拿起手里的药水给它们嗅了嗅,“这是要给它治疗眼睛的药,你们不能让它躲起来,得治好了,它才能好好活着。”
旁边两个饲养员脸上的表情没办法形容,毕竟他们自己偶尔也会跟陈影一样,把自己照顾的小东西当做能够交流的人类一样对待。
回到办公室,陈影依然让他俩多注意点,毕竟在户外的环境,他们不可能时时刻刻注意着小小宝贝,只能尽量多关注。
这次总算顺利离开动物园区了,一看手机,十二点多,还有好几个未接来电。
有刀美华的,还有几个陌生的电话。
他正想给刀美华回拨过去,就看到一辆景区交通电瓶车开了过来,刀美华还没等车停稳就跳下来奔向他。
陈影的表情瞬间紧张,朝着刀美华咋呼,“你小心点,等车停稳……”
“影哥,快,跟我去海警那边一趟,有事找你帮忙。”
刀美华跑过来拉着他上车,然后给他说了下情况。
“救人?大晚上去海里救人?”陈影手指指向自己,“我的水性怕是没法帮忙吧。”
“谁让你去,是想让你找虎鲸帮忙!”
所以,现在都不带遮掩的了?
第492章 来自远东的求救,豹妈:我不要失去我的孩子
遮掩不遮掩的,人命要紧。
船直接朝近海捕鱼点开过去,路上,海警的同志给陈影讲了大概情况。
“事情大概就是这样,那艘船带着人出海夜钓,结果在钓鱼过程中,两个钓鱼游客发生争吵,居然在船上就直接动手了。船没翻,但打架的两个和另一个钓鱼游客被波及,三人一起坠海。
渔船老板和他儿子紧跟着跳下去捞人,救上来一个,还有两个不见踪影。”
“坠海和救援之间相隔了多久,怎么这么快就没见到人?他们穿了救生衣没有?”
“穿了。其他钓鱼游客也作证是每个人都穿了的。船老板和他儿子跳下去后第一时间到了被波及的那位钓鱼人,在其他人的帮助下把人拉上船后,船主的儿子又下去找,但视线受阻,没有找到。”
这一片钓夜鱼的不少,出了事,周围的老板都会过来帮忙找人。
就在说话的时候,对讲机传来声音,说又找到了一个,在西南方向水面上找到的。
那人应该是会一点游泳技能,穿着救生衣四肢摊开浮在水面上,但救上来的时候,人还是有点浅度昏迷。
“我们监测得知离出事地点二十海里外有一群鲸鱼在活动,你……”
说真的,来接陈影的那位海警都觉得自己的上级是不是脑子有点问题。
这事儿不该找救援队吗?找个兽医来干嘛,真以为他是海龙王转世?真还不如直接去求求老天奶,看妈祖娘娘会不会显灵。
不过吐槽归吐槽,还是把陈影送到了鲸群所在地。
到了之后,大家互视着,不知道该怎么进行下一步。
“要叫它们吗?那个,我该怎么叫?鲸鲸,宝宝,鱼鱼?”
好问题!
最后还是虎鲸宝宝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
不睡觉的它无聊得到处玩耍,然后在水里发现了个好玩具!
宝宝是乖宝宝,所以它学着哥哥姐姐们的动作,咬着那个玩具浮上了水面。
接下来,它正准备带着自己的新玩具去给两脚兽显摆的时候,它似乎嗅到了两脚兽的味道。
不要去深究到底鲸鱼能不能嗅到人的气味,大德都能出现,再多点神异也正常。
反正,虎鲸宝宝冲着陈影就冲过来了。
它亮出自己嘴里的东西给陈影看,那瑟的小模样,让陈影手痒的再度给它没收了。
啊!你是魔鬼吗?
看着自己新找的的玩具又被两脚兽拿走,鲸鱼宝宝不干了,开始撒泼打滚各种翻跳,犹如一条垂死挣扎的鱼。
就是这条鱼的个头大了点。
被陈影取走的玩具是一只长砗磲,个头实在有点超标。正常长砗磲在40厘米左右,只有大砗磲会达到一米长度,但这一只长砗磲却足有六十多厘米,颜色还特别鲜艳。
陈影看了一眼就递给海警的同志让他帮忙拿着,然后他趴下来跟虎鲸宝宝沟通救人的事。
咦,水里有两脚兽?太好了,它喜欢跟两脚兽躲猫猫,它一定能找到的!
小虎鲸气势汹汹的冲向出事地点,在它身后,两条成年虎鲸默默的跟上。
“走吧,我们先过去看看能不能帮上点忙。”
在靠近出事地点的时候,老远就看到那边灯光刺眼,救援队的船也到了,还有渔政的巡逻船也停下来帮忙。
陈影他们船上的警员小方跟领导汇报了情况,在得知有三条虎鲸也在帮忙找后,频道里诡异的沉默了一会儿。
半个小时后,另一艘救援船过来,还有专门的搜救潜水员以及搜救装备。
陈影觉得很奇怪,这么多人,当时的救援也算及时,怎么就找不到那人了?
非救援人员最好的做法就是别添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