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规蹈矩能叫重生吗? 第202节

  人类总在床上缠绵时演足了永远和真心,而提起裤子化身贤者后,霎时间又变得格外冷静。

  有些人,睡在一起也是背对背拥抱,不过是互相敷衍,虚情假意。

  但命运的共振,说起来就比较高级。

  就像周明远和杜佳诺的关系,比较接近两个默契咬合的齿轮。

  深层次的亲密关系中,彼此的需要是动态的,是共振的。

  出坑时一起出坑,上坡时一起上坡,前行时一起前行,忍耐时一起忍耐,登峰时一起登峰,消逝时一起消逝。

  达到这种效果的前提,是两个人的命运和前途紧紧相连,深度融合在一起。

  能够保持恒久的办法,是双方的利益深度捆绑。

  事实上,生活本身很无聊。

  两个人在一起,对抗日复一日的重复,对抗渐渐消逝的新意,对抗柯立芝效应和基因,击碎传说中的七年之痒,是需要一些工具的。

  最好用的工具是什么?

  除了感情,除了血缘关系之外,就是事业。

  交织在一起的事业,融入着彼此最深层次的命运。

  前世的周律,特别喜欢洛克菲勒的一句话。

  因为感情而形成的利益,远远不如因为利益而形成的感情稳定。

  这就是赤的现实。

  绝大部分夫妻和情侣,表面看他们在一起长久生活,可当关系遇到挑战,经常会变成某个熟悉的典型案例。

  那份河畔的麦当劳,那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笑.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做不到深度捆绑,就没有什么值得人留恋的羁绊。

  有了什么艰难险阻,自然第一时间斩掉意中人,溜之大吉。

  但如果两个人的利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和她就很难分开。

  即使存在意见相左,抛弃对方也不会成为第一选择,依然也会有很多很多共同话题。

  这就是老板跟她言传身教的道理。

  如果想和在乎的人长久,一定要相互参与对方的事业和利益中去。

  这个世界上没有真空的爱情。

  周明远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第186章贺敏的多重身份

  “前两天的采访刊发了!芳芳姐!你上了江城日报头版头条!”

  “真的假的?”

  “你快去看呀!还有卫逸凡也是,在法治日报的视频里出镜来着,好帅!”

  “那些采访这么快就发出去了?不是要经过三审三校吗?”

  “废话,有爆点的采访人家肯定要加班弄出来好不好。”

  十月种下法律种子,十一月开始收获。

  各大媒体扎堆发出专题报道这天,明理法律咨询公司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很多员工在工位上就忍不住窃窃私语,时不时跑到运营组和销售组负责人面前去表达羡慕和恭喜。

  石芳芳和卫逸凡作为被拉去接受采访的基层员工,这回可是狠狠地露了一次大脸。

  《警企联手撕破“甜蜜陷阱”:明理法律咨询公司协助破获特大网络交友诈骗案》

  浅析新型诈骗“杀猪盘”江城第一案。

  这篇发布在法治日报各大新媒体专栏的专题报道,短短几个小时内就获得了数万浏览量。

  当然,这只是各家媒体执笔操刀的冰山一角。

  “哇这篇特稿写的也太好了吧!”

  “有些细节连我都不知道!”

  “卫组长卫组长!怪不得你能当组长啊.三言两语就发现了这条线索不对劲?”

  卫逸凡被人团团围住问来问去,白皙的面庞却带着一脸不好意思,支支吾吾道。

  “没有没有,记者也是夸张了。”

  “其实这类案子我是拿不准的,正好那天早上我来得很早,公司里也没什么人,恰巧一对一汇报给了贺助理,贺助理又找到周总。”

  “周总是真的火眼金睛啊!一眼就看出来这是新型诈骗案,直接就把我的账号拿了过去.然后发生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记者李玉的文笔十分老辣,把整件事情描写的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详细描述了S女士(化名)的遭遇,通过某婚恋网站结识“成功男士”,建立恋爱关系后,对方诱导其在虚假投资平台充值,最终卷款消失。

  同时,站在官方刊物的角度给出了明确定义。

  这是在江城首次被清晰识别并命名的“杀猪盘”诈骗模式。

  就在整篇专题报道内,明理法律咨询公司贯穿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防火墙作用。

  负责接待的贺律师并非首次接触类似咨询,凭借对自家公司大量案件数据库的分析处理,总结多起网络交友诈骗案件的经验,她敏锐察觉到S女士描述的一切存在巨大疑点。

  “高回报投资”“网恋男友”“着急用钱”。

  贺律师立即指导S女士保存了所有关键证据。

  完整的社交软件聊天记录截图,对方提供的虚假平台链接和App名称,银行转账流水明细,对方提供的身份信息。

  电子证据固定的标准操作。

  接下来,明理法律咨询公司依据与高新区分局建立的警企协作快速通道,迅速将S女士的案件材料、初步分析意见整理成书面报告,正式移交给刑侦部门。

  于是,2014年11月,帽子叔叔跨省实施抓捕,一举捣毁该诈骗窝点,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缴获作案电脑、手机、银行卡一大批,初步查明涉案金额近百万元,部分当事人被骗的财物被成功追回。

  但这还不是终点。

  文章里的点睛之笔在于,全程强调了明理法律咨询公司的主观能动性。

  他们总结出类似咨询案件的共性特征,比如作案手法,聊天话术,线索分析等等细节实操方面的特点,交给高新区分局。

  专业人士碰头之后,很快发现这类案件带着明显的互联网元素,手段新颖,利用了大多数人向往爱情又追逐获利的普遍心理,急需提高防范意识。

  而这,就是杀猪盘。

  S女士遭遇的,是江城乃至全国都属新型的高智商犯罪。

  令她没想到的是,这次绝望中的咨询,不仅让她看清了骗局,更意外地成为撕开一张庞大诈骗网络的关键切口。

  “我靠!组长!你们快来看!”

  “我拉了下表单,今天的线索量是之前的三倍!”

  “好多咨询啊!!!而且新来的客户几乎都不怎么问问题,三言两语就能成单。”

  “难道说各大媒体的采访这么快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了?”

  午休过后,销售部门第一时间传来喜讯。

  卫逸凡睡眼惺忪,还在工位上揉着眼睛,身边的新人忍不住提高声音惊讶道。

  “应该是吧.”

  卫逸凡话刚说到一半,就被不远处的运营打断了。

  “肯定是啊!以前人家在SEM或者信息流渠道刷到我们的推送,可能会觉得我们是骗子或者不那么靠谱,就算有什么法律问题,也不肯那么快拿出真金白银过来咨询。”

  “现在上网一搜全是正面报道,而且还有正儿八经的官方背书,这可是尚方宝剑!”

  “这回再有法律问题,当然可以放心大胆找我们解决了啊!”

  来自运营的声音同样充满了底气。

  躺赢!

  赤的躺赢!

  有这样牛逼会搞事的领导在,她们全部门甚至都不需要搞什么花里胡哨的运营技巧。

  自有大儒为明理辩经。

  事实上,各家媒体关于明理的报道,也才刚刚开始。

  相比法治日报更加专业,更加注重法律论述,聚焦杀猪盘案情本身的特稿写法而言,其他媒体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

  视角不同,切入点也不一样。

  比如同样大牌的江城日报,采用的方向则全然不同。

  江城日报的切入点,是明理法律咨询公司本身的价值。

  警企联动,超越调解的新价值。

  江城日报在报道中强调。

  此案的成功侦破,生动体现了明理法律咨询公司的互联网全线上案源模式,在打击新型犯罪方面拥有着巨大价值。

  甚至记者还特意发挥文采和专长,自己编出了三个新名词。

  前端识别哨所!

  明理公司作为接触大量基层法律咨询的窗口,具备早期识别新型犯罪苗头的独特优势。

  外加律师的专业判断,可以快速区分民事纠纷与刑事犯罪,避免贻误战机。

  专业辅助力量!

  在案件侦办中,律师提供的法律专业支持、受害人沟通协助、证据梳理能力,有效辅助公检法部门,极大提高了办案效率和质量。

  搭建信任桥梁!

  受害人在遭遇诈骗后,出于某种原因,往往对求助官方抱有迟疑。

  明理公司作为其最初求助的法律顾问,天然可以起到关键的信任传递和沟通润滑作用。

  会写。

  不管操刀专题报道的记者拿没拿过明理的信封,没有人质疑他们的专业能力。

  事情仿佛被换着角度重新讲述了好几遍,锦上添花。

  在这边的报道里,明理公司反而成了核心。

  实在是太会写了。

  在结尾的地方,甚至还有高新区分局领导在报道中表示:

  “明理法律咨询公司在此案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敏锐的专业嗅觉、规范的证据固定指导,以及高效的协作机制,为我们快速立案、精准打击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首节上一节202/21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