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第237节

  顾明听的一愣一愣,就连叶安宁也惊了一下。

  天地互泰,阴阳交合之日,不就是大年三十?

  命犯刑岁,刑即牢狱,林思成不正好就是在大年三十,在公安局待了大半天?

  确实有惊无险,麻烦却不算小。断断续续,到如今都还没处理完……

  林思成却暗暗一叹:何为刑岁,何为官非?

  大到杀头坐牢,小到口舌是非,具体是哪一种,当然是道士说了算。

  何又为天地互泰,阴阳交合?

  在算命的嘴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哪一天都可以。就算你刨根问底,他也能给你编的头头是道。

  所谓一惊二诈三看四骗,靠的就是一个细致入微,洞察人心。所以才叫“精门”。

  甚至于道士都不用看自己的表情,看顾明就行。这愣娃就差写脸上了:怎么又算这么准?

  这一下,道士应该更加笃定了:不怕你不信,就怕你不怀疑。

  果不然。

  道士慢慢的往后一靠,又端起了茶杯。

  林思成配合了一下,很惊讶的样子:“道长,该如何化解?”

  “说难也难,也简单也简单……”

  道士不紧不慢的呷了一口,“贫道有两策:一个慢,一个快……慢的,供香请符,每六日请一甲子(太岁神),六十甲子可护檀越一年。连护三年,厄岁尽消……”

  林思成端着茶杯,瞄了一眼老道士。

  乍一听,道士看他穿的不差,气色也好,就觉得肯定很有钱,就想逮着他薅三年?

  其实不然,老道这是投石问题,重头戏在后头。

  他暗暗转念:“敢问道长,一甲子功德几何?”

  老道士风轻云淡:“不多,一柱高香即可!”

  一柱高香是多少钱?

  供坛下的功德碑上都写着呢:刘海居士奉高香三柱,敬功德三千元。

  一柱一千,六十柱就是六万。像顾明现在干的协警,一个月才四百块……

  “快的呢?”

  “开坛做法,驱邪僻厄……但老道法力微薄,能保檀越一时,却保不了檀越一世。长久之计,可请师祖开光法器,以法相镇之……”

  可以,法器好说,连法相都出来了?

  林思成指了指道士手边的香炉:“这个?”

  道士怔了一下:“檀越好眼光:这是我开派祖师开山之法器,但奉于施主镇煞,也无不可!”

  咦,我就是随口一问,你还真卖?

  林思成不动声色:“功德几何?”

  “每日高香一柱,需连奉三年!”

  算一下,上百万了……果不然,重头戏在后面:道士把他当财神了。

  乍一想,就挺滑稽,张嘴就敢要上百万。但江湖骗子就是如此:有枣没枣先打一杆子,能薅多多薅多多。

  更何况,这不是还有便宜的吗,嫌一百万贵,不还给你准备了个六万的?

  信不信老道至少有七成把握断定:除过顾明,剩下的四位一年的零花钱都不止这么点。

  暗暗思忖,林思成转过头,和叶安宁对视一眼。

  然后,两人齐齐的看长案上的香炉。

  史载:雍正八年,世宗大病一场,御医束手无策。浙江总督李卫秘奏:河南道士贾士芳有神仙之称,可以方术为陛下试诊一二。

  后贾世芳入京,不知道用的是什么方法,雍正竟然渐渐好了。但之后内务府总管海望发现,贾世芳暗中给雍正施咒,后将贾世芳秘密赐死。

  再之后,雍正大肆访求道家术士,并在宫中兴建斗坛,开炉炼丹。包括养心殿、乾清宫、澄瑞亭、钦安殿、深柳读书堂、雍和宫等等等等。

  自此,雍正求丹问道,潜修道法,一直到逝世,史称“世尊崇道”。

  凡各处斗坛,供器及陈设皆有定制,其中用于焚燃净心香的香炉,就是这一款:凡饰纹必错金,仙鹤、古松、海波、祥云。

  这种仿宣德炉的香炉有个专门的名字:海地祥云双鹤炉。

  再仔细看:没错,就是这一樽。

  老道士的心确实挺黑,张嘴就是上百万。但林思成和叶安宁心知肚明:这樽炉,三个百万都不止……

  又瞅了一遍,林思成吐了一口气:老道士,既然你想坑我,就别我也坑你!

  他点了点桌子:“辛苦道长,请了……”

第214章 带你去看大傻子

  “波”的一声,烛焰炸响。红泪蜿蜒而下,又凝固成奇怪的形状。

  斜阳切过门缝,照亮漂浮的香灰。青烟袅袅而起,鼻孔间萦绕着淡淡的香味。

  道士看似气定神闲,心脏却止不住的跳。

  一百万是什么概念?

  换普通人,不吃不喝得干一百年。

  说心里话,道士压根就没想卖这樽香炉,不过是话赶话,林思成恰好提到,他便恰好暗示了一下:

  小伙子你看,你如果请符,只需供一年香,只要六万块。但你要请法器,就需要供三年,少些也得上百万。

  哪个多,哪个少?

  包括所谓的六万,也只是老道试探虚实的手段。按他的打算,能骗两三万就是道祖显灵。能骗个万儿八千,高低得给三位祖爷师上柱高香。

  林思成倒好,张嘴就是“请了”……小伙子,你听清没有,这可是一百万?

  暗暗转念,道士目光闪动,又极快的打量了一遍。

  两男三女,除过那个黑大个,剩下的四位家境都应该不差。

  特别是中间这两位,气质好,淡吐好,修养更好。一颦一笑,一言一语,都透着贵气。

  反过来再说,2008年,什么样的家庭,能眼都不眨的拿出来一百万?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出身不凡,见过世面,人也聪明,那出于什么的心理,才会心甘情愿的被自己骗一百万?

  总不能,真被自己给唬住了?

  扯寄巴淡,傻子都知道不可能:这是一百万,不是一百块。

  看看旁边的那三位的表情就知道,这事情有多么的不可思议。

  既然这么震惊,怎么就没人劝一下,或是提醒一下?

  道士越想越觉得不对,瞄了一眼林思成,又看了看手边的香炉。

  骤然间,脑海中闪过一道光:十有八九,这小孩算卦是假,贪图他这宝炉才是真。

  老道虽然心术不正,但有一点没说谎:这东西确实是他这一派的开山祖师遗留下来的法器,传承了足足两百多年,正儿八经的古董。

  东西好不好?

  当然好,造型古朴,纹饰泰然,通体错金。

  知道这东西的也不是一个两个,慕名而来,诚心求宝的信士络绎不绝。

  更有专业机构:周至楼台观,宝鸡龙门洞,华阴玉泉院,乃至西京东岳庙、八仙宫。

  特别是后两家,既是道观,也是道教性质的文博部门。八仙宫本身就是西京第二大文玩市场,懂行的一大堆。

  东王庙则是正经的市民俗文物博物馆,里面全是专家。

  这么多内行,但最专业,给价最高的东岳庙,也就三十万。

  而这小孩一张嘴,就翻了三倍还有余。

  看走眼了?

  还真别说,看面相也就二十出头,即便再懂,能有几分眼力?

  揣摩好一阵,道士放下香炉,也不说话,只是盯着林思成。

  但然并卵,林思成只要不想让他看,他连根毛都看不出来。

  沉默了好一阵,道士叹了口气:“檀越,咱们实话实说,你是不是看上老道这炉了?”

  哈哈,不装了?

  林思成笑了笑:“不瞒道长,卜卦是真,求宝也是真!”

  道士愣了一下,牙疼似的咧了一下嘴:果不然?

  到龙虎山,或是到重阳宫求一件受尽香火,历代高功颂经加持的灵器,才敬奉多少功德?

  顶到天二三十万。

  再看看神龛中的三位祖师爷,哪怕老道闭着眼睛昧着良心,也说不出“各有所长”、“平分秋色”之类的话来。

  所以,你求个锤子的卦?

  这碎怂就是冲着他的宝炉来的,硬着装模做样的陪他演了半天的戏?

  但稀奇了?

  从头到尾,道士都没看出一丁点的破绽。要不是一百万的价格太高,他都不会起疑。

  那卖是不卖?

  谁不卖谁傻子。

  他给东王庙出的价,也不过五十万……

  顿然,道士的心脏悸动起来:“卖,但要签合同!”

  咦,还挺懂行?

  林思成点点头:“道长这宝炉,是不是有人问过?”

  老道头摇的波浪鼓一般:“没有!”

  没有才怪。

  西京地界懂行的不说太多,但也不少,就老道这骚包样,天天托个香炉在门口扮高人,迟早都会碰到懂行的。

  既然碰上了,肯定要问一问,再看一看,万一捡漏了呢?

  所以,老道心里大概有个数……

  林思成也没点破,站了起来:“这会儿银行已经关门了,只能到明天。就近找个大点的营业点,到时候一手转账,一手签合同!”

  老道依旧有点不敢相信:“一言为定?”

首节上一节237/26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