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哥伦比亚一样,华纳兄弟也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业务。
近期,中、韩是他们的重点攻关市场。
那部席卷中、日、韩,以及东南亚地区的《时间游戏》,自然在福克斯的重点关注名单之中。
关于沈良的各种资料,华纳兄弟收集了整整几十页。
能文能武!
既能拍的了艺术片,又能拍的好商业片。
不过。
沈良似乎没有进军好莱坞的准备?
或者说近期没有。
如果完全没有的话,沈良为什么要买剧本?
或许是哥伦比亚太小家子气。
投资方面都扣扣索索,迄今为止,沈良执导的电影,还没有一部投资超过2000万美金的电影。
全是中小成本电影。
这么大一个导演,投资一亿美金以内的制作,完全可以交给他嘛。
当然。
前提是好莱坞叙事。
那是已经提前验证过的路线,如果不走好莱坞路线,制作规模顶多2-3000万美金。
最多不能超过5000万美金。
过了5000万美金,仅凭亚洲、欧洲市场,回本的风险太高。
简单交流几句,文森特就和福克斯一起坐到了前排。
很快。
上千人的大厅被坐的满满当当,随着大厅大门的关闭,沈良也回到自己的位置。
看到今天这场面,路钏都酸到美国去了。
丫丫个呸!
要是学校把资源给他,即使不如沈良,也不会差太多吧?
是的。
路钏还是有一点点自知之明的。
论导演,论摄影,论构图,论叙事,他跟沈良之间,确实有那么一点点差距。
但,绝对差的不多!
出道第二部电影,拿到金马奖最佳影片,这还不能说明问题?
抄袭?
什么抄袭!
那叫借鉴!
不过是导演路上的些许风霜罢了。
倏地。
灯光一暗。
银幕的光亮将路钏从思绪中拉了回来。
这片头?
有点意思,应该花了不少钱。
这开场的空镜头?
看到开篇的第一个镜头,路钏神色一怔。
前景、中景、后景,没有一丝一毫的浪费,全是信息!
仅仅一个镜头就把身处的环境交待出来。
那扇满是线条的防盗窗,把前后景分割成了两个不同的世界。
不对。
防盗窗也隐喻着牢笼。
困住底层的牢笼。
玛德!
足以纳入教科书的景深运用。
接着镜头下落,一个主观镜头后又跟着一个长镜头。
狗入的!
用镜头带出人物关系,展现人物身处的环境,丝滑,踏马的,怎么能这么丝滑?
卧槽!
看到那造型别致,专门把马桶放在最上面的卫生间,路钏又踏马酸了。
此刻,他真的很想把那些电影知识甩出脑海。
但,他坐不到啊!
他的大脑会不自觉的分析。
他敢百分之一万的肯定,这个场景是专门设计成这样。
洗手间马桶下面的那个线条,踏马的是有意为之!
开场到现在,线条出现过多少次了?
淦!
要不要细致到这种程度啊?
不会每个镜头都这样吧?
想要拍出这种效果,拍摄之前得干掉多少脑细胞?
到了一家人叠披萨盒的场景,正好遇到外面喷洒‘杀虫剂’,父亲不让关窗。
显然。
这是想贪小便宜,顺带给家里杀杀虫,因为前前前一个镜头里出现过虫子。
家里其他人被呛得咳嗽、抱怨,唯独父亲一脸淡然的折着纸盒。
泥煤!
一环套一环!
贪小便宜,又很能忍。
形象立住了。
然后,一个跳切。
披萨店的员工上门收纸盒,母亲站在最前面跟对方交涉,父亲站在中景,神色淡漠,或者麻木的看着。
后景是两个孩子。
《小偷家族》里一模一样的纵深镜头风格。
区别是《小偷家族》里,只是惊鸿一瞥,而这边,大量的运用,并且信息密度更高。
更丝滑了?
到底有没有更丝滑,路钏的大脑告诉他。
说不好。
《小偷家族》里的样本太少。
淦!
不要啊!
我不要这么想啊!
路钏很想闭上眼睛,这种装逼炫技电影,不看也罢。
然鹅。
他的脑子里有两个小人在打架。
一方讨厌这么被强,另一方就像海绵,想要多看,多学。
好烦!
好烦啊!
老天爷,你为什么如此残忍?
为什么这么对我?
第228章 轰动的媒体场
哦?
邓朝从家里出发前往富人家里的几个跳切镜头,迅速引起了《电影手册》主编让米歇尔付东的注意。
回忆一下,儿子是从地下室出发,目的地是富人区。
走出家门的那个镜头很长,‘目送’儿子从阴影里走到阳光下。
接下来的两个镜头。
一个在低处。
再一切,人已经在高处。
由底层走向上层?
应该不会这么简单。
随着剧情的推移,邓朝代替朋友成了富人女儿的家庭教师,而后,在邓朝的引荐下,女儿全智贤又成了富人家里小儿子的美术老师。
影片到这里,一切都很正常。
但。
爸爸妈妈‘寄生’的过程明显脏了一点。
栽赃司机不守规矩,用主家的车车震,后面又抓住保姆‘桃毛’过敏的‘弱点’,构陷她患了结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