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偷家族》、《花束》、《时间游戏》,一步一步堆起来的号召力。
等哪一天,只要深光影视的片头出现,影迷就能无脑走入影院,那感觉,绝对比挣了几十亿还要高兴。
毕竟,挣几十亿没那么难。
沈良只需按部就班的持有苹果股票,过个十年八年,那些钱就会自我繁殖。
而一个影视公司品牌的树立,需要几年,十几年的成功。
想在变幻不定的市场中插下一面大旗。
难度极高。
回到酒店房间,沈良打开电脑翻了翻营销部门的日报。
首先,他看了一眼竞争对手的营销。
今年五一档一共有四部‘大片’上映。
两部好莱坞大片,一部是妮可基德曼主演的《翻译风波》,另外一部是梦工厂的动画电影《鲨鱼故事》。
虽然后者是投资7500万美金的大片,但不论是梦工厂,还是迪士尼、皮克斯,它们出品的动画电影在内地的号召力都不太行。
威胁指数:一颗星。
《翻译风波》投资8000万,却是一个大烂片,威胁指数为零。
不给负分是对8000万美金的尊重。
真正能给《寄生虫》带来一点威胁的是云集郭富成、吴言祖、郑一健、罗佳良、宁靖的港片《三岔口》。
营销部给出的威胁指数是三星半。
照例,沈良调低了一点点。
两星半,不能更多。
看完营销部门的日报,沈良又点开天涯。
金杯银杯,不如观众的口碑。
冰冷的数据哪有影迷鲜活的讨论实在。
登入天涯账号,点开娱乐八卦版块,第一个映入眼帘的贴子就跟沈良有关。
【沈良密会哥伦比亚董事、周星池,《功夫》续作疑似启动】
看到这标题,沈良还愣了一下。
港媒的行动那么迅速?
这就拍到了?
转念一想,很可能是哥伦比亚的手笔。
下一条。
【八一八沈良的风流情史以及他的那些绯闻对象们】
看到这个帖子,他顿时脸一黑。
《寄生虫》都踏马快上映了,你们还在吃瓜。
继续看。
【抽丝剥茧,李彬彬朱潇天酒店激吻乃片方炒作】
一眼洗白通稿。
【寄生虫精彩床戏大曝光,多图预警】
《……》
这帮网友真是人才。
倏地,沈良换了一个版面。
看什么八卦版。
应该去影视评论版块。
点进这个版块。
果然,标题都正常多了。
入眼可及,十个帖子里有两三条都是跟《寄生虫》相关。
两个多月前《寄生虫》擒熊成功的贴子,也不知道谁先用了洛阳铲,一铲子给挖了上来。
点进贴子,看了几分钟,沈良心满意足地关掉这记远古贴。
都是各种夸。
看到那些夸奖自己的内容,真是一种令人愉悦的享受。
第252章 上映
从四月初开始,上影联合院线就将《寄生虫》的各种宣传物料放在各大影城最醒目的位置。
临近五月,外墙海报,能贴的,全贴!
除了院线本身,上影厂也借助关系,各种影评、推荐,纷纷登上当地报纸。
什么叫亲儿子待遇?
《寄生虫》这样的片子就是亲儿子待遇!
左手金熊奖,右手韩国动员人次600万+,还是上影厂亲自参与投资的影片,这踏马待遇不拉满,上影厂内部都有意见。
宣传拉满。
排片也必须满上!
《寄生虫》全国各大城市的平均排片率是32.5%,而在申海联合院线,《寄生虫》的排片率高达37.35%。
五一同期上映的另外三部电影。
《翻译风波》20.8%
《鲨鱼故事》24.3%
《三岔口》15.88%
看到这种比例的排片,《三岔口》的导演陈木生,幕后的投资方寰宇娱乐,怎么咽的下这口气?
踏马的。
申海是全国最大的票仓,联合院线又是全国产出票房最多的院线,《寄生虫》的排片比他们高了一倍多,这踏马找谁说理去?
他们不是没跟联合院线、上影抗议过,但联合院线直接回了一句《寄生虫》预售票房远超预期。
其他的话,一概没有。
4月30号。
《三岔口》在燕京新世纪饭店举办首映式时,电影投资人林晓铭当着记者的面炮轰不公平待遇。
“内地院线对国际奖项的盲目追捧,让其他电影连生存空间都没有。”
“……”
“观众需要多元选择,而非一家独大,一些院线嘴上说市场决定,实际却用排片绑架观众。”
“……”
“一味追捧高排片电影,忽视长尾效应,只会让院线沦为资本游戏场,最终损害行业健康!”
晚些时候,《寄生虫》在UME华星国际影城举办首映礼,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记者们,如实转述了林晓铭的炮轰。
虽然林晓铭没有指名道姓,但同期上映斩获国际奖项的电影还有谁?
只有一部《寄生虫》。
淦!
听到记者转述的那些话,沈良顿时知道林晓铭为什么这么干。
踏马的。
这是新仇+旧怨。
新仇是排片率之争,旧怨跟沈良没跟关系,而是周星池那边的问题。
寰宇是《少林足球》的主要投资方。
当年,周星池跟向化强夫妇的永盛闹翻。
向化强夫妇放话,谁敢跟他合作,就是跟向家作对。
这时。
寰宇集团出面投资了《少林足球》,事后电影大获成功,双方却对簿公堂。
寰宇指责星辉私下制作周边产品,独吞2000万,星辉则是起诉寰宇,追讨92万美元的海外版权收入。
前不久,沈良跑了一趟香江,《功夫》续作即将启动的消息哪能瞒得过圈内人。
“沈导,请问您怎么看寰宇林总的这番言论?”
看着记者胸前挂着《南周》的牌子,沈良呵呵一笑。
“寰宇的说法,我不是很在意。”
此话一出,现场的记者不禁很是失望,火药味呢?
下一秒,火药味,来了。
“因为我这个人从来不打嘴炮。”
“沈导,您刚刚的话是指寰宇林晓铭是在打嘴炮吗?”
接着,香江苹果日报的记者继续追问。
“如果不明白,建议回去看录像,或者录音。”
对《苹果日报》,沈良是一点好感也无,踏马的,妥妥地沈黑媒体,给他好脸子才怪!
再说了。
奥运总导演竞选都踏马没戏了,还端着干嘛。
该怼怼。
退一万步,就《苹果日报》那个尿性,就算沈良给他们好脸,仍然难改黑子的本质。
那两篇【偷食成瘾!细数金蛋导演的风流债!】、【星女郎从‘良’鸡()】的新闻,就踏马是《苹果日报》写的。
他的小本本上都记着。
“沈导,《寄生虫》在韩国的票房是2.87亿RMB,韩国票房那么高,您觉得内地票房能破亿吗?”
回答之前,沈良照例看了一眼记者的牌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