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
“师哥,庆功宴要不等你回来再办?”
一回到燕京,沈良就被韩三坪喊到了中影,进门第一件事,那就是要办庆功宴。
“我怕回来就没心情了。”
说着,韩三坪的脸上多了一抹愁色。
“是《无极》的事?”
“你小子粘上毛比猴还精。”
韩三坪哑然道:“以后谁要是翻拍西游记,我一定推荐你去演孙悟空。”
“咳咳。”
沈良轻咳一声,抿了一口茶。
“师哥,其实猜到这一点也不难,毕竟,你去戛纳是推介《无极》,另外,陈师哥这个人,偶尔有点……有点固执。”
“唉。”
韩三坪叹了口气,什么固执,沈良话里弦外之音,他哪能不明白。
《无极》啊,拍的是真美。
景美。
画面美。
色彩美。
镜头美。
造型嘛,可能不太符合国内的审美,但为了考虑海外市场,偏唐风,偏日式,也能理解。
日本的大河剧,就是这个风格的造型。
虽然拍的哪哪都美,但那故事,踏马剪得稀碎啊!
卢苇说的对,就不能让凯歌碰剧本!
凯歌还是摆脱不了作者电影,偏偏要把故事内核藏在各种隐喻、细节上面。
这很文艺。
但,它不商业。
韩三坪劝了,没用。
反正凯歌是一副你尽管说,我坚决不改。
说的直接一点。
矫情!
想拥抱商业,又拉不下脸,要用文艺片的手法讲商业故事。
韩三坪估摸着,《寄生虫》的成功,也刺激到了陈恺歌,他那个性子,看到自己被一个后辈超越,如何能忍。
想着,韩三坪又是一叹。
“不说这个了,小良,《赤壁》你真的不愿意接?”
“这种历史题材的战争戏,很锻炼人的,只要你点个头,我来协调,保证把吴玉森换了。”
“师哥,我对历史、古装题材真的没什么兴趣。”
沈良笑着打趣道:“您要是能把《赤壁》的预算移出来,我保证给你拍一部好莱坞级别的大片?”
“想得美。”
韩三坪没好气道。
“你以为这中影是我一个人说了算,上面要筹拍一部古装大戏,为的是展示中华文化,也是为了告诉西方观众,除了功夫片,我们还有历史大片。”
“师哥,要是我选的话,我更倾向于跟上影厂合作,投拍上影的《赤壁大战》。”
“谢缙谢老想拍《赤壁》我当然知道。”
此时,屋内又没有别人,韩三坪自然是有什么说什么。
“早在59年,谢老就和梁老商量过,要把赤壁搬上大荧幕,但今年谢老都八十有三了。”
“投资三个亿的戏,即便我同意,其他投资方也不会同意。”
“师哥,那我也说句真心话。”
“你说。”
“我不是很看好吴玉森的《赤壁》,我建议,这项目最好还是给董老板主控。”
《赤壁》其实是保利华亿的董老板拉来的电影,目前,中影只是国内的发行方。
占15%左右的投资份额。
至于后来保利华亿为什么不投了,沈良虽然没有亲自参与,但也能猜到一点。
年初,保利华亿成功在港股借壳上市。
一如华艺兄弟为了上市,为了提振股民信心,为了拉一波股价,宣布筹拍《功夫之王》一样。
董老板也是这么干的,华艺兄弟只是有样学样。
后世那些借电影玩转资本市场的套路,其实都是人家玩剩下的东西。
区别是董老板虚晃一枪,‘寻’到了接盘侠,而华艺兄弟是真投了。
“你以为我想主控?一个多亿的投资,中影能投多少电影?”
韩三坪微微一叹。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这句话,也印证了沈良的猜测。
果然,含泪当接盘侠。
不过。
话又说回来,《赤壁》口碑烂归烂,整体收益也没亏,还小赚了一笔。
“你要是真心疼钱,你来拍。”
眼见沈良默然不语,韩三坪笑眯眯的说道。
“你拍的话,亏多少钱,我都不心疼。”
闻言,沈良心底多少有点小感动。
他一再拒绝接拍《赤壁》,一是因为他不太喜欢,也不擅长古装题材,二是这玩意不好拍。
《三国》是什么?
四大名著!
国民级IP!
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国内,便是在日、韩,乃至东南亚,都有一大批三国的受众。
一千人眼里有一千个《三国》。
借用游戏里的术语,沈良不想拍,那是为了保枪。
只要我不拍,就不可能失败。
如果抛开一切外在因素,遵从本心出发,应该没有几个导演能拒绝《三国》的诱惑。
沈良也不在那几个序列之内。
一看沈良开始思考,韩三坪继续趁热打铁。
“我知道你不接拍是不想让我去做恶人,但,吴玉森的劣势也很明显,他之前拍的那部好莱坞大片《风语者》票房失利。”
“这说明他不太擅长大规模战争题材。”
别人不知道《风语者》失败意味着什么,业内人士还能不知道?
好莱坞最现实。
如果能继续在好莱坞混,吴玉森会跑回香江?会拍那什么儿童短片?
同理。
周闰发也是在好莱坞混不下去的一员,这一点,圈内人都门清。
但圈内人的印象和公众印象是两回事。
甭管吴玉森是不是失利,是不是混不下去,他确实在好莱坞成功过,好莱坞大导演名头一亮,在当前的风气下,在公众面前,人家就是有号召力。
这也是《赤壁》项目的起源。
大导演+大投资+大卡司才是正儿八经的大片,才能提振市场信心(股价)。
少一环都不行。
韩三坪被摆了一道,心里哪能一点怨气都没有?
他一再邀请沈良担任《赤壁》的导演,既有看好沈良,让沈良锻炼锻炼大场面调度。
也有出一口恶气的意思。
其实,除了沈良,他也想过其他人选。
张一谋、陈恺歌都是备选,但前者基本确定接棒奥运总导演,在这种国家大事面前,什么都得让道。
而陈恺歌,咖位、名导光环肯定够用,不过,陈恺歌要是动剧本,可能又拍成《刺秦》、《无极》。
最后。
凯歌在商业片领域目前还没有证明过自己,这一点,中影可以不在乎,其他投资人肯定在乎。
所以。
挑来挑去,既要名导,又要商业号召力,只有沈良这么一个人选。
“师哥,给我点时间,我好好想想。”
说着,沈良跟着解释道。
“是这样,我之前的计划是冲一冲三金大满贯,学校那边也是这么安排的。”
“接下来除了即将开拍的商业片,还有一部默片,以及一部探讨生命价值和人权问题的片子。”
听到这话,韩三坪心中一动,嘴角也跟着露出笑容。
有戏!
“你要冲击大满贯,于公于私,我都百分百支持,不过,这里也没有外人。”
“三金这最后一金,怕是不好拿啊。”
“而且,拍《赤壁》,也不影响你拍那些片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