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2001:叫我导演! 第374节

  也不知道是什么脑瘫编剧,能写出这种剧情,不过,这年头小银幕很吃戏说、胡说风格。

  瞧瞧《隋唐英雄传》有多火。

  随便找一家地方台的收视率排名,基本都在年度前十,大多是前五、前三。

  不过。

  沈良没看过《少年杨家将》,也没怎么听过,但,他不是特别在意。

  剧爆了,他跟着挣钱。

  扑了?

  并且三年利润不达标,找蔡一侬收债!

  再者说。

  他是投资,是收编唐人,又不是给蔡一侬当保姆,事事都操心,哪有那么多的功夫?

  身为投资人,只需要看报表,看收益就行。

  当然。

  有些事也要提前说清楚,免得唐人打着深光,打着沈良的旗号到处‘招摇撞骗’。

  双方合作仅限于电视剧领域,合同里不会有明确的电影资源承诺,顶多是同等情况下优先考虑。

  对于这些附加条件,蔡一侬心里早有准备。

  她靠上深光影视,更多是借助深光的人脉资源,没想着一步到位,直接进军大荧幕。

  合作才开始,投名状都没交,钱也没赚,别人凭什么捧唐人旗下的艺人?

  连续两天的协商,深光和唐人在东京草签了一份合作协议。

  一:双方共同成立一家合资公司深唐影视,深光占股51%,唐人49%。

  二:深唐影视日常运营由唐人负责,深光只派遣财务、董事、制作发行委员。

  三:蔡一侬承诺三年完成4500万净利润,如果完不成,唐人、蔡一侬补齐4500万。

  四:深唐影视作品版权归深光所有,唐人仅享有收益、署名权。

  五:深唐的作品由深光、唐人联合发行。

  六:唐人核心团队集体进驻深唐,唐人仅保留经纪业务。

  七:深光影视出品的影视剧,同等条件下,唐人旗下艺人享受优先晋级权。

  最后这条签不签其实都一样,演员演技、角色适配度是无法量化的东西,说他/她不行,行也不行。

  ……

  9月5号。

  陶坤和蔡一侬又一起飞回了国内,具体细节由他们协商,等敲定所有条款,沈良差不多杀青。

  回国之后正好开一场发布会,对外官宣合作。

  他们刚走,卢苇、刘河平、兰小龙、盛和煜四人先后抵达东京。

  “抱歉,抱歉,各位老师,我来晚了。”

  拍完当天的戏份,沈良匆匆赶到他们下榻的温泉酒店,走进别墅,正好瞧见几人在煮酒论三国。

  “不晚,不晚。”

  刘河平笑眯眯端起酒杯。

  “沈导来的正是时候,来,一起喝一杯。”

  “好。”

  沈良毫不客气,直接坐到空着的位置。

  这四位编剧都是《赤壁之战》的核心编剧团队,人人都大有来头。

  卢苇代表作:《活着》、《霸王别姬》。

  刘河平:《雍正王朝》、《李卫当官》、《大明王朝1566》

  盛和煜:《走向共和》

  兰小龙:《士兵突击》

  接下来,几人就着花生米、天妇罗,一边喝着清酒,一边闲聊,直到卢苇开口。

  “沈导,蛇无头不行,关于《赤壁》的本子怎么编,大家都想听听你的意思。”

  “好,那我就说说,各位老师有什么意见尽管提。”

  说着,沈良改为盘坐。

  “首先,《赤壁之战》的魂得落在曹操和周瑜的对决上,具体取材的话,《三国志》、《三国演义》兼而取之。”

  “这一点,各位老师没有异议吧?”

  眼见众人先后点头,沈良继续道。

  “其次,周瑜的形象不是演义里被气死的妒夫,应该是‘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

  “曹操也不是脸谱化的奸雄,该是枭雄,毕竟,功是功,过是过。”

  “赤壁之战,曹操一方大败的原因,我认为有三点。”

  “一,酷暑远征,古代不比现代,解放战争时,不少北方士兵到了南方都会水土不服,更别说一千多年前的古代。”

  “二,北方士卒不善水战,赤壁之战是水上舟船之战,曹军水战的主力只能是荆州新降的部队,被迫上阵,毫无斗志。”

  “三,对于孙刘联军而言,赤壁之战是生死之战,正所谓哀兵必胜,人在绝境之中往往能爆发出别样的能量。”

  “所以,战争这一块,沈导更侧重史实?”

  这时,兰小龙开口问道。

  “嗯。”

  沈良点了点头。

  “演义的83万大军,太夸张了,东汉末年,连年混战,全国也就1500万人。”

  “若照演义来,三方军力超百万,凭当时的生产力,根本维持不了这么多兵力。”

  兵力多寡是一个很重要的点。

  照演义来,孙刘联盟5万VS曹操83万,剧情里怎么找补,曹操都摆脱不了无能的标签。

  更简练的描述。

  两个字。

  小丑!

  只有依照史实来写,2、30万对5万,才有更多塑造角色形象的空间。

  毕竟。

  这2、30万人里,大部分是北方士卒,他们既不善水战,又水土不服。

  赤壁之战真正投入的兵力,顶多六七万,剩下的大部分兵力只能隔岸观火,望江兴叹。

  这么一写,曹操吃了败仗也就情有可原。

  紧接着,沈良又讲了讲演义和三国志的取舍。

  身为导演,他只把控大方向。

  未来两个半月,几位编剧都会住在剧组提供的温泉酒店,众人一起先定下核心主线、支线,然后再各司其职,编写自己的那部分。

第267章 麻烦的院线投资

  9月6号。

  银座。

  拍完龚丽和范小胖互相远行的戏,沈良迫不及待地喊道。

  “过!”

  “我宣布,《穿普拉达的女王》正式杀青!”

  从7月4号至今,前前后后两个月,总算杀青了!

  其实。

  如果正常拍摄,没有意外的话,就《普拉达》的剧情,快一点,一个半月就能拍完。

  但。

  范小胖有点拉跨。

  每次一遇到跟龚丽的对手戏都得NG。

  沈良不仅白天要给她讲戏,到了晚上,还得指点、调教,正经的讲戏,不正经的都有。

  累啊。

  这个导演当得太不容易。

  黑泽之灵进组的那段时间,他尤其的累,要给两个人讲戏,糟心的很。

  第二天早上起来,小沈偶尔都是麻麻的。

  zuo(三声)的。

  “师姐,辛苦,杀青快乐!”

  龚丽下车后,沈良从韩焱手中接过一束鲜花,然后主动送上去。

  “谢谢。”

  龚丽接过鲜花,轻轻地抱了抱沈良,凑近时,她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说道。

  “你啊,要多注意。”

  “……”

  听到这话,沈良神色一怔。

  这是啥意思?

  暴露了?

  “谢谢师姐。”

  拥抱完,沈良面不改色,依旧笑吟吟地,一语双关的回了一句。

  “不客气。”

  龚丽也跟个没事人似的,浅浅一笑。

  这个浓眉大眼的小师弟,也是个不老实,花心的。

首节上一节374/4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