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2001:叫我导演! 第412节

  搞金融,玩房地产,以及提供资金流通渠道,钱钱交汇的人,才是更进一步的玩家。

  目前,沈良反正是上不了那一桌。

  如果他想,其实也可以上,但他不是很想上桌。

  即便上了那一桌,不过是从外围的外围跨界到外围。

  有什么本质的改变吗?

  没有!

  到时候还多了一大堆婆婆。

  自己找罪受的事,谁踏马干?

  “同花。”

  打完最后一手牌,沈良又赢了一局。

  今天晚上,他的牌运依旧不错,桌前的筹码已经有了二十多万。

  “犀利!”

  “沈导今晚的手气旺啊。”

  “杨总,良仔可不止今晚旺。”

  董老板笑眯眯的说道:“他的牌运一直很旺,我跟他打牌,几乎没见他输过。”

  “哦?”

  旋即。

  董老板小小的说了一遍沈良曾经的辉煌战绩。

  听完这些,杨老板愈发笃定。

  沈良绝对是一个有大气运的人。

  不然怎么可能一直赢?

  出千?

  怎么可能。

  一个国际大导演,身家几个亿的人,至于出千吗?

  只能用气运、福运、财运来解释。

  这不是他一个人的看法。

  深光影视出品的电影、电视剧,没有一部是亏本的,这踏马已经没法用市场、科学来解释。

  只能上玄学。

  而香江这边又很讲玄学。

  沈良出道至今的表现,难免不让人多想。

  最后。

  把他的成功归咎于‘玄学’,也能降低一些挫败感。

  不是他们不行,而是人家有老天爷罩着。

  随着牌局的继续,文隽桌前的筹码是越来越少。

  不过,他不是很慌。

  今晚他只是陪客。

  赢的钱,归他。

  输的钱,有杨老板包了。

  输个几十万,洒洒水。

  众人一边打牌,一边聊天,聊着聊着,董老板和杨老板就把话题引到了股市。

  最近什么什么股又上市,又赚了多少。

  然后。

  话题又转移到了沈良身上。

  “沈导,深光影视有没有上市的计划?”

  “有倒是有。”

  听到这话,沈良笑一笑。

  “不过,内地的要求太高,影视行业又是那种高风险性行业,所以……”

  “办法总比困难多嘛。”

  董老板呵呵一笑,帮腔道。

  “A股对文娱行业的限制确实比较严格,不过,香江这边比较灵活。”

  “主板的硬性标准只有一条,只要三年净利润累计大于5000万就行,像深光影视这样的优质公司,完全满足条件。”

  “董哥说的是。”

  沈良附和了一句,随后跟着一叹。

  “但,这个准生证,难啊。”

  内地公司赴港上市,一般有两条路子,一个是以‘H股’的名义,即境内注册的股份有限公司直接在港交所上市。

  当然,上市之前,肯定少不了审批,如今,H股更偏好国有企业,以及政策支持的行业,像能源、金融什么的。

  影视行业隶属文化产业,属于既鼓励发展,又限制外资控股的范围。

  中影04年就尝试过港股上市,后来因为政策风险被叫停。

  另外一条路是以‘红筹’模式上市,也就是VIE架构。

  境内股东在境外设立控股公司,然后把境内经营主体变成境外公司的子公司,或者可变利益实体(VIE)。

  很多民营企业赴港上市走的都是这条路。

  不过,今年商务部门即将发布一个新的文件10号文件。

  尽管10号文件没有明确禁制海外后筹上市,但文件里设置了8道审批、股权支付限制、有效期限制等条款。

  “你想说的是10号文件吧?”

  作为最早的影视资本化玩家,董老板当然知道那些弯弯绕绕。

  “嗯。”

  沈良点头道:“10号文件下半年就要发了,这时候想走也走不了。”

  “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董老板微微一笑:“你想啊,文件发了,肯定要有个试点企业,如果能成为试点,审核方面会宽松许多。”

  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沈良秒懂。

  得引入一些投资者。

  “董哥,上市事关重大,我得好好想想。”

  “哈哈,不急,不急。”

  董老板呵呵一笑,这种事,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定下的。

  随即。

  他话锋一转,聊起了明天晚上的酒会。

  沈良一边附和,一边考虑着可行性。

  港股上市,他不是没想过。

  深光影视的盈利能力不俗,完全不需要财务造假,只要审批能过,香江那边,不存在什么通不过。

  另外,身为民营影视公司的明星企业,深光只要想上市,有些事,总归无法避免。

  到底要不要引入这些投资者?

  他倒不担心他们对公司的事指手画脚,这批投资者的目的非常简单。

  限售期一过,立刻套现,跟那些投资机构一模一样。

  不卖?

  留着过年啊。

  直到牌局散场,沈良还没有想好要不要跟董老板聊聊IPO的事。

  前世他就一个扛摄像机的,没跟这些人打过交道,很多东西都是道听途说。

  谁知道别人的胃口有多大?

  所以。

  他得仔细琢磨琢磨。

  事实上,深光影视还有另外一条路,那就是效仿保利,以及未来的如意影业,走借壳上市的路。

  但。

  那条路也很麻烦。

  首先,买壳可比直接上市的成本高多了。

  一个壳保底几个亿,沈良上市是为了融资,不是为了套现。

  其次,为了降低买壳成本,通常只会收购壳公司30%以下的股权。

  这样持股比例太低,也存在各种风险。

  再次。

  买壳涉及的跨境资金流动还需要外汇管理局的审核,流程很繁琐。

  最后。

  根据《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影视制作、发行属于限制类外资行业,借壳上市需要引入境外投资者,存在潜在政策冲突风险。

第291章 深光影视合拍片

  浅水湾。

  “沈导,又见面了。”

  宴会现场,看到沈良时,程龙上前一步,热情地来了一个拥抱。

  “欢迎来到香江。”

  沈良和程龙第一次见面是在2001年戛纳电影节的香江之夜,不过,那次两人连个招呼都没打。

首节上一节412/4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