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千禧:从钓鱼开始发家致富 第25节

  路上又带了两个人,一路风驰电掣到轮渡这里,把车子开到滚装船上。

  鸠兹的长江大桥眼看着建的差不多了,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通,策那,每次去市里还得坐船才行。

  滚装船就是专门在长江把车子两边运送的船,他这种三轮车来回要六块,像那种货车和大客车,一趟大几十块上百块的。

  另一边,憨娃儿开始带着一些小伙伴去抓蚂蚱。

  同龄人一般都不搭理他,除了秦大河他们几个,平时倒是和那些小孩子玩的不错。

  那些小娃娃也愿意和憨娃儿一起玩,大人都放心,毕竟憨娃儿从来不欺负人。

  而二虎也在自家的平房楼顶准备泡麦芽,十斤麦芽得铺在空地上不停地浇水才行。

  “二虎,你这是干什么?糟蹋粮食哦。”二虎他爷爷准备上来翻翻晒好的棉花,看到了,气的拿起棍子就要揍他。

  “哎,阿爹,这是大河让我准备的,我们要去养窝子用的。”二虎连忙上前拦着。

  自己挨揍了就挨揍了,别把他好不容易铺平的小麦给弄乱了。

  “特么笔的,钓鱼用玉米都算败家了,还尼玛用小麦发芽,老子打死你。”

  老人可接受不了这种浪费食物的行为,他们都是从军阀混战的时候走过来的,不知道挨过多少次饿了。

  平时二虎浪费一点粮食,都得一顿骂。

  “爸,抽根烟,别搞二虎了。”一个中年男人听到动静就上来了,无奈的拦下自家老头儿。

  他把老人安抚了之后,就把秦大河带人出去钓大鱼的事讲了一下。

  “秦家小子是个能人,会打电焊、切割,回来钓两次鱼都赚了一千多了,让二虎跟他好好学点东西啊,现在小麦又不值钱。”

  “那也不能浪费粮食啊。”老人依旧气呼呼的。

  在他们眼里,浪费钱都没有浪费粮食来的遭人恨。

  “那抓到鱼的不也能吃嘛。”二虎委屈的说道。

  刚刚拦着拦着,他还挨了两棍子。

  “鱼能吃饱嘛,粮食才能饱肚子,赶紧把麦子收好,让别人看到还不知道怎么讨论呢。”老头儿依旧瞪着他。

  “都浇透了,收回去也会发芽哩。”

  “滚。”老头儿气呼呼的走了,只留下父子俩大眼瞪小眼。

  这就是秦大河不在家泡麦子的原因,这玩意必须得找个宽敞的地方晾晒,不停的浇水。

  他家又不是平房,放门口就算爸妈不讲,村里人也会讲闲话的。

  “二虎啊,跟着大河出去钓鱼行,赚不到钱都没事,一定要学点本事啊,他在学校可是会了不少东西的。”

  看着老父亲殷切的眼神,他点了点头。

  “大河说教我们的,就是没机会。”秦大河没说过这句话,但是他知道只要自己开口,肯定愿意教。

  “也是啊,他平时又不干这些电焊的活。”二虎他爸想了想,指着地上的麦子:“那就多学学怎么搞鱼,搞鱼也能赚钱,多学点总是好的。”

  “嗯。”二虎不耐烦的说道。

  和小伙伴出门,图的就是快活,他哪里会考虑这些东西,能赚钱最好,不赚钱也无所谓。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他家又不穷,这时候还是想着玩的事呢。

  铁蛋这边则是稍微好一些,蚯蚓一个小时挖了好几斤。

  一般烂西瓜的地方,蚯蚓长的贼快,还有大的青蚯蚓单独放起来了,回头他们没口的时候能挂一下。

  就是晒蚯蚓的时候引起全家的嫌弃,又腥又臭,起码要晒个两三天才能完全晒干。

  还好,晒蚯蚓用的是种地的薄膜,铺在地上晒的。

  晒完之后这薄膜也用不了,只能扔了。

  他家里知道要和秦大河出去钓鱼用,所以勉强没有破坏。

  而秦大河到了市里,把人放下之后,直奔百货大楼。

  这次要买个破壁机,还得补充一些钩子和鱼线。

  懒得去渔具店买了,那边价格也不便宜,质量还得不到保证。

  直接在百货大楼买了三组十五号的鱼线,又买了一组十号线当子线使用。

  回去都得提前绑好,若是7+5扛不住草窝子里的大草鱼和鲤鱼的冲击,就必须得换线了。

  钓草鱼开头一次冲击,一般的线根本扛不住。

  鲤鱼就更别说了,鲤鱼打桩可不是开玩笑的,让人觉得挂底也是因为实力问题。

  更别说这种草窝子还能吸引到其他鱼,比如青鱼这种大体型鱼类。

  这次就是奔着大鱼来的,不搞到大鱼怎么行。

  早上开车赚了六十来块,到市里又搞了二十块,就是八十多块了。

  不过一箱油烧完了,加油花费了十九块,今天纯赚了将近七十块,这会儿买鱼线和钩子基本都花完了。

  进口的线组可不便宜,这些线质量好,不涨号,比买国产的要好不少。

  又去卖破壁机的地方看了下,价格吓死人,四百多块。

  想了想,他出门开着车子去古玩市场看看。

  从中和路走的时候,看到上面挂着大牌子《傻子瓜子》,可谓满满的回忆。

  上学的时候,他就听说过了傻子瓜子的事迹,每次过来都得买点儿尝尝,算是支持一下本地的“民间第一商贩”。

第40章 扯谎

  这次又扫荡了一圈鬼市,问破壁机之余,还扫荡了一圈渔具。

  可惜,这边只有几根光威的五米四玻璃竿,碳纤维竿也没看到。

  目前而言,国内除了光威,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生产鱼竿所用的碳布。

  而就连光威,也只有其中的一道碳纤维生产工序,碳纤维等级很低,很多东西都被岛国的东丽卡着脖子,让你生你就生,让你死你就死。

  作为全球鱼竿销售数量最大的鱼竿厂商,自然是不肯坐以待毙的,此刻光威正在准备投入巨资研究探险纤维呢。

  想了想,作为钓鱼佬,应该支持一下光威才行啊。

  等把这边的东西买过后,去渔具店买两根正品吧。

  不过这次鬼市之行注定要失望了,破壁机没有,其他渔具也没有,鱼护和抄网倒是有好几个,但是他不需要,这些自己做就是了。

  最终,还是花300块买了个二手磨面机。

  这玩意看似二手的,不过精通机加工的秦大河稍微看了下就知道,这玩意是全新的,除了外面一层灰,内胆几乎都没用过。

  把这个带回去做饵料的话,肯定要挨骂的,这么好的东西买新的要两千块,开个磨面作坊都够了。

  不过他们这里没人种小麦,除了磨磨米粉这些东西就完全没用。

  还好开了三轮车过来,磨面机直接抬上车就行。

  路上买了一把樟脑丸,在农村没用,但是他钓鱼有大用。

  话说鸠兹市这个喊着卖樟脑丸的大叔真牛逼,听讲卖了几十年了,后世他重生前还看到这个大叔在喊着卖樟脑丸呢。

  又去了渔具店,准备买两根七米二的玻璃竿。

  “80一根。”

  “策,抢劫啊,叼国产竿子你要我80,贵的一笔哦。”秦大河无语的说道。

  光威现在做的生意是量大管饱,便宜又抗造,怎么可能要80。

  “我进价都60了,总得赚个辛苦费嘛,70块拿走。”老板苦着脸说道。

  “老哥,先抽根烟,价格再商量呗。”秦大河勾起老板的脖子。

  “价格真的很低了,就赚10块钱,不骗你。”老板指着几个碳纤维竿子:“这些竿子七米二的起码要上千块,玻璃纤维的70已经很便宜了。”

  秦大河凑上去看了看,策踏马的,还是光威的碳纤维,进价超过150他把竿子吞了。

  “老板,光威卖的产品一向很便宜,哪有70块的,这样,我要两根,100块,您看行不行?”

  “这可不行,那我得亏死。”老板一脸便秘,他拿货也要四五十块了,虽然卖的多有返点。

  秦大河深吸一口香烟,轻轻的吐出,指了指旁边的鱼漂:“这样,再拿五个4克、五个6克的立漂,算六块钱一个,加上两根杆子170块钱。”

  这大重量的长漂都是卖十块钱一个的,不过进价绝对不超过4块,得让老板赚一些才行。

  现在他漂盒里面长漂就两个,剩下的都是短漂,根本不够用。

  想钓大物,必须得钓远、钓深,玉溪河还经常走水,轻漂站不住的。

  “200块,这些漂正价卖你,两根竿子作价100,这个价格你出去随便问,哪家比我便宜?”老板信誓旦旦的说道。

  秦大河:“.”

  据他所知,现在鸠兹市区就他一家渔具店,百货大楼那边卖的价格和他一样,但是不给你还价的机会。

  当然,或许哪个角落里还有渔具店,但是他不知道啊。

  “那算了,我去金陵看看吧,反正高淳到金陵也近。”

  从他的口音判断,还真不好猜测是哪里人,毕竟这边讲话都一样,吊字开头,逼字结尾。

  他直接走了,速度很快,仿佛马上就要去金陵一样。

  直到他把三轮车摇响,老板这才追出来。

  “180行了吧,卖的太低了厂家过来查账不好搞,也有保价的。”老板擦了擦额头的汗,在进行最后的挣扎。

  现在渔具行业不好做,还特别压钱,他都后悔干这行了。

  利润大是大,一根碳纤维竿子赚几百都行,但是得看市场啊。

  日子才富裕没多久呢,现在也没几个钓鱼佬,舍得花钱买碳纤维的更是凤毛麟角,一个月都不一定能卖出去一根。

  “行,回头还来你这里买渔具啊,上次也在你家买了不少东西呢。”

  他笑呵呵的跟着走下去,车子就没熄火了,不过“车钥匙”却是拿在了手上,威慑力十足。

  两根竿子,十根长漂到手,他看了下漂的材质,塑料的。

  扯了扯嘴,也没有多说什么,回头去买点密封胶,有空自己做芦苇漂吧。

  不过自制芦苇漂要买一些玻璃脚或者碳脚,他不知道去哪买,只能等机会了。

  现在的七米二应该是野钓最长的竿子了,在某个邓大师还没走红之前,大家还在老实的拿着四五米的鱼竿钓鱼呢。

  这次买的光威的鱼竿即是支持国产,也是要自己用的。

  虽然拿在手上沉甸甸的,但是不可否认,玻璃竿子比碳纤维更让人放心。

  就是抛投有些麻烦,不把麒麟臂练出来,是别想拿七米二的频繁抛竿,只能甩大鞭。

  农村也有人搞七米的竹竿去钓大鱼的,有些天生神力的就喜欢这么干,听说大湾那边的三十多斤大物就是七米的竹竿钓上来的。

  不过这种三四斤重的竿子,正常老农民甩大鞭都累死人。

首节上一节25/55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