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导演的诞生 第186节

  采访不到路知远,大家就找陈凯戈……他就是路知远的嘴替。

  这俩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关系,但这一年时间来,大家也都发现了,这两人简直好的像是穿一条裤子。

  只要有人在网上,说路知远的坏话,陈凯戈肯定第一个跳出来,狠狠抽对方的嘴巴子。

  “陈导,《十月围城》的排片被挤,票房大幅度缩水,很有可能收不回成本。院线将所有排片都让给了《升级》,对于这种现象,你怎么看?”

  记者的问题相当尖锐。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很容易被人抓住把柄的。

  但陈凯戈是什么人,在圈内混了这么多年,这种话术陷阱想要坑到他,可能吗?

  此时,陈大诗人淡淡一笑:“《十月围城》我也看过,导演很有想法。”

  “以港岛中环为棋盘,摆下了一局染血的棋局。这里落子的是草芥般的性命,那里叩响的是山河将倾的绝响。”

  “市井巷陌,贩夫走卒,他们原本是历史书页边角沾着的尘埃,却在镜头里被聚光灯照成了英雄。”

  “黄包车夫的汗巾、戏班武生的缨枪、乞丐碗底的铜板,这些物件原本平平无奇,到了生死关头,竟成了刺破长夜的星火。”

  “这般以小搏大的叙事,让我想起希腊悲剧里,那些被命运绳索绞紧的凡人,只不过此处的绳索,缠绕成了家国二字。”

  “当银幕暗下去时,我的耳边仍回响着孙中山先生那句话: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

  “这痛苦,如今化作胶片上的斑驳血色,在二十一世纪的影院里,叩击着每个观众的良心。”

  好家伙!

  不愧是陈大诗人,说话真是儒雅,充满艺术气息。

  将电影分析的鞭辟入里,娓娓道来。

  就像他自己亲自拍了这部电影一样,将电影里面的所有镜头叙事,分析的明明白白。

  导演的那些隐喻和潜台词,都被陈凯戈轻而易举的解构了出来。

  陈大诗人,作为一个影评家,水平确实强大。

  让人赞叹。

  “陈导,这么说来,您很喜欢《十月围城》这部电影?”

  听到陈凯戈对于《十月围城》的描述,大部分是褒奖为主,那些记者顿时来了点精神。

  既然,陈凯戈对《十月围城》,以褒奖为主,那此刻《十月围城》的排片被砍,陈凯戈是不是要为其打抱不平?

  来了!

  等的就是这个劲爆消息!

  有好戏看了!

  “陈导,您对于《升级》这部电影,怎么看?”

  陈凯戈肚子里很有墨水,让记者对他尊敬了不少。

  “《升级》这部电影,前面50分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商业片,哪怕放在好莱坞,也是最顶级的。这句话,我说的,你可以发出去。”

  “但50分钟之后的故事,我还得消化消化。年纪大了,一时半会儿,有些回不过神来。”

  对于《十月围城》这种老旧的历史题材,想要讲什么,导演会大概怎么拍,陈凯戈闭着眼睛都能想到。

  毕竟,《十月围城》这种小人物与宏大历史,融合在一起的题材,以小人物的视角,看待历史事件……

  这种类型的电影,他自己都拍了好几部了。

  心得体会,比港岛的两个导演,要强多了。

  从高位俯瞰低位,他当然可以做到信手拿捏,随意点评。

  但是,对于《升级》这部电影,里面一些新兴的科幻概念,陈凯戈直到现在都没有搞懂。

  看完电影之后,他就回家查资料,想知道什么是ai?

  这玩意儿进化起来,真的会取代人类吗?

  这世界上,真的有ai芯片吗?

  ai芯片装在人的身上,真的可以让那些高位截瘫的人站起来?

  一个个问题,让陈凯戈有一种回到小学的感觉,充满了求知欲。

  网上自然是找不到答案的。

  但是,陈凯戈这种大佬,询问的人,对方肯定也是大佬。

  一个有关方面的教授,很明确的告诉他:可以!

  因为,已经有相关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甚至在生物科技领域,已经有了【脑机】这个概念。

  现如今,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快,很多研究机构里面,开始了跨学科项目合作,都引入了计算机来帮忙做辅助工作。

  这个辅助工作软件,其实就是ai的雏形。

  按照这个教授的话来说,要不了多久,这个辅助工具将会进化得非常先进。

  未来世界,将会因此发生巨大的改变!

  这种技术上的腾飞,很可能会颠覆,现有人类的所有认知!

  陈凯戈听了那位教授的讲解之后,大受震撼,一个人坐在客厅里面,失神了好久。

  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老了。

  跟不上年轻人的思维了。

  中国历史很古老,5000年的历史当中,总有精彩的火焰在燃烧,各种才华横溢的英雄人物,如过江之鲫一般,闪耀一个时代。

  想要从历史当中汲取养分,用来拍电影,拍上一辈子也拍不完。

  但说到底,那都是过去的事。

  这些历史题材的电影,《霸王别姬》也好,或者《十月围城》也好,都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

  观众的心中,都有既定认知。

  将这些发生过的事情,进行改编,拍成电影,难度并不大。

  陈凯戈自己就拍过好几部了。

  这种电影怎么拍,他能不了解吗?

  《十月围城》让他来拍,肯定比港台那两个导演拍的好。

  但是,《升级》这部电影如果让他来拍,他直接傻眼。

  因为,他连其中的一些概念都搞不懂。

  这部电影,拍的不是过往的历史,这是一个科幻预言!

  在不久的将来,按照那位教授的话来讲,真的会出现电影当中的那一幕。

  ai发展到一定程度,将会锁死人类的科技。

  到时候, ai的智能化程度,将会远远超过普通人类,大部分人恐怕会变成ai圈养的宠物。

  看看电影里面,加载了ai芯片的战斗天使阿丽塔,还有女总裁景恬,一个个智商高达200以上。

  普通人类,怎么跟ai比?

  科学预言,让陈凯戈感觉到恐惧。

  而现在,路知远清晰地用电影呈现了出来,未来科技的走向,ai革命将会出现的情况……

  这让陈凯戈感觉到无与伦比的震撼!

  天才都不足以形容路知远。

  太了!

  怪不得,网上有人叫他先知,还搞出了ai神教!

  这群傻帽记者,居然还来问他《十月围城》排片率被挤压,留给《升级》,他怎么看?

  如果他是院线负责排片的,肯定将所有影厅,全部留给《升级》。

  假如有人真的很喜欢历史题材,想要看《十月围城》……他建议对方,一个月之后,去网上找资源!

  立省36块!

  《十月围城》这样的电影,以前不会缺,以后也不会缺,中国历史上类似的素材,太多太多了。

  一辈子都看不完。

  但是,《升级》这种类型的科幻电影,绝对是划时代的。

  画面精美无双,特效逼真到极致。

  听说,路知远花了2000万美金做特效,整部电影下来,足足有接近800个特效镜头!

  尤其是电影里面的战斗细节,机械臂转动的时候,陈凯戈听人分析,那什么机械碰撞时候的刚性应力,非常符合物理学。

  也就是说,这不是路知远瞎编的。

  如果,真的有人能够制造出机械臂,然后用来战斗的话,里面爆发出来的战斗力,或者速度,传动方式……基本上会跟电影里面出现的场面,有90%以上的相似!

  路知远这家伙,硬生生通过电影的方式,创造出了一个几乎以假乱真的世界!

  “怪不得,电影画面这么震撼。”

  在电影院观看的时候,陈凯戈就觉得,《升级》这部电影的战斗画面,有一种别具一格的美感。

  观看的时候,他有点想不通。

  但事后问了别人之后,他才意识到,这个美感来自什么?

  来自于真实!

  所有的细节,都经得起推敲。

  再看看《十月围城》,一眼就是假的。

  真实的历史故事,明明白白放在那里,你改编成了一眼假的东西?

  哪还有历史的厚重感,那种改天换地的洪流?

  都被你霍霍完了。

  ……

  陈凯戈的采访,虽然没有吹爆《升级》,毕竟,大导演还是要一点体面的,不会这么赤裸裸的帮人吹嘘。

  但那些来挑事的记者,一脸失望的走了。

  《十月围城》和《升级》,作为这段时间最火热的电影,他们想要看到的是,强强相争。

  这样才有话题。

  网友们才能进来看热闹,他们的绩效才能达到。

  谁知道,《十月围城》直接变成了一只病鸡,就跟发了瘟似的,耷拉着脑袋,眼看就要扑街了。

  “挑不起争议话题,那力气就往一处使,大家一起吹爆《升级》,变相捧杀!”

首节上一节186/51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