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导演的诞生 第198节

  路知远这家伙,拍《心迷宫》的时候,还得自己亲自上的,偶尔让忻玉坤掌镜。

  等到拍《升级》的时候,他的拍摄队伍,一下子扩大了好几倍。

  尤其是在涠洲岛那一场,带了8个摄影师!

  如今,涠洲岛那一个场面,在互联网上,简直封神了。

  因为,那种光影流转的效果,那种狂风暴雨的末日景象,还有末日景象当中透露出来的一丝象征着生命和希望的暖橙色。

  这是无与伦比的自然景象。

  别人就算跑去涠洲岛,等上10年,也不一定能够拍到这种场面。

  这就是神迹。

  不少好事者,将电影里面的这一场景,解读为《耶稣基督受难日》。

  正是有了耶稣基督受难日,才有三个月之后,ai之神的降临,ai神教的诞生。

  跟着路知远拍了这个场面之后,那8个摄影师,也被誉为ai神教旗下的八大金刚!

  毕竟,他们亲眼见证了神迹的诞生。

  不过,那是网友吹的,陈凯戈才不信。

  任何新技术想要掌握,都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

  更不用说,此前国内从来没有尝试过的3D数字拍摄。

  “陈导,现在3D拍摄技术,已经有了不少突破。”

  “卡梅隆在拍摄《阿凡达》的时候,搞出了一种轻量化的3D摄影机,可以模仿人眼视差原理,通过双镜头拍摄,还原出真实场景的立体影像。”

  “这种拍摄方式,有一个巨大的好处,那就是解决了传统3D摄影机笨重,对焦困难的问题。可以实现手持拍摄和复杂运镜,比如空中追逐戏。”

  《阿凡达》的拍摄难度之一,就是里面的主人公,需要飞翔在空中。

  很多业内人士,都想不到是怎么拍的。

  因为,传统的3D摄影机,重的可怕,大概有200多公斤,就算运上直升机,也很难拍摄。

  被卡梅隆优化过后,总重量大概已经变成了45公斤左右。

  如果把实时处理单元弄掉,可以减少12公斤。机身和支架再砍掉一半,又能少掉七八公斤。

  这样一算,极限状态之下,轻量化的3D摄影机,只剩下25公斤左右。

  力气大一点的摄影师,完全可以扛在肩膀上。

  这就让拍摄运镜多了很多选择。

  “对了,我跟大疆无人机合作,正在研发一种新型的无人机,稳定性更高,精确度更高,只要解决掉航拍抖动问题,便可以真正实现用无人机航拍。”

  路知远跟陈凯戈侃侃而谈。

  陈凯戈听了之后,也是心生向往。

  好家伙。

  他们这些老派导演,天天想着玩艺术,想着画面构思,色彩运用,情节隐藏各种寓意……没有想到,现在的新人是这么玩的。

  直接走科技路线,工业化拍摄!

  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直接用科技碾压,为观众打造极致的视听效果。

  光是听路知远说这些东西,陈凯戈就觉得,这玩意未来肯定是趋势,自己要是不学习,大概率要落伍。

  买!

  明天就去买一个无人机回来玩!

  ……

  庆功宴结束了。

  所有来访嘉宾,都收到了一份很贴心的伴手礼。

  “恬恬,我想要一幅知远的概念画。”

  谁这么大胆,敢提这种要求?

  听到这话,其他人纷纷定在原地,转过头去。

  原来是刘一菲。

  路知远作为一个导演,目前快要享誉全球了,但作为一个美术生,画家圈子内的人评价,他的画作一文不值。

  因为,他的技巧趋于大成,但没有自己的灵魂。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梵高,一个莫奈。

  那是无价之宝。

  而第2个第3个,一文不值!

  这就是当画家的悲哀。

  “菲姐,这种要求,你应该去找阿远。”

  听到刘一菲这种要求,景恬翻了个白眼。

  你想的真美。

  他的那些画作,将来都是我们家的传家之宝,我能随便送给你?

  “他不给,我才来求你的。”

  刘一菲露出那种委屈巴巴的小模样,小声说道:“热芭被丢下海的那幅画,能不能送给我?我用其他好东西跟你换。”

  路知远这个死东西,说好是铁哥们儿,好朋友,让他将热芭被丢下海的那幅画送给自己,硬是不肯。

  阿勒泰一座山,被丢下海。这种历史性的名画,我怎么可以不收藏呢?

  以后笑死她!

  不管热芭以后会不会变成国际巨星,只要她将这幅画拿出来,热芭估计得瞬间投降。

  得知刘一菲的真目的,景恬捂着小嘴哈哈一笑,摇头说道:“他给不了你。因为,这幅画已经被热芭拿走了。”

  不远处,热芭得意的笑了一下。

  好你个牛姐,想看我笑话,我怎能让你得逞?

  这可是我逆天改命的时刻,我自己能不收藏,还能让你捷足先登?

  “算你聪明。”

  刘一菲冲着热芭竖了个大拇指,无奈的转身离开。

  眼见没有热闹可以看,大家也都纷纷散去,带着善意的笑容。

  路知远飞的太快,飞得太高了。

  当一个人比你优秀一点点的时候,你可能会嫉妒他,诋毁他。

  但当他展翅高飞,处于你怎么努力也跳不到的位置时,你除了崇拜之外,还能做什么?

  路知远现在就是这个样子。

  两部电影下来,华人导演圈子里面,除了吴雨森,李桉等寥寥几人,已经很少有人能跟他媲美了。

  当然,老谋子和陈凯戈,跟他不属于同一个赛道,没法具体比较。

  这两人虽然拍商业片,也透着一股文艺的气质,喜欢将小人物的命运与宏大历史潮流卷在一起。

  他们生长的时代,决定了他们的艺术审美。

  两人虽然也在求新求变,但总体而言,电影的内核并没有发生太多变化。

  ……

  嘉宾纷纷离去。

  宴会厅开始空了下来。

  路知远和景恬也准备回家。

  “兄弟,借一步说话。”

  忻玉坤带着苏沦和娜扎走了过来,拉住了路知远。

  景恬大小姐顿时看了过来,眉头微跳,坤哥这家伙,选这种时候,故意的吧?

  没看本小姐急着回家?

  “正经事。”

  忻玉坤冲着景恬大小姐解释了一句,指了指旁边那个短发的小妹:“小苏,我老乡,以前给冯小钢当过导演助理,之前给金志文在拍mv。”

  “我寻思着,《铁甲钢拳》这部电影,场景太多,人物繁杂,还有机器人要运来运去,我当个制片主任已经够忙了,当副导演,实在是分身乏术。”

  “所以,我介绍小苏过来,给阿远认识一下,看看能不能当个副导演,帮阿远分忧。”

  一般导演有两个副导演作为帮手。

  一个是选角副导演,一个是现场副导演。

  当然,主要的角色是导演来确定的。

  但是,一些龙套,前景人物,没有台词的那种特约,路知远这种级别的大导演,不可能事无巨细的确定。

  所以,就需要选角副导演,来确定这些小演员。

  至于现场副导演,就是帮忙干杂活的,相当于是导演的助理,帮他统筹调度各部门。

  说真的,拍电影不单单讲艺术,也要像企业一样讲管理效率。

  路知远在摄影技术和艺术审美方面,毋庸置疑,但在管理方面,如果离开了忻玉坤这个大管家,估计撑死了也就拍个mv。

  人一过百,手忙脚乱。

  这么多人在一起,吃喝拉撒,都不一定管得好,更不用说还要拍复杂的电影。

  “那我在家里等你。”

  正经事,景恬大小姐也不好说什么,给路知远留下一句早点回来,便跟赵姗姗一起走了。

  “远哥,久仰大名。”

  其他人一走,苏沦便露出了小迷妹的状态,上前狠狠握了一下路知远的手。

  “客气了。”

  路知远看着眼前这个短发女生,渐渐想起了一些什么。

  对方似乎挺有才华的。

  在这个圈子内,一个女生想要当上导演,而且是自编自导,拍出一部票房成功的电影,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能够在另外一个时空混出头,足以证明苏沦的才华。

  “有地方住吗?”

  路知远没头没脑的问了一句。

首节上一节198/51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