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古惑仔》紧张拍摄的时候,蒋志强以土豪姿态,一口气捧回来了金气球大奖、最佳导演奖、最近摄影音乐三项沉甸甸的大奖。
这个奖项本身确实不是特别的引人瞩目,但架不住蒋二少有钱?
第二天,港岛多张主流报纸的副刊位置上都印上了蒋志强手捧三座奖杯的照片。细心看会发现,照相的背景特瞄的其实是维多利亚港!
1024火车头联合安泰影业的名字拉着一个红条幅扯在旁边,格外扎眼。
蒋二少小小的身体抱着三座奖杯,生无可恋的站在维多利亚港,手还扶着两家电影公司的条幅,凹造型摆拍+补拍照出了这张照片。
然后不等蒋二少反抗,这组照片就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各个报纸副刊豆腐块处。印的还不清晰,搞得不少市民都以为有人“独中三元”领奖金!
但不管怎样,这样一来,确实收割了一批的关注度。也符合吴孝祖与蒋志强两人对于接下来湾湾市场上映的计划。
湾湾娱乐圈此时特别喜欢追捧港岛热度,《一个字头的诞生》在港岛不但票房大卖,还接连获奖,对于接下来本片在湾湾上映自然又很好的促进作用。
…
南特三大洲电影节虽然如今才第七年,当初举办的时候纯粹是法国电影人为了方便三大洲电影交流,也就是俗称的黑中介……
雅拉杜两兄弟是法国著名的电影推手。
南特三大洲电影节属于戛纳电影节的马仔,不少第三世界国际的导演都受到过南特中介所的青睐,稍加训练之后,推到戛纳出台亮相。
电影节嫡系争夺不比必体育竞技圈差,柏林电影节与威尼斯电影节也都各有各的马仔和嫡系队伍。
这些小电影节就像是几大电影节的“青训营”。不断培养出各自头牌。
南特三大洲中介培训基地也确实培养出不少媚眼流苏的头牌。比如吴孝祖身旁的侯孝苋,包括后世的贾主席、张禁禁也都受过南特的扶持与吹捧。
华语电影圈,论捞奖,王墨镜不出,谁能与侯赔钱争锋?
内地第五代才开始在世人面前“站撸”才华,导二代兼带头大哥陈凯哥正带着黑黝黝干煸豆角似的搭档张一谋携手《黄土地》走上国际舞台。
田瘦瘦、黄建心等人也是如际遇。
在这种时候,吴导演却被南特另眼相待,人不在场的情况下都直接送上新手超值大礼包:金气球奖、最佳导演及最佳摄影音乐奖。
所以,蒋志强回来之后对吴孝祖横眉竖眼道:“你别拦我,我必须要吹5万块钱的!”
然后,港台地区的报纸上都出现了《一个字头的诞生》获奖新闻。虽不是头版,但也吸引了不少电影工作者及电影爱好者的眼球。
借着这股风潮,湾湾这边学者电影公司直接上档了《一个字头的诞生》!
吴孝祖的名字第二次进入湾湾民众视线内,不过正经的新闻这是第一次!
南特三大洲电影节如果不算让市民瞩目的话。
那么在临近新年之际,港岛最著名、专业的电影刊物《电影双周刊》推出的1986年十大华语电影则把吴孝祖推进了普通民众的视线里。
《一个字头的诞生》入选了年度十大华语电影佳片。
十大影片的评选是《电影双周刊》杂志创办于1981年,由港岛无数的影评人投票选出。
评选出年度“十大华语片”及“十大外语片”。评选范围是本年度在港岛地区放映的影片。
这个评选在港岛娱乐圈颇受关注,一经推出也受到了不少电影迷的追捧。
每年很多电影迷都会因为各自喜欢的电影没有入选而互相争论。
争议最大的是第二届1982年,《少林寺》这部很有划时代意义的点样就被影评人忽略了,可谓一时间激起千层浪,也产生了港岛电影圈很著名的一次报纸论战。
可惜影评人也很有理由:这部电影商业气息太浓。
问题是当年连《最佳拍档》、《败家仔》、《十八般武艺》、《奇门遁甲》这些电影都能入选,还有比这几部电影商业气息更浓的影片吗?
与其说《少林寺》商业气息太浓,不如说港岛电影圈对内地电影的歧视。
港岛电影圈排外这一点,在真正踏踏实实拍电影的电影工作者身上并不是很明显。最排外的反而是那些拿着笔的影评人。如果他们不排外,如何体现自己的牛叉?
借用后世高群书导演的一句话:华语电影什么时候有过专业的影评人?全扯淡……
这一次,《一个字头的诞生》入选十大华语电影,在影评人内部也有一些争议。倒不是因为这部电影的争议。
《一个字头的诞生》摆在这,想黑也要先掂量掂量自己体格。更何况还有俞乘这位女吊大佬的照拂。
争议最大的是吴孝祖的第一部处女作《雨夜屠夫》!
这部电影实际上也算是开创了港岛电影类型片一个分支,当年《僵尸先生》都能凭借开创类型片搏出一个位置,《雨夜屠夫》自然也该有一席之位!
但可惜……
一共十部电影,吴孝祖这个新人要一下子占据两席,其余人怎么办?
他们不要面子?
所以,《雨夜屠夫》硬生生被挤了下去。这一点也情有可原。况且吴孝祖也没怎么在意这一点,他的心思全放在影片拍摄上……
他不在意,但却有人在意了!
第143章 挖墙脚递铁镐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春风得意楼。
富丽堂皇的雅间内,灯光璀璨。
“三哥”
邓广荣挥手散去陪酒女,瞥了眼独自一旁的白面无须男子,雪茄在手中轻轻磕了磕木桌,略带深意又好似不在意的提点,“三哥,你这位‘契爷’真是好疼女儿们。
外边帮挡社好多人伸出的手不说,里边还要照顾每个女儿的情绪,真把自己当菲佣?契女们不一定会感恩……”
白面无须的男子粉衬衫,白西服,搭着一条花领带。翘着腿,手上拿着抛光刀修着美甲,闻言,吹了吹指甲,五指摆在眼前欣赏一下,满意点点头,这才开口。
“我如何教女,我心里有分寸。当妈妈的,自然要包容女儿们的任性。”
陈子强兰花指轻捏过一支女士烟,顿了顿,香烟含在嘴里,手指轻点了一下旁边拿着打火机点烟人的手背,含笑望向邓广荣,“之前我就提醒过你,年轻人不一定就好调理。你非不听……事实证明我女儿们的眼光不错。”
“诺,亚洲奖、鬼佬奖拿到手软,十大华语片都轻松入选。票房就更不用提了。
一部年度前十,另一部也有前三十。皆破千万。这种成就……”烟雾轻吐,不言而喻。
精明的目光隐藏在茶色眼镜之后,蕴含深意。
“呵呵,三哥讲的是。”
邓广荣笑了笑,叼住雪茄道,“还要感谢三哥帮我联系嘉禾在湾湾的戏院档期。等到影片下档,不如,我请三哥你去日本泡温泉……”
《义盖云天》湾湾发行,同样走的是嘉禾的发行渠道。
如今港岛的独立制作公司面临的窘境正是如此。
就算是你拉来了投资,来了大明星,凑齐了一副好牌。
依旧不行。
因为,你根本没资格上桌!
“最近邹老板和阿龙在筹备大制作,我哪里走得开。”
陈子强轻拉下墨镜,挑着眉目望向邓广荣,“这次湾湾票房好巧也是吴孝祖这个后生仔。邹老板倒是觉的最好和气生财……”
“哈哈,三哥。既然邹老板都讲和气生财,我还不至于同钱过不去吧?”邓广荣豪气大笑,尽显大佬本色。
“这就好,我稍晚一些还要回嘉禾开会……”陈子强推上墨镜,笑着点点头,客气几句告辞离去。
望着陈子强离开,邓广荣笑脸慢慢收敛,目光阴沉的瞥了眼桌上的《电影双周刊》。
上边自然就是1986年十大华语片的评选。
“嘉禾这一次在湾湾给我们的排片量远没有达到预期,摆明了不撑我们……”
旁边四眼田鸡凑上前,面色迟疑,“嘉禾这一次……”
“嘉禾圣诞档大卖,自然要借着这股东风登录湾湾了。”邓广荣目光中闪过一抹阴霾,“十大华语片,票房过千万。你知不知这代表咩?”
邓广荣不等回答,声音淡淡自言自语,“娱乐圈,能卖钱的导演与能卖钱的明星一样,都是不可多得的资源,甚至更受重视……”
娱乐圈,不管是导演还是演员,只要能卖钱,自然就会被投资人当爷爷供着。这世界没有人会和钱过不去。
想一想后世冯大炮在华谊的地位就可见一斑了。
吴孝祖此刻也算是一项很不错的资源。嘉禾这种巨头眼睛自然不瞎。更何况吴孝祖还势单力薄,这就更有吸引力了。
嘉禾自然没有必要为了他不去赚钱。
“邓生”
“有话就讲。”
邓广荣阴鹫的转过头,目光直射,“吞吞吐吐。”
“是是是。”
四眼田鸡点头哈腰的抹了把汗,认真道,“我倒是觉的咱们也可以学学《一个字头的诞生》。他们走的的奖宣传路线貌似很有市场,尤其是湾湾,票房成绩很不错……”
“继续……”
邓广荣目光烁烁。
…
《古惑仔》剧组。
“江制片?消消气,来喝杯清茶……”
吴孝祖一边笑脸如花的奉茶赔罪,一边不断给梁镓辉打眼色。
江嘉华叠着腿靠坐在椅子上,伸手想要指吴孝祖发怒两句,对方则立马露出笑脸。让她哭笑不得。
为了控制影片成本,身为制片人的江嘉华一天跑到吴孝祖的屋里摔了三次企划方案。
这第四次,江嘉华也不摔企划方案了,干脆坐这不走了。
梁镓辉冲着吴孝祖比划个OK,然后献媚的转向江嘉华,“老婆……”
“咳咳!”
江嘉华挪动一下脚,轻咳两声,梁镓辉瞬间就缩回去继续装作一条狗。根本不顾吴孝祖的眼色了。
说好的靓坤呢?
什么瞬间变丧坤了?
“阿祖,你也不必给他打眼色,投入成本问题如果你还是敷衍我,那我这个制片人,就不干了。”
江嘉华直接撂下狠话。她也看出来了,对付吴孝祖这种人,不能轻声细语。
吴孝祖也很无奈,他也没预想到《古惑仔》剧组消耗这么大。三百万的资金现在也还仅剩二三十万,真应证了花钱如流水。
“花姐你放心,绝对不会再超支了。”
最后无奈,吴孝祖只能给予了承诺,这才让江嘉华消气。然后女强人范的站起身,这才满意离开。
“……”
吴孝祖叼着烟,直视梁镓辉,“家辉,你变了。”
“有些事情你不懂……”
梁镓辉深吸了两口烟,撑了撑腰,表情慷慨的走出屋门,走出前顿了顿,转头道,“如果贤贤整日在你身边你就明白了。男人做人做事都不能虚头虚脑,一定要实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