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港岛电影人 第14节

  以1024手势之名,做一家能够上院线分享电影的缔造者。想想这也算我吴孝祖对港岛人民的和谐生活做的杰出贡献。

  公司经理兼法人:吴孝祖。副经理兼财务总监兼行政总监兼HR兼办公室主任兼制片主任兼外联经理兼……:江嘉华。职员:李莉成(肥成)、罗东、苏黎耀。

  公司接线员由楼下两名茶餐厅伙计代兼任。两名伙计很高兴自己从茶餐厅跑堂到影视公司接线员的转变。

  然并卵,年轻人终归是年轻人。

  这间连皮包公司都算不上的姨妈巾企业就这样堂而皇之且姿势羞耻地开业了。

  吴经理…吴导演咳咳…吴厨师在茶餐厅设下宴席,庆祝这间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影业巨头诞生。

  在一片歌舞升平、欢笑和谐的气氛中,众员工和影视界代表纷纷表达了他们对1024火车头工作室的希望和期待:

  “扑街”

  凸凸凸凸凸凸!

  凸凸凸凸凸!

  凸凸凸凸!

  凸凸凸!

  凸凸!

  凸!

  !

  PS:谢谢打赏!^_^

  噔噔噔噔噔噔噔噔噔,开封有张推荐票,人人喜欢都叫好!

第16章 草台班子,靓女难寻

  PS:诚挚求推荐票!

  吴孝祖圆寸,T恤,牛仔裤一身随意打扮,却依旧能吸引不少人的目光。

  翘着两条大长腿坐在九龙广播道的一间茶餐厅,手里端着一杯冰咖啡。

  路过的学生妹与师奶透过玻璃窗都忍不住偷瞄几眼。

  呷了一口5分钟前的咖啡,抬起头就能看到对面白色大楼上绿色字体的HK?TVB,颇为显著。这就是著名的广播道A1号,香江电视大厦。

  67年港英政府搁浅之前的决议,决心把广播机构统一放在一起,加强舆论管制。

  最后选定了这块位于狮子山山麓,浸会学院校舍旁小山丘这块地来安置所有广播机构,并在与窝打老道交叉口设立军营防暴。也就是著名的九龙东军营。这实际就是我军入港的军营所在地。官家巡视驻留地点。

  这块地方囊括了三家电视台和两家电台,成为香港名副其实的广播电视中心,因此也被港人称作“五台山”。

  “《小马哥与神秘女郎爱巢缠-绵,女方据传系大马富家千金》”

  肥成拿着《东方日报》兴致勃勃浏览着明星绯闻。如今红的发紫,热的烫手的神仙发不断霸占娱乐头条,可谓是爱情-事业双丰收。牵手新莲妹羡煞旁人,余留安安空窗涕泪。

  论起狗仔这职业,全世界都要尊英格兰流氓一声祖师爷。香江深受影响,狗仔发展的相当迅猛不要脸。相比较而言,疯行某伟干净的好似白莲花!

  “发哥这个女友长的蛮靓的,不过我还系最钟意莲妹。那身条…我见犹怜……可惜了。”肥成咀嚼着莲蓉包,对版面女子评臀论胸。

  “余…余桉桉挺妖娆…”苏黎耀在旁叹气,“安安大美女很遗憾。”

  “周闰发怎么没穿风衣?差评”罗东皱眉凝视半天不甘心的塞了口虾饺。

  小马哥三大爱好,风衣、剔牙、点钞票。

  肥成与苏黎耀两人怔了一下,然后齐齐的竖起中指,“戚!”。你这关注点明显不对。没发现发哥都顶黑眼圈了?

  众人插科打诨,梁镓辉与江嘉华两公婆十字紧扣,甜蜜地走进餐厅。

  让肥成觉得又到了日常食狗粮时间。偏过头,没有秀恩爱,就没有杀害!

  正食早茶的客人很多都是附近电台、TVB的员工,见到江嘉华,认识的就纷纷打起招呼。当然也有人对着梁镓辉撇嘴,隐秘的同身旁人讥笑。梁镓辉在TVB也是个传……奇葩。

  高材生报考训练班,把授课的前辈问到脸憋黑,直接大喊“GO OUT!”。结业后前途大好,成为TVB最繁忙的龙套。然后-戏霸之名不胫而走,被慧眼识人高瞻远瞩的TVB高层扫地出门。

  走狗屎运,东山再起。又走狗屎运,拿了影帝!不是每次出门都能踩到狗屎!果然

  众人戏谑中,他被封杀,烂大街。

  讥讽、嘲笑、冷笑、鄙夷、叹息。

  善意也好,恶意也罢。梁镓辉全是一副坦然受之。一个能直面询问,微笑承认“我就是那个梁镓辉”的人会在乎他人犬吠?

  辉哥表示我在意,但我不说,我会演。

  看着硬装作潇洒写意,但嘴角抽搐明显的梁镓辉,吴孝祖没出声声援。只是淡淡的扫了这些人一眼。

  男人的尊严,不必假借他人手挽回。江嘉华最懂这个道理。

  所以。当她知道有人找梁镓辉拍戏,高兴到自己都奋不顾身的帮忙。哪怕吴孝祖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导演。

  她相信自己的男人。

  ……

  “辉哥,花姐这样食得开?”肥成笑眯眯扫了众人一眼,打破尴尬,“识不识TVB的狄波?”

  “你一直讲你钟意红姑,没想到你口味这担,重口味!”罗东冷着脸。

  “狄波比红姑更晃眼嘛!记不记得她在《香港艾曼妞》里滑溜溜样子,身材惹火,简直骚到了骨子里,我就喜欢她这种人-妻-熟-妇”肥成贱贱的笑。

  “胖子,你比狄波的还大!”梁镓辉诙谐打趣,“小心四哥来刮你!”

  肥成哈哈一笑,随手指了指报纸,调侃道:“四哥忙着泡夜总会,恐怕没得空来抓我!不过他要是没体力,不如由我来帮忙擦灯。保准擦的又明又亮,照亮四哥人生路!”

  “挑!”梁镓辉竖起中指,其他人也都大笑。

  最近除了发哥的绯闻,最大的八卦就是四哥谢闲背着狄波去夜总会勾女三人行的报道。

  全港市民都看连续剧一样,看小谢的爸妈上演家庭肥皂剧,好不热闹。

  “在TVB得关照,找了一些女演员的资料。”

  江嘉华拿出一叠资料,“如今邵氏减产停业,演员都一窝蜂来TVB,不少演员不甘心只在这边领工钱,出来打野食的不少。很多皮包公司都乐意找TVB的演员来轧戏。”说到皮包公司的时候,江嘉华重重强调一下。

  吴孝祖权当没听到。拿起一叠资料,上边有很详细的资料。TVB在艺员管理上确实强势,全然一副旧式大家长式管理,但效果么,众说纷纭,有利有弊。别的不说,TVB内部排资论辈真的是全港第一。

  好坏不谈,最起码对眼下的吴孝祖好处多多。

  四名女演员,戏份最足的是夜总会舞女陈小兰和女学生谢慧欣。其中陈小兰需要一名年轻娇-媚的女演员,而且裸-露镜头多;谢慧欣则涉及到同男一号的很多探讨镜头,涉及到对男主角的塑造。都算重要。

  剩余两名女性受害者,一名为31岁收银员陈云云,一名为39岁女保洁员梁洛芬。戏份较少,比较容易选择。

  原本吴孝祖指望在资料上寻几名日后大放异彩的年轻貌美女演员,可显然TVB不瞎,训练班的好苗子早就被拔走了,剩下都是些孤魂野鬼,妖-艳-贱-货。

  “算了,还是花姐你来选吧。看名字看不出几多。”吴孝祖合上资料,无奈道:“我没其他要求,唯一要求就是长得要靓,为此,片酬可以提高一点。”

  想了想又补充道:“如果可以,再选一个够靓够英气的女演员演个女警察。总不能靓女全被害吧。我怕影片拍完靓女投诉我。”

  “你这要求说的真简单。靓女可是稀有资源,哪有那般好寻!”江嘉华点点头,还是记在本上。

  她同TVB艺员部、制作部都很熟,借调几名漂亮的女艺员出来帮忙不成问题。上下关系打点好,没人会嫌钱烫手。只要不是借给亚视拍片。至于阿猫阿狗的电影公司,全无所谓。当然,这也是江嘉华人脉够广才行。

  不明白这章为何屏蔽……

第17章 剧组成立,开机拜神

  PS:求一下推荐票。

  “祖哥,一台破机器借一日要3000块。得不得这样夸张?”

  肥成一想起今早租来的那台摄像机就肉疼不已,不免有些抱怨,“这些租赁公司简直在抢钱一样,一个破机器比一群龙套都值钱。3000块港币啊!在钵兰街能鞭挞一条街了!看看翡翠台天天话人权,话到最后人比机器贱!太平绅士们不管吗?”

  “太平绅士?去太平间管你好不好?”罗东冷笑。

  “哇,你这样讲我就无话可讲。”肥成夸张道。

  “3000块不算贵了。没熟人,5000块都拿不下。真正耗钱的是胶片。”邱立涛熟络的摆-弄面前的摄像机,头也不抬。刘玮强点头,弯腰去勾摄像机的底座,手法熟练。这次租赁摄像机,刘玮强出了不少力。

  “如何?”吴孝祖走过来看着面前的机器。

  “寰亚的设备还算OK,旧是旧了一点,但不影响拍摄。”邱立涛道。

  刘玮强直起腰也竖起大拇指,自信道:“放心,祖哥。没问题。”

  寰亚不但是一间发行企业,同样也是港岛数一数二的设备租赁公司。尽管这两年还未踏足制片领域,但也开始渗透投资出品领域。想来随着电影越来越热,也会下场圈钱。

  “好。收拾一下,准备去拜神。”吴孝祖点点头,很满意自己的副导演和摄像师。

  摄像师刘玮强不用提了,后世大名鼎鼎。一部《无间道》够他吹一辈子水。导演水平不提,摄像来算,他是港岛最顶级的摄像之一。

  邱立涛,为数不多的科班出身的电影人。摄像技术也非常厉害。不过很可悲,摄过的片子没有一部提名过金像奖,始终逃离不了邪导的命运。

  后世知道他的人不多,但他执导的几部cult片、类型片却名声在内。

  《埃博拉病毒》、《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的士判官》。堪称香江CULT电影代表。

  相信很多人看了《八仙饭店》后都不在吃叉烧包了。

  包括之后的《等候董建华发落》、《雏妓》等社会、现实主义的电影,亦然是相当有水准。

  不商业,不主流。游走在香江主流电影的边缘地带,这就是邱立涛,一个低成本电影的簇拥。

  ……

  不远处,一个简陋的木桌摆在场地当中,关二爷则威风凛凛提刀立在供桌上。小-乳猪、烤鹅、烤鸭,瓜果梨桃摆在二爷面前。摄像机此时也推过来,用红布遮盖起来。

  开机拜神!

  开台拜祭最初传自梨园行。

  据传,唐明皇李隆基敲鼓敲得好不说,还讹传会唱小花脸,常叫人在宫中梨园唱戏,因此被戏曲行玩了一把名人效应,尊其为祖师爷。故梨园开台前都要祭拜这位祖师爷。

  香江电影界不知从何时起,也流行起这套拜祭。不过电影人没那么高大上,有专门的祖师爷。

  因此选择了大众偶像关二爷来祭拜。谁让关二爷管的宽?既管发财,还管打打杀杀!

  港岛做生意的拜他!混社团也拜他!差佬还拜他。真不知道关二爷到底该帮哪边。

  电影圈不真不假的传着好几则不拜神,出现灵异事件的传闻。图个吉利,吴孝祖不能免俗。

  后世,这一套东西随着香江电影人北上也传入了内地,顿时风靡无数剧组。似乎用这种方式证明自己这行当源远流长,注重传统!

  实际没一个剧组学关二爷忠义两全,不侵嫂嫂。各个从导演到场工巴不得嫂嫂们不勾引,自己提刀上炕。

  世界上最脏的地方就是娱乐圈。

  燃炮、捻香、祭读、拜神,十几个人稀稀拉拉的捻着香,一一把香插-进关二爷面前的香炉。这些东西没有经吴孝祖手,而是由担任本片副导演的黎叔,指挥完成。

  一个从片场打杂、茶水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的“老人”。对于这些流程门清。吴孝祖很庆幸自己通过李钊基的关系找来了这样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行当帮忙。

  整个剧组不算演员和轧戏的工作人员,加起来一共才十几个人,标准的草台班子,称为电影界的杂牌军算是抬举。

  一个剧组的幕后工作人员多少人是标准?

  以现在港岛电影拍摄的平均标准,差不多在50人左右。

  小成本,几十万上百万投资的影片差不多三、四十人,大制作相对要丰富一些,成家班拍摄《警察故事》剧组工作人员全算上,二三百人是有的。

  相比较而言,《雨夜屠夫》剧组算低成本小制作影片中的低成本。

首节上一节14/1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