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倡的目的吴孝祖不知,但侯孝苋则是为了推销自己的新戏导演版《恋恋红尘》。
虽然参加不了戛纳,但可以为其他奖项做准备。
下午三点,算上公司的翻译、助理,一行六七人入住了距离影节宫不远的一家四星级酒店。戛纳电影节的到来,使得整个戛纳酒店业进入一年中最火热的时间段。
酒店距离海滨大道不远,开窗就能看到海,步行七八分钟就可以到达影节宫。整座酒店入住的大多数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人。
当然,好莱坞的许多大导演和大明星不会入住在这里。
太吵!
许多好莱坞明星多会住在不远处的小岛或者海景别墅、总统套房,总之有钱随便浪。
…
酒店门前,无数的背包客对着停下车的酒店住户走上去推销、纠缠。
“打扰一下,请问先生你介意留给我一个空铺吗?”
“我只需要一个床铺,我今晚就是你的!”
“帅哥,也许今晚我们可以一起度过一个美妙的夜晚,如果你愿意的话。”
一个个异国风情的女郎不断上前推销自己,只为了能够不住路边。在戛纳电影节的两周内,公园躺椅会成为一个无比奢侈的地点。
“咕噜”
蒋志强恋恋不舍的收回绿油油的眼神,深深的咽了一口唾液,瞥了眼老实巴交跟在身后的杨德倡与侯孝苋,冲着吴孝祖微微摇头:“我后悔帮他们订酒店了。你说……”
杨德倡目光弯弯的干笑,侯孝苋则紧拉了拉行李箱。
吴孝祖回过头,一匹一匹凹凸有致的大洋马,确实可人。虽然劣质香水味有点呛鼻,但有了大洋马,谁还在意一点味道。
“我觉得你可以试一试……”
“我也这样想,这些大洋马质量比兰街的质量好很多,而且还便宜!”
蒋二少不由分说,反抹了一把油头,手指掏出一把酒店房门钥匙,微微一转:“这些女孩都是梦想的朝圣者。我觉得有必要让她们净化一下我日渐黑暗的心灵!”
除了他,酒店不少男人都转着钥匙。
这场面就像是艺术、师范、护士学院门口,一排豪车前脸处摆放着饮料瓶一样。
吴孝祖对这场景太熟悉了。
并不是几十年后女孩子更open了,而是几十年后,一夜情的成本更廉价了。
侯孝苋松了一口气,紧拉着行李箱走进电梯。
正当吴孝祖也想推心置腹的与欧洲人民沟通沟通技术和友谊的时候,杨德倡一脸严肃开口道:“阿祖,我有一件事想和你谈?”
吴孝祖伸进裤子里的手触碰着钥匙圈,目光看着杨德倡郑重认真的表情,余光则瞥了眼角落里对视的冷艳目光。他很喜欢那个目光。
“很重要?”吴孝祖不甘心的问。
“关乎生死,关乎未来。”杨德倡声音铿锵有力。
“……(_)……”
吴孝祖低下头深吸一口气,看来这次没有机会和欧洲人民一较长短了,抬起头,露出诗意的笑容,直视杨德倡,“好啊,正好我有时间。”
“嗯,我知道。”杨德倡用手术刀般的思维回应了吴孝祖的话。
两人一起走进朝着电梯走去。
恍惚间,吴孝祖感觉自己的钥匙似乎……我说的是似乎掉在了地上!
吴孝祖全然没、看、见!
这时候总不会有一个人冲出来喊一句:先生,你的益达吧?
当,吴孝祖步入电梯的时候,这个事件并没有出现。
当然,也不会出现有女人学着昨天送机的王祖苋屁颠屁颠的跑过来,对吴孝祖讲:小哥哥,小哥哥,我有东西送给你。
“送什么?”
“把我自己送给你!”这种王式中二少女戏码。
“叮”
电梯停下,吴孝祖随着杨德倡、侯孝苋走进了他们的房间。
楼道里打扫卫生的胖保洁老阿姨客气不失礼貌的对着三个男人微微一笑,一副了然于心的模样。
“叮!”
突然,另一部电梯也升到了同一层真巧!
第249章 那一种电影宣言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湾湾电影宣言》????”
吴孝祖看着杨德倡掏出一份底稿,很想对其来一句:“Excuse me,Sir!”打断对方的话。
但,当他看到底稿上一行行熟悉的名字,吴孝祖眉毛一挑,心思沉稳下来。
眼前的这一份《湾湾电影宣言》恰若一个绝佳的契机摆在了自己的面前。
一个让他苦寻几多,却一直找不到的契机正大光明,毫无阻力地进入湾湾市场!!!
眼前的这份宣言是湾湾电影人对于“作者电影”的一次自我的争取。
1954年,特吕弗明确了“作者电影”这个概念。
法兰西《电影手册》坐馆巴赞,1957年大手一挥,直接发表言论:所谓作者论无非是把一个在其他艺术中被广泛承认的理论应用到电影上。直接确立了一批“作者电影”,把自己的队伍直接扩大。
左护法特吕弗、右护法戈达尔摇旗呐喊,顿时间吸引了一群“古惑电影人”,个个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开始了自由创作之路,每一个都好似斗士一样,掀开了电影史上的“新浪潮”运动。
可以说,“作者论”的观点对于法国“新浪潮”电影以及各国现代电影产生了重大影响。艺术电影理论和划分也正式被他们忽悠出来。
自此,“作者电影论”成为了艺术片导演的圭臬。
他们认为一个导演对于一部影片占有的分量,应该与一个作家对自己小说占有的分量一样多。
这就是作者导演最寻的最主要的一点。
所以……杨德倡觉得吴孝祖是一名作者电影外的遗珠,实际上也没毛病!
最起码《雨夜屠夫》、《一个字头的诞生》个人风格和整部电影的节奏都证明了吴孝祖电影的作者化。
前一世,吴雨森都被认可在内,何况此刻的吴孝祖。
后世,很多影评人喜欢把姜汶规划在作者电影的范畴内,当然,姜汶本人并不太认同。但不可否认,他的电影确实有其独有的作者理念。
吴孝祖对于所谓的作者电影内心深沉肯定是嗤之以鼻,但,眼前的两个货明显是典型的作者电影话簇拥。
《湾湾电影宣言》也被称为《那一种电影宣言》。
对于华语电影,准确点说,对于港台文艺电影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次的湾湾电影宣言如果比较的话,很像是后世内地电影界,2003年的“七君子上书”。
当然,面对的状况不一样,所图的要求也有所区分,但意义上却异曲同工!
但,吴孝祖看到的不是这些!
艺术,他并不关心,他真正在意的是:这部宣言出现,商业性浓郁的港片就真的开始了对湾湾的市场全面占领。
这分明是一个合理染指湾湾票房市场的机会!
看着满脸期待的杨德倡、侯孝苋,吴孝祖心思笃定。
湾湾市场?
错,一起为了艺术!
看着《那一种电影宣言》上面诸如杨德倡、赖升川、吴念镇、金士洁、焦雄平、侯孝苋这些湾湾本土电影相关人士,吴孝祖就知道自己确实可以充当一下“作者电影”簇拥。
这种人脉如果都放过,吴孝祖自己都鄙视自己!
想都不想,提笔就在《湾湾电影宣言》上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除他以外,还有不少港岛电影人的签名。
区丁评、方育屏、徐、施楠生、张庭鉴、舒其、关锦朋等人都在上边署着自己的名字。
“谢谢你,阿祖!”
杨德倡双手握住吴孝祖的手,一脸感激:“我相信,有这么多真正的电影人的努力,一定会改变湾湾电影的现状!”
没错,确实会改变!
军教片减少,政治负担减少,政府干涉减少,能不改变吗?湾湾当局经营的院线也可以引入各类型电影,这种改变……吴孝祖笑容诚恳反手紧握。
“一切为了电影!我也希望湾湾电影能够走出自己的一条路。各种干涉和误导减少,公众媒体全都尽心尽责,这对于电影来讲实属不易。
这一次,湾湾电影走在了港片的前面!”
吴孝祖的话让杨德倡、侯孝苋难掩喜色。
文艺电影需要吗?
答案是肯定。
这个世界总需要一些人去对于常人难以触碰和体会的情感、思维去进行探讨,从而引发社会的反思。
但,本质上来讲,对于一个地区、国家的文化产业,晦涩难懂的精英类文学并不能抵抗住外来大众通俗文化的入侵。回想一下我们的四大名著就该明白。通俗文学影响力显然会更大,不然四大名著为何不是《易经》?
文艺电影与商业电影本来就是扁担上的两端。好莱坞并非没有独立文艺电影,但攻城拔寨所依靠的最终还是那些商业大片。
在吴孝祖看来,单独的去吹捧某一类型电影,都是电影市场不成熟的体现。
《那一种电影宣言》对于吴孝祖来讲并没有太多的坏处,反而好处多多。
何乐不为?
“我的两部电影都会进入湾湾市场!”
吴孝祖斩钉截铁道:“票房多寡无所谓,但我希望我可以用这种方式支持你们的行动。”
看着两人神色微变,吴孝祖也不诡辩,坦诚的自嘲道:“我终归还是个俗人,电影票房……”声音中带着几分萧索的自嘲。
“电影既然上映,自然就该考虑票房。阿祖,你能坦诚的讲出来,我反而觉得更光明磊落。大家都是自己人,能够在展现自我风格、理念的同时获得高票房,本身就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所以你并不用羞愧。”杨德倡笑着道。
吴孝祖闻言,顿时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双眸充满了感激之情。
“容我称你一句杨德倡导演。你的话让我对于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有了更多的体会!
我日后一定会拍摄出更多好的电影作品给湾湾观众看!”吴孝祖表起了自己的“衷心”。整套表演充分表达了一个热爱电影的年轻导演对于电影的热情和敬畏。
诠释了,“虽然我想要票房,但我心理爱死了电影。”这种电影人的真挚情感。
杨德倡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虽然心中能够知道吴孝祖的一些小心思,但问题反过来看,难道自己可以阻止对方进入湾湾市场吗?
既然如此,何不送一个顺水人情。
不管如何,吴孝祖也算是“自己人”!
大家都不是傻瓜,唯一的问题就出在吴孝祖他并不是他们认为的那个“作者电影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