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奖双吴相会,吴孝祖当面讽刺吴雨森:你没责任心!”
翌日,港岛诸家媒体报纸都腾出版面来报道金马奖颁奖晚会的新闻。
其中《天天日报》通篇全都是对《一个字头的诞生》和《双雄》这两部电影的吹捧,继而大吹法螺,高捧吴孝祖上位。
从这一点上看查小昕和罗梁两个人“政治很正确”!
查小昕加盟以来,《天天日报》风气越发接地气,越发面向大众,与此同时,销量却也稳步上升。尤其是查小欣经过某个导演提醒,突发奇想,创作了“震惊部”和“沉默部”。
《面红耳赤!金马奖现场,两位导演竟然当场做这种亲密事!!!》这则新闻内容是吴孝祖与吴雨森两人笑着拥抱。
《震惊,他一夜三举,男人看了沉默,女人看了流泪!》吴孝祖收获了最佳导演、最佳摄像、最佳剪辑三项大奖!
《太可怕了!王祖苋竟然对刘德桦这样说!!》
《天天日报》娱乐版走上了一条“震惊”全港的道路。这条道路惊呆了无数的报业从业者和读者。查小昕同时也开始招聘狗仔。
相信随着“震惊部”之后,《天天日报》的狗仔队伍也会慢慢成型。查小昕这位“狗仔队之母”更会成为娱乐八卦的重要推手!
与此同时,《嫌疑人》的软广推荐也呈现在读者面前。
平安夜上映的日期也第一时间在《天天日报》上首先公布。
随即,《天天日报》上爆出张国脸色苍白打吊瓶的卧床照片。一时间掀起全港哥哥歌迷、影迷的关注,吸引了许多市民的眼球。
《震惊!他呕心沥血,他肝脑涂地!并病危中爆出惊天大秘密!不看不是中国人!》
“张国日前在拍摄金马、金像双料最佳导演的新作《嫌疑人》期间,为了符合拍摄要求,契合角色,连续半年时间进入角色,整个人的身体机能都受到强烈破坏。为了完成电影的摄制,张国用生命为赌注……”
张国卧床的新闻占据整整一个版面,惨不忍睹的模样让读者看了都惊愕不已,照片上的张国简直没了往日的丰俊朗逸,面色蜡黄,嘴唇发白,燕窝凹陷,青筋暴起,整个人充斥着一股暮气。
据说当晚《天天日报》报社总部就收到不下一百多封歌迷影迷的寄给哥哥张国的关心信及一百多个刀片!
哥哥的人气直挂顶尖巨星之列。
此时的哥哥张国则刚参加完台北的金马奖,跑去高丽,避免了港岛狗仔队的骚扰,也给《嫌疑人》的预热增加了一点噱头。
估计以港岛狗仔的节操,只要哥哥张国超过三天不露面,肯定就会传出“死讯”。
……
最近这段时间,吴孝祖除了在岳父岳母面前刷成就好感度,最主要是亲自勘察台北的一些涉及拍摄的场景。
具体的分镜头稿本要经过勘察之后,才好最终定稿,不然只能算作是臆想。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拍摄习惯和拍摄风格。同时,每一个电影创作者也都应该是一个艺术欣赏家。
《赌神》的大投资,注定这部电影不是一部将就。
各个场景就显得格外重要和考究。
老谋子在拍摄《红高粱》的时候,为了达到影像效果,亲自和莫言一起种高粱。凯哥为了“大唐梦”特意花时间按要求建了一座影视城。
不提他们的电影好坏,最起码创作态度就比很多半路出家的导演要强许多。
电影就好像一个孩子,一丝一毫都体现着创造者的骨血。这个‘孩子’当有一天走在大街上,走在观众面前,穿着打扮能看出娘的手艺,说话办事就显出爹的教养。
用心没用心,一眼就看出来!
除非这种事情,你也能找到隔壁老王出手帮忙!
台北的几处场景并不太符合吴孝祖的要求,只能一边继续寻找,一边根据拍摄传达的要求,简单修缮、搭建符合电影拍摄的场景。
也幸好台北的戏份很短,要不然这项工程的巨大及繁密的调度就足以让此时许多港岛半路出家的导演当场坐蜡。哪怕到了后世,许多港片导演们也不擅长这种工作模式。可能唯有徐、陈可欣、杜大炮及刘伟镪等几个寥寥无几的导演可以把控好这样大的拍摄调度。
台北,忠孝东路。
1024火车头电影公司(湾湾)分公司办事处。
因为是办事处的缘故,并非真的进军湾湾,所以吴孝祖并没有大张旗鼓刺激太多人的敏感神经。
只是租了一间写字楼的几间办公司,简单落地生根。这次金马奖的缘故,公司负责人也都跟着过来。
“《嫌疑人》宣发方面做得怎么样?”
吴孝祖对江嘉华及公司的宣发部门负责人问,“总不会只是拿几张哥哥住院照片就了事了吧?”
“吴生,我们同盛世国际进行了宣传洽谈,大致前期会以哥哥为宣传卖点。我想观众会买账……”负责人利落回答。
“你想?”
吴孝祖挂着淡笑,轻声道:“宣发的前期一定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依据影片的素质判断观众群体,从而制定合适的宣发策略。
《嫌疑人》这部电影的受众群体你们经过调查了吗?投放广告有的放矢吗?
你喜欢?你喜欢的观众就未必喜欢!
同样上百万砸下去,你连谁会进场买票都搞不清楚,你告诉我,我凭什么发工资给你?
难道就凭一句,你想?”
吴孝祖声音平和,可却压得那个宣发部门的负责人大气不敢喘,冷汗滴吧滴吧的往下淌。
“电影宣发看起来,好像直接面对的是院线和戏院,但事实上,我们的投放更应该直接面对的是观众。”
吴孝祖瞥了对方一眼,“这次的宣发,我们以观众心思为准。既然你认为张国的新闻有市场,那就先去试试。”
打了个巴掌,又递过甜枣。
能够坐在这里同自己汇报,足以证明对方的才能自然不差。他要做的只是及时敲打,并且完善整个宣发流程就可以了。
倒也没必要追求所谓的额完美。
有些力求完美是陷入细节之争的铺路石,必然带来无数的效率低下。因为所有的项目开始就不完美,每个人对完美的要求也不一样。
“好!”
负责人欣喜的点点头,继续滔滔不绝的汇报,“我们这边计划先以张国先生的敬业为噱头,加上这部电影的绯闻,然后适合的时候推出同名小说……”
“同名小说一定要与电影上映做好协调。”吴孝祖又道:“计划哥哥多跑路演!”
不可否认,哪怕到了后世,路演依旧是票房利器!只能让哥哥张国辛苦一点了……
《嫌疑人》宣发流程需要精准营销,这部电影相对来说肯定会比其他电影受众要小。就好像当初的《恐惧斗室》。
越是这种小成本电影,实际上越要注意宣发策略。
你所看到的以小博大的电影,实际上每一部后边都是巨大的宣发团队在运营。投入的宣发成本甚至超过电影制作成本也不稀奇。
好莱坞小成本电影《女巫布莱尔》、《鬼影实录》都是宣发成功的优秀案例。国内的《前任3》、《失恋三十三天》也都一样。
可以预见,接下来哥哥张国会成为全港最忙的男人!
咳咳!
这可不是吴孝祖自己的主意,这是全公司的意见。
震惊!某作者为了码字竟然喝了这个东西,看了之后所有人都沉默了!!!(⊙o⊙)…状态不是很好,这两天一直睡眠不足,喝了几罐红牛。
第387章 半路救场,茗茶邀请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邵氏片场。
一把摇扇睥四方,两盏大灯照八荒。
肥成站在搭建好的半包围的房间内,盯着眼前的古代木床。狄波扮演的高阳公主全身缠着轻薄纱幔,身材妖娆的躺在床上,秀发披散开,恍若牡丹花海,旁边俏立着几位穿着清凉暴露的丫鬟。
红纱幔在黄灯罩的萤弱灯光衬下,璎珞随风轻摆,流苏叠落,艳美缤纷,充满了大唐艳彩之风。
“增加几组地灯,阴影处显得太暗,不符合这处女主角的心境。”
吴孝祖趴在捡拾器的黑帷幔之中,提声叮嘱,“外面窗户上的棉被减少一层,试一试能不能让自然光与我们的补光进行合成。这场戏设定的是黄昏之后,不能太亮,但也不能太暗。这才符合高阳洒脱的心性……”
吴孝祖在给肥成分析这部电影及设计分镜头稿本的时候,已经无限的拔高了这部电影的立意。
春、夏、秋、冬。
四季代表了高阳一生之中的历程,这部电影毕竟不是一部纯粹的史诗巨作。所以,春潮截取的是高阳公主的春光烂漫,夏日则是高阳公主碰上了辩机之后的热情奔放,秋天则是两人的苟且温存,寒冬也是这部电影最后的惨烈结局。
古装戏反季节拍摄属于常态,《绿帽王》对于季节也有要求,不过秋季正好适中。即使反季节拍摄,也不会让演员太过难熬。
这场戏颠倒黑白拍摄第一是为了赶时间,第二就是为了营造出人约黄昏后的状态。
吴孝祖才刚刚从湾湾回归港岛,没等约几个炮架开炮,就接到肥成“江湖救急”的电话,请到《绿帽王》剧组来“坐诊看病”。
没办法。
这部原计划二百万的电影,拍着拍着,就拍超支了。同时,肥成对影片处理也陷入了腿软之中,难以自拔。
拍摄电影很容易陷入泥潭之中。
这往往是导演底蕴不足、经验不够的缘故。
无奈,只好自家大佬来救场……
肥成这货属于同矮大紧一样的“眼高手低”,讲电影讲故事他就万分犀利,恰若雄藏波涛万卷书,真正让他动手拍摄电影,就拍出一部《那时花开》和《大武生》这种品质。
吴孝祖也避免自己加入太多强烈的个人印记,好似《寻枪》一样,姜汶的强烈风格充斥整部电影,生生把志大才疏的陆lll给提领起那个高度。在之后,这部电影的强烈风格再无在陆lll的影片中出现过,回头想想……你非要说《寻枪》是陆lll作品,真的张不开嘴。
“长毛,准备一下,这场戏选用定焦镜头拍摄!”吴孝祖想了想,当机立断的改变了原本的拍摄计划。
老生常谈。
重生之后,没接触过电影制作,没有千百次拉过一部电影,就算是你拿电脑拿过去,一个桥段一个桥段复制拍摄,你一样拍不出原来的味道。
镜头的变化就会影响电影质感。
这也是为何吴孝祖这么有钱(叉会腰~哈哈)的情况下,还需要坑钱拍摄影片。每一个导演都需要用影像来试演自己的心中想法,然后慢慢成型。
电影需要试验奠基。
就好像很多人说重回过去抢先卡车司机拍摄《阿凡达》。这种情况很难达成。实际上,卡梅隆在《阿凡达》之前,连续实验了多部纪录片来完善相关技术。
这种情况在工业电影支撑体系下显得更为重要。
就好似漫威电影,如果没有《钙铁锌侠》、《打针会变大》、《我弟虐我千百遍,我待我弟如初恋》等这些影片的基础,漫威宇宙也不会成型一样。
当然,除非你同小四一样,片场只要宠幸男演员就可以了,上手拍戏有执行导演。
“祖哥~定焦为乜就可以?”肥成腆着脸,双眼一水的求知欲。
“定焦镜头可以把光圈放大的黄毛聚焦在部分锐焦外,让镜头更有层次,获得更好的景深效果。尤其是在这种室内彩色景下,定焦镜头的光圈可以达到1.2以上,这样可以获得更理想的画面质感,减少噪点。”
邱立涛一边操作着机器,一边给予解答,最后忍不住反问,“肥成,你摄像助理出身,不懂的这些?你师父傻强点教导你??”
肥成尴尬的讪笑搓着手。
电影拍摄实际上大多时候都是用定焦镜头,因为画质更好,同时有滑轨可以使用。
但是肥成是谁的徒弟啊?傻强啊!
那货的变焦拍摄算是继承了新浪潮的风格,新浪潮之中,充斥着大量无技巧剪切和特写柔焦镜头等现代镜头语言的作用。《雨夜屠夫》这部电影中就大量采用了变焦镜头。
吴孝祖本人的风格化电影语言就存在着这种镜像。这也导致肥成一上手就选用了这种。
问题是,你一lll级片当然是画面质感比风格化更重要啊!!!
你问问,谁看这种电影会不喜欢1080P的超高清分辨率,会专门喜欢720P?这种电影,画面质感更优秀当然比风格更重要。
当然,灯光是情色片的灵魂。
尽管不如东瀛AV那种女优对灯光的刚性需求,但最起码也要有高丽19禁电影的质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