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港岛电影人 第352节

  我同他讲了这部戏,你替我操刀……他想约你,大家起谈谈这部戏……我也同翔叔打了电话,他也欣然同意了。”

  肥成一擦手上的油腻,满面红光侃侃而谈,“我还同他讲了我的《大唐梦回唐朝》系列,然后叔建议我还可以拍《宋风清明上河图》、《元青花草原情歌》、《金钗叙天子守门晚明如画》、《野猪皮满汉全席》的构想!

  梦回唐朝我就想多拍几部,《梦回唐朝II日月当空:女帝媚娘》、《梦回唐朝III贵妃醉酒:儿媳杨玉环》。

  然后,宋我就拍扒灰圣人、拍李师师,元就拍黄金家族的父妻子承群戏,拍忽必烈,明就拍秦淮河、拍东厂畸形,清就拍叔嫂情缘大玉儿,十不全老人……”

  “……”

  吴孝祖看着滔滔不绝的大胸弟,莫名的好似看到一代天骄‘成鸡嘶喊’在冉冉升起

  对方按这个节奏会不会成为港岛lll级片教父……不,如果真的是按照这个方式拍,他简直就是民俗历史专家!

  唐宋元明清,朝代更迭的民俗风情!

  这是想要凭借一己之力,提高整个华语lll级色情片的水准啊!

  吴孝祖都没想到叔和他竟然如此投缘。

  自己前脚刚想出“新世界宇宙”这种商业系列,自己的大胸弟就想出lll级色情宇宙系列?

  如果真的做成,对方的小成本下票房收益不会低,最主要在录像带市场简直就是吸金利器啊!

  好莱坞圣佛南多峡谷的产值数以亿计,东瀛的此类电影更是其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这都说明情色片的市场真的巨大!尤其是录像带市场兴起之后…更是如此!

  “噢……好,有机会一起谈谈。”

  看着肥成期待的眼神,吴孝祖嘴角抽搐回答。

  “祖……祖哥,《电影双周刊》又……又评选了1987年十大华语片。”

  苏黎耀说话间擦了擦手,从身旁的公文包里掏出《电影双周刊》,“去年《雨夜屠夫》与《一个字头的诞生》就已经创了记录,今年《双雄》和《嫌疑人》又双入选!连……连续续续两年……两部电影入选……了!”

  “呵呵,看来余乘与陈柏笙是真的捧我场……”

  吴孝祖听闻笑了笑,翻开杂志,果然《双雄》与《嫌疑人》再次入选1987年十大华语电影。

  遗憾的是《古惑仔》、《恐惧斗室》实际上也都非常有现实的影响力,可惜陈柏笙再捧自己,也不能让四部电影入选。真的那样,估计华语电影圈会爆炸啊!

  真的会死人的!

  十大华语电影的评选不局限在港片之中,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湾湾电影和内地电影一样会入选,但入选及其严苛。后世老谋子、杨德倡、侯孝苋都有入选。

  这种荣誉用处不大,但对于正上映的《嫌疑人》也算是一次强有力的推动!

  《嫌疑人》上映7天,票房成绩降幅在正常范围内,

  所幸有许多文艺女青年和被恋爱冲昏头脑的年轻人都二刷三刷起这部催泪炸弹。

  看完这部电影的女人文青情绪爆发,全都以泪洗面,然后就感叹人生苦短,晚上喝完酒之后在时钟酒店被洗面奶洗面。

  因为有工作日的缘故,上映票房累计达到了1570万。这个成绩非常火爆了。正常放映时间在20天上下,按照正常的降幅比例,这部电影票房不会低于2700万。

  毕竟这部电影还是文艺性质的影片,无法与《双雄》那种大制作纯商业片相比较。这个成绩也足以称雄港岛文艺片票房冠军了。

  何况,小说与唱片马上就会推出,如果受到追捧,相信影片也会受到影响,票房的上限成绩取决于这些周边产品的销售情况。

  “对了,二少,我嘱托你戛纳报名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吴孝祖舀了一口汤,细嚼慢咽问。

  《嫌疑人》这部实验性质的电影,吴孝祖有心把其推送到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上试试水。

  “放心好了,我们之前在欧洲选片的时候,有合作的代理公司,他们全权帮我们申报审片程序,并协助完成。

  只要我们这边的推荐人推片过去,进入主竞赛单元问题。”蒋二少抿了一口白酒,一脸舒爽。

  戛纳电影节报名方式很宽广,自从1978年,雅各布开始担任戛纳影展选片总监,并全权负责选片工作之后。改变了之前的选片方式。

  以往,戛纳电影节选片由各国相关部门挑选年度佳作送审参赛,如今,任何电影人都可以自主报名,独立电影人可以邮寄电影拷贝去组委会参展。

  当然,个人报名受到的关注度远不如人脉推荐或者其他渠道推荐。

  这种方式基本适用于初入影坛毫无人脉的新人,碰运气的几率大于入选的几率。

  相比而言,人脉推荐、参加相关电影活动和独立电影展被国外选片人选中、寻求发行公司和代理公司的帮助是几个比较好的渠道,受关注度也会提高。

  每年9月之后,电影节组委会便开始了环球选片挖人之旅,有人脉或者被赏识可以直接推荐到选片组手里,这样的方式受到的关注程度和重视程度远胜于个人报名参赛。

  例如后世贾老板就是受到了北野武的看重,把其推荐给了选片组委会。

  《嫌疑人》自然不需要自主去报名。

  “那就好。”吴孝祖点点头。

  “对了,相没想过参加柏林电影节?我那边合作的代理公司在柏林电影节也有人脉……”蒋二少道。

  “柏林就算了,影片风格不讨喜。”吴孝祖一口回绝。

  戛纳电影节三大电影节这种A类电影节对参展的影片要求很高,也有明确规定,不能出现一部电影参加多个A类电影节。

  “柏林电影节更倾向于政治题材或者有政治隐喻的电影,我们的影片不占优势。相比而言,我们色彩上的创造更符合戛纳电影节的风格。”吴孝祖解释了一句,“况且时间上也来不及了……对方主竞赛影片应该已经公布了吧?”

  柏林电影节为了错开戛纳电影节的时间,从五月转到了每年二月。现在再去运作,时间上确实有点捉襟见肘。

  “那倒是。”蒋志强混迹西片市场,对于这些自然也非常清楚。

  当然,其中还有一个不可明喻的原因,吴孝祖没有说。

  前段时间,他在《文汇报》上看到了一则消息,新闻报道:内地新人电影导演张一谋带着处女作《红高粱》入选了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相比起《红高粱》里边对于政治的隐喻以及人性的描述,《嫌疑人》在类型上就不受柏林电影节评委们青睐。

  吴孝祖可不愿意去和老谋子硬碰硬,尤其是在明显自己的这部《嫌疑人》的风格在柏林电影节不受待见的情况下。

  当然,真的论起来,此时的吴孝祖绝对不怂小谋子这个新人。

  吴孝祖的地位可不是小谋子能够比肩的。

  如果说《红高粱》的色彩运用对于西方人是一种大胆的创新,那《嫌疑人》的色彩就是一种集大成的开创!

  当然。

  华语电影在国际电影扬名总归是一件好的事情。

  4000大章奉上!

第415章 嫡系导演,刀刀扎心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九龙塘电影工作室。

  吴孝祖闲散的靠在椅子上,非常感兴趣的翻阅徐和胡金诠关于《笑傲江湖》的明史背景资料。

  这份明史资料很细致也很全面。

  不遗巨细的就连明人服饰的盘扣款式、梳头用的篦子、喝酒的器皿都有考古器物的图片和详细的说明。

  这份资料对于拍摄明史古装剧算得上瑰宝,这里边很多资料都是湾湾大学历史系、艺术系的老师们研究撰写的文献资料。

  吴孝祖打定主意走的时候一定复印一份打包带走,不为自己也为大胸弟不是?

  这绝对是专家级的考证。

  胡金诠导演的明史修养算得上是十分深厚,其国学、文学修养更是让后世许多电影人汗颜。

  对了,胡导也喜欢画画,不过人家是钟情于山水之间的真大师。他的经典电影《侠女》里的画作很多都是出自他的手。

  至于吴孝祖……会的,会有鸡会成为大师的。

  坐在资料室,能够听到隔壁胡金诠儒雅云云的声音若隐若现传过来。与之相比,徐的尖声更加明了。两人的研讨总伴随着意见相左的争论,每次徐都被胡导演轻描淡写的知识论据给驳的哑口无言,却还不敢撒泼发火。

  没办法。

  胡金诠影坛地位实在是太高。

  多高?

  几层楼那么高!

  十几年前就享誉国际,拿下第一座坎城(戛纳)影展奖座(最高技术大奖),在当时那是很大的荣誉,象征华语电影也进入世界影坛的颠峰至于其他国际电影节的奖项数不胜数,且多次担任各类电影节评委主席。

  如今,算得上70、80年代亚洲地区可以与黑泽明相提并论的影坛巨匠。

  此时的华语电影门国际上扛把子第一人!

  要不然上一次如何把吴孝祖的《一个字头的诞生》运作到戛纳非竞赛单元呢?

  他这次过来除了应施楠生相邀来参与《笑傲江湖》资金研讨外,最主要还是让胡金诠推荐自己的《嫌疑人》进入戛纳选片小组的眼里。

  此刻的戛纳还未成为大师殿堂,但是依旧是门槛重重。每年戛纳收到的影片将近千部,从中选40部左右进入戛纳电影节,其中入选主竞赛的不超过一般。

  所幸,戛纳此时才开始在国际上独占鳌头,增加影响力,还不限制影片一定选择戛纳首映,这一点要到后世,才会强制规定参展电影必须在法兰西影院上映才可以。

  胡导演的《侠女》就是在这种情况。

  当时这部电影胡导演历时三年拍摄完成,为了仿古街道就不惜血本的搭建了九个月,技术人员超过1200名,这些道具就花了上千万新台币。

  《侠女》完成后,胡导演就有意送戛纳参展,不过联邦公司不相信会得奖,拒绝无谓的费用开支。

  要知道,一部电影推上影展,所需的公关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无奈,只好在港岛率先上映,再做定夺,可惜票房实在是差强人意!联邦公司也就不提参展的事情了。

  不过胡金诠没有断了参加戛纳的心思,时隔两三年之后,胡导自己筹钱买断了欧美发行版权,又筹资重新剪辑了一个导演剪辑版送到戛纳,这才获奖。当时该片的英文字幕校对就是许安华导演负责的。

  所以此时的戛纳并不在意电影是否在地区放映过,只要剪辑一个国际版本就OK了!

  联邦公司的老总都捶胸顿足的气晕在卫生间。这部耗时三年多,耗资几千万投资的大制作在港岛湾湾陪的是一塌糊涂,反倒是胡金诠得奖之后,手中的欧美版权赚得盆满钵满……这你上哪说理去?

  这也是吴孝祖费尽心思的与杨德倡、侯孝苋、王佳卫打好关系的原因。

  赔钱货也有闪光点!

  1024火车头电影公司要想发展,必须涉及到发行。

  在电影链条下,发行公司的利润和风险绝对比制作公司更大!

  《恐惧斗室》、《嫌疑人》的发行就是1024火车头在自己做。

  吴孝祖不断推片去欧洲参展的主要原因除了扬名之后好骗钱外,也想涉足以后华语电影海外发行、买断和代理。小投入,大回报!

  玩制作在港岛上限顶多就是这么高,但发行不一样!侯孝苋、王佳卫之流坑了制作公司的钱,虽然本地的发行商用来宣发的钱也会打水漂,但那是小头……

  但!

  海外发行的情况,老王兄弟和老侯兄弟那可是捞钱的一个金字招牌。轻轻松松几百万欧……要不然为什么外资老喜欢投资他们的电影?

  这个时间段,华语电影人真的是手段稚嫩。对于发行并不看重,尤其是海外发行更是不是很在行。全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吴孝祖不一样。

  他早就看准了这块的市场。

  到时候,哪怕90年代港片衰落,他都可以做一个顶级的二道贩子,大赚特赚!

  把小谋子兄弟、凯子兄弟、小文兄弟、老王兄弟、老侯兄弟、蔡鸣亮兄弟他们的电影团购拿去海外参展,代理发行。

  薅完第五代,还有下一代…

  薅完国内还有东瀛和高丽。

  尤其是高丽……他的声望不要太高!

首节上一节352/1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