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港岛电影人 第856节

  其余几位也都是北影的学生,其中此时与张一讨论的最起劲的就是后来绮绮子的前夫哥王全胺。

  老娘拿36D陪你玩,你当我是空气啊,居然去女票两只野鸡。。。。。

  “一导演,《红高粱》里边对于农民的愚昧是有意为之还是说想要表达那个时代的局限性?是想要追逐民族的劣根性?”

  一头黑浓秀发挂着一撇小胡子的王全胺对着态度平易的张一直接发问,眼睛则不时瞟向蒋雯郦。没错,这位也是渣男团一员,此时他的女友是同班同学孔林。

  他这时候整个人都流露出浓浓的文青味道。毛线衣搭配衬衫,脖领处围着围脖,手里还拿着一本诗集,旁边有的女同学看向他的时候,纷纷露出爱慕神情,妥妥文艺男青年的模板。

  “《红高粱》并不是十分具有现实性的作品,也不是一种对民族文化的寻根,就是讲的生命的张力……”张一认真解释。

  同时笑着摸了摸后座女儿的头。

  “一导演,我觉得你还是要拍一些更有文学性的作品。”王全胺胸有成竹说:“拍点深刻的作品出来……你的《红高粱》太商业了!”

  他也确实有这个底气。

  作为还未毕业就受到不少大佬重视的人才,王全胺基本上就是主角模板一样的经历。家庭不用说了,自行百度就明白了…

  考进表演系,然后泡表演系班花,化作人形榴弹炮。旁听导演系,比导演系学生还厉害…今年,直接与中戏的另一位天才戏疯子贾宏生一起合作了《你好,BJ!》电影。

  哪怕上次吴孝祖在北影‘批评’他,反倒都让他出了名。得到了一个“敢作敢为”、‘不惧权威’的名声。

  算得上是天之骄子。

  与此同时,不远处一台黑普桑也慢悠悠颤颤巍巍的开过来。透过挡风玻璃,能看到坐在副驾驶的马爷紧紧的拽着车顶上的把手。

  黑普桑一顿一顿就和卡帧似的朝这里挪动,坐在主驾驶位置上的冯裤子满头大汗,表情比按F开坦克还认真。

  这位野路子三级美术师为了往上爬,真的是拼了命努力。

  有时候,我们嘲笑他是王的跟班,京圈最初的一条狗……但,仔细想想,实际上挺励志的,不是?

  成功的路上,脸又算什么?不管这位后世口碑是不是臭了,还是跟不上时代了,最起码他努力的经历,值得每一个为生活打拼的人钦佩和学习。

  “呵呵呵,我尽量。”张一还是很低调,不张扬也不惹事。

  “商业怎么了?好电影还分商业和艺术?”

  许卿丝毫不顾这位师兄的面皮,直言不讳的道:“你忘了当初吴导演怎么说你的了??”

  王全胺脸一黑,偷瞄一眼蒋雯郦,依旧还保持着风度,嘴上却争辩道:“电影理论,又不是一家之言!”

  “那你倒是拍一个?”许卿不依不饶,已有了京城大妞的风采。

  “嚯,这么热闹。”

  正在王全胺像一只孔雀,不断当着蒋雯郦面开屏的时候,门口处传来一声嗤笑。

  吴孝祖与凯哥夫妇一起笑着走出来。

  “小茉子,快点叫人。这是凯哥叔叔、洪荒阿姨和吴孝祖叔叔……”

  “叫哥哥就行。”

  吴孝祖阻止。

  看着吴孝祖笑眯眯的模样,张一警惕的拉了一下自己闺女,强调道:“还是叫叔叔吧,辈分摆在这呢。。。。”

  “……”

  谋子你这是啥意思??吴孝祖瘪瘪嘴,搞摄影的心和书友一样脏。

  “吴…导!!导……”王全胺等北影学生纷纷开口,身上那股热情似乎忘了刚刚的言语。

  对于这群男同学,吴孝祖选择漠视。

  “吴导!”

  许卿与蒋雯郦两人媚眼如花的惊喜的发出清脆的叫声……额……形容词贫瘠。

  “噢,你们也在?”吴孝祖瞬间露出和蔼和亲如老父亲般的笑容,整个人透着一股行业大前辈的举止,目露欣赏。

  《华夏女排》这部戏只剩下零星几组镜头了,张一、凯哥他们都已经开始筹备自己新戏。蒋雯郦与许卿两人也杀青了。

  忽然一见面,也挺欣喜。

  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炮架不挨炮?港岛的接触本身就让她们生了非分心。

  端尿盆都是一把好手。

  王全胺见到吴孝祖的时候,实际上已经露出警惕,尤其是看到蒋雯郦那桃花满面的姿态,整个人都感觉到巨大的威胁在逼近……

  总感觉自己被抽走了一部分肾气,

  刹!

  “吴爷!”

  夹着包,满身媚俗的冯裤子殷勤的从车上下来,隔着十几米远就主动点头哈腰打招呼,还特会来事的帮马卫都打开车门。

  见到来人,吴孝祖露出笑脸。

  坑钱的好手来了,自己的四合院摆件也有着落了……

第924章 文青一让人讨厌,庸俗便有恃无恐(下)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马先生,久仰大名”

  看着面前耷拉着眼皮透着精明的马卫都,吴孝祖客气的主动拱手招呼。

  京城这些捣腾古董的就没有一个善茬。

  从那吃了唐长老的女施主,到搞‘好莱坞女星’的李先生,再到面前这位闽隐龙帝的发小,全都是真实版古董局中局老朝奉的小红袄……

  这位虽然在后世不在京圈立山头,但自承深远,绝对不容小觑,各方关系也玲珑,早年间黑心的事儿办得不是一件儿两件儿,到老反倒是缓和了,峥嵘岁月的事儿也都洗的差不多了。

  所幸

  他们在坑,也坑不过时光。你有可能赚,但吴渣狗绝对不会亏。

  这年代,我买古董就凭三件事钱、钱、钱!

  “吴先生您客气,马某愧不敢当。”

  马卫都透着狡黠的眼眸打量面前这位港岛电影人,微微拱手,露着笑容,“常听小刚谈起您,百闻不如一见,见面更胜闻名。”

  “哟,马爷原来是你呀!”凯哥笑着打招呼,显然也与马卫都很熟。

  这倒也正常,都在京城文艺圈这一亩三分地混,低头不见抬头见,也实属平常。

  “凯爷,洪夫人。”马卫都也笑着招呼,同时也冲着张一点点头。

  这倒是真不熟。

  小谋子很少混圈子……在《红高粱》之前,也没人看的上他啊。当初《黄土地》还是凯爷使手段才留住的这员悍将…日后的西北圈现在刚刚有点雏形。

  “咱们大伙儿就别在门外杵着了~里边请吧,几位爷……”

  冯裤子主动开口,然后指着四合院,笑道:“回头我就去房山给孝爷定两个石狮子,把这大门气势撑起来……”

  “噗哧…”

  王全胺嗤笑,“那也太庸俗了吧?就和地主老财的院落似的……要我说这四合院住着就忒没劲儿…还不如楼房舒服。现在住大杂院简直就是土老帽儿……”

  “庸俗?”

  马卫都眼皮耷拉一眼王全胺,“爷们儿,这四合院可不土老帽儿,放石狮子更不俗。

  你可知道,我们北平城石狮子起源于辽金时期。起初这都是贵人们专属,上至皇宫、王府、达官贵人,下至大小官员的衙署、府邸,要知道,明清时期,最底也要七品以下官员才能摆这石狮子,你说俗?

  再说这四合院。

  这可不是普通的四合院,眼前这三进院以及这对箱式雕狮子抱鼓石,那当年最起码也要是个四平以上的文官。你看着门楼顶,这上翘的装饰叫蝎子尾,也叫朝天笏。

  这门楼的横梁看到了吗?这叫雀替,也叫“插角”或“托木”,你去梁思成先生的建筑学书本上看看,这很符合力学原理,同时也有美学在里边……可不是一句庸俗就能贬低的。”

  “这么多讲究?”

  许卿这位京城大妞也忍不住仰头打量,大胖胸挺拔如山丘,涌在吴孝祖眼前。

  真凶。

  门楼上说的精彩,实际上这时候已经破旧不堪了。

  这年头,没钱人才会住四合院、大杂院呢,有钱的谁不以住小洋楼、单元房为荣?不说其他,四合院上茅房有时候都是个难题。

  总不能在京城这个首善之地挖化粪池吧??

  “当然,现在是破旧了。也没那么多规矩了…清中期之后商贾捐官,也开始享受这样的配置。

  后来清朝亡了,宅第等级限制消亡,不少迁入北平的官僚、军阀、富户在新建、改建宅院时自不会受旧制之限了。也形成了现在的一些四合院门前的抱鼓石样式……你想想,达官贵人喜欢、平民百姓也热爱,是不是是很说明问题?”马卫都喷完王全胺,话头自己又揽回来,堪称滴水不漏。

  “归根到底,四合院这种建筑文化是真的做到了雅俗共赏这四个字了。”

  “雅俗共赏~”张一嚼着这四个字,若有所感。

  吴孝祖瞥了眼顿悟+1+1+1……的张一,不得不感慨一句,小谋子实在太稳健了。

  “没错,四合院文化与我们做艺都一样,一定要做到,雅要雅的那么俗,俗要俗的那么雅。雅到极致不分流,俗到极致耍流氓。”

  吴孝祖轻描淡写提点,“柴米油盐是俗事,形成菜系就雅;琴棋书画是雅事,用来攀比就俗。”

  “二位爷的话这真的是让人茅塞顿开啊!”冯裤子连忙捡话,竖起拇指,“高!实在是高!不过,现在这老手艺匠人可不好找了……”

  “没事,我不急,到时候有信儿了,咱们绝对有诚意!”吴孝祖笑着道。

  “那就没问题,我倒也认识一些匠人。”一听有诚意,马卫都立刻来了精神,笑着道:

  “以前富贵人家住四合院流传一句顺口溜,叫做: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肥狗、胖丫头。你看看,这院子里搭上凉棚,夏天躺在这里,是不是很惬意?”

  听着马卫都‘白话’,吴孝祖大有一种在听观复嘟嘟的感觉。

  不过,对方提及胖丫头的时候,吴孝祖目光骚了一眼许卿与蒋雯郦。后者似乎也心有灵犀,正好与吴孝祖对视。

  看着对方那内媚的模样,他微微一硬,表示尊重。

  趁着几个人没注意,吴孝祖轻轻用手在蒋雯郦手臂上碰了三碰。

  对方脸色通红。

  瞧着对方的风情,显然是个合格的胖丫头。

  前边这一通的文青水词都不如蒋雯郦这百转千回的一低头的骚情…

  《华夏女排》拍摄完成之后,吴孝祖也打算短时间内在北影重新系统的整理一下自己的姿势。

  这时候,身旁没有个夹子怎么都说不过去……对方这贤惠长相,闷骚的个性反倒比较符合心意。

  一行人在四合院游看了半个小时,实在是年久失修,需要重新修缮,转了转也就完事了。

  冯裤子也适时的提议先去边吃边谈。

  他是俗,但俗的很可爱。

  相比起前边这群文化人,蒋雯郦这骚情也算是俗了。

  但偏偏吴孝祖就是个吃俗的大俗人。

  ……

首节上一节856/1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