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去二次修整没修干净的甲沟炎,疼得我差点踹飞技师……
第1015章 忙里偷闲,闲情逸致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马爷这阵子一直帮您张罗屋里摆件的事儿呢。那真的是风里来雨里去,没黑夜没白天……”
七月的京城四合院,搭好的天棚下,葡萄秧还很稀疏,所幸有草席遮阳,旁边摆着粗陶大水缸,里头游荡着两条斑斓锦鲤,绚丽多彩映着波纹都透着鲜艳,活泼雅致至极,稀疏树影打在上边,凿出的青石里种着月季和五颜六色的苔草小花,手臂长短的小铁锹、洋镐沾着泥土扔在旁边。
两株石榴树树梢上并蒂连枝,艳丽多彩,哟,那胸那腰那腿……一看就近期就没少浇灌。
吴孝祖躺在竹椅上,翘着腿,手上把玩摩挲着霁蓝柚刻如意纹的小瓷碗,身旁依偎着凹凸有致丰腴的许北鼻。
对方手里拿着把印着‘恒石音乐’广告塑料扇轻摇,上身贴身穿着简单的黑色单薄吊带小背心,毫无乃罩阻碍。
另侧,
端庄的蒋厂花垂着条半干半潮的粗辫子,搭在圆润无骨的肩头,海棠起润泛着淡香。
下半身的宽大的短裤探出一小截洁白无瑕的小腿,脚上穿着凉拖鞋,脚秀而翘,腕踝都肥瘦适度,光滑无暇,白皙俏丽的脚指头染着几处不甚规整的指甲油,兴许是出自某些外行之手,平添几分床笫趣事。
手上麻利的夹了三片鸭肉,沾些许深褐色的面酱和宽细相间的葱白用薄饼卷好,亲自喂到某狗嘴里
眉开眼笑的冯裤子挥舞着筷子在那吐沫乱飞的大肆吹捧,一双精明的眼睛反倒多放在吴孝祖身上察言观色。
凯哥、马卫都以及黄健鑫老哥三靠在椅子上,前者夹着烟,后两者耷着眼抿着嘴端着酒盅轻呷。
一张棕褐色带纹路折叠桌摆在当中,平常时候是方形,四边有着四扇折叠合页,用的时候,用力向外一掰,方桌就会立刻变成圆桌,方便至极。
上边摆着油纸敞开的天福号的酱肘子和些许其他下酱肉酱菜,挨着放在白瓷带花的盘子里的是已经片好的便宜房的鸭子,铝制方形饭盒里还盛着鸭架煲的汤,旁边几个盘子里盛着蚕豆、五香花生米和咸水花生,后者带壳。
同时,还不乏驴打滚、豌豆黄、芸豆卷、艾窝窝、枣花酥、绿豆糕这些糕点摆在纸匣子里,泡着一壶花茶,也放两瓶打开的红星二锅头。
二锅头就是百货商店最普通的那款二锅头,这酒工艺上本身有点糙,不细腻,但配这些菜,喝着正好,辣口解腻。
这三人看着口若悬河的冯裤子,脸上带笑,假笑;笑中带讥,真讥,眼里无人,冯裤子。
冯裤子到不自觉,反倒是表现得与平时无二,故作愚态,谄媚如常。
“好”
“好好好……”闻声,冯裤子刚刚还说的话戛然而止,连忙往吴孝祖‘话’下边踮脚捧哏,不让对方的话落在地上,“马爷称得上吴爷这一句夸,我这里好有一比”
“这霁蓝釉刻如意纹小瓷碗好,马爷做人做事也好,还是马爷懂我的喜好。这些雅致的瓷器,我太特么喜欢了。”
“这就好比名匠铸利刃,宝剑授英雄啊。”小钢炮临时一拐弯,还真就把这话给接上了,这份添人的功力,当真是驾轻就熟,绝不生硬。
吴孝祖爱不释手的揉了揉揉了揉霁蓝釉如意纹的小瓷碗,又转头看了看旁边粉青釉橄榄瓶,满意的再次用牙嗑了一下递过来的青葱玉指,“马爷,有心了。”
“这都是雍正朝的彩器,我听说了吴爷你的喜好,特意找了这些雍正时期的精品官窑。雍正时期的瓷器素雅别致,做工细致,淡雅隽永。吴爷也是品味够高”
马卫都笑着拱手,精明的三角眼中透着难掩的欣喜。明白眼前这位爷出手大方,既然喜爱,价格上都好谈,他虽然爱古董,但平时也兼做商贩,以脏养脏,凭实力坑蒙拐骗。
吴孝祖无疑是大客户。
有钱就不用说了,关键牌子也硬。最起码这时候比他发小更有实力。头部领导都接见过的一批爱国大商人,那能一般?
最起码比二李那卖给洋人强吧?
前些年古董管控不严格,不少人都靠着倒弄这些玩意赚着钱了,他也跟着喝汤。好不容易遇到吴孝祖这样好的买家,合该他发财。
嗯,他虽然加价,但货里面,十之七八都是正品,年代也都核的上。至于说有没有猫腻……这古董这一行又不保真,还不允许他马卫都打眼?
吴孝祖对此也心知肚明。
不过他真的很爱雍正朝的这些瓷器风格,就是极简风,雍正时期的彩瓷风格就像是清水出芙蓉,清雅恬淡,惹人喜欢。
撇头看了眼另一边‘人间富贵花’一般喜庆热闹充满了东北大花袄‘二手玫瑰’风格的乾隆时期的轧道珐琅彩凤穿花纹梅瓶,直接无视。
乾隆的审美在历代帝王中都堪称“农家乐”级别,并且自己还不自觉。孜孜不倦不遗余力地向世人证明自己……但历史证明,哪怕他成为了帝王,也难掩自身那难以掩盖的包工头气质不愧清朝杜兰特的称号。
最喜欢在书画上留下硕大的私人印章,丝毫不考虑国画的什么留白意境,古董行送其外号:爱新觉罗牛皮癣。
据《乾隆宝薮》记,‘牛皮癣’大概拥有私章1000多方,常用的差不多要有500多个,平日里最喜欢在收藏而来的书画上点赞、发弹幕,绝对大手子级别的点赞狂魔和弹幕鼻祖。
同时,时刻不忘凹自己的文艺青年的人设。
这货一生作诗41863首,要知道,整个《全唐诗》作者2200多位,一共才48000余首。他是真正的做到了一人抵全唐……唯一贡献就是这么多首诗,却没有一首需要后来人背诵。o(□)o
“把那个挪远点。”
吴孝祖遥指了指乾隆时期的官窑梅瓶,不掩自身的喜好。
如果不是知道后世‘炒家’热衷于割那些喜欢追捧名人效应的‘韭菜’们的韭菜,吴孝祖根本不想要,跌不起那份。
况且,这些挂着名人效应的古董更容易洗钱、增值。收下来,也无形之中算是一项投资。大不了以后出售给韭菜们好了呗…
“价格好谈,马爷你开个价,这些我都要了。”吴孝祖微笑着看了眼马卫都,“正好过两天我公司和故宫博物院的领导们要谈港岛古董巡展的事情,到时候我好和那些专家有谈资……”
(⊙o⊙)?
马卫都脸一僵。
大佬,你不早说啊??你这都故宫博物院级别了,你还消遣我…
“吴爷,搞收藏还是可着自己喜好的来,大包大揽固然好,收藏古董还是要有所舍得区别,这样才能玩的更明白更透彻。我建议,您挑几件精品玩一玩,其他的实在没必要收进您自己的藏品中,要不然杂乱无章,也没意思……”马卫都主动帮着挑挑拣拣。
“马爷说的在行,老吴你这身份还是要玩精品才行。”
凯哥夹着烟卷指点江山,瞥了眼许北鼻和蒋厂花,心里发堵。人家玩得是小公举和厂花,自己这样一位大才子娶到家的就是五短身材的……呃……名媛。
当然,洪家对他事业确实有巨大的帮助。
“是啊是啊。”
冯裤子连忙也附和,他多少琢磨出点味道来,笑着给马卫都卖好,“马爷和您这也不是一锤子买卖,您这一股脑全要,这不是降低了以后的标准嘛?这还怎么鞭策马爷往更高的艺术高峰上攀爬呀……
您二位这可是以藏会友的艺术互鉴的知己,现实版伯牙和子期呀。您坚决不能放任自己这种降低自我要求的行为。不然就是对您艺术生涯和审美眼光的不负责任。”
“哈哈哈……”吴孝祖哈哈大笑,这话听着……舒坦!
“这话你别说,还真特么有点道理。”黄健鑫也笑着打趣。
“得就按小刚说的这么着。”吴孝祖也没矫情。他又没病,非要买假的……
大家互相心知肚明就行了。
“我不差这几万块钱,但以后马爷可要多用点心。”吴孝祖眯着眼笑。
“请好儿吧您。”马卫都也干笑。
“最近恒星音乐搞得为亚运献歌的演唱会搞得是有声有色,新推出的唐朝、呼吸、眼镜蛇、黑豹在京城这一亩三分地真的是非常受欢迎。”黄健鑫看了眼许卿摇晃的扇面,主动提及。
“小宝和阿添两个人在搞这些。”
吴孝祖点点头,这半年来,陈建添与陈绍保两人在内地成立的‘恒石音乐’办得有声有色。
签下了多名内地的新人歌手和乐队,专辑成绩都非常不错。
“你亲自作词作曲给《女排》写的歌我听了,真符合这部戏。”凯哥自诩才子,不过对于吴孝祖的才华也是十分推崇。那首《铿锵玫瑰》他也听了,确实非常符合《女排》这部电影。
“明天《女排》在北电试映。”
凯哥、黄健鑫两人都看向吴孝祖,显然,上边人对于电影中的某些片段也拿不准,黄健鑫继续道:“恐怕不少人也有不同意见。”
这时候的黄健鑫非常激进,还没有真正的被诏安。
“真理越辩越明嘛。”
吴孝祖笑着摆弄着瓷器,这两天他到了京城没有急着上门去看片子,也是为了撇清关系。
有些事情吧…
太积极也不好。
“我还是支持保留开头的场景,正视自身没什么不对。”黄健鑫愤青的说。
“没错,如果导演没了自我表达,那不如还是回去拍样板戏……”凯哥嘴上没有个把门的,乱叽霸瞎说。
“壮壮那边也在帮着积极推动…”黄健鑫补充。
“嗯。”
吴孝祖反而并没有太过于纠结这个问题,甚至比他们想的更明白,大不了就两版呗。
不过,他虽然是很重视了这个年代女排的事情,却还是没有想到这个年代,女排精神以及女排对于这个国家民众的意义。
第1016章 北电首映1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1990年7月13日,星期五。
北电临近放暑假,校园里十分热闹,男男女女结伴而行,热情洋溢。
青春的浮躁好似夏日的风,一吹,裙角飞扬,躁动的空气都染上了羞答答地味道。
一个发茬很硬头很大浓眉大眼的男生穿着蓝色跨栏背心抱着个篮球就朝着宿舍跑。
“宏嘉还打不打?”
“打个锤子……今天下午三点半,《女排》在礼堂放映。”
“卧槽!”正打球的几个人一听拔腿就往回跑,可惜他们的轻功显然没有胖如脱兔‘一箫一剑走江湖’的萧剑好。
《女排》在北电内部放映的事情并未大张旗鼓的宣传,但校内许多教职工和在校学生还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得到了消息。对于这种事情,学校内部的也是比较支持,特意安排后勤部和学生会增加了不少座位。
“哎哎,同学,你学生证呢?”
“没证可不能进,教职员工都要拿工作证……今天来了不少师哥师姐,座位有限。”
为了控制人流,也是为了维护现场秩序,学生会的人也主动安排人检查‘证件’,这也难住了不少准备浑水摸鱼
“军,咋办?”
看着‘检证’的北电礼堂,门口梧桐树下,五个满头大汗的年轻人偷偷摸摸的蹲在一起,目光不时偷瞄一眼不远处的‘检票口’。
“那能咋办,不行一会就求求情呗~~”长相硬朗的胡君瓮声瓮气的看了眼挑着眼眉的何兵,转头朝着长相敦实憨厚的努努嘴,“涛子,你不说认识电影学院的学生会的人么?好使不好使?”
郭韬愁眉苦脸的在那扭屁股,支支吾吾说不出个子丑演卯。
孟津辉、张扬两人看了眼,也一脸无奈。
五个小伙伴气呼呼的吐口气。
“北电作风太浮夸。”、“那妥妥的形式主义。”、“谁说不是呢,忒小家子气。”、“要我说啊思想僵硬,不懂变通。根本没有为四个现代化做贡献……”
五个人你一言我一嘴的在那骂北电。
你北电是忒不地道了!
看个电影还要学生证?我们中戏放电影从来不要学生证……尽管说很少有电影导演去中戏首映,大多都是话剧或者舞台剧,但我们坦荡啊!
“哎哥儿几个~~那哥们我眼熟,”
郭韬忽然指着跑过来的朱宏家,“上次京城8所艺术院校联合举办的运动会,他是三级跳项目冠军,还拿了百米跨栏亚军。打篮球盖过我帽!”
“哪个??”、“谁啊?”、“上次篮球场上抱着篮球野猪突破的货?”
几个人齐刷刷的顺着郭韬手朝着来人望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