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韩剧太会跟上流行文化了。比如重生,咦,我怎么感觉这部电视剧很有网文的味道。”
“我也看出来了,和网文的表现方式有不少相同的。”
众人越看越是兴奋。
重生小说本来就是大热门。
更不用说重生剧了。
“主角智商高,不圣母,更为主要的是报仇不隔夜,爽。”
“那个爷爷好精明,还好主角是重生的。”
“唉,要是我们中国有这样的剧就好了。”
天空网上,仍是不断的有人议论。
陈扬也在看这部剧。
等这一部剧看完。
天空网上,早就被这一部《财阀家的小儿子》霸榜。
不由得。
陈扬有了一丝恶趣味。
他也是登陆了帐号。
“兄弟们,讨论的很激烈啊,大家都在看《财阀家的小儿子》?”
“对对对,不扬神,您也会上线啊。”
“当然,我很多时候会上线,也会看大家聊天。”
“太好了,不扬神,这部剧你也在看?”
“没错。”
“你觉得怎么样?”
“还行。”
“不扬神,别傲骄啊。您得向韩剧学习啊,比如,像这位编剧学习。他写的重生剧本,比我们写的都好。”
“我觉得我们中国也有这样的人才。”
“我估计没多少。”
“唉,你们怎么不相信国人啊。那啥,大家不看看那个编辑的名字。”
“啥编剧名字?”
众人有一些懵。
直到。
当有人返回到片头。
人们在编辑一栏里面发现了两个字:“陈扬”。
“不扬神,你别告诉我,这是你。”
“没错。”
陈扬点头。
摸了摸头发。
陈扬感觉,有的时候主动装装逼,也很爽。
这就是所谓的装逼如风,常伴吾身。
==
PS:兄弟们,5月份最后一天,把月票给大白呗。大白有5000月票啦,看看能不能到6000票。
第230章 一字没提陈扬,但处处都是陈扬
“我感觉我们与不扬神的距离越拉越远了。”
“你是不是出现了什么幻觉,竟然想到与不扬神相比?”
“不是……以前不扬神和我们都是在网文圈嘛。我想着,就一直朝不扬神方向走,虽然可能比不了,但总有个念头。现在一看,哦,不扬神早就冲破了网文圈,我一下子没方向了。”
“哈哈哈……”
《财阀家的小儿子》的火爆,可谓是又给陈扬拉了一波巨大的人气。
这个人气。
倒不是陈扬所说的装逼不装逼。
装逼很过瘾。
更过瘾的是,做为《财阀家的小儿子》的编剧,陈扬却是在影视圈内一炮打响。
“听说了吗,《财阀家的小儿子》编剧是我们中国人。”
“听说了,不可思议啊。之前以为这部剧又是寒国人写的,没想到竟然是我们中国人写的。”
“是啊,看得很过瘾。主角装逼打脸手法层出不穷,看得我目瞪口呆。又因为先知先觉,爽感不断。”
“那个编剧叫什么来着。”
“陈扬。”
“这个名字怎么感觉很熟悉。”
“就是龙蛇原著作者,中国作家富豪榜冠军的那位。”
“原来是他啊。”
一众影视圈内人士有些激动。
甚至。
还有一些影视公司,他们却是有了更多的想法。
“那个陈扬,大家有没有他的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倒可以打听到,就是,我们和他不是很熟。”
“不熟没关系,用钱开路就行,问下他有没有其他什么影视版权,我们很有兴趣。”
“好的。不过,刘总,陈扬的版权可能会有一些贵。”
“多少,100万够不够?他要是不够,200万。”
刘总很是豪气的说道。
只是说完。
见助理好像没什么反应。
刘总又是说道:“你别告诉我,这家伙编个剧本要300万。”
“我……”
张了张嘴。
助理想说又不敢说。
当然。
这里面也有一些自认为很土豪的影视公司老总,他们不知道哪里打听到了陈扬的联系方式。
也是很豪爽的,就给陈扬打电话,还说只要给他们写一个本子,100万立即打到卡里。
陈扬呵呵了两句,便挂掉了电话。
直到后来。
当这一个事情传到业内一些懂行的人那里,这也成为了行业里面一个巨大的笑话。
当然。
也有一些真正懂陈扬价值的,给陈扬报出了一个不菲的价格。
不过陈扬考虑了一下,暂时没有接。
没接不是对于钱不心动。
主要是目前国内这一边的环境,很多的一些剧是拍不出来的。
就像《财阀家的小儿子》。
这样的一部剧。
别说是拍了,放在国内可能连审都审核不过。
……
“陈扬,厉害,你写的《财阀家的小儿子》又爆了。”
宝剑兴奋的给陈扬打电话。
虽说《财阀家的小儿子》这部剧并没有如此前陈扬其他一些新闻一样,一下子火爆全国。
但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
陈扬在圈子里面,可谓是打上了一个极深的标志。
要知道。
韩剧一直都是属于全世界的一个文化属性。
这几十年里面。
韩剧每每时间都会出现爆款,然后出海进入到各个国家或地区。
如国内。
大家都不知道看了多少部韩剧。
大长今,蓝色生死恋,那小子真帅,星梦奇缘,我叫金三顺……等等。
可以说。
一众韩剧简直俘虏了无数国内的观众。
这种文化冲击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国内一些有识之士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希望赶追韩剧的角色,做到影视出海。
但可惜。
这就与传统文学这一块一样。
虽然他们一直都为这个目标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