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唯一太阳 第101节

  陈默转身,蟒纹服下摆划出凌厉弧线,走向等候的华丽官船。

  阳光照在他脸上,明亮而威严。

  身后隐在帽檐阴影中,深沉难测。

  而斗争还未结束,前路依旧波谲云诡!

  电影全长两个半小时多一点,一共150分钟。

  《孤勇者》的主题曲响起的时候,郭帆激起了一阵鸡皮疙瘩,深刻明白了“时代孤勇,当世一流”的意义。

  “完全是好莱坞式的信息量,每个镜头都有信息。剧情、特效、隐喻,顶级!”

  看电影之前,他内心深处已经做了最坏打算。

  “太监英雄”的故事,不是大好就是大烂,以国产电影的制作水平,大概率就是烂。

  然而事实,已经不是大好,而是震撼!

  郭帆看完之后,有了年少时看《终结者》的震撼。

  15岁那年,《终结者2》,让他有了一个科幻梦。

  片中从未来穿越而来的施瓦辛格,扛着机枪,拯救了地球未来的领袖。

  郭帆被剧情紧紧揪住,热血沸腾的他彻夜未眠。满脑子都是史上第一款液态金属机器人的模样。

  年少的他暗下决心,长大以后一定要成为一名科幻片导演,拍出比好莱坞更优秀的科幻电影。

  郭帆大学第一志愿是北电导演系,只是那年高考时北电导演系在山东没有招生计划,于是选择进入海南大学学习法律。

  在海南电视台干了三四年后,毅然决然地来到BJ。

  对于一个山东人来说,下定这个决心可不容易。

  本来,郭帆打算考导演系研究生,现在他改变了想法。

  考管理学院研究生!

  《督公》给他的震撼太大了。

  他从没想过的,从中国电影上,也能收获这种感触。

  满脑子都是最后宗师战当中宗师之死的场面,那种内气汹涌,血肉交缠的震撼,一如当年,甚至更加震撼。

  因为,这一次是中国的英雄,在拯救他人。

  “这部电影牛逼啊!”

  跟着一块来的朋友,吐出这句话,然后连忙打电话,呼朋唤友。

  好片,速来!

  出龙了!

  中国电影出龙了!

  “要爆了!肯定要爆了!”

  很多从第一场出来的观众激动道。

  确实,这种感觉没错。

  《督公》爆了!

说明一下创作思路

  经过书友反馈,已经把卡节奏的【爽】【压】去掉了。

  我写的时候,想的是大家以第三视角看的电影内容,但是忽略了阅读感。

  去掉了节奏提示,阅读确实会顺畅。

  然后先说《督公》电影剧情的思路。

  最初,特别是第一版,用《督公》确实是玩梗,选择一个至少听过的名字。

  但哪怕是第一版冲奖的,也和小说关系不大。海外冲奖,都是刻板剧情,大家也看过了。

  到了这一版,更是完全原创。

  《督公》电影剧情,版本变了好几次。

  第一版的海外冲奖版,然后商业版本里面,带着宫廷阴谋的味道,写到嘉靖朝中后期,但内容多,而且不符合商业片的视角、节奏。

  小说里已经说明了原因,过于厚黑、黑暗、撕裂了,后来觉得不行,味道太冲了。

  改吧改吧,改到了现在。

  同时选取了南北两地比较突出的问题,北方是卫所制的败坏,南方则是工商业繁华,收不上税。

  剧情就是主角陈默的升职、升级,我的理解,商业片主线要清晰,视野基调一定要正向,人物,特别是正面人物,要充满希望。

  之所以配角剧情不多,不是不多,而是留白。拍摄的时候,已经写了范、陈好、黄晓明人物的出场。正文就不必说了。

  我是有一个总体想法的,我写的是小说,不是真要写一个电影剧本出来,要是写出来,字数太多太多了。

  文学剧本、服化道、人物设定,再加上剧情资料,还有好几万字,如果加上搜集的资料,是十几万字,甚至更多,最终才有了这三章。

  电影剧情也是经过取舍的,结合小说内容,还有当时情况。

  从小说来说,我的写作思路。

  现在才二十多万字,还在小说开篇,而且筹备、拍摄、宣发写了那么多,我要是不写个完整的出来,从我感觉来说,小说呈现就不完整。

  观众吹啊,票房数字啊,就好像自说自话。

  我也承认怕被人喷,不写个完整的出来,肯定有人黑我自嗨了,毕竟,盯着我的人确实不少。

  但是写这个颇为出力不讨好,写的多了,有人说水,写的少了,又是支离破碎。

  而且怕连续几天写电影剧情,大家意见大,书荒拼命一次性更出来。

  书荒只能说,尽力了!

  我写的只是小说,我也只是一个人,能力终归有限。

  写完这一次,以后电影剧情会简写。

第85章 这个年纪你睡得着觉(6k8)

  “首场观众反响热烈,上座率超预期。不用等黄金场,我们直接上!”

  原定要等黄金场再出动,眼看有可能爆,沈善登敏锐抓住战机,立刻带着主创团队主动出击。

  路演!

  沈善登和陈坤、吴京、范、大蜜蜜等主要演员倾巢出动,直奔UME华星国际影城,华星双安店。

  这是BJ乃至全国的顶级影城,票房常年领跑。

  如今电影票房,北上广等主要城市占了大头,二三线城市才刚刚开始。

  虽然首场来看差不多稳了,但难说其他城市如何,不到最后一刻,谁都无法确定结果。

  对于沈善登来说,走到这一步,他输不起。

  如果《督公》失败,他很可能没有下一次的机会。

  不会真以为私人号码是“不小心”泄露的吧?

  在这个圈子,他的观点,他的实践,以及和现实的互动,狠狠得罪了一大批人。

  这可不是媒体批判那么简单,是现实层面实实在在的压力。

  就说《色戒》相关利益方,如果《督公》票房没有成功,不能把《色戒》钉死,他们一定会改写认知,反攻倒算。

  等这波风头过了,沈善登肯定会被报复。

  如果沈善登露出那么一丝虚弱的迹象,后果不堪设想。

  当然,可能韩三平会捞一把。

  但他沈善登,向来有骨气,不想占公家的便宜。

  同时,沈善登也担心电影内容。

  这个时候的观众会接受中皮中骨的电影吗,可别在“他者”叙事的洗脑下,对“自我”叙事下意识排斥。

  电影也存在一些漏洞,文官素质没有那么差,嘉靖初年吏治也不是很败坏,还有太监大比也是虚构的

  沈善登对《督公》的心理预期,是大几千万票房,最好破亿。

  在这个年代,破亿已经是了不得的成绩!

  如果破亿,他就敢喊出大导之名,以新生代之姿,和三大导并列。

  一旦有了这个咖位,只要沈善登不作死,顶着知名导演的头衔,能少很多麻烦。

  导演对一些人来说是特权,同样的,别人能用,沈善登自然也能拿导演当做挡箭牌。

  下午一点多。

  《督公》主创团队在影院经理安排下,来到影院后台稍作休整,等待巨幕厅放映结束。

  陈坤语气迟疑问道:“沈导,这,路演,有用吗?”

  此时的陈坤,和电影里那个大杀四方的陈少监、陈掌印截然不同,带着忐忑和茫然。

  “路演”概念这个时候完全模糊且罕见,在如今的大陆电影圈听都没听过,甚至港台剧组都没有这种概念。

  电影宣传主要靠发布会、媒体采访、电视节目、海报、预告片。

  极少数港台大片,如《无间道》、《功夫》的主创,也只是会来大陆几个一线大城市做短暂宣传,弄个影院见面会。

  场次少、范围窄、流程简单,更像是“明星见面会”,不是沈善登提出来的“路演”。

  《督公》剧组的流程安排是大规模、有组织地在影院与观众面对面,这在大陆这边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把主要票仓城市跑一遍,这几乎没有导演主动、系统性地去做,更不会深入影院与普通观众面对面交流。

  闻所未闻!

  陈坤身为主演,对自己号召力也没有信心。

  他下个月即将进组的《画皮》,还没开拍,就被媒体打上了选角失误的标签。

  不只是陈坤,范冰冰也很不理解。

  刚补完妆,精致的脸上,眉毛微蹙道:“沈导,有必要吗,观众看完电影,不就行了?”

  范不明白和普通观众互动有什么好处,万一有观众不喜欢呢,当场问乱七八糟的问题呢?

  这种宣传方式,不只是大陆,港台也没玩过,港岛都不玩,大陆能行?

  范下意识觉得不太行。

  “路演当然有很大的作用啦!”大蜜蜜开口反驳道:“大家都喜欢看热闹,一看有明星在影院出现,肯定会去看热闹。”

  “之前港台导演和主创不愿意,是因为他们心底里看不起我们!他们严格限制活动时间,多一场就要另外收钱!”

首节上一节101/1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