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唯一太阳 第105节

  坐在沙发上的李安,整个人像被抽了魂儿,悔恨交织。

  他倒不是觉得自己真错了。

  在他眼里,二战亚洲战场就是两国的战争,从他来说,他亲近的也不是这边。

  他是觉得像被人扒光了,直接扔冰天雪地里,一点遮挡都没了,身上没了防护。

  沈善登那番话,杀人诛心的“夸赞”他只是听听,戳得他最疼的是“利益论”。

  在家蹲了好几年的他,比谁都懂好莱坞的残酷,好莱坞的竞争。

  也比谁都清楚,沈善登确实说中了好莱坞的潜规则。

  背后没有市场托举,没有基本盘的导演,经不起任何风浪。

  他能够在家蹲了好几年,和詹姆士沙姆斯成为最佳拍档,说到底靠的是他东方式的视角,以及他的族裔身份。

  怎么就走到了这一步?

  《断背山》之后,他被《色戒》那个复杂、拧巴、充满道德困境的故事迷住了。

  他想的是再突破一步,更进一步的创新,追求更高的艺术性,搞点“新东西”,来点艺术的美好。

  但没预料,这一步,有可能是深渊。

  知道会有争议,但没料到风险大到这个份上!

  中国电影市场的规模已经不可小觑,分量太重了,他在这边如果失去了影响力,市场,甚至名誉,下一次失败,还能爬得起来吗?

  李安瞥了眼蒋志强和詹姆士,眼神有点变了,再有一次《绿巨人》那样的失败,还会有《断背山》等着他吗?

  再让他回去过以前那种日子,他真受不了。

  李安不由恼怒,如果没有沈善登,要不是沈善登这混蛋,他何必如此狼狈!

  沈善登太坏了!

  詹姆士那张脸,比李安和蒋志强轻松多了。

  《色戒》这部戏,说起来是李安发起,表面是李安想搞点“美好”的“创新”,实际上,是他觉得有利可图。

  既能赚钱,又能在这边搞点认知上的小动作。

  要是能延续《卧虎藏龙》的路子,还能对电影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引导这边的商业片走向边缘叙事。

  这种项目,能申请政策补助,对他来说稳赚不亏。

  给了钱和支持,自然要回报。

  大家各有所图,他要赚钱要完成任务。

  蒋志强属于不能攻破的市场里面配合的人,作为大金主和制片人,推动上映赚钱,还要借导演的名头把尺度打开。

  《色戒》在这边上映,才能完成任务。

  环大陆,没有任何意义。

  谁也没想到走到这一步。

  詹姆士更清楚《督公》成功意味着什么。

  从《卧虎藏龙》到《色戒》,为什么非得成功?

  《色戒》在威尼斯拿奖了,为什么还得拼命营销“大尺度”?

  不只是为了转移历史观和价值观的问题。

  关键是,只有“成功”才能形成资本循环!

  在詹姆士的计划里,《色戒》会名利双收。

  哪怕最后这边采取了强力措施,所有人也会功成身退,连那个女主角也是如此!

  同时,在道德上,他们还处于有理地位。

  《色,戒》将超越了电影本身,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和社会现象,后续会有电影模仿,这边的影视公司和资本,也会追逐这种“严肃历史+大尺度”的公式。

  这不是不小心,也不是无意间,是有理论支撑的,

  为了完成创新扩散和文化资本的互动。

  这背后有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新东西要经历认知、说服、决策、实施、确认五个阶段;

  有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奖项与票房本质是象征资本的积累,积累够了,可转化为符号权力,就能定义什么是“好东西”;

  还有他詹姆士最拿手的后殖民“东方主义”,西方对东方的凝视常简化为奇观,既有紫禁城、武侠这种中性“奇观”,也有把严肃历史污名化当作猎奇。

  而成功,是拿到文化定义权的必经之路,缺一不可。

  成功不只是单纯功利追求,更是获得文化定义权的唯一路径。

  只有成功,才能突破观众对反常识新语法,比如对“看不懂的武侠”的天然排斥,“污名化自己历史”的天然厌恶。

  必须用奖项和票房双成功,让观众自我怀疑,自我反思,主动去跟“权威标准”靠拢,扭曲自己的认知。

  成功了,这文化符号就成了商业密码。

  影视文化资本是不在乎真的、假的,好的、坏的,只要赚钱,就会投资。

  如果不能成功,所谓的“创新”,就只是个上不了台面的文化暗号,根本进不了主流,无法转为公共文化的一部分。

  《督公》要是成了,沈善登那套“中式历史+中式内核”,就可能覆盖《卧虎藏龙》的影响,甚至沈善登如果懂的话,能把《卧虎藏龙》的影响也吞了!

  资本积累,谁管你哪个资本!

  这个题材的文化定义权、解释权很可能就落到沈善登手里了。

  而且还是踩着《色戒》上去的,直接打断了《色戒》的话语构建!

  沈善登是真的坏!

  这手法太毒了!

  竟然和他一样!

  詹姆士只能寄希望于沈善登只是误打误撞,不懂这些理论,不然麻烦就大了。

  “别慌,我已经认错了,这边做事都是点到为止,我们肯定没事。”

  蒋志强这话,像是说给别人听,又更像是在给自己打气。

  “我累了。”

  李安起身就走。

  一个失败的项目,他什么都不想说,他的损失已经产生,奥运开幕式文化顾问的事,提都没人提了。

  “早点休息吧,事情都发生了。”

  詹姆士也跟着拍拍屁股走人。

  他之前慌,主要是发现自己那套被沈善登看穿了,也怕被抓。

  现在到了港岛,人安全了。

  损失主要是长远的,怕中国观众不吃他这套“艺术包装”了,怕丢了“文化定义权”,怕好不容易捧起来的电影大师废了。

  至于《色戒》项目本身,他的焦点影业靠欧美市场早已经赚的盆满钵满。

  三人里,此时就数他最轻松,最从容。

  这也是使用当地文化市场买办,养文化间谍的原因,就是为了建立防护墙,关键时刻能当挡箭牌。

  到现在,这边很多人也不清楚他的角色。

  他和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艺术总监,还有奥斯卡的理事会一样,西方媒体会刻意淡化他们的存在感。

  房间里空下来,就剩蒋志强一个。

  “家铲的扑街!”

  蒋志强猛地回过神,发现自己才是那个最大的小丑!

  只有他蒋志强!

  李安好歹是文化名人,这边轻易不会动他,沈善登还给他留了台阶下。

  詹姆士钱早赚饱了,风险最小。

  只有他,李安带着《色戒》项目寻求投资时,由于题材敏感、成本高昂、市场风险大,好莱坞和很多亚洲投资者都望而却步。

  是他,押上身家,动用自己在亚洲金融圈的人脉,为影片筹集了大部分资金,并承担了巨大的个人风险。

  他还在协调亚洲地区的拍摄,资源整合等方面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支持。

  “蒋生,我在内地的所有广告都下架了。”

  汤薇的声音带着哭腔,已经不是担心,是害怕了。

  蒋志强随口应付:“安心,安心,我都安排好了。”

  忽然。

  他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谁说他就没留后路?

  眼前这不就有个现成的保险丝。

  汤薇不就是吗?

  第二天一早,餐厅。

  沈善登一进来就发现大家状态不对,个个顶着黑眼圈。

  反观他,神清气爽,睡的杠杠的。

  沈善登皱了皱眉:“都怎么了?今天还有路演呢。”

  目光扫过于东。

  于东一大早就候着了,一见沈善登立刻小跑过来诉苦:“兄弟,我命太苦了!”

  沈善登眼皮都懒得抬,懒得搭腔。

  这时看到黄晓明和陈好也来了,他倒是有点意外。

  “你们也来了?”

  这一早是怎么了,一个个孔雀开屏一样,在他面前表现。

  好难猜!

  陈好笑道:“导演你开创了路演这么新奇的宣传方式,我们肯定得来帮帮场子。”

  “是啊,是啊。”黄晓明连忙点头。

  听说他们是来参加宣传的,沈善登喜笑颜开。

  转头对周奇峰说话就不客气了。

  “你怎么也没睡好?你这年纪,不是倒头就睡吗?觉都睡不好,还能干什么?”

  周奇峰臊得低头,确实定力太差!

  发行经理提醒:“韩总昨夜联系不上你,赶紧回个电话吧。”

首节上一节105/1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