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过《督公》的海报,沈善登脚步微顿,然后以更快的速度调整过来。
外人根本无法察觉到心绪的变化,只有更加坚定的步伐。
“蜜蜜,你男朋友好帅!”
袁杉杉眼睛有流光在闪动。
大蜜蜜:“.”
当着她的面,对她的男人犯花痴好吗?
一旁的张晓斐也是惊叹:“好有镜头感啊!”
看向舞台之上,大蜜蜜也不由甜滋滋。
这是谁的男人,如此优秀啊。
是她的呀!
场内坐了约十二成满的人,主要是北电各系的学生。
有的人沉默不语,也有的人暗暗撇嘴,更多是自发一阵掌声和口哨声,善意的起哄。
媒体区的闪光灯瞬间连成一片。
沈善登就一步步走上台,他的长相并不是那种白面小生类型,但独有一股气质。
在台上站定,整个礼堂的空气都在微微绷紧。
“谢谢,感谢中影集团,感谢王经理亲临,给了我如此大的信任和支持。”
“感谢,母校北电提供的平台,也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希望学校后续也不要吝惜人才支持。”
沈善登一直在说谢谢,让不少学生失望,还以为这位学长能够来点不一样的。
但嘉宾席很多人暗暗点头,这种时刻就该四平八稳。
等沈善登小小开了玩笑,响起笑声,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尤其是北电副院长,笑出了声,不由鼓掌。
内心却心思万千,学院里的那点事包括北影厂的事,他看在眼里。
今天一见,才算了解沈善登确实不同寻常,就像没事人一样,像是什么都没发生。
喜怒不形于色,这个年纪有点可怕了。
至于北电的老师,有的笑的开怀,也有的笑的勉强。
特别是黄老师,他之前比较活跃。
他这个人有点装,见不得人比他更装。
别人听着沈善登的话,是开玩笑,他听着总感觉有点揶揄的味道。
沈善登不在意,此刻他才是焦点。
活跃了氛围,沈善登明确项目定位:“《督公》是在中影领导关心爱护下立项的一部立足本土、回归故事、打磨品质的中等成本古装动作片。”
只是一句话,王副经理对沈善登的评价再次抬高。
这个“中影领导”有太多说法,既可以指亲临现场的他,也可以是中影内部高层都知道对沈善登非常看好的韩三平。
但是沈善登没有点名,如果这个项目成功了,那今天自然是说韩三平,如果没成功,也就过去了。
沈善登只是不想树大招风。
毕竟,真有背景,这反而要低调。
他要是知道有人把他想的心机满满,要委屈死了。
沈善登继续道:“《督公》是一次勇敢的尝试,尝试以中国的内核服务国内观众,旨在探索在有限预算下,如何讲好一个扎实、热血、有历史质感的中国故事。”
“我要隆重介绍吴京先生,他不仅担纲男主角,更身兼副导演、副制片、动作指导三职!更是分文不取,倾家荡产的支持这个项目,请让我表达崇高的敬意!”
现场响起了惊呼声。
然后掌声雷动,学生就喜欢热血故事。
沈善登继续道:“吴京先生在香港积累了丰富的、全方位的片场经验,他的真功夫和对动作美学的独特理解,正是《督公》最需要的核心力量!他的回归,代表着一种新的可能!”
台下的吴京激动又感动,起身鞠躬向众人致意。
沈善登最后道:“《督公》不仅是一个电影项目,也是一次实验,一个试点,同时也是北电青年电影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实践平台。”
“希望《督公》能像一块试金石,为古装电影,为功夫电影,摸索出一条符合当下市场、服务本土观众的新路。”
他稍稍提高音量:“《督公》只是开始,它承载着我们的勇气和诚意,未来,我们还有更宏大的蓝图等待展开!”
沈善登暗示了一波《绣春刀》。
这番话,也引发台下记者和学生猜测。
接下来是王副经理发言。
代表中影集团表达了对青年电影人才的支持。
强调“扶植新人”战略。
“中影一直致力于为中国电影发掘和培养新生力量。沈善登同学作为北电管理系的高材生,展现了出色的项目策划、资源整合和制片管理潜力。《督公》项目正是我们支持青年人才实践、推动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尝试。”
肯定了沈善登对电影产业的深入思考和《督公》项目的创新性与务实性。
强调中影支持“多元化、多层次”的电影创作,《督公》正是这种理念下的有益尝试。
预祝项目顺利,期待成果。
发言简短有力,主要是表态,代表官方背书。
然后是校方领导发言。
先肯定教学成果,强调北电为有梦想的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和行业桥梁,承诺学院将在学术指导、场地协调等方面给予项目支持。
旁边的沈善登乐开了花。
即使这是一句客套话,他也不会当做客套。
北电器械、人才、场地什么的都可以用。
他想要做出像《终结者》那样直观展示内气运转的效果,钱根本不够用,必须想尽办法省钱。
北电副院长感觉脊背发凉,顺势结束了讲话。
感慨年龄大了,身子骨确实弱了。
最后是作为主创代表,也是演员代表的吴京发言。
“沈导虽然年轻,但非常专业、高效,对项目的理解和把控超出预期。他的视角也为功夫带来了新鲜的创意火花。”
吴京的发言更实在。
沈善登感觉以后肯定不能亏待京子,这个支持对于他来说,太关键了。
吴京以自己的知名演员身份,和真金白银的投入,能打消很多质疑,也能少很多风言风语。
然后。
主持人宣布,项目启动!
沈善登、吴京、王副经理、副院长四人共同走到舞台中央一个小型启动台前。
启动台上覆盖着一块红绸,下面是一个象征性的“场记板”模型。
四人将手共同按在红绸覆盖的“启动按钮”上,实际是一个灯光开关。
随着他们按下,背景板上的投影幕布瞬间亮起,切换成《督公》的概念海报。
同时,舞台两侧喷出少量金色礼花,仪式感十足。
镁光灯瞬间连成一片!
快门声此起彼伏,记录下这一刻。
台下学生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
启动仪式结束后,王副经理则与副院长等人先行离开,边走边低声交谈,脸上带着一丝满意的神色。
短暂休息后,沈善登则进行接下来的项目介绍会,以及交流会。
项目介绍,沈善登展现了专业性和项目本身的扎实。
详实的商业计划书、精准的市场分析、优秀的剧本、可靠的团队搭建,还有一些分镜头和概念图。
沈善登超越年龄的沉稳、对项目的绝对熟悉、对制片流程的清晰认知、对困难和挑战的坦诚与解决方案、以及强大的自信,深深感染了在场人。
媒体记者和学生老师,或是震惊,或是沉思,对这个项目都有所改观。
到了交流环节,氛围更好了,没谁把这个当做玩票。
沈善登和主创一连回答了好几个问题。
诸如作为在校学生,如何获得中影的信任和千万投资,以及项目细节。
也有记者问到了沈善登对于正在拍摄的,周杰伦自导自演的《不能说的秘密》看法,是否有比较之心。
有询问中影代表制片人张能手,为何选择沈善登这样没有经验的新人导演担任千万项目的制片人,如何控制风险,中影是否有保障措施。
张能手这个时候不含糊,回答的滴水不漏。
强调中影完善的制片管理和财务监控制度,项目有经验丰富的执行制片人辅助,沈善登是项目核心驱动者而非唯一负责人,风险可控。
再次强调扶植新人的战略意义。
到了学生交流,也是很友好。
直到一个长发导演系的学生对沈善登提出质疑:“我是导演系大四的学生,请问你这部戏只有商业概念,难道没有任何艺术概念吗?”
“我从始至终看到的只有铜臭气,打着商业至上的旗号,只为求财,没有任何艺术追求。”
场面安静下来。
主持会场的老师,也没有阻止。
这就是北电特色。
提问的学生见到场面安静下来暗喜,他求爷爷告奶奶,连拍长片的机会都没有。
沈善登直接执导这种大制作,凭什么啊?
内心非常不忿,这个问题是他苦思冥想出来的。
台下的大蜜蜜生气又担心,这什么人啊。
这种场合提这种问题,扫兴。
黄老师在下面看的暗喜,这个问题简直是最好的道德批判。
吴京听着都气笑了,知不知道撑起一部千万项目有多难。
不谈收益,难道谈感情?
见吴京想说话,沈善登阻止了,怕他上了当。
谈现实没有意义,人家就是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