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下里的话,老登给公开了!
偷袭,好吗,这不好!
不讲武德!
不打招呼!
直接偷袭!
先登、闯将,有好下场吗?
先登活下来的倒是光荣,但大部分都死了,而一将功成更是万骨枯。
他沈善登小胳膊小腿的只想低调的搞电影,不想过于高调!
韩三平继续道:“我想青年人如此有精神,我这个中等青年,也要陪一把。”
大家被韩三平的玩笑,搞的猝不及防,都笑了。
沈善登也只好勉强一笑。
韩三平最后道:“《督公》是中影聚焦于中国电影产业升级战略的一次尝试,要为古装大片、大片战略找出一条升级之路”
嘶嘶嘶!
众人震惊!
倒吸一口凉气!
公开支持!
记者幸福的要哭了,今天爆点太多,相比于其他影视开机仪式,《督公》太精彩了。
韩三平这个讲法,给《督公》定位太高,而且把自己的前途和沈善登绑定。
尤其是韩三平的秘书廖云,还有制片部的王副经理,内心十分惊骇。
这把,赌的有点大!
沈善登这才露出笑脸。
至少给了支持。
要是不给支持,他以后肯定要想办法爆老登的金币,不对,金币不一定有多少,要爆还是爆资源,现在他打算暂时等等。
韩三平把一干人等的震惊看在眼里,但他能怎么办?
他也很绝望啊!
吴宇森的《赤壁》在上个月中旬开机,韩三平彻底死心了。
真就是老婆写剧本,然后捧了弯岛连演技都没有的黑泽志玲。
所有场景,怎么花钱怎么来,管理也很混乱。
之前就混乱,几次延误,开机后也没好到哪里去。
而且宁愿剧组停摆,主角也不考虑大陆这边的演员。
这是做电影吗?
全都让沈善登给说中了!
吴宇森比六代那些小工作室模式强了一点,但比五代那种作坊也没强到哪里去,充满了随意性。
沈善登这边的《督公》剧组计划严谨、流程科学、权责清晰,强大的前期准备和成本控制。
相比《赤壁》剧组,谁是国际大导演,谁是新人导演?
韩三平真怕沈善登跑了。
赶紧绑定,他反正已经升职,不惧怕些许争议。
韩三平不是为了自己进步,是为了实现中国电影的产业升级,拼了!
韩三平目的达到,不再说什么。
接下来是主要明星。
范、黄晓明,被问及为何加盟、角色特点、与新人导演合作感受。
两人回答得体,盛赞剧本和导演构想,强调团队专业,避谈港岛和大陆的明争暗斗。
范冰冰偶尔会展现一些风情,对于和沈善登的绯闻,回答模糊。
她不是要抢谁的男人。
只是对二十四小时的使用权有点兴趣!
黄晓明则强调动作挑战和角色突破。
吴京被问及的更多,多重身份的压力、动作设计理念、倾家荡产是否值得。
吴京回答回应比较正式严肃,质朴而充满力量,强调信任导演和团队,对动作场面充满信心,表示“拼了命也要做好”。
看似是客套话,其实是吴京的真心话。
他太感谢能有《督公》这样的机会了。
记者问陈坤和陈道明的问题,相对集中在角色深度和剧本吸引力上。
陈坤谈及角色的复杂性。
陈道明则话不多,他客串的角色是杨廷和,不过却分量十足地肯定剧本和创作氛围。
媒体完结结束,主创大合影。
所有主创、主要演员在背景板前一字排开。
C位,导演沈善登与韩三平居中,吴京、范、黄晓明、陈坤、陈好、陈道明等分列两侧,还有主创代表围了一圈。
《中国电影报》的摄影师按下快门的时候,忽然奇妙的感觉。
结合沈善登的演讲,还有韩三平的提法,他对于镜头当中,这张汇聚了内地顶尖明星、影坛大佬和新锐导演的合影,仿佛有一种置身于历史,见证历史的奇特感觉。
“这似乎,有可能成为中国电影史上一个值得回味的瞬间。”
这位摄影师如此想着。
开机仪式结束。
韩三平在众人簇拥下先行离开。
沈善登没有片刻休息,立刻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制片、摄影、美术、动作、场务等开现场协调会,检查第一个场景的准备情况。
第48章 美如画
第一场戏,沈善登并没有上难度,也没有立威磨镜头的想法。
选择了简单的戏,之前也多次排练。
沈善登检查准备场景的同时,也在观察剧组人员的状态。
只能说他的演讲和韩三平的表态远超预期,
核心主创精神处于亢奋之中。
吴京深受“先登闯将”精神感召,热血沸腾,对沈善登的崇拜达到顶点,召集武行团队和主要动作演员,开始热身和对招,憋足了劲要大干一场。
片场瞬间响起兵器碰撞和呼喝声。
全体工作人员,从志愿者到剧组技术骨干,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
不管是封杀困境,抵押房子,“一个亿”的豪言,还是韩三平的鼎力支持,让他们感到参与的不是普通项目,而是可能创造历史的“战役”。
剧组流程管理下的严谨,让每个人深信目标有可能实现。
再加上沈善登个人魅力,剧组的“精气神”达到了顶点。
士气高昂,工作效率和凝聚力陡增。
显然开机仪式成功了!
礼成了,统一了思想,凝聚了意志。
沈善登欣喜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
太成功了!
烈火烹油!
他不难想象,随着围观者渐渐散去,议论声会逐渐起来。
记者们的报道,会更进一步助推这场星光、大佬、争议与雄心交织的开机盛典的影响力。
特别是韩三平的捆绑,出乎沈善登预料。
没想到老登玩的这么大,把他这个小登给套了进去。
强力背书,亲自出席并战略定调传递顶格支持信号,公开将《督公》定位为中影“电影产业升级战略”的关键尝试,把沈善登绑上了战车。
沈善登要是做不出成绩,韩三平只能原地踏步了。
哦,前世好像也就是原地踏步。
好吧,老登没什么可输的,立于了不败之地。
这一切是沈善登想要的吗?
说不是,那太虚伪了。
内心深处他拒绝不了这种影响一个行业,带动一个行业发展的诱惑。
有些话说的多了,他自己先信了!
但如果可以选择,沈善登更想慢慢的打怪升级。
然而一个人能走到哪一步,个人能力只是一方面,也要看时代的机遇。
沈善登自己造了风口,他不能要求别人像NPC一样不为所动。
要怪只能怪他过于优秀了。
在这个一群虫豸的行业过于突出,已经不是他想赚点小钱就可以的了。
过于优秀就不得不承受代价。
高处不胜寒啊!
《督公》电影,正一步步把沈善登吹的牛逼,变成现实。
不再仅仅是一个电影,它成为了中国电影尝试工业化转型、挑战既有格局、证明本土力量的一个象征性战场。
站在战场中央指挥的,是还是孩子的年轻导演沈善登。
中国电影的未来,压在了他的肩膀上。
一千两百万的成本,全明星的阵容,中影的鼎力支持,以及明里暗里无数双或期待或质疑的眼睛,都压在了他的肩上!
《督公》项目和他自己,推到了中国电影产业变革浪潮的最前沿,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和各方博弈的棋眼。
所有人的目光都会紧盯着沈善登,紧盯着《督公》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