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和主管部门的良性互动。
日后韩三平退休,监制了《隐秘的角落》就打开了尺度。
后来辛爽的《漫长的季节》尺度更是大,比露点什么的大多了。
但电影基调是那句“往前走,别回头”,不包涵恶意。
反面例子就是现在的很多电影,还有以后的《人民的名义》和《狂飙》。
《督公》上了之后,票房成功,影响良好,以后这种解读方向,就会宽松。
《色戒》出品人之一的蒋志强,还在疏通关系。
哪怕定档了,也不保险。
他还是想着能够把尺度撞开,最好能让港圈独享这个尺度的电影。
港圈商业领域,能够独享黑社会题材。
蒋志强觉得文艺领域,也可以独享大尺度!
“这是冲我们来的又不像啊,为我们说话,看来大势已成!”
《督公》跟在《色戒》屁股后面定档,再结合沈善登之前的《威尼斯归美》的文章,蒋志强还以为是奔着《色戒》来的。
现在看又不是。
随机,蒋志强冷笑,想沾《色戒》的光,想得美!
一般这种文艺片,能持续两周,他对《色戒》有信心,能持续更久,让观众去找细节。
“可惜了,要是能保留三场床戏,能直接闷死《督公》。”
10月22日。
《督公》片方发布功夫特辑,蟒纹服、隐鳞剑,飞鱼服、绣春刀全面亮相。
10月24日。
电影后期完成,韩三平亲自过问之下,快速拿到龙标,协调好产能的长春洗印厂进行拷贝。
10月26日。
韩三平再大的定力也坐不住了。
《色戒》都要上映了,小登也太稳了吧,怎么还不出动手!
是不是又在骗他这个老同志!
第79章 《督公》首映
“小登,你怎么没动静啊!还夸了!”
韩三平打电话质问道:“冯小刚、陈凯歌我给你邀请了。”
“让《色戒》飞得更高一点。”沈善登紧接着反问:“你帮我邀请李安了吗?”
韩三平不好意思了,这个节点,他不想惹一身骚。
10月28日。
《督公》发布热武器特技。
沈善登保持宣发节奏,主演们也高强度的跑通告。
《鲁豫有约》节目对剧组发出邀请。
这是凤凰的一档节目,打造《色戒》文化热上,凤凰很卖力。
虽然凤凰内部并不是都支持《色戒》,但该防备要防备。
剪辑是有魔法的,后世被剪辑坑的明星不在少数。
如今沈善登身上各种标签在一块,已经到了质变的节点。
不管是电影质量,还是营销热度,做不到最好,但也是很好那一档了。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飞升在即,只等电影上映。
这个时候,越稳越好。
沈善登岂能不做好最坏准备,让马有德以档期为理由婉拒。
不过该有的曝光不能少,《督公》剧组接受了《快乐大本营》的邀请,光线帮忙沟通协调了流程。
这个时候就体现全明星阵容和业内出品方加持的好处了,《快本》节目组安排了专题活动。
沈善登带着吴京、陈坤、黄晓明、范等一众一线大咖做客《快本》。
10月31日晚。
上海影城。
《色戒》举办了极为低调、简短的首映式,在大陆的第一场,也是唯一一场。
主创来到首映式现场,比预计迟到了半个小时,李安携主演汤薇、王力宏现身。
电影男主演,也是绝对一番的梁朝伟缺席了首映式。
电影女主汤薇,一夜之间跻身片酬150万的女星行列。
《色戒》全球首映以来,男主演几乎消失,以她的话题最多。
从下车到最后在影厅和观众见面,一直面带温和的微笑,身着银灰色吊带拖尾晚装,头戴闪亮细发卡。
影厅互动。
李安气质儒雅,仿佛没有受到舆论影响。
还开了王力宏的玩笑,提到了对方粉丝。
然后谈到了《色戒》的大陆首映,表示很开心,感谢了上影和当地政府。
也谈了创作体会。
“我从一开始读张爱玲的小说《色戒》,就是我又爱又怕的题材,抗拒了很多年,终于不能再抗拒了。”
“而且我心里面不大敢相信能在中国拍成这样一部电影,我觉得这是个很巨大的工程,今天终于把它完成了。”
“除了我自己的挣扎和努力,感谢所有工作人员对这个片子的投入。很高兴很多工作人员都在这里和我分享这个电影。”
李安便不再多说。
汤薇的发言,感谢了家乡杭州,还表达了对于拍摄地上海的难忘,在这里她从默默无闻,到被所有人看到只用了一部电影。
《色戒》的首映礼,红毯亮相和影厅与观众互动两个环节,时间加一块也就20分钟左右,不是一般的短,是非常的简短。
另一边。
韩三平急,是非常的急。
眼看着《色戒》都上映了,沈善登还没有动静。
“你这个年纪,你忍得住吗?”
沈善登劝:“事缓则圆,做事情一定要看得到利益。现在我跳出来,反而会帮助《色戒》片方,既然让它上了,那就让它先飞起来。”
“我不是不做,而是要等待战机。”
这话听的有点耳熟,韩三平无奈问:“你觉得战机在什么时候?”
“《督公》的首映礼。”沈善登道:“另外盗版问题,你抓一下。”
韩三平道:“你现在提有点晚了。”
沈善登失望。
不过韩三平道:“我早协调了。”
沈善登感觉韩三平办事还是可以的。
韩三平又道:“你不要抱太大的希望,盗版很难禁止的。”
你隔这玩呢,沈善登刚放下的心,彻底放下了,沉底了。
听筒那边没了声音,韩三平笑了,宽慰道:“《督公》特效震撼,节奏爽快,盗版提供不了影院的震撼。”
沈善登问:“李安你邀请了吗?”
韩三平:“.”
11月2日。
劳动人民文化宫。
沈善登亲自邀请一个人。
“姜文老哥,这个时候正是需要我们电影人团结的时候。”
短短一个多月不见,姜文颓废了不少,周围都是低气压。
陈凯歌因为《无极》几乎身败名裂,多少年后,也没摆脱“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姜文也差不多。
输了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争夺,票房也输了。
正面被击溃,从艺术评价到奖项,溃败!
《太阳》是姜文真正的事业大低谷,五年禁导在电影圈是可以吹牛的,标榜艺术追求。
复出之作失败,就不好找借口了。
比前世更惨。
前世糊糊涂涂,这一世,因为沈善登的提醒,姜文本来有机会,但没抓住,没去斗争。
枪就在脚底下,不去拿。
姜文请沈善登坐下喝茶:“这个事没你想得那么简单。”
“我觉得并不难。”
“很难。”
“不难。”
姜文不想斗嘴:“《色戒》大势已成,已经正在超越电影本身,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和社会现象。这就是电影的力量!”
“我明白。”
沈善登道:“它的海报、台词,汤唯的旗袍造型,甚至体位,都会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而引发的争论涉及历史观、价值观、性别政治、艺术尺度等核心问题,也会深度介入当下的社会思潮。”
“票房正在创造严肃文艺片的市场奇迹,名利双收,甚至引发跟风模仿,在重大历史题材中植入情欲因子,开启大尺度话题营销之路。”
“媒体会持续数月,娱乐、社会、文化、政治等多领域报道,汤唯、删减、历史争议成为绝对焦点,掀起‘色戒’文化热。”
“评论界会压倒性的赞誉,大赞这是李安大师手笔的又一力作,各种深度的学术和文化解读。”
“并且影响审美,用电影将历史符号和情欲绑定在一起,深刻烙印在文化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