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你忍很久了,但是再等等不行吗。”余建宏也是嘴巴直抽抽,“这可是戛纳的舞台,你在领金棕榈大奖啊,多么神圣的事情,你这,你这……”
“没想到这个学生导演这么有血性。”梁朝为原本微微眯着眼睛养神,双眼刷一下睁开了。
“陈卿这一感谢,叶赫那拉氏怕是睡不着觉了。”张满玉抿嘴笑了起来,没想到来一次戛纳,还能看见这种好戏,可比电影精彩多了。
“陈卿,你怎么能把跟叶赫那拉氏的恩怨拿到这里说呢。”陈卿一下台,谢小晶便小声说道,“你疯了吗?”
“是啊,这里可是国际舞台。”余建宏也挺担忧的,“你这么搞,会不会玩的太大了?”
“什么恩怨?什么玩太大?”陈卿直接矢口否认,“我玩什么了,我只是感谢她一下,我什么都没说啊。”
“你说你因为她退出歌坛,你管这叫感谢?”余建宏又说道。
“对啊,我很感激她,其实我之前一直觉得自己唱歌很牛,直到有一次,我听见叶赫那拉氏唱歌,我被她精湛的唱功深深的折服,感觉自己唱的实在太差了,根本不配当一个歌手。于是,我就退出了歌坛,这才有了今天的导演陈卿。”陈卿胡扯的话是张嘴就来,“我想表达的是这个意思,你们该不会是误会了吧?”
余建宏:“……”
谢小晶:“……”
你看我们像大聪明吗!
“Qing Chen,我是法新社的记者Amélie,大家都知道《狩猎》是根据你亲身经历改编的,你能详细说一下你被诬陷的经历吗?”
“chen,我是费加罗报的记者Emma,你获奖感言上提到的叶赫那拉氏,是不是就是《狩猎》中小女孩的原型?她具体是怎么污蔑你的?”
“Director Qing,我是路透社的记者timmes,请问叶赫那拉氏为何要污蔑你,你们之间有什么恩怨?”
颁奖之后戛纳还有个官方的新闻发布会,陈卿作为金棕榈大奖的得主肯定是要出席的。
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都兴奋不已,纷纷询问陈卿和叶赫那拉氏的恩怨。
“恩怨?没有恩怨。”面对这些长枪短炮,陈卿一本正经地澄清,“我跟叶赫那拉氏没有任何恩怨,相反,我很尊重她,我们的关系很好,我喜欢她的歌。”
“那你为何要说因为她你才退出歌坛?”
“大家都知道的,我之前是歌手……”陈卿又把之前糊弄谢小晶他们的话扯了出去。
至于这话太扯了没人信?
要的就是没人信!
如果你们信了,我为何还要感谢叶赫那拉氏?
“陈导,我是民众日报的记者,作为北电的一名学生,第一次执导长片就拿下金棕榈,此刻最想说什么?”
“陈卿,我是新化社的记者,学生作品通常预算有限,你如何克服技术短板?会担心被拿来与资深导演比较吗?”
“拿下金棕榈后,您会进军商业片还是坚持作者电影?毕竟现在一定有大公司捧着合约找您。”
国外媒体一个个八卦之火熊熊燃烧,恨不得把陈卿和叶赫那拉氏的恩怨挖掘个底朝天,国内媒体就完全是另一番画风,绝口不提叶赫那拉氏,全部都问电影方面的问题。
“这些官媒条条框框太多了,很多事情不能报,看来回去的时候,得多找几家民营媒体和网络媒体。”陈卿一边回答着提问一边暗忖。
这年头出海采访对地方媒体和民营媒体来说很罕见,再加上戛纳对媒体筛选严格,所以颁奖典礼上的内地媒体全都是新化社、民众日报这种全国性的大官媒。
大官媒有大官媒的好,权威,可靠。但也有不好,有些事情不能报,有些事情则需要层层请示,束缚比地方媒体和民营媒体多多了。
发布会之后,还有不少环节,比如电影宫的二楼会有一场晚宴,有评委、获奖团队、电影节主席、特邀嘉宾等参与,这是戛纳官方举办的。
其他还有一些非官方的派对,比如片商派对、杂志派对等等。
虽然已经很疲惫了,陈卿还是一一参加,这可是结交人脉的好时机。
“陈导,你今天可是大出风头啊。”摆满普罗旺斯鱼汤和桃红香槟的长桌旁,姜闻端着一杯红酒走了过来。
“姜导这是哪里的话,我不过是侥幸,拿下了金棕榈。”陈卿端起酒杯,冲姜闻一举,“切尔斯。”
“你知道我说的不是金棕榈。”姜闻笑了笑,跟陈卿碰了一下杯。
看着眼前这个跟自己谈笑风生的年轻人,他心中颇为感慨,当初在飞机上,他跟这个年轻人偶遇,说对方必拿金棕榈,不过是客套一下,那个时候他根本不觉得对方能做到。
但是,人家真的拿到了……
第30章 轰动娱乐圈
法国戛纳位于东一区,华夏使用燕京时间,东八区。
现在是5月份,戛纳使用的是夏令时,跟燕京有6小时的时差。
5月21日21:00,戛纳获奖名单全部出来的时候,燕京正是5月22日凌晨3:00。
这个时间很多人都在梦乡之中,不过媒体人,尤其是纸媒的编辑正是上班的时候。
深夜将版面排版好,凌晨拿去印刷,等早晨大家起床上班的时候,报纸已经摆在报亭里,可以购买了。
其实如果在往日,凌晨3:00这个时候版面已经排好了,不过今天比较特殊,戛纳那边会有获奖名单,所以编辑部会等一等。
当然,通稿是提前写好的,把获奖名单那一块空出来,等戛纳那边名单一来,再把名单添进去。
什么?不能等获奖名单出来了再写?
那可不行,媒体要的就是一个快,你慢了,别的媒体发出去了,你再发就没人看了。
陈卿人还在戛纳没回来,他拿到金棕榈的报纸便已经铺满了大街小巷。
《华夏电影新生代震撼世界,北电学生处女作勇夺戛纳金棕榈》
《华夏电影史新篇章:20岁北电学子<狩猎>问鼎戛纳》
《戛纳爆大冷!北电学生导演一枪命中金棕榈》
《新星冉冉升起!华夏学生导演击败王嘉卫、姜闻》
《第五代之后谁主沉浮?金棕榈得主:我只是北电大三学生》
《从<花样年华>到<狩猎>:王嘉卫见证华夏电影代际更迭》
《北电学生<狩猎>爆冷摘金棕榈,姜闻后台连呼“后生可畏”》
疯了。
所有人都疯了。
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一个大三的学生,竟然拿下了戛纳的至高大奖金棕榈,这怎么可能呢?
是王嘉卫没有实力,还是姜闻太菜?
明明有大佬前后夹击的,怎么就让一个学生拿下金棕榈?
大家看见这些报道的时候,都以为是假新闻,假消息。
可报导这些消息的报纸不是什么三流小报,而是民众日报,是新化社、是华夏新闻报……
这怎么可能有假?
“哈哈哈!好!干得好!”消息传回北电,王流高兴的当时就一巴掌干自己大腿上。
虽说他一直都看好《狩猎》,心里也一直都希望《狩猎》拿奖,可结果一天不出来,他的心一天就是悬着的。
这可是欧洲三大,是戛纳,奖哪有那么好拿了?
真当人人都是张易某了?
特别是这一次竞争还非常激烈,王墨镜也好姜闻也好,都是出过成绩的实力大导,作为一个还没毕业的学生跟这两位竞争,那不是开玩笑吗?
可谁曾想,竟然真的拿奖了,而且还是至高奖金棕榈!
遥想当初,陈卿拿着剧本来找他说想拍电影,他无论如何不会想到,这电影有一天斩获金棕榈。
他那个时候还根本不看好,劝说对方让别人执导。
一想到这里,他就想抽自己,差一点就葬送一个金棕榈啊。
兴奋之下,他马上一个电话打给了北电的院长张会君,这种事情必须第一时间让领导知道!
“是陈卿拿金棕榈的消息吧?这件事情我已经知道了。”电话打过去还没开口呢,里面就传来张会君爽朗的笑声,“王教授,你可是教了一个好学生啊!”
虽说张会君和陈卿的交流远不及王流多,可他的兴奋却丝毫不在王流下。
北电在校学生拿下金棕榈,这可是泼天的功绩啊!
就算他从此以后碌碌无为,可他培养了一个金棕榈大导,他也是北电历史上最牛的院长,没有之一!
遥想当年,张易某处女作便拿下柏林金熊奖,是何等的惊才艳艳,何等的意气风发?
其光芒之耀眼,差点闪瞎整个影坛。
陈卿今日在戛纳斩获金棕榈,比张易某当年还要厉害三分!
这可是金棕榈!
虽说大家通常会将欧洲三大电影节放在一起说,但其实地位最高的,还是戛纳。
金棕榈比金狮奖金熊奖,更有份量,也更难拿!
整个华娱,也就一个陈凯哥拿到过,直接把他推到了和张易某一样高的江湖地位。
如今,还要再加一个陈卿,北电学生!
“快!去拉横幅!把陈卿拿下金棕榈的消息挂出去!”张会君高兴了一会儿,连忙吩咐下去:“最好直接挂到中戏门口去!”
当然,挂到中戏门口只是一个玩笑,中戏门口哪能让北电这么玩。
不过,这个消息的确也传遍了整个中戏。
“不是,北电的真就这么厉害?那陈卿还只是学生啊。”
“北电还真的净出大导啊,陈凯哥张易某还不够,现在又来一个陈卿!”
“陈卿可比张易某厉害多了,张易某拍电影的时候多大了,陈卿才20呢!”
“北电到底怎么教的,没毕业就拿金棕榈?”
“兄弟们,北电又崛起一个大导,这是好事啊,难道你们忘了北电大导的传统了吗?”
“还真是!陈卿这部电影,不就是用的咱们中戏的?”
“哈哈哈!我们得感谢北电,又为我们培养出一名大导!”
中戏学生都很兴奋,隔壁出了大导,他们的出路又多了。
而跟陈卿关系比较好的曾梨,一下成了大家羡慕的对象。
“曾梨,陈卿拿下金棕榈,恭喜你啊。”胡晶忙不迭地跑过来道喜。
“恭喜我做什么,是陈卿拿金棕榈,又不是我拿。”曾梨表面平静,内心也是突突狂跳。
“你跟陈卿关系那么好,他成了大导,不得找你拍戏啊。”胡晶眼中是浓浓的羡慕。
“曾梨,我真的是嫉妒死你了,有一个大导的朋友。”袁全也围着曾梨团团转。
“我之前只是喜欢听他的歌,是他歌迷。哪里会想到他有一天能拿金棕榈?”曾梨脑海里不禁浮现出陈卿第一次来探班的情形来。
那个时候,她听说对方拍了一部电影,可根本没有放在心上,甚至内心认为可能是一部烂片,毕竟20岁的学生拍的电影,怎么看都不可能是好片。
可谁曾想,人家直接拿了金棕榈!
第31章 陈到明的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