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总也太有排面了吧?”陈卿不禁感慨,“前脚刚刚说完媒体造势,后脚把新化社都请来了。”
“这哪里是韩总的手笔?韩总再牛也指挥不了新化社啊。”谢小晶闻言笑了,“这完全是新化社自己想采访你。”
陈卿一琢磨,还真是,新化社是啥级别了,这种大官媒怎么可能去干帮别人宣传电影这种掉逼格的事,哪怕是中影发行的电影也不行。
新化社之所以来,还是自己干的事情牛逼,值得他们报道。
正如老师王流所言,在戛纳拿金棕榈,往大了说,那就是为国争光。
要是三四十岁的导演拿了金棕榈也没啥,可自己偏偏只有20岁,还是在校学生,说是全国学生的榜样都不为过。
这种有志青年,这种激励人的正能量,新化社不得报一下子?
采访依旧是在北电小放映厅里进行的,新化社来了两名记者,负责提问的那个叫周明,40岁左右,是新化社国内部文化新闻室主任记者,另外一个年轻一些,30岁,主要负责拍照。
周明:“首先祝贺您成为获得戛纳金棕榈奖最年轻的华夏导演。这次获奖对您个人意味着什么?”
陈卿:“谢谢。这个奖更像是一份‘意外之礼’。拍这部电影时,我只想讲一个真诚的故事,没想过它会走到戛纳。但或许正是这种纯粹打动了评委它证明了华夏导演不需要模仿好莱坞,我们自己的文化底色足够有力量。”
周明:“评委会主席吕克贝松称您的电影‘重新定义了东方美学’,您如何看待这一评价?”
陈卿:“西方人总爱用‘东方神秘主义’标签化我们,但这部电影的核心其实是人类的共通情感孤独、抗争、对不公的呐喊。如果非要说美学突破,可能是我们用了燕京胡同的实景和京剧鼓点配乐,把传统元素解构成现代语言。”
周明:“您对年轻导演有什么建议?”
陈卿:“别被‘第六代’‘地下电影’这些标签困住。90年代我们总抱怨审查、抱怨资本短视,但现在我拿到金棕榈证明了一件事只要你的作品足够锋利,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周明:“有欧洲媒体认为,您的电影题材敏感,获奖是否会让国际社会误读华夏……”
大官媒就是大官媒,他们的采访风格跟地方媒体截然不同,人家是从文化自信、民族自信、艺术价值、产业思考等更加宏大的角度出发。
陈卿也是拎得清的,刚回国在机场的时候,面对一些地方媒体和杂志小报,直接就犀利开撕叶赫那拉氏,但是面对新化社的采访,绝口不提这点小恩怨。
很快,新化社这篇题为《从戛纳到华夏:金棕榈导演陈卿谈华夏电影的“破冰之旅”》的报道便发布出去,直接引起了轩然大波。
新化社居然用了整整一个版面来报道陈卿,文中更是称陈卿为“华夏骄傲”,称他此次拿金棕榈是“为国争光”。
这可是新化社啊,竟然整版拿来报道一个学生!
新化社这种大官媒的影响力可以用“恐怖”二字来形容,原本陈卿和叶赫那拉氏的这场撕逼,各媒体怎么报的都有,有站陈卿的,也有站叶赫那拉氏的,可新化社的报道一出,所以媒体齐齐统一了立场:站陈卿。
开玩笑吗,新化社都说了人家是“华夏骄傲”,你还敢说人家耍流氓、X骚扰?
哪家媒体这么头铁?
耍流氓的人能成国家骄傲?
叶赫那拉氏立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向陈卿道歉,说她之前女孩子清白那句话是因为看了金大侠的《神雕侠侣》有感而发,但是没想到引起了陈卿和众人的误会,对此她诚恳的向陈卿道歉。
当初跟随叶赫那拉氏一起踩陈卿的那些歌手、作词人,也纷纷道歉。
理由也是五花八门,有说自己看了电影,有说那是在教训自己的弟弟,有说是在骂自己的某个朋友,反正当时说的肯定不是陈卿。
而那个小卡拉米李瑶瑶,则是直接向警方自首,坦诚了自己污蔑一事。
随着李瑶瑶的自首,这长达一年的“MV试镜门”终于落下了帷幕。
陈卿很庆幸当初自己刚刚重生过来,没有选择打官司,而是去拍电影。
如果打官司,现在他估计还在跟李瑶瑶扯着皮呢,哪能像现在这样,赢得这么漂亮?
新化社发声+李瑶瑶自首,陈卿的口碑立即迎来了逆转,再也没有人骂他,全都是一片夸赞。
那些骂过他的人,之前骂得有多狠,现在就有多后悔,他们真的是眼瞎了啊,把这么一个国之栋梁硬生生骂得退圈。
而叶赫那拉氏呢,情况完全相反,她“顶替”了陈卿,成为了被万人唾骂的过街老鼠。
什么看金大侠的《神雕侠侣》,骗傻子呢?
第38章 新电影,冲击柏林!
“老妖婆!滚出娱乐圈!”
“叶赫那拉氏,你不得好死!”
“要不是信了你,我也不会骂陈卿!”
华唱片大门口,围了乌泱泱一片人,大家的神情都很激动,一边咒骂着,一边扔臭鸡蛋、菜叶子。
叶赫那拉氏吓的根本就不敢踏出去一步,躲在公司里瑟瑟发抖。
“你怎么想的,这个时候还敢来公司?”华唱片CEO脸色铁青的问道,“你想让他们把公司拆了不成!”
“我家外面人更多,我家的玻璃都被人敲碎了,家里我更不敢待呀。”叶赫那拉氏哭丧着脸说道。
“早知道有今日,你当初就不该乱嚼舌根子!”
“我哪知道他还能爬起来呀,真是奇了怪了,整个华夏都没几人拿到金棕榈,就他陈卿,偏偏就拿到了。”
“你还说!”
“我不说了,我去录歌。”
“录歌?”一提这俩字,CEO直接炸了:“录你妹!你以为你的歌还能卖出去吗!”
“可是,我的新专辑马上就录完了。”
“大姐,你还在做梦呢?没有专辑了!不会再有人为你的歌买单了。你这种情况,要么退圈几年,等风声过了再慢慢试着复出,要么像陈卿也一样,从别的路再爬起来。”CEO咬牙切齿的骂道:“公司为了打造你的新专辑,前前后后投入了500万了,结果呢,直接打了水漂!这笔钱,你必须还给公司!”
“陈卿!对不起!”
“对不起陈卿,当初骂了你。”
“请原谅我吧陈卿,我好后悔啊。”
陈卿也被很多人找上了,不过不是骂他,刚好相反,是去道歉的,有人还直接拉上了“陈卿对不起”的横幅。
“前身,如今你‘沉冤得雪’,我也算对得起你了。”陈卿听着外面那些道歉的声音,心中轻声跟前身告别。
【宿主:陈卿】
【声望值:10023456】
打开了系统面板查看一下,发现声望值一栏达到了8位数,足足1000多万!
事实上以他现在的热度,知道他的人绝对不止这么点,不过系统对于声望值的定义不仅仅是知道他,还得是通过作品才行。
现在的这1000多万,基本上都是以前听过他歌的,很多还是他歌迷,只不过因为污蔑一事对他没有了正面印象,所以没有提供声望值。
现在随着事情真相大白,那些歌迷对他的印象重新转为正面,声望值这才暴涨了1000多万。
眼下《狩猎》上映在即,相信随着电影的上映,他的声望值还会迎来一波暴涨。
“这么多声望值,根本花不完啊,以后我想买什么可以直接买,连价格都不用看了。”陈卿咧起了嘴,有了这么多声望值,还怕个啥,未来的路不难走!
《纳棺夫日记》小说版权早就买完,等忙完《狩猎》的宣传,便可以购买《入殓师》剧本,正式开启新片的旅程。
《狩猎》定档6月20日,等到电影一上映,他便可以筹备新片。
今年的威尼斯是赶不上了,那就只能去参加明年的柏林。
在一声声“对不起”的道歉中,陈卿摸出诺基亚手机,给父亲陈北望去了个电话。
“臭小子,过年都不回家,你打算一辈子呆在外面吗?”电话一接通,陈北望就是一通抱怨。
“我那个时候名声不太好,回去再被人指指点点戳脊梁骨,别再惹得你心烦,把人给打残了。”陈卿说道。
这倒不是借口,而是真的有这个担忧,别看他是一个读书的“文人”,但是他老子陈北望,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练家子,八极拳的传人!
虽然不能像电影《叶问》一样一次打十个,但打三四个还是没问题的,一对一更是没有对手。
可能跟从小习武有关,陈北望的脾气也比较火爆,年轻的时候在火车站遇到扒手,两记老拳下去,扒手直接进医院了。
明明是见义勇为的好事,却偏偏伤了人,结果呢,赔人家医药费不算,还反被人告,进局子喝茶去了。
也就是后来遇到了母亲,又有了自己,肩上有了家庭,有了责任,火爆脾气才慢慢的收敛下去,除了每日在自家武馆勤加练习之外,出了门基本上不会展露功夫。
当初前身被污蔑,骂名远扬的时候,陈北望气的是暴跳如雷怒发冲冠,当时就要买票来燕京,找那李瑶瑶讨说法。
无论是前身还是母亲都拼命阻拦,都害怕陈北望一来燕京,怒火攻心之下把人给废了。
如今冤屈洗脱,沉冤得雪,陈卿便马上打个电话,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家里。
拍电影、拿奖、官媒站台、李瑶瑶自首等事情,简单给父亲撸了一遍。
“背负了这么长时间的骂名,受了这么多委屈,真是苦了你了。”陈北望声音有些哽咽,“从小到大,我跟你妈妈,我们都舍不得骂你半句,结果那么多人,天天骂你……”
“骂就骂呗,又不少一块儿肉。”陈卿的声音云淡风轻的,听起来完全没有将那些往事放在心上,“其实我还要感谢他们,如果不是他们,我也不可能来拍电影,也不可能取得,嗯,一点小成绩吧。”
“行了臭小子,你也不用说这些话来宽慰我,还感谢他们?脑子坏掉了吧?骂你你还谢他们?”陈北望中气十足,说话声音洪亮。
“给我说两句。”母亲李素娥憋不住,将电话夺了过去,“青子,要我说,你还是回家来吧,这什么娱乐圈,咱不混了。”
“对,回家来,跟我学拳!”陈北望的声音又在一边响起,“这可是八极拳,老祖宗传下来的真功夫,是宝贝。”
“是呀儿子,回来吧,你爸的武馆迟早是你的,虽然比不得你在娱乐圈赚那么多,但足够你衣食无忧。”李素娥苦口婆心的劝说起来。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经历了陈卿被污蔑一事,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对娱乐圈有了畏惧,一心想让陈卿回家去。
如果是前身的话,回去继承武馆说不定还真是最好的选择,八极拳既能强身健体,还是非遗遗产,学了绝对不亏。
不过陈卿有“最强导演系统”在,是肯定要当大导的,只能婉拒了父亲母亲的好意。
第39章 北电大导到中戏演讲
“一部电影如何改变中国影坛生态?”《南方周末》
“这一次,金棕榈属于新时代!”《大众电影》
“从《霸王别姬》到《狩猎》:华夏电影再夺金棕榈!”《燕京晚报》
新化社只是一个开始,之后各种各样的采访纷至沓来,对陈卿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报道。
他还登上了央视的《文化视点》,跟白延松一起探讨“艺术与市场的平衡”。
就连新闻联播对他进行长达30秒的报道,导演姓名和电影名称都被清楚的提及。
媒体方面“重拳出击”的同时,陈卿还被安排去燕京大学、清大学和中戏进行巡回演讲。
原本韩三评安排的高校巡回演讲路线其实是没有中戏,是北电院长张会军强烈要求加上的。
陈卿现在热度之高根本无法想象,每到一所学校都会引起“万人空巷”般的景象。
尤其是中戏,其热烈程度更加要强上三分,陈卿要去演讲的消息一出,整个学校都炸了。
“听说了吗,北电的那个陈卿,要来咱们学校演讲了。”
“这可是金棕榈大导啊,如果能被他看上,那可就发达了。”
“20岁的金棕榈啊,不知道他长什么模样,有没有三头六臂。”
“还没有机会这么近距离接触陈卿这种大导呢,!”
一众中戏学子无论男女,脑子里全都是陈卿,再也“容不下别人”,他们不管是上课还是吃饭,就连晚上睡觉,都在亢奋无比的谈论着即将到来的大导。
甚至就连小两口在一起谈情说爱,谈的也还是陈卿。
尤其是曾梨所在的宿舍,气氛更是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