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塌房系大导演 第28节

  剧中也有不少汽车镜头,被奥迪A6以120万的价格拿下。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旗袍、西装、家具、钢笔等品牌,林林总总加起来,广告费直接干到了550万。

  好家伙,《入殓师》成本一共也才500来万,都还没开拍呢,就已经回本了。

  大导的吸金能力,只能用“恐怖”二字来形容。

  跟《狩猎》静悄悄的开机不一样,《入殓师》是举办了开机发布会的。

  金棕榈大导+6000万票房卖座导演,发布会来了许多媒体,既有燕京日报这种官媒,也有娱乐周刊这种杂志小报,还有旧浪等网络媒体。

  咔咔咔!

  拍照声不绝于耳,各路记者对着陈卿就是一阵狂拍,镁光灯差点把其双眼闪瞎。

  哪怕是有周公子和刘叶这种已经有名气的演员在,陈卿也是发布会绝对的主角。

  不是媒体“偏心”,实在是陈卿的成绩太过耀眼,而他的经历,也太过传奇。

  “陈卿导演,您刚凭《狩猎》拿下金棕榈,为何选择殡葬题材作为新作?”

  燕京日报的记者一上来就问了一个众人都很感兴趣的问题。

  陈卿回答:“金棕榈让我更有责任探索被忽视的角落。其实生死是最普世的话题,只是我们习惯回避。入殓师这个职业,在日本被称作‘送行人’,他们让逝者体面的离开,也让生者得到慰藉。我想探讨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人如何面对离别。”

  “陈卿导演,有评论认为,您才20岁出头,缺乏生死阅历,可能难以驾驭这种厚重题材,您怎么看?”

  电影世界的记者问了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

第55章 冯钢炮:我比陈卿差那么多吗!

  其实自从陈卿《入殓师》这个项目曝光以后,与空前的关注一起来的,还有巨大的争议。

  有人认为陈卿只是一个20岁的学生,缺乏生死经历,难以深刻探讨殡葬行业,可能流于表面或猎奇。

  有人担心涉及殡葬文化会引发观众不适,甚至被审查限制,导致影片无法完整呈现。

  有人甚至怀疑陈卿《狩猎》获奖只是运气好,毕竟“自身经历改编”这噱头确实很大,可他第二部作品竟然狂妄至极的探讨生死命题,肯定会“翻车”,影史上有太多“一片天才”的案例。

  当然,有质疑,也有支持。

  有人认为陈卿能拿下戛纳金棕榈,证明其导演实力远超同龄人,有能力驾驭严肃题材。

  有人赞赏陈卿敢于挑战冷门职业题材,认为华夏电影需要这种人文关怀,而非一味商业娱乐。

  还有人看好陈卿的国际电影节背景,认为《入殓师》可能再次冲击海外奖项,提升华语电影影响力。

  之前其实也有媒体想就这些争议去采访陈卿,不过陈卿拒绝了。

  现在在开机发布会上,再次有媒体提到,他微微一笑,给予了回答。

  “就探讨生死命题而言,我确实太年轻了些,可能也没有相关经历,但电影是共情的艺术。黑泽明拍《生之欲》时也没患过癌症,乔治卢卡斯拍《星球大战》时也没上过太空。关键不是导演经历过什么,而是能否真诚地观察和表达。”

  其实这个问题看似“尖锐”,却是提前事先设计好的,发布会召开之前早就跟媒体沟通过了,剧组的争议得到了回应,对于媒体来说,报纸有了销量,一举两得。

  车马费不是白给的,记者不会乱提问乱写。

  像新化社、民众日报这种大官媒,采访属于记者职务行为,通常不会收取车马费。

  不过,一些市场化运营的媒体或者杂志,尤其是娱乐板块的记者,都会收取车马费。

  一些小报、八卦周刊,甚至会以“不给车马费就报负面”,对剧组进行施压。

  当然这种事情也轮不到陈卿这种级别的导演去操心,自会有专门的人和各路媒体打交道。

  “陈导,您的《狩猎》虽然是文艺片,但是票房上也取得了重大成功,可见您拍商业电影也很有一手。请问您的新作《入殓师》是文艺片还是商业片?”

  大众电影记者问的这个问题,的确也有不少人在这样想,冯钢炮这种专门拍商业片的大导都被陈卿比了下去呢。

  “《入殓师》跟《狩猎》一样,还是文艺片。”陈卿说道。

  商业片是一定要拍的,但现在还远远不是时候,市场太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商业片其实是处在鄙视链的底端的。

  那些野路子不提,就他这种学院派,要是真拍了商业片,肯定会招来一片骂声。

  这绝对不是开玩笑,张易某的《英雄》够厉害了吧,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在普遍只有几千万票房的时代,轰下2.5个亿的可怕票房,可以说是划时代的巨作。

  按说拍出这么牛的电影,会赞誉声一片吧?

  没有,迎接张易某的是一片骂声。

  甚至他都不敢说自己拍的是商业片,而说是“工业电影”。

  “听说您为了写剧本去殡仪馆体验生活?不怕晦气吗?”

  “如果连创作者都忌讳死亡,观众又怎么能直面它?在殡仪馆,我看到的不是‘晦气’,而是家属的眼泪、入殓师的专注,这些比任何虚构的故事都真实。”

  “影片在视觉上如何平衡殡仪馆的冰冷感和人性的温度?”

  “我考虑采用‘反差美学’来构建这种平衡,比如,用富ETERNA 500T捕捉冷色,柯VISION 250拍摄暖调。比如,殡仪馆的主场景选择青灰色的水泥墙面和不锈钢器具,但涉及遗体处理的戏份,我都会在画面中埋入一些‘破冰元素’……”

  一场发布会下来,绝大多数记者都在采访陈卿,他一个人就承担了记者50%的“火力”。

  而剧组的其他人,也有很多知名人士,无论周公子还是刘叶,亦或是黄小明、陈,都是已经成名的演员,但他们加在一起,被问的问题还不如陈卿一个人多。

  《金棕榈得主陈卿新片〈入殓师〉开机,聚焦殡葬行业人文关怀》

  《“给死亡化妆的人”陈卿新片挑战银幕禁忌》

  《震惊!金棕榈导演新片竟拍“死人化妆”,主演夜不能寐!》

  《从〈狩猎〉到〈入殓师〉:陈卿的“生死叙事”探索》

  《给逝者最后的体面!金棕榈导演新片聚焦入殓师》

  《从恐惧到敬畏:论〈入殓师〉对死亡美学的重构》

  很快,发布会相关报道铺天盖地的流了出去,顿时引发了一波关注。

  “《入殓师》肯定是烂片,一个学生拍死亡,这不是开玩笑吗?”

  “就是,他一个毛头小子,经历过什么,就敢拍《入殓师》这种题材?”

  “怎么就烂片了?陈卿说的很对啊,难道拍什么就得经历什么?那拍《神雕侠侣》我是不是得先自断一臂?”

  “毛头小子怎么了?毛头小子拿了金棕榈!你资历老,也没见你拿到金棕榈啊?什么时候年龄成了实力的标准了?”

  “对啊,陈卿20岁拿金棕榈,这是什么?这是天才!别拿你寻常人的标准衡量天才。”

  关于陈卿到底能不能拍好这个题材,再次引发了全民热议。

  “你确定了,要去拍《入殓师》?”冯钢炮也看见了报道,他给章瀚予打了一个电话。

  “冯导,合同都签了。”章瀚予说道。

  “《大腕》给你的是男二,《入殓师》给你什么角色?”冯钢炮问道,“《入殓师》里你能有多少戏?”

  “角色没有大小,只有合适不合适,我觉得《入殓师》里的这个角色,就很适合我。”章瀚予说道。

  冯钢炮就很受伤,他其实私下里打听过了,章瀚予在《入殓师》里出场也就10分钟而已,根本就是个无关紧要的小配角。

  可人家宁愿去演小配角,也不来演自己的男二号。

  那陈卿的戏,吸引力就这么大吗?

  同样是导演,自己比陈卿就差那么多吗?

第56章 震惊!陈卿竟和叶赫那拉氏一起拍戏!

  “2000年8月12日,新锐导演陈卿在青影厂举行新片《入殓师》开机发布会。该片讲述一位年轻入殓师在职业与世俗偏见间的挣扎,是陈卿继戛纳获奖作品《狩猎》后的第二部长片。

  陈卿表示,死亡是每个人终将面对的话题,但入殓师这个职业却长期被忽视……”

  曾梨放下手中的报纸,看着版面上坐在中间的陈卿,不知为何,感觉这张照片拍的特别帅气。

  “怎么,为自己只是个小配角不能参加《入殓师》开机发布会而暗自神伤?”胡晶的脑袋伸了出来。

  “没。”曾梨摇摇头,“我知道我演技怎么样,如果不是因为认识陈卿,这种小配角也不会落到我头上。”

  “你明白就好,知不知道,就算是这样一个小配角,也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角色,咱们班不知道多少人羡慕你呢!”胡晶说道。

  “是呀,我都羡慕死了。”袁全在一边说道,“那可是陈卿的戏,多半还能在欧洲三大拿个大奖回来,你们关系那么好,说不定你还能跟着他去走个红毯呢。”

  “欧洲三大的红毯啊……”袁全开始憧憬起来,“我这辈子还有机会到那种地方去吗?”

  “没想到我这辈子还有机会来到这种地方。”《入殓师》片场,一个30多岁的长发女子,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陈卿面前。

  她显然是第一次拍戏,初次来剧组,就好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东看看西看看,对什么都感觉好奇。

  “杨姐,你这身……”陈卿一看这大姐从头到尾一身大红色,脸上还化了浓妆,不禁说道,,“你穿的是不是太喜庆了些?”

  “就是很喜庆撒,我长这么大第一次拍电影呢,那还不是喜庆事?”杨姐咧嘴一笑,露出两排大黄牙来。

  “我理解你高兴,可你知道你是来演尸体的吧?你穿这样,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要结婚呢。”陈卿大手一挥,“造型师,把她脸上的妆卸了,再重新给她换身衣服,头发造个型!”

  “陈导,要什么风格的?”造型师问道。

  “就照着这个弄。”陈卿拿了一张照片,递给造型师。

  “嘶……”造型师一看那照片,顿时倒吸了一口冷气,心说陈导未免也太狠了吧,这种事情都干的出来?

  原版《入殓师》采用了倒叙的叙事手法,影片一开始,主角便以入殓师的身份出场,为一个美女化妆。

  化到中途却发现那根本不是美女,而是一个女装大佬,裤裆里的家伙比主角都大。

  这么搞笑的开场陈卿还以为喜剧呢,结果完全不是。

  陈卿的《入殓师》,也采取了倒叙手法,也是从主角林武为死者入殓开始拍。

  刚刚这个杨姐,便是剧组找来的群演,饰演一具尸体。

  尸体嘛,绝对简单,还有比尸体更容易的角色吗,只要往那一躺,闭上眼睛,就是傻子都能演。

  但就是为了这样一个对演技毫无要求的尸体,陈卿耗费了整整一个月,全国海选这个尸体的演员。

  一开始,很多人不理解为何陈卿这么大费周章,明明只是具无关紧要的尸体啊,随便找个人不就行了?

  但是当杨姐造完型卸完妆出现在众人眼前的时候,大家都惊呆了,也终于明白了陈卿的“良苦用心”。

  这个杨姐,哪里是杨姐,分明是叶赫那拉氏啊!

  之前浓妆艳抹的还没看出来,现在把这些乱七八糟的妆一卸,发型再被造型师一饬,跟叶赫那拉氏至少八分相似!

  如果角度再看对了,完全就是叶赫那拉氏本人!

  让“叶赫那拉氏”来演一具尸体可还行?

  “嘴太碎了,被人捅死了。”

  “希望她下辈子别再随便污蔑人。”

  “有这样一个女儿,我真的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祖宗八辈的脸都被她丢尽了。”

  “早知道她长大了是这么恶心的玩意,生下来直接就掐死好了。”

  陈卿还为这尸体的家属们“量身定制”了台词,林武在为尸体入殓的时候,家属们在外面不停骂骂咧咧。

  这些台词也是句句不提叶赫那拉氏,却句句让人能够联想到叶赫那拉氏。

首节上一节28/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