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塌房系大导演 第51节

  MK2是欧洲艺术电影的主要买家,经常通过威尼斯电影节挖掘新锐导演,而马林卡米兹本人也多次担任威尼斯的评委,可以说MK2在威尼斯非常有关系。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马林卡米兹和2001年第58届威尼斯评审团主席南尼莫雷蒂私交莫逆。

  当然,马林卡米兹和田庄庄的基友马可穆勒私交也非常好。

  “师弟,我的《站台》在威尼斯没拿到主竞赛单元的奖,你的《活埋》,可一定要扳回一局。”虽说见面不多,贾科长跟陈卿很聊得来。

  为啥?

  因为贾科长跟陈卿一样,也是文学系的。

  虽说都是出自北电,不过贾科长跟张国师、跟陈诗人,就感觉不如跟陈卿亲切,因为那俩都是外系的。

  “《站台》是一部好电影,没拿大奖只是缺了一点运气。”陈卿其实根本没有看过《站台》,但这也不妨碍吹一嘴。

  马林卡米兹跟陈卿其实也算老相识了,当时《狩猎》在戛纳拿了金棕榈的时候,MK2也想买版权的,只不过最后没能竞争过福克斯探照灯。

  “陈导,你的《狩猎》在欧洲上映了,票房非常漂亮,听说在华夏票房也非常好。”马林卡米兹用一种颇为惋惜的口吻说道,“如果早知道《狩猎》票房这么好,当初我一定不会把这么优秀的电影让给他人的。”

  “马林,听起来你错失了《狩猎》很遗憾啊。”贾科长插话说道,“你可以把《活埋》买下来,弥补一下当初的遗憾。《狩猎》的票房已经很夸张了,而《入殓师》的票房比《狩猎》还要夸张,看见了没,我这个师弟的电影票房就没有差的。”

  “这将是我的荣幸。”马林卡米兹向陈卿伸出了手,“陈导,期待这次与你的合作。”

  “马林先生,也期待跟你的合作。”陈卿也握住马林卡米兹的大手。

  马林卡米兹对陈卿的新电影可是非常期待的,但是当《活埋》放映后,荧幕上却什么都没有,没声音,没画面,只有一片黑暗。

  当这黑暗持续了快半分钟的时候,他忍不住偏头问身边的贾科长,“放映出问题了?”

  “应该……没问题吧?”贾科长也有些不确定了,哪有电影一开始不给任何信息,直接一片漆黑的?

  正要问问陈卿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几声比较轻微的呼吸声传来不是来自于现场的某个人,而是源于影片。

  贾科长和马林卡米兹知道了,这一片黑暗并非放映故障,而是电影剧情。

  很快他们就知道为何会有这一片黑暗了,因为主角躺在一口棺材里,这黑暗正是主角的内部视角。

  “开头这段黑暗真是妙啊。”马林卡米兹这时候才品味到那段黑暗的玄奥:“连我们这种局外人都觉得漫长,那么身在棺材内部的主角,该是何等煎熬?”

  “是啊,太让人窒息了,不知道这个倒霉蛋什么时候才能从棺材中出来。”贾科长将翘着的二郎腿放下,仅仅只是一个开头,他便感受到了《活埋》的不简单。

  等《活埋》的剧情走到一半的时候,贾科长快疯了,影片的视角竟然还在黑暗的棺材之中!

  观影到了现在,他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可怕的猜测该不会,这部电影从头到尾,主角都一直在棺材里吧!

  如果真是这样,这部电影可以说是疯狂至极全片只有一个角色,一个场景,这种电影别说见了,听都没听过。

  电影还能这样拍的?

  原版的《活埋》是在2010年的,那个时候已经有《狙击电话亭》在前,但是在2001年,影坛从未出现过如此极简主义的叙事,就算是一些话剧,都没有《活埋》这么极端的设定。

  这种极简主义叙事、封闭空间的实验,简直就是一枚“异类炸弹”。

  可以说陈卿这是开创了一个电影的新流派啊!

  贾科长可以想象,这部《活埋》如果拿到威尼斯,会对那些评委造成何等的震撼。

  如果《活埋》最终上映,对观众造成何等冲击。

  电影放映结束后,小放映厅里一片安静,众人都沉浸在观影的震撼之中没有走出来。

  这部《活埋》,可是结结实实震碎了他们的三观,颠覆了他们对于电影的认知。

  作为陈卿日后研究生的导师,谢非一直遵循经典叙事法则电影要有完整的人物弧光、明确的社会背景、多线交织的戏剧冲突。他的《香魂女》《本命年》都在这样的框架下展开,哪怕是小人物故事,也要依托时代洪流。

  但《活埋》彻底打破这一认知,没有社会背景,没有人物前史,甚至没有真正的“反派”只有一个男人、一口棺材、一部手机。

  电影不再依赖“讲述故事”,而是让观众直接“体验濒死”。这种极简叙事、行为艺术一样的电影,对谢非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至于电影的新制片田庄庄,他的电影向来注重环境对人物的塑造,演员的表演必须与历史、地域、社会氛围融合。

  但《活埋》完全相反表演被压缩到极限,没有对手戏,没有肢体调度,甚至连表情都因黑暗而模糊。演员只能靠呼吸、颤抖的嗓音、手指的细微动作来传递情绪。

  田庄庄意识到,表演可以不再是“塑造角色”,而是“成为处境”。

  更颠覆的是,传统电影依赖环境烘托人物,而《活埋》让人物成为环境本身棺材的狭窄、氧气的稀薄、沙子的流动,全都通过主角的生理反应呈现。

  “空间即角色么……”一部《活埋》,让田庄庄开始重新思考电影的真实性。

  “真想看见好莱坞看见这部《活埋》,会遭受怎样的冲击。”马林卡米兹则是想到了《活埋》对好莱坞的影响。

  这会儿的好莱坞正沉迷于“大预算+大明星+大场面”的公式,《活埋》呢,直接“零特效、零明星、单一场景”,一个棺材+一部手机,比千万美元特效更让人窒息。

  挂了制片就是不一样,田庄庄对《活埋》明显的比《狩猎》上心多了,直接带着拷贝就飞威尼斯。

  马林卡米兹也承诺,会全力以赴帮助《活埋》在威尼斯冲奖。

  不过他也说了,根据他的判断,《活埋》虽然很震撼,但拿下金狮奖可能没有那么乐观。

  对此陈卿很看得开,《活埋》本就是临时起意拍出来的,拿不下金狮奖就拿不下,能拿下别的奖卖个版权就行了。

  眼下的重点,还是《亡命驾驶》的拍摄。

  其实《入殓师》还没上映的时候,《亡命驾驶》的筹备便已经开始,到了现在,筹备也已经到了尾声,用不了几天便能开拍。

  陈卿还挺高兴的,算算时间,《亡命驾驶》应该可以在5月18日之前开拍,这样那个演讲不就可以逃过了?

  但是他显然小看了校领导的智慧,《活埋》的放映一结束,张会君便将他叫了过去:“《亡命驾驶》打算什么时候开拍?”

  “5月14。”陈卿终于找到了一个推辞的好理由,“院长,那个优秀毕业生的演讲,恐怕……”

  “恐怕什么恐怕?《亡命驾驶》的拍摄给我推到18号以后!”张会君一眼就看穿了陈卿的小算盘,“优秀毕业生演讲按理说应该放在毕业典礼上的,就是因为知道你那个时候要拍电影,所以我才提前了一个月进行这个演讲。”

  “没这个必要吧院长?”

  “你知道有多少人想当这个优秀毕业生吗?给你你小子还不知道珍惜了。告诉你,通知已经下发下去了,改不了了,你有功夫弄这些小心思,还不如好好琢磨琢磨发言稿。”

  好吧,看来这优秀毕业生的发言的确是逃不掉了。

  演讲这天,来了很多人,毕业班的基本上都来了,不仅仅是文学系的,导演系、表演系、摄影系等其他系的学生能来的也都来了。

  大一、大二、大三的在校生,还有一些研究生,甚至是已经毕业的学生,也来了。

  “这就是陈卿学长,北电建校以来最出色的学生。”董旋看着主席台上和校领导们谈笑风生的陈卿,目光中露出仰慕的神色来。

  “是呀,还没毕业就连拿金棕榈、金熊奖,除了陈卿学长,还有谁能做到?”董旋身边的车小眼中也全是小星星。

  “我要努力练好演技,争取有一天能演上陈卿学长的电影。”董旋暗暗发誓。

  “我要是能演上陈卿学长的电影就好了。”周一伟、张颂闻几人跟董旋的想法不能说差不多,只能说一模一样。

  96级表演本科班来了不少人,黄小明和陈直接成了众人羡慕的对象。

  “小明,陈,听说陈卿师弟的戏又找了你们?

  “你们运气也太好了吧,连续演了陈卿师弟两部戏?”

  “是啊,陈卿师弟的电影,每一部都可以获奖的。”

  “嗨,这有什么奇怪的,他们跟陈卿是‘北电四剑客’嘛,陈卿拍戏,当然忘不了其他的剑客了。”

  “是啊,北电四剑客一起拍戏,传出去也是一段佳话。”

  “唉,赵燕子不也是北电四剑客吗?怎么从来没见过陈卿师弟找她?”

  不知道谁突然就发现赵燕子这个“剑客”从没演过陈卿电影一事,当场问了出来。

  顿时,众人的目光就都落在赵燕子身上。

  这事儿真的有点可疑啊,另外的两剑客已经连续演两部电影,但是赵燕子这一剑客,却从来没演过!

  众人的注视之下,赵燕子就感觉脸皮有些发热,很不自在。

  同时心底也非常后悔,当时真的是不知道哪根筋错了,怎么就口出狂言得罪陈卿了呢?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站在这里,我感到惶恐。不是因为荣誉,而是因为电影本身它太沉重,又太轻盈。

  几个月前,我在柏林领奖时,有人问我,《入殓师》讲的是死亡,为什么反而让观众感受到生命力?我想了很久,终于明白,电影不是逃避现实的手段,而是理解现实的途径……”

  陈卿的声音在话筒的放大下传遍每一个角落,传入每一个人耳膜。

  这一刻,主席台上这个侃侃而谈的挺拔身影,深深地印在现场所有人的脑海中。

  演讲之后,再也没有别的事情绊住脚步,5月19日这天,陈卿启动了《亡命驾驶》的拍摄,立即引发了轰动。

  “陈卿又开新片了,又一部欧洲三大获奖电影即将诞生。”

  “华语电影又要出一部经典,已经开始期待了。”

  “陈卿出品,必属精品,陈卿导演的作品你永远可以相信。”

  “唉,真的是羡慕那些可以演陈导电影的家伙,我怎么就没那么好的命呢。”

  一时之间,到处都在议论陈卿的新电影。

第102章 《亡命驾驶》开机!

  《亡命驾驶》的开机发布会跟《入殓师》不同,开设了两个会场。

  主会场直接设在北电的标准放映厅,同时又在香江艺术中心开设分会场。

  开场先播放了30秒的先导概念片,没有台词,仅仅只有画面+音乐。

  北电主会场的显像管电视墙上,一开始是老式显像管电视雪花屏,突然切入第一人称视角:一双戴黑色驾驶手套的手插入车钥匙,三菱GTO引擎轰然被点燃,转速表指针疯狂右摆,红光溢出屏幕。

  然后,八极拳“顶心肘”击碎车窗、高跟鞋踩下油门、沾血的方向盘logo特写、霓虹灯牌“宿命”二字短路爆火花4个镜头快速的切过,每个大概0.5秒。

  到了此处,画面突然抽帧,转为监控录像风格,黑白像素画面中,主角在停车场用八极拳“六大开”放倒三人。

  最后,所有画面突然收缩成汽车后视镜中的倒影,镜面浮现手写毛笔字片名《亡命驾驶》,墨迹如血迹在流淌。

  突然“砰”的一声枪响,镜子爆裂。

  先导概念片结束。

  这个时候网速不够,香江分会场无法实现网络直播,采用的是电话连线+录像带播放的方式。

  “怎么回事,陈导的新作是一部动作大片?”

  “陈导的第三部电影,开始拍商业电影了?”

  “什么第三部,第四部!你忘了拍《入殓师》的时候还顺便拍了一部《活埋》?”

  “我还以为陈导会继续深耕文艺片呢,毕竟他拿奖那么厉害,谁知道一转头拍商业片去了。”

  先导概念片一出,现场的记者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吃了一惊,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陈卿这些学院派出身的导演,一向都喜欢文艺片,而且陈卿在欧洲三大的战绩还非常彪悍,真的没有人能想到他会拍商业片。

  “陈导,请问《亡命驾驶》是一部商业片吗?”《南方周末》的记者迫不及待的问出这个问题。

  “不,《亡命驾驶》依旧是一部文艺片。”陈卿否定了众人的猜想,“这部电影,也是要往电影节送的。”

  《南方周末》的记者咋舌,真的没见过看起来这么“商业”的文艺片。

  不仅仅是先导概念片,就连《亡命驾驶》这个片名,听起来也很像商业片啊。

  “陈导,我注意到《亡命驾驶》的男女主和《入殓师》一模一样,请问两部电影是否有关联?”《电影双周刊》的记者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

  “《亡命驾驶》并非《入殓师》的续集,两者在剧情上没有任何关系。”陈卿笑了笑,“至于为什么还用刘叶和周讯,那是因为我太懒了,既然眼前有两个合适的优秀演员,为什么还要花心思重新选角呢?”

首节上一节51/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