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30万拿下3000万票房,票房是投资的100倍!
这回报率太恐怖了。
“30万成本撬动3000万票房。”张国师得知《活埋》的票房后,自愧不如:“陈卿创造了华语电影的奇迹,我不如他。”
王仲军看完电影后根本坐不住,直接回华宜开会:“《活埋》这部电影大家都看了吧?说说想法。”
“我们以前拍电影,都认为小制作赚不到大票房,《活埋》狠狠的扇了我们一巴掌。”
“投资只有30万,拍摄更是只有7天,却能拿下百倍票房,这钱赚的简直像抢钱一样容易。”
“我们华宜拍过不少三四千万票房的电影,但是这些电影的投资是《活埋》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要说这陈卿还真是厉害,只用百分之一的成本就拍出了一样的成绩。”
一众高层惊叹之余也都动了心思,是不是可以复制一下《活埋》的奇迹,也拍一部这样小成本的电影呢?
“刚子,你觉得有没有搞头?”王仲军的目光落在冯钢炮身上。
“搞肯定是有搞头,这么低的成本,基本上没有亏本的可能。”冯钢炮沉声说道,“问题是,谁能写出这样的好本子?”
第119章 整个华宜绑在一起比不了一个陈卿
冯钢炮说到点子上了,《活埋》之所以能够大获成功,剧本是重中之重。
正是有了这么一个精彩的剧本,这个以小博大的经典案例才有可能实现。
一个角色,一个场景,但凡剧本不够硬,就会让人觉得枯燥,觉得单调。
“说起来陈卿还真是天纵奇才,纵观他出道以来拍的电影,除了一部《入殓师》,其他的全都是自己写的本子。”长会议桌上,王仲磊感慨道。
“现在比较知名的导演,张易某也好,陈凯哥也好,全都是只能拍不能写,他们的作品要么是改编小说,要么是别人写本子。”王仲军对王仲磊的话很是赞同,“唯独这陈卿是个例外,能导又能写,偏偏写的本子还都极其出色。”
“是啊,《活埋》这种本子,如果不是陈卿写了出来,我都不敢想本子还能这么写。”一个高管感慨。
“陈卿两年前开始拍电影,《狩猎》票房6000万,《入殓师》票房7000万,《活埋》票房3000万,这还是没算卖版权的情况下。”王仲磊简单的算了一笔账,“而我们华宜呢,这两年所拍的电影全部加起来,都不如陈卿一个人的票房。”
“确实够丢人的,我们这么大一个公司,这么多人,业绩却比不过一个学生。”王仲军手指头敲着桌子,目光闪动,不知道在盘算什么。
“有没有可能把陈卿签下来?”有人提议。
“对呀,如果把陈卿签下来,那我们华宜可是如虎添翼啊。”众人眼前就是一亮。
“签陈卿?”王仲磊闻言就笑了起来,“谁不想?我也想啊。但是可能吗?先不说陈卿现在和北电深入绑定,他也开了自己的公司,他是自己能写,又能导,要演员的话整个娱乐圈谁不想演他的戏,钱他也不缺,我们华宜拿什么吸引人家?”
“签陈卿这种不切实际的话就先不说了,还是讨论《活埋》吧。”王仲军把话题重新拽回会议主题上,“《活埋》的成功还是可以复制的,起码是复制一部分。不求能像陈卿一样奖项票房两开花,我们投资个一百万,能拿下一千万的票房,就是大获成功了。”
“其实开会之前,我跟王硕聊了聊。”王仲磊说道,“他说的很干脆,这种类型他写不出来。”
“王硕写不出,那就从其他地方找。”王仲军对其中一个高管说道,“老李,从今儿起,你派人去‘黄亭子50’号酒吧守着,那是独立导演的据点,很多地下剧本在那里交易,看看能不能淘到金。”
“陈卿能写出《活埋》这种大胆的本子,我觉得跟他是学生有关,年轻人就是敢想。”王仲磊也出了一个主意,“这样,我们设立一个‘华宜新锐剧本奖’,面向北电、中戏、北大文学系等院校的学生征集剧本。都是一群学生,也没什么赚钱渠道,我们拿出10万块钱的奖金,相信他们会很乐意参与的。”
“除了剧本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冯钢炮提醒道,“你们不仅仅需要找剧本,还得找个导演才行,《活埋》这种风格的电影我拍不来。”
类似会议不仅仅是在华宜,英黄、银河映相、紫金城影业、环亚电影等很多电影公司,都在研究《活埋》。
30万投资3000万票房,这恐怖的投资回报率结结实实震惊了他们。
不过这一切,陈卿却不知道了,早在《活埋》首映礼之后,都没等到电影上映,陈卿便和韩三评、章瀚予、张会君一起飞到了美利坚洛杉矶。
其实一开始张会君并不在计划内,不过当他得知演员全都用南加州大学电视电影学院的老师,一番思忖后,还是打算来这一趟,争取把这个项目做成北电和南加大的学术交流项目。
“陈,终于等到你了。”彼得赖斯还给了陈卿一个拥抱。
“我本来也想早来两天的,不过国内也一堆事,实在是没办法早。”陈卿还真有些不太习惯这种打招呼方式。
“我知道,你的《活埋》要上映,你忙着宣传。”彼得赖斯觉得不能“厚此薄彼”,拥抱完陈卿,又给了章瀚予一个拥抱。
至于张会君和韩三评,见状躲到一边去了。
“没错,我的《活埋》马上就要上了。”说到这个,陈卿有些好奇的问道,“《活埋》改编权你拿下了,打算什么时候翻拍?”
“我打算把九一一融入到电影里去,起码得等到两年后再拍。”彼得赖斯哈哈一笑,“到时候说不定还能再冲一下奥斯卡。”
“南加州大学电视电影学院那边演员找的怎么样了?”寒暄几句,陈卿问起了正事。
“演员都选好了,按照你的要求,一共5人,这是他们的资料,你看下。”彼得赖斯从公文包里摸出一份文件递给陈卿。
陈卿当时就翻了下,对这些演员有个初步了解。
饰演永生者约翰的演员是一名叫大卫沃肖夫斯基的白人;饰演生物学家丹的演员是一名叫爱德华詹姆斯奥莫斯的拉丁裔;哲学教授莉娜的演员是一名叫阿尔弗雷伍达德的黑人;心理学家威尔的演员是小比尔考伯兹,非裔;考古学家阿特的演员是肖恩托布,中东裔。
五人全都是南加大电视电影学院的讲师或教授。
当然,电影里实际上有六个角色,第六个角色是人类学家,桑迪,亚裔。
这个演员却是不必再从南加大找,章瀚予就行。
原本亚裔的戏份其实没有那么多,不过既然威尼斯影帝出演,陈卿便为其加了戏份,直接加成男二。
长途跋涉的,肚子也饿了,彼得赖斯将陈卿一行人带到一家中餐馆,在吃饭的过程中,就敲定了双方如何合作。
项目由中影、长城时代影业、福克斯探照灯影业三家联合出品,其中长城时代影业为主控方。
陈卿以导演+编剧的费用投资,享有日后电影包括票房、DVD、版权等在内的六成收益。
探照灯影业以公关费投资,享有日后电影包括票房、DVD、版权等在内的三点七成收益。
电影拍摄的20万美元则是由中影投资,享有日后电影包括票房、DVD、版权等在内的零点三成收益。
一开始和陈卿谈的时候,韩三评打算只挂名不出钱的,不过后来又改了主意。
还是出点钱的好,这样才能坐实这是中影的项目。
20万美元而已,中影不差这点钱。
至于好莱坞制片人中心制那一套,在《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这个项目面前压根不合适。
到了南加大,电视电影学院的院长伊丽莎白M戴利对于陈卿的到来表达了热烈的欢迎,表示陈卿能到南加大拍戏是南加大的荣幸,所有参演的南加大老师都不要片酬,拍摄期间的食宿问题学校也全部解决。
当然,他们也提了一个小要求,希望陈卿可以给南加大的学生上一堂课。
“戴利院长,我本人还都是学生呢,你让我讲课?”陈卿吃惊的说道。
“戛纳金棕榈奖、柏林金熊奖、威尼斯银狮奖,有了这些奖杯,你是学生或者老师,就算是街上的流浪汉,又有什么关系呢?”伊丽莎白M戴利笑着说道。
老师们免片酬、场地免费、食宿全解决,人家这么支持工作,只是讲一堂课,陈卿怎么能推辞。
当然也不能说讲就立马讲,陈卿需要时间准备,而学校这边也需要时间通知给学生,所以便将时间定在三天后。
而陈卿也没有闲着,去和大卫沃肖夫斯基、爱德华詹姆斯奥莫斯、阿尔弗雷伍达德、小比尔考伯兹、肖恩托布几名主演配角见个面。
学院派对于奖项还是比较重视的,陈卿年纪轻轻便接连征服欧洲三大,几个老外对其佩服的很,直说他们教了那么多年学,也从来没有一个学生能取得陈卿一样的成绩。
虽说都是老师,业务能力肯定没问题,不过陈卿还是来了个剧本围读。
所谓剧本围读,就是在开拍前把演员们聚集在一起,通过朗读剧本的方式梳理剧情、探讨角色和调整内容。
可别小看这个步骤,这对于理解角色、磨合团队非常重要,还能发现剧本的一些潜在问题,进行调整。
“听说了吗,一名来自华夏的大导演要给我们上课呢。”
“开什么玩笑,华夏哪有大导了,一个名字都想不出来啊。”
“华夏我只知道Jet Li和Jackie Chan,不过他们俩是演员,不是导演。”
“不知道这个导演认不认识Jackie Chan,能不能帮我搞到一个签名。”
“come on,你们能不能别这么无知,这个导演叫陈卿,他绝对算得上一个大导了。”
“有多大?”
“在戛纳拿了金棕榈,柏林拿了金熊,威尼斯拿了银狮,你觉得够不够大?”
“这个华夏导演这么厉害吗?”
“这算什么,还有更厉害的呢。”
“还能怎么厉害?”
“陈卿才只有22岁!”
“你在开玩笑吧!22岁?怎么可能?!”
很快,陈卿要演讲的消息便传遍了南加大。
但尴尬的是,认识他的人却不多,仅仅只有少数,绝大部分学生一提华夏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程龙和李连截。
华娱人人都向往好莱坞,也有不少明星曾经勇闯过好莱坞,不过真正在好莱坞混成一线,能够挑大梁当主演的,只有程龙和李连截。
98年,程龙大哥一部《尖峰时刻》在北美拿下1亿4000万票房,确立了他在好莱坞一线动作明星的地位。
2001年《尖峰时刻2》就更了不得了,在北美拿下2.26亿票房,全球拿下3.29亿票房。
别看这会儿好莱坞比华娱领先很多,但是票房能破亿,也很不容易的。
程龙作为一名华夏人,主演的电影能接连破亿,就更难能可贵。
李连截稍微差上那么一点,除了首部进军好莱坞饰演配角的《致命武器4》取得1.3亿美元票房外,其余主演的电影都是几千万美元,没有破亿的。
单看票房,李连截比程龙差一些。
不过好莱坞电影票房只是一部分,DVD也很火爆,不少电影票房只能回本,赚钱全看DVD。
刨除合拍的《功夫之王》外,程龙在好莱坞拍了7部电影,DVD卖了3.52亿,平均每部5034万。
而李连截呢,刨除《功夫之王》后拍了6部,DVD卖了4.67亿,平均每部7783万。
在这一块,李连截就比程龙要强一些。
现在10月初,程龙的《尖峰时刻2》才刚刚下映,很多地方的海报都没来得及撤。
车水马龙的街头,刘亦霏驻足在公交站程龙稳站C位的海报旁边,很是佩服的说道,“程龙叔叔好厉害呀,在好莱坞拍的电影也能这么火爆。”
“华夏人在好莱坞就属程龙发展的最好了。”刘小丽摸了摸刘亦霏的脑袋,“茜茜,总有一天,你也能像他们一样,整个美利坚都挂上你的海报。”
“这我可不敢想。”刘亦霏嘟着嘴说道,“我来试镜一个电视剧里的小配角人家都不要呢。”
刘亦霏这个时候本来应该在学校读书的,不过最近有一部青春片里有个亚裔少女的配角,刘小丽就带她过来试个镜。
刘亦霏的综合条件还是很好的,在几十个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终的三名候选之一,不过可惜,她最终还是没拿到这个角色。
“这部电视剧台前幕后班底其实非常一般,没拿到就没拿到,也没什么可惜的。”刘小丽看刘亦霏还有些失落,便安慰道,“而且我们马上就要回国了,确实也没有时间在这里拍电视剧。”
“妈妈,如果你真这么想就不会带我来试镜了。”刘亦霏看着程龙的海报,大大的双眼中全是羡慕。
“茜茜,既然请了假,你要不要顺便去南加大参观一下?”刘小丽开始说起别的话题,“南加大电视电影学院可是全美排名第一的电影学院。”
“算了吧,不想去。”刘亦霏心情不好,什么都不想干,除了吃。
“我可是听说过两天有一个华夏导演要在南加大电视电影学院讲课,确定不去?”刘小丽说道。
第120章 比陈诗人强多了!陈卿狠狠抽了好莱坞一巴掌
“华夏导演来南加大讲课?”刘亦霏一听顿时来了兴趣,“华夏哪个导演?”
“没听见名字,我就听了个时间,那对学生就走了。”刘小丽其实也挺好奇的,“华夏有这个资格的导演不多,也就张艺某、陈凯哥吧。”
“还有陈卿哥哥!”刘亦霏补充道,“陈卿哥哥肯定也有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