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有一个打赌系统 第107节

  杨厂长这人虽然有千般不好,但是有一点好,那就是不抢功,是谁的,就是谁的。

  而且对生产方面很是认真,对王铁锤说的这些,凭借他多年的经验,立刻觉得这些能形成一个标准的操作规程于是~

  “王铁锤,来我办公室!易中海,刚才王铁锤说的虽然有些偏颇和片面,但是也有些在理儿,你好好反省一下。”

  杨厂长走了。

  得!走吧!不知道杨厂长这次怎么处罚我。

  王铁锤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贾东旭。

  这时候一车间主任站出来了,张开双手挡在贾东旭和王铁锤中间:“王榔头,不是,王铁锤,你要干嘛?”

  “没干嘛啊!”

  “杨厂长叫你呢,赶紧去吧!快走,快走!”一车间主任催促着。

  “走就走呗,我也没说不去啊!诶曹干事,那暖壶记易中海账上,买个新的补给厨房,易中海说的,贾东旭要排场!”

  曹干事一脸懵:“啊!哦!”

  然后机械的拿出本子,把一个暖壶记在了……

  嗨!我记这玩意干嘛?

  送走了王铁锤,一车间主任擦了一把冷汗:终于走了,要知道你俩用这种方式打起来,我宁可我自己亲自帮贾东旭擦身体。

  “易工,你说你惹他干嘛?他是正常人吗?那就是个魔怔……”

  “哎,我也没想到啊……”

  ……

  “咚咚咚!”

  王铁锤敲了敲门。

  “进!”杨厂长的声音响起。

  王铁锤进门,聂干事正在那里和杨厂长说着什么。

  “呦呵,你还会敲门呢,先坐那里等一会儿吧,小周,给王铁锤倒杯水。

  聂干事,你继续。”

  王铁锤看人家那边忙着,自己也不言语,点了个头,找了个椅子,坐着等他们说话。

  “杨厂长,您看这是当时的记录,这个贾东旭同志的母亲根本没办法沟通,媳妇看着通情达理,但是一言不发。

  我想找一个人帮忙沟通,您也说了,这件事儿越快处理越好……”

  “那他行不行啊。”杨厂长指了指王铁锤。

  王铁锤正喝茶看热闹,听的起劲儿呢,没想到扯自己身上来了。

  “我?杨厂长您可别开玩笑了,我去了没准儿更难处理,就贾家,唯一和我以前能说上两句话的人躺一车间小库房呢。

  那婆婆十多年前偷咱们小灶食堂何雨柱家的粮食被我打了一顿,当时十几岁的何雨柱没有工作,带着个七八岁的妹妹,那老虔婆,缺德着呢。

  至于聂干事说的通情达理的那个,心眼儿和蜂窝煤似的,又多又黑,看我家粮食够吃,明目张胆的造谣说她家一个月买我六十斤粮票。

  要不是看在她女流之辈的份上,早就大嘴巴抽她了。

  所以聂干事你还用我当翻译吗?”

  王铁锤三言两语简单的介绍了一下两家的情况,别说提出这个的杨厂长了,连聂干事都只字不提了。

  再说了,聂干事也没想让王铁锤去,王铁锤是个什么名声,聂干事早有耳闻。

  一个老虔婆都够聂干事头疼了,再来个王铁锤……

  聂干事还想活到退休呢。

  杨厂长笑了笑,指了指王铁锤:“你这张嘴啊,以后少说两句肯定比现在强。”

  “杨厂长,我想找易中海,易中海是他们四合院儿的联络调解员,听说院儿里给封了个一大爷,德高望重的……”

  “噗!咳咳咳咳!”

  杨厂长笑喷了。

  德高望重?

  杨厂长又看了一眼王铁锤,德高望重被人打的直“哎呦”?

  “他?行吗?”杨厂长有些看不上易中海。

  在杨厂长眼里,他就是个是非都拎不清的投机幸进之人,而且还不负责任,这样的人怎么能委以重任?

  王铁锤看俩人都看向自己,也不吱声,我可不是那多嘴多舌的人,不涉及到我,你不问,我肯定不说。

  “王铁锤,你说呢?”杨厂长征求他的意见。

  “哦,让我说啊,这事儿成,易中海虽然阴险了一些,但是处理这事儿,给足他面子,他会好好配合你的工作的。”

  “行,那你去找易中海吧,把事情尽快处理好。”杨厂长说道。

  “好的杨厂长。”聂干事走了,有易中海这个翻译,聂干事那边基本上没什么事儿了。

  ……

  “王铁锤!你说你,你说你,都是工人阶级,怎么就不能团结一些?

  你说说你,干的那叫什么事儿?拿着同志的遗体打另一个同志……”

  杨厂长把这段时间的怨气全都出了,说的是满嘴唾沫星子,王铁锤听的连连点头~困了。

  杨厂长说的正起劲儿呢,喝了一口水,看王铁锤半天没出声,还以为他虚心接受教训呢,抬头看了一眼,气乐了。

  这小子要是放个枕头,梦都做仨了。

  “王铁锤,你说说我刚才说了什么?”

  “嗯?哦,啊!嗯,那个……

  杨厂长,您说的高瞻远瞩、决策英明、雄韬伟略……”

  “行了行了行了,我不是听你拍马屁的,说点儿正事儿:你今天在小仓库说,易中海的操作有漏洞,你怎么想的?详细说说?”

  “哦,这个啊,一家之言,当不得标准,杨厂长您要是能在里面发现什么,那也是您思维敏捷,善于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

  杨厂长揉了揉额头,他发现王铁锤这人并非像传言中的那样是个什么魔怔、半疯之类的。

  那只是他的一层伪装罢了,实际上这小子滑不溜手,不管是功劳还是错处,只要他不想,你甭想抓住他。

  “行了,行了,我不是听你拍马屁的,咱们说正事儿,现在你再说一句不相干的或者与那些无关的,我把你调到炼钢炉进料准备车间挑废料去。”

  杨厂长威胁道。

第182章 易中海翻译

  杨厂长这话可不是威胁,是事实,他一个厂长,调一个不听话的工人,还是有这个能力的。

  这轧钢厂进料分拣可不是什么好工作,又累又危险。

  破铁堆的乱七八糟,这也就算了,里面还有废品收购站收上来的废旧炮弹、手榴弹之类的,这玩意虽然没多少,但是绝对有!

  而且全都是那种拉弦儿不炸,不一定什么时候自己炸的玩意。

  当然了,杨厂长这个事实也可以是个笑话,就看你王铁锤怎么办了。

  王铁锤其实也不在乎那个,真要是把他调到进料分拣,那就别怪王铁锤作妖了。

  当然了,王铁锤也没想较这个劲儿,对彼此都有好处的,干嘛不好好说?

  “杨厂长,我是这么想的:什么都有个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嘛,咱们轧钢厂这类工厂更应该注重规范。

  这对于安全生产和保障工人们的生命都有好处。

  那次我媳妇生孩子,去医院的时候,我看见有护士查房,每个护士手里拿个本子,上面是病人的病因和情况。

  这次又因为机床老化出了这么大的事儿,我就想:能不能给咱们的机床也建立一个档案。

  哪个机床上次是什么毛病导致的大修,哪里老化了需要更换,上次是谁修的,到哪天该换机油了……

  这些全都记在本子上,到时候需要检修的时候,一翻本子,按图索骥,机床有什么毛病一目了然。

  后来我就想:这次的事故责任是谁?如果维修的有责任,那么维修的不承认怎么办?

  最好的办法就是两个人维修,再找一个人负责记录,怎么维修的,换了什么东西。

  用的东西是否合格,如果不合格,为什么不拿出来,如果这东西坏了,会导致什么……

  没发生事儿怎么着都好,如果发生事儿了,这些都有据可查,谁的错误,想推卸都推卸不了。

  当然,最重要的不是找出责任人,而是让大家小心小心再小心,别把安全生产当儿戏。

  安全生产大于天,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等会儿,你说修理机器要三个人,两个维修,互相监督,为什么还要用第三个人记录?

  这样不是浪费人吗?咱们厂里能维修的钳工可不多。”

  “所以才用三个人啊,两个维修的可以一高级工带一个低级工,记录的学徒工就够了。

  这样能充分的发挥传、帮、带的效果,也能尽快的让低级工快速的积累经验,让学徒工熟悉机械构造啊……”

  ……

  “这都是你自己想的?”杨厂长看着记录了两页纸的规范流程重点记录,把笔扣上,开口问道。

  “嗨,这段时间我正在看车工和维修钳工的书,没事儿的时候就爱琢磨,另外也看看自己有没有这天赋。

  如果有,我也想多赚点儿不是。

  哎,杨厂长您不知道啊,这老婆是自己的,要携手并肩走一辈子的,不能苦了。

  孩子自己的崽,哭了都心疼,想着多赚点儿吧,我这个工作又是个熬工龄的……”

  王铁锤又化身祥林嫂了。

  “你呀你,当初岗位那么多,你自己偏偏要去那个岗位,现在又嫌弃,行了,你回去吧!”

  杨厂长打发王铁锤回去了。

  回哪?当然是回仓库了,还能回一车间帮忙去?

  虽说主事人易中海很有可能被叫到聂干事那边帮忙了,但是那边也没什么事了。

  自己弄了那么一下,谁都不待见自己了,何必去招人烦呢?

  ……

  易中海这边,聂干事终于不用和贾张氏这个老糊涂沟通了,在吓唬了一通易中海以后,聂干事喝了口茶水~

  “这个嘛,你也知道,这次事故有机械老化的原因,但是也有贾东旭操作失误的原因。

  厂里本着息事宁人、以人为本的原则,咱们厂走正常赔偿,但是他们也不要太过分。”

  然后易中海去找她们沟通,易中海可不能说机械老化:“老嫂子,结果下来了,厂子里按照规矩赔偿,但是这事儿吧,不能声张。

  按照操作流程,这次事故是咱们东旭操作失误造成的,真要是较真儿,咱们什么都拿不到不说,还会被追究责任……”

首节上一节107/17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