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井中鸿和杨虎生也突破筑基,那对大槐山上众人的精气神提振是不言而喻的。
总共就是五六十名弟子,却有九名筑基,这种高中低阶弟子的比例,只怕是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具备的。
陈淮生(筑基五重),吴天恩(筑基三重),赵嗣天(筑基二重),唐经天(筑基二重),苟一苇(筑基一重),曾国麟(筑基一重),鞠传真(筑基一重),如果加上井中鸿与杨虎生,这份实力真的不弱了。
尤其是唐经天虽然是在云中山上破境晋阶筑基二重,但实际上也是加入这个群体之后才晋阶的,现在鞠传真如此,如果井中鸿和杨虎生也是如此,陈淮生觉得也许这一个冬天过后大家安然无恙地渡过,大槐山可以吸引到更多的重华弟子前来。
“也好,既然你做了决定,心里也该有数,但我提醒你一句,大槐山熬过妖兽潮的话,可能就会面临月庐宗和天鹤宗的威胁,如果三五年后卧龙岭那边撤回重阳山了,我们可能就要独立面对西、北两边的压力了,所以我建议可能重点还是在嗣天和唐经天二人身上花些心思,让他们能尽快提升到筑基中段。”
吴天恩叹了一口气,“要说本来该我的,但我的年龄在这里了,就算是能冲击到筑基中段,日后的晋阶速度也会慢下来,不划算,至少现在还是应当把资源倾斜到赵嗣天和唐经天二人身上,当然更重要的还是你,咱们不能老是指望外人,……”
吴天恩话语里的外人自然是指碧蛟元君和熊壮。
这话也没有错,两人都不可能长久呆在这里,迟早人家也要去寻找人家自己的缘法。
单靠几个筑基是撑不起一座灵山福地的场面的,这一点谁都清楚,依托重华派狐假虎威一段时间,最终还是要面对现实。
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能尽早冲击紫府真境,但这之间的差距又确实太大了一些,哪怕是三五年内冲击筑基高段,陈淮生都还觉得靠谱,但紫府真境,还是有点儿遥远了。
“另外咱们山中弟子还是稀少了一些,当然今冬是肯定没办法了,但过了今冬,明春,咱们也可能要考虑招收新弟子了,滏阳道那边也好,卫怀道这边也好,可能都要考虑行动起来。”吴天恩继续道:“其实还是从山门那边延揽弟子过来最划算,哪怕就是一些炼气初段,但起码他们已经在山门中经历了初步的修行,一来就能步入正轨,咱们就是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机会和指导罢了,可如果要去新招弟子,那就得一手一脚从头开始,……”
“从山门里吸引弟子过来是最好不过的,但咱们要在卫怀道,在燕州这片土地上立足,始终还是要走新招弟子这条路的,不可能山门都迁回济郡了,甚至卧龙岭都荒弃了,咱们还要从济郡那边延揽弟子吧?没准儿那时候山门还要从咱们这边索要弟子呢。”
吴天恩笑了起来,“济郡人口可不少,哪里用得着来河北招收弟子?”
十二月十六,十余名弟子从重阳山抵达大槐山。
十二月二十,八名弟子从百灵山来到大槐山。
“前面这帮人可和我们没关系,但后边这拨人是中鸿想了一些法子。”唐经天对于后面这批人的到来还是很惊讶,“不过这都是咱们刚来大槐山的时候,中鸿去百灵山那边跑了一趟,游说了一番,说动了一些人,但没这么多,可说好了,这些人却还迟迟未来,没想到会在这个时候来,呵呵,越冬么?”
唐经天的打趣陈淮生并不在意,不管怎么说,人家来了,就是看得起你。
大槐山上的弟子一下子又迎来一轮暴增,堪堪要凑够八十人了。
从重阳山过来的弟子是宣尺媚和虞弦纤她们去信邀约的,之前就联络了几回了,但是都是书信往来,一直未曾敲定,所以拖到这个时候。
而后者从百灵山来的,就不简单了,井中鸿花了不少心思,人家是脱离了太华道过来,这寒冬大雪的,不远万里来河北,也足以说明许多了。
“意外惊喜啊,他们这么一来,我心里底气都要足许多了。”陈淮生乐呵呵地道。
“没有感觉压力更大,甚至愁肠满腹?”唐经天斜睨了陈淮生一眼,“这些人来可都是有为而来,不是你仁义无双,声名卓著,来替你助拳干活的,都是冲着什么来的,你心里不清楚?”
陈淮生哈哈大笑,“这不很正常么?来咱们这大槐山总得有点而念想不是?所以我才会不遗余力地要把咱们大槐山的条件给打造出来,现在咱们不正是一步一步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么?”
“淮生,我明白,但这十多二十人里边,有好几个实力都是炼气高段,但他们要想在百灵山或者山门那边筑基,或许十年都未必能行,所以才冲着你的口碑而来,你该明白的。”唐经天不绕圈子,“鞠传真的事儿流传甚广,中鸿又把我的事儿也和百灵山那边说了,所以……”
鞠传真才到大槐山几个月就破境筑基,而唐经天则是在云中山打熬了一个冬天,受创之后反而破境晋阶筑基二重,要说没有点儿冲击力,也没人相信。
第641章 戊卷 蓄势,养力
这种事情,一旦传开,会迅速产生连锁反应和效仿做法。
正如唐经天所言,现在宗门中一个炼气七八重的弟子,甚至炼气九重,要想筑基,可谓千难万难。
经过连续几年的在济郡、燕州以及弋南那边的招募弟子,加上几年来陆续来投附的九莲宗弟子,在卧龙岭和重阳山两地,整个重华派的弟子已经轻而易举地突破了一千四百人。
单从弟子人数来说,比起当年的九莲宗也不逊色多少了。
当然去冬的这场劫难,损失了接近两百名弟子,但并未伤及重华派的元气。
当下重华派炼气高段,包含炼气巅峰的弟子大概在一百三十名左右,大概占到了整个重华弟子的一成左右,其中炼气巅峰大概就有十七八人。
如果除开筑基及其以上的弟子,暂时忽略不计,这一千三百弟子中,炼气高段、炼气中段、炼气初段之间的比例大概是1:2.5:7.5,炼气初段弟子大概就有九百左右。
就算是炼气巅峰的数量也不少,加上炼气九重,大概就有四五十人左右,这样大一个数量,现在几乎都拥挤在重阳山上,希冀寻找合适机会破境筑基,你可以想象得出来,这种在资源上分配竞争有多么激烈。
别说是灵鱼兽肉,就算是稍微好一些的灵植灵草,在分配上都会有些捉襟见肘,除非你在宗门中是公认的天才或者天资过人,否则你都得面临其他和你禀赋差不多层级相近的师兄弟竞争。
这种情形下,当大槐山这边的消息传来,尤其是唐经天受伤之后却得了机缘,反而晋阶筑基二重,鞠传真却是来了大槐山没两个月就筑基了,这内里大槐山,或者陈淮生究竟发挥出了什么作用,委实让人浮想联翩。
如果说之前不少人还犹豫不定,但是当宗门确定要逐步放弃滏阳道卧龙岭这边,所有弟子都向重阳山转移时,无论是原来就在重阳山那边的弟子,还是这一次从卧龙岭转移过去的弟子,都感觉到了这种拮据和煎熬。
这样一来,当井中鸿的游说和鞠传真故事开始在私下里传递时,自然而然就有人怦然心动了。
这又不是什么背门叛派,无外乎就是选择一处类似于别院的所在来修炼进境,宗门也不会阻拦,甚至乐见其成。
这种情形下,这一二十人不过是一帮吃螃蟹者罢了,实际上都算不上,本来现在山中都有四五十人了,就是来自宗门,现在又来十几号人,可以让大槐山人数稀少的惨状稍得缓解。
“来就来了,大槐山一律欢迎,这点儿胸怀大槐山还是有的。”陈淮生把态度表明得清清楚楚,“至于你说的那些,我也明白,但再苦再难,我也会竭力满足所需,对了,这十几号人中,炼气高段几人?”
“炼气七重三人,炼气八重四人,炼气巅峰和炼气九重各一人,大部分都是鬼蓬宗的。”唐经天对这些人的情况了如指掌:“有两人都是只差一步就可以跨入筑基的,可就是没法跨越这一步,据我所知季怀江炼气巅峰都五年了,比中鸿还早到达巅峰,至今也没有任何动静,朱燕华也是晋阶炼气九重四年了,却一直在巅峰边缘徘徊,太华道接管百灵山之后,先前两年还装模作样要摆出一副一视同仁的样子,现在就原形毕露了,渐渐地就把百灵山的资源转给新招弟子了,对老弟子就没那么上心了。”
叹了一口气,唐经天又补充道:“想也能想的到,原来是生死大敌,怎么可能几年间就情同手足,不过就是摆摆姿态而已,……”
陈淮生其实也能猜到一些,像唐经天口中提到的季怀江和朱燕华,应该都是被唐经天所刺激到了,几年前,唐经天可能还和他们差不多,顶多也就是一线距离,没想到几年后唐经天就已经筑基二重了,而且还是一场恶战受了重创之后,这内里有什么故事正是他们所希冀的。
既然如此,何不跳出来寻一条更好的出路?
太华道那边对于这种连筑基都未曾突破的炼气弟子并不重视,本身自家就是超级大宗,宗门内筑基都是数以十计,更何况这炼气弟子还是兼并过来的鬼蓬宗,从内心来说只怕还巴心不得你能赶紧走,只不过碍于物议才不好赶这些人走而已。
当初太华道想要的其实也就是百灵山这座灵山福地,外加一些特别优秀的天才弟子罢了,至于鬼蓬宗剩下的两百多号弟子,他们并不感兴趣。
“算了,不管怎么说,能来咱们大槐山就是好事,单论承载能力来说,咱们大槐山我觉得如果发展好了,承载五百人以上不在话下。”陈淮生语气坚定。
他所提到的这个承载,其实是指周边灵粟玉麦这类基础灵食,再加上规划得当可以用于自身种养生产出来的低阶灵植和兽肉,并不涵盖高阶灵植灵鱼兽肉这些东西,至于灵宝,那更是另外一回事。
“淮生,那是远景目标了,但我也觉得,无论如何有人愿意来投效咱们大槐山,也是喜闻乐见的好事,只是你自己得掂量掂量,咱们大槐山下一步各类规划要做起来,甚至还要提前做起来,否则到后边就会捉襟见肘。”
就目前来说,陈淮生感觉逐渐形成了三个较为紧密的三角,一是陈淮生与赵嗣天、唐经天三人的三角,另一个是陈淮生与吴天恩、苟一苇三人的三角,还有一个就是陈淮生与碧蛟元君、熊壮三人的三角。
陈淮生与赵嗣天、唐经天三人年龄相差不算太大,很多思维想法就能说到一块儿去,共同语言比较多,像曾国麟和鞠传真虽然也已经筑基,但是他们实力都要逊色赵嗣天和唐经天一筹,而且在感情上也还没有到赵唐二人那么亲近,所以暂时还没能踏入这个圈子,也许以后会从这个三角变成五人,如果井中鸿与杨虎生能突破筑基,甚至七人也有可能。
而陈淮生与吴天恩、苟一苇两人则是因为长久以来的感情或者说共事带来的信任而格外紧密。
至于说陈淮生与碧蛟元君和熊壮之间的关系,则是陈淮生独有的,虽然碧蛟元君与熊壮同山中其他人也有一些交道,或者认识,但是他们与山中众人很难,甚至不太可能建立起足够的信任和友谊,这也是陈淮生唯一能做到的。
这三个三角关系奠定了当下大槐山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唐经天的提醒陈淮生心里也清楚,言外之意可能还隐含着没准儿日后还会有山门中人来归附,再加上如果要在卫怀道和滏阳道新招弟子的话,整个大槐山的整体规划就要提早考虑了。
从重阳山过来的十多名弟子中有一人是熟人,姚文仲。
就是当年小庙中那个姚文仲。
他是净芙宗的,当初陈淮生去重阳山见李煜时,宣尺媚就劝过姚文仲,但无果。
没想到现在重华派决定南迁重阳山时,姚文仲却主动来了。
姚文仲的资质禀赋其实与凌凡、许悲怀在伯仲之间,但是现在却只是炼气四重,已经和凌凡、许悲怀拉开了差距,这大概也是他愿意主动来大槐山的原因。
陈淮生和姚文仲也谈了谈。
姚文仲倒也很爽直,说了这是虞弦纤、宣尺媚以及凌凡、许悲怀来信劝说的缘故,当然,这里边也有的确看好大槐山未来的因素。
持有这种看法的在重阳山上不少,但多为一些年轻且感受到资源压力的弟子,不过要让他们立即转化为现实行动,可能还有些难度。
相信这个冬天之后,会有更多的重阳山上弟子会将这种想法转化为行动,这一点陈淮生很有信心,但到那时候自己需要不需要进行甄选呢?
这一批从重阳山过来的十多名弟子实力远不及鬼蓬宗来的这八名弟子,除了一人是炼气七重外,其他尽皆是炼气中段和初段。
拿陈淮生的话来说,他们能一路顺利地抵达大槐山,真的很幸运了。
现在野地里中妖兽已经开始大量出没,像他们这一行人,别说遇上一头三阶妖兽,就是一头二阶妖兽都可能让他们团灭。
好在运气不错,或者说他们从重阳山出发的时候还算比较早,成功地避开了妖兽潮。
整个大槐山内重华弟子膨胀到了七十八人,炼气高段又增加了九人,这同样也给陈淮生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
这么多炼气高段,之所以愿意来大槐山,就是冲着自己名头,或者说资源,他们渴望着能在较短时间内,对炼气九重或者炼气巅峰来说,这个较短时间就是指一两年或者两三年冲击突破筑基,对炼气七重和炼气八重来说,大概就是五到八年,最长不超过十年,这就是他们的期盼。
他们来这里当然也清楚大槐山面临的困难和风险,但他们愿意来,也就是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第642章 戊卷 半冬,扛住
大雪一过,整个河北的天气开始骤然转冷,在冬至之后更是进入了真正的寒冬。
但是相较于去年的情形,所有人都觉得河北今冬更像是一个暖冬,除了天气远不及去年那么冷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妖兽潮的规模也大大缩小了。
从大雪到冬至,大槐山乃至周边出现了七轮妖兽,分别是赤尾诡狼一群,冰鳞血蟒两条,乌雷豹一头,摩云白雕三头,鳌龙两头,恐狼三头加一头血鹫,在十二月廿二时两头恐狼加上一头火鬃狮和一只血鹫的出现达到了一个小高潮。
对恐狼和火鬃狮这类三阶妖兽的出现,大槐山是采取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办法,就是利用法阵阻敌于山中最核心的慈椿坪外围,然后集中力量予以灭杀。
两头鳌龙,陈淮生与赵嗣天、唐经天会同吴天恩,加上曾国麟、鞠传真,六人分进合击,加上阵法力量的绞杀,终于将鳌龙击杀。
而恐狼加上火鬃狮的确不是陈淮生他们能抵挡得住的,哪怕是利用了法阵攻击,但是火鬃狮与恐狼仍然轻易攻破了防御体系,最终还是碧蛟元君出手击杀了一头恐狼,并牵制住了那头一直在空中寻机偷袭的血鹫,让其无法得手。
熊壮与一头恐狼鏖战了小半个时辰,才算是击退了恐狼的进攻。
而陈淮生与赵嗣天、唐经天、曾国麟、鞠传真五人联手合战,牢牢依托法阵堪堪抵挡住了火鬃狮,但也是险象环生,陈淮生、赵嗣天、曾国麟、鞠传真四人也是受伤,一直到碧蛟元君击杀恐狼之后赶来才算是摆脱危局,但最终仍然被其轻松逃脱。
这恐怕是一行人定居大槐山后遭遇的最大危机,也让所有人深刻意识到了实力上的巨大差距。
哪怕是三阶妖兽之间的差距也是巨大的,诸如鳌龙这类三阶下品妖兽,哪怕是来两头,山中众人依然能够利用法阵周旋,并寻机将其击杀。
但如果是鳌龙换成了三阶中上品的恐狼,山中之人在没有碧蛟元君和熊壮的情况下,防御法阵会被突破,山中之人也抵挡不住两头恐狼的进攻,会带来巨大的伤亡,但也许像这批筑基的修士逃脱保命的希望还是比较大。
可如果是恐狼换成是三阶极品的火鬃狮,别说两头,就是一头闯入,大槐山的防御法阵就毫无意义,就算是熊壮也抵挡不住火鬃狮,除了碧蛟元君,众人的抵抗也没有太大意义,纯属送死。
也就是说,如果除开碧蛟元君和熊壮,山中所有修士,包括陈淮生在内,哪怕是依托法阵,仍然只具备击毙一头三阶中品妖兽或者两头三阶下品妖兽的实力,而且最好还要依托法阵,超过这个上限,山中就难以抵挡。
这种实力悬殊对比,也让众人既震动又沮丧。
“这一次复盘,是不是感受太深?”陈淮生摩挲着自己颈间已经结疤的伤痕,不紧不慢地道。
这是火鬃狮的一缕爪风突破了元力护盾后给自己造成的伤势,入肉三分,险些就让血髓崩散了。
火鬃狮的妖力超群,几乎无视了自家的元力护盾,或者说根本抵挡不住,如果不是玄木符抗击了一下,还真的就要血髓崩散了。
“差距还是太大,我估摸着我自己的法术战力算是最能打的了,能晋阶二到三重,遇上鳌龙勉强有一搏之力,遇上恐狼勉强有逃命机会,遇上火鬃狮,那就没有逃生机会了。”陈淮生没有客气,“也就是说,依托法阵,我们山中实力能抗击两到三头三阶中品妖兽,但遇上三阶极品妖兽,哪怕一头,我们仍然难逃一劫。”
“这就是现实,我们不能不接受不承认的现实。”陈淮生侃侃而谈,“从小雪到现在,我们经历了五拨妖兽的侵袭,赤尾诡狼十二头,我们所有的炼气初段和炼气中段就参与了绞杀,也有九人受伤,这份经历我觉得弥足珍贵,……,冰鳞血蟒,所有炼气中、高段加上国麟兄和传真兄也都全力以赴,完美解决,……,乌雷豹,嗣天、经天和吴师伯合力追杀,虽然那孽畜跑了,但负伤不轻,……,摩云白雕我们巧用法阵陷阱,三头无一逃脱,算是相当圆满了,……”
陈淮生的介绍让堂内众人都是唏嘘感慨。
十多天里,连续五波的妖兽入侵,实际上第一轮的赤尾诡狼并不算,大概率是路过,但是在陈淮生看来这是一次很好的历练机会,便主动让山中炼气初段和中段弟子参与剿杀,算是一场势均力敌的围剿,效果相当好。
很多炼气初段的弟子大多都没经历过实战,更多的还是在传功院里与同门的切磋,在陈淮生看来,切磋很难激发出弟子的真实潜能,而破境晋阶往往都是需要全力爆发才能实现,只有经常激发全部潜能的爆发,才能让这些弟子迅速摆脱常态的修行进境,实现快速进境。
按照陈淮生的判断,一次全力爆发的历练,比起一年的常态修行都要强许多,而切磋是永远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就像一个训练有素的短跑运动员,在和队友较量与在面临狮虎追击时所爆发出来的速度一样,完全不同。
多几次这样的全力爆发,就能让灵境水准水涨船高,自然也就能在后续的某个时间节点不经意地突破了。
“从现在开始,到明年惊蛰,才是我们可能要面临的最大考验,但同样也是我们所有人历练的最佳机会,所以我才会请大家一起来坐下,把我们这几战的经过都好生品味一番,把这些战斗经验都总结一番,既能让我们在日后的战事中避免犯错,同时也能让我们的战斗力得以提升,……”
“淮生,看来这形势也是越来越凶险啊。”唐经天皱着眉头:“如果再有更多的三阶妖兽出现,我们的法阵还能抵御得住么?”
这也是最现实的一道考题。
“有难度,所以我们也在考虑,缩小我们在慈椿坪上的法阵范围,集中法阵力量来防御和反击,这样我们也能将我们自身力量合理布置运用。”
陈淮生也觉得很棘手,距离惊蛰还早得很,这期间不确定还会有什么妖兽来袭,若是真的来袭击的妖兽品阶太高,比如两三头火鬃狮,就算是有碧蛟元君和熊壮,也很难避免给山中弟子造成巨大伤害。
如果缩小法阵防御圈,可以集中运用法阵法力,防御力和反击力都更强,但也意味着可以保护范围更狭窄。
现在七十多弟子,外加跟随而来的道种和凡人,数量也已经突破两百了,就算是凡人可以暂且不管,因为高阶妖兽是肯定不会去针对凡人的,那算上弟子和道种,也有一百一十多号人。
他们现在居住的范围很宽泛,慈椿坪上因为原来凌云宗遗留下来的屋舍甚多,加之原来设定的防御范围是整个慈椿坪上,所以也就住得比较散,但现在恐怕就不得不重新考虑了,要把这些人先收缩聚集起来,重新布设法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