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志异 第424节

  曾国麟的建议遭到了鞠传真的反对:“国麟兄,曹氏本来实力孱弱,现在安家已经下了最后通牒,曹氏还将主力放在怀阳城中,岂非立于危墙之下?依我之见,既然尘岭灵地大有前途,曹氏族人本来就擅长此道,不如趁此机会先行迁往尘岭,专心经营灵地,我们纵然要帮曹氏,也不可能兵分两路,万一遭到安家袭击,我们应付不过来,还不如立足尘岭,做好应对准备。”

  这一次会议算是大槐山第一次核心层会议了,陈淮生、赵嗣天、唐经天、吴天恩、苟一苇、曾国麟、井中鸿、鞠传真、杨虎生、季怀江,十位筑基齐聚,像曾国麟、鞠传真等人本身都还在闭关,但也出关了,就是要齐心协力来商议应对此事。

  像朱燕华、宣尺媚、古韵春、鲍雀等人都没有资格参加这场会议,无他,修仙宗门就是要以实力来论英雄,没有筑基,就没有发言权。

  陈淮生也赞同就是要树立这样一个导向,鼓舞所有山中弟子奋发图强,刻苦修行。

  陈淮生一度对比十年前自己初入重华派的情形,似乎隐约和眼前这个局面有些类似。

  当时商九龄和朱凤璧尚未归来,山中还是以未曾筑基的李煜、尤少游、马道春、许暮阳等人为尊,而那时重华派的筑基数量甚至还不及现在的大槐山,当然在层级上重华派还是要强得多。

  现在的大槐山十强,除了自己外,吴天恩、赵嗣天是筑基三重,唐经天筑基二重,其他几人都是筑基一重,还远无法与当年的重华派相比,但是在筑基的数量上却已经高于对方,而且也表现出了勃勃向上的气象。

  单从这一点来看,除了自己和赵嗣天、吴天恩外,其他七人都是来自九莲宗和凌云宗,并不是老重华弟子,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重华派内部也在发生深刻的嬗变,九莲宗等后续并入重华派的弟子的分量正在越来越重。

  “不至于吧?曹氏自己都说了首当其冲的威胁还是妖兽,安家虽说有最后通牒,但不过是一个说辞而已,两家毕竟是姻亲,就会丝毫不顾地撕破脸?”季怀江质疑道。

  “这可不好说,说是姻亲,但真正论及利益,只怕这些宗族世家比谁都更能狠得下心来,没准儿趁着妖兽入侵直接就把曹氏一族给彻底缴械包圆了呢。”井中鸿对这些宗族世家的心性看得很透彻,“曹氏若是有这样的机会,只怕对安家也会一样如此。”

  对于安家什么时候可能对曹氏动手,众说纷纭,但陈淮生知道怀阳城的确面临着妖兽袭击的最现实威胁。

  曹余休提出的要求就是首先要保证曹家成员不受妖兽袭击,但如果妖兽侵入了怀阳城,以目前安家的实力,两名紫府真人足以抵挡一般性的妖兽袭击,哪怕是三阶妖兽,一旦安家有意放纵妖兽向城北曹家这边袭扰,曹家就可能面临危机。

  现在大槐山能拿出手的武力就是碧蛟元君、熊壮和公孙胜,可他们进入怀阳城来保护曹家,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弄不好就会引发安家的强烈反弹。

  与其这样不如让曹氏先行撤离怀阳城到尘岭,碧蛟元君他们就可以以保卫大槐山与曹家合作开发灵地的成果来进驻。

  反正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尘岭的灵池灵地将会成为曹家赖以发展的核心区域,失去了尘岭灵地,曹家几乎就失去了立足的根基,所以还不如就先以尘岭为基地经营,渡过这一段艰难时间再说。

  几番争论之后,众人的目光还是落到了陈淮生身上,最终还是要看陈淮生来决定,而且这还涉及到大槐山如何出手来协防曹家。

  不管是在怀阳城,还是尘岭,都有可能面临妖兽和安家的袭击。

  而大槐山与曹氏结盟也瞒不过安家,一旦被安家发现,安家也有可能突然袭击尘岭,这一点不可不防。

  陈淮生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守怀阳城肯定不可取,这是安家大本营,极易遭遇安家突袭而难以做出及时应对,单靠公孙胜一人也难以扛得住,而碧蛟元君他们也不好公然在城中露面,在河北这边,异修还不像大赵那边可以光明正大地行事。

  只能守尘岭。

  曹氏将尘岭列为核心经营了二三十年,肯定必要的防护也有,起码有一些基础法阵可以依托来防御。

  “让曹家分步悄悄将主要人手撤往尘岭,这未必能瞒得过安家的耳目,所以我们也得要出人去帮着看顾一下。如果能成功撤往尘岭,届时我们负责帮助曹家守好尘岭,同时还要请苟师伯这边也选拔一些道种和凡人,也包括对灵植灵鱼种养感兴趣的弟子,与曹氏族人一道经营,更重要的是学习,我们大槐山的未来不能寄托在盟友或者伙伴身上,我们最终还是建立起我们自己的辅助体系。”

  陈淮生的话让众人心中都是一热,对于陈淮生展露出来的野心他们都是深以为然。

  不远千里来这大槐山图什么?不就是图更丰沛的资源和机会,能为自己未来的修行提供更美好的前程么?

  若是因循守旧,事事都瞻前顾后,不敢冒险,那还不如留在卧龙岭或者回重阳山去打熬算了,好歹那边还要安全许多。

  见众人都点头认同自己的意见,陈淮生随即道:“这样,怀阳城这边,我请公孙胜与我加上传真兄、虎生兄一道去,请龙大哥在城外坐镇以防万一,尘岭那边,苟师伯与国麟兄带几名弟子可以去先对他们的法阵进行强化,这个冬天会面临什么也不好说,妖兽,安家,都得要盘算进来,总得表现出来我们对人家曹家的用处,人家才愿意为我们提供这些资源啊。”

第742章 戊卷 奋进之路,永不止步

  对于大槐山来说,优势在与筑基数量不少,但劣势同样在筑基上,基本上都是筑基初段甚至筑基一重,所有希望都得寄托在碧蛟元君和熊壮身上。

  这样一种状态就意味着没有异修支持的情形下,对于妖兽来说,如果是二阶妖兽,这样的战力都相当危险,但还算勉强可以一战,但是一旦是三阶妖兽,就成了灾难。

  如果退到尘岭那边,依托法阵,这样一场战事就要好打得多。

  在陈淮生与曹余休交涉许久之后,曹余休才勉强接受了大槐山这边的看法和建议。

  留在怀阳城的确不确定的变数太多,安家发出了最后通牒,是否会不择手段突袭,曹余休没有把握,而陈淮生的担心也并非无因,一旦突袭,曹家可能承受的损失太大,哪怕是大槐山全力出手,在突袭状态下,一样难以维护周全。

  好在曹余休也算是果决,接受了陈淮生的建议之后,便立即返回怀阳城准备撤退去了。

  但像曹氏这样一个大家族的撤退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哪怕是只撤退家族的核心成员和主要产业,也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没有十天半个月根本无法实现,但这十天半个月里能避免被安家发现?

  显然不可能。

  所以这就需要大槐山来撑起场面了。

  确定了这一战略,接下来就是要落实了。

  陈淮生与鞠传真、杨虎生加上公孙胜,四人要入住怀阳城曹宅,帮助守卫和护送曹氏的搬迁,由碧蛟元君负责在城外坐镇,做好策应。

  鉴于现在的紧迫局面,陈淮生甚至在为公孙胜提供了一份灵宝套餐,赤鲫血、元鲑、元李外加千叶墨莲籽,直接助力本身就在突破蕴髓高境边缘的公孙胜晋阶紫府蕴髓高境。

  说实话,按照正常修行恢复进程,也许就是一个月后公孙胜就能跃升蕴髓高境,但是为了确保实力足够,陈淮生还只能用这样一份豪华套餐来争取这一个月时间。

  这样的付出让素来豪爽大方的陈淮生都感觉到肉痛,但是却又不得不如此。

  定下来之后,陈淮生与赵嗣天、唐经天和吴天恩交待了山中事宜之后,就与鞠传真、杨虎生同公孙胜一道南下怀阳城了。

  公孙胜还是和鞠传真、杨虎生二人初见,对于以客卿身份进入大槐山中,公孙胜觉得很合适。

  本来他就是散修出身,不太习惯宗门这些规矩,当初还有些担心,但现在只是客卿身份,那就意味着无须遵守大槐山或者重华派的那些繁文琐节的规矩,只需要听从陈淮生的指令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即可。

  心情舒畅,公孙胜与鞠传真和杨虎生二人见面也就很轻松自在,并没有什么尴尬和不适。

  同样,鞠传真和杨虎生也心中放松不少,没觉得这一位一度已经是紫府润魄中境的强者有什么难以接触。

  相反熟悉之后,鞠传真和杨虎生也是老于世故之辈,主动迎合,让公孙胜对二人好感立生,话题也丰富起来。

  一路滔滔不绝,公孙胜的健谈也让鞠传真和杨虎生二人从他那里听来了不少北地的传闻秘辛。

  看着鞠传真和杨虎生与公孙胜谈笑风生,陈淮生也有意放慢脚步,与落在后边的碧蛟元君汇合。

  “淮生,我就不明白了,这样不辞辛劳地东奔西跑,甚至还要去为这样一个八杆子打不到的曹家出工出力,值得么?”经历了这几年的相交,碧蛟元君与陈淮生已经可以用相当随意和坦率的态度来对话了,“你的修行进境其实很快,现在都已经筑基六重了,我觉得你完全没有必要非得在哪个宗门里折腾,若是我是你,宁肯独自选一处灵气馥郁之地闭关修行,我觉得恐怕你的进境还要快得多。”

  碧蛟元君的话可谓直截了当。

  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陈淮生要自寻烦恼。

  从云中山到大槐山,拉起这一大帮人,而且个个实力都不如他自己,相当于这帮人还成了他的累赘,而且这些人修行也需要各种资源,陈淮生还得要替他们谋划,这太不划算了。

  陈淮生明白这个问题恐怕在碧蛟元君和熊转,乃至公孙胜和欧婉儿那里,只怕都存着这样的疑惑。

  陈淮生自己也考虑过,如果自己当初脱离重华派,不独立门户来这大槐山,又或者不脱离重华派就跟随着去重阳山当掌门亲传弟子苦心修行,现在是不是会进境更快?

  答案是肯定的,陈淮生觉得自己也许可能已经是筑基七重,甚至筑基八重都有可能了。

  但再往后呢?

  自己在华林园获得的这些灵宝,能够帮助自己顺利在未来几年或者十年里冲击紫府成功,成为紫府真君,可一旦进入紫府层级之后,这个进境就不好说了。

  紫府层级的进境不完全是靠苦修,也不完全是靠堆砌资源了,悟性,机缘,气运,都会在其中发挥作用,而自己已经在取得了一支龙虎气运皇旗的情形下,却不能让龙虎气运皇旗发挥出作用,就未免太可惜了。

  这是陈淮生选择要独立门户来大槐山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陈淮生不太认同现在重华派要南返大赵的意图,重华派有些谨小慎微的作风他也不太喜欢,同时他也希望能够为自己昔日的亲眷、朋友、尊长,如方宝旒、宣尺媚、赵嗣天、唐经天、吴天恩、苟一苇他们提供一个更好的修行环境,而不是将命运寄托在重华派这样一个他认为走在错误道路上的宗门里。

  还有一个原因也是陈淮生决心离开重华派的因素,那就是一个志同道合和共进退的群体能够实现共赢,尤其是越往以后灵境层级越高的情况下,就越是需要更丰沛更高端的资源来支撑修行,而单打独斗和在一个不思进取的宗门里是很难做到的,这也是他觉得应该主动独立出去,尽早按照自己思路来谋划发展的主因。

第743章 戊卷 前狼后虎,谁为鹬蚌

  “龙大哥,可能对于你们来说,漫长而孤独地苦修是常态,个人专注于修行对自身进境更有裨益,但我们的情况不一样,我们从炼气到紫府,都需要巨大的资源来支撑,而且不是某一方面的资源,是多方面的,一个庞大的体系更能支撑,所以我们才会有宗门世家占据主流,散修也是迫不得已之举,……”

  陈淮生能理解碧蛟元君的不解,耐心解释道:“一个群体能够汇聚力量,同时取长补短,弥补不足,这种情况越是到高层级,越是能显现出来,还有就是我们初入卫怀道,固然下一步主要着力点在地方小宗族家族上,但如果有机会拉拢这种大宗族世家,亦不失为一个辅助举措。”

  碧蛟元君显然也知晓一些这方面的情况。

  像陈淮生之前就和他谈及了为什么会助力曹氏,大槐山与曹氏结盟带来的收益好处就是稳定的灵宝灵植资源渠道。

  不过这对于他们异修来说却恰恰是没有多少意义的。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如果能拉拢绑定曹氏,相当于在地方宗族势力中打进了一颗钉子,这对于日后吸聚人心民意亦是大有帮助的,从这一点来说,包括碧蛟元君在内,大家也都能从中受益。

  摸摸地点了点头,碧蛟元君也不多劝,他知道陈淮生的心思比自己更深沉长远,大槐山中这么多人都心悦诚服地听起号令,灵境实力固然是主因,但是其眼光心计更是重要因素。

  “我只是提一提罢了,你自己心里明白就好,我只是觉得你们山中众人实力太弱,还处于一个需要积累壮大的阶段,贸然卷入这些冲突中,也许会付出相当代价啊。”

  陈淮生一怔之后苦笑,“龙大哥,那种平平顺顺就能一路修行到巅峰的好事情几乎都是传说,起码像我们这种人要想自我壮大起来,不经历各种劫难是不可能的,你看看我原来的几位尊长和师兄弟,炼气也好,筑基也好,紫府也好,还剩下几个?何处青山不埋骨?这句话一样适用我们这样的人啊。”

  陈淮生这番话是大实话。

  回顾他自己加入重华派以来的经历,天寨一战方宝旒的兄长方宝玉和甄云培战死,后来在被白石门逐出朗陵时又有无数人丧命,到河北之后,筑基修士开始战死,最早的重华派几大筑基强者,马道春、许暮阳早已经骨肉为泥,到后来甚至连朱凤璧这种数一数二的紫府真君一样在妖兽潮中丧命。

  重华派这几年在不断壮大,人才荟萃,弟子数量更是膨胀到了最多上千人,但是无论是炼气层级还是筑基甚至紫府层级的修士,丧命者一样不少。

  碧蛟元君也叹了一口气。

  人类修士修行是前快后慢,练气筑基相对较快,但一旦进入筑基高段,进度就会骤然放慢,应劫晋阶紫府更是一道天堑,十个筑基巅峰或者九重,未必能有一二能冲破此关。

  相较于像自己这样的异修,化形(炼气、筑基)所耗时间极长,而且还需要无数机缘,悟道(紫府)之后反而进境迅速,一直要到大成(金丹)时才会面临生死考验,难以逾越。

  “看样子这曹家能够提供给大槐山的东西对你们很重要啊。”

  “的确如此,我们大槐山山中弟子正需要这些灵宝灵植来填补一些短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我们的修行时间,这很难得。”陈淮生没有隐晦,“山中几乎每个弟子都能享受到这种益处,所以我们才会愿意承担这份风险,当然也就要有劳龙大哥了。”

  碧蛟元君笑了起来,“我倒没什么,哪里都这么回事,若是那安家真的有紫府真人要来寻衅,我也很乐意松活松活筋骨,淮生,你只管态度强硬,若是真有什么问题,发出警讯,我就在城外,随时可以赶到接应你们。”

  陈淮生一直以来的坦率让碧蛟元君很信任,而且陈淮生甚至连获得的第二面龙虎气运皇旗都没有瞒他,仍然告诉了他,这更让他感到心安和欣慰。

  他也同样清楚自己现在其实也和陈淮生共进退,因为他现在感觉到自己也处于修行的瓶颈期,要突破瓶颈格外艰难,而通过龙虎气运皇旗吸取香火愿力进而触发悟感突破或许就是最好的途径。

  对于他来说,和谁交恶,与谁战争都无所谓,安家也好,天鹤宗或者月庐宗也好,甚至大赵道宫与官家也好,他都不在乎。

  以他现在的法术战力,除非是人类金丹霸者或者异修大成者,几乎没有谁能击杀他,至少现在他还没有遇见过。

  就算是当下那些超级宗门中紫府润魄高境的真人,论战力也不过和他在伯仲之间,这些人要想击杀他,除非用某些特殊法器神器,又或者某些针对异修的特殊法术。

  而在接战过程中如果他发现情势不对,也可以轻易寻找到机会逃脱。

  正因为如此,他也不过提醒一下陈淮生,陈淮生拿定主意,他就不多劝。

  赶到怀阳城之后,陈淮生才与公孙胜、鞠传真和杨虎生三人一道入城,直接进入曹宅。

  曹余休已经先回来开始准备了,但却又不能太过于大张旗鼓,尽可能在不刺激到安家的情形下开始搬迁。

  当然这也不可能做得到隐瞒得住,所以适当展示武力也很有必要,陈淮生和鞠传真、杨虎生还不够资格,只能是公孙胜时不时划空御风而过,让安家那边明白其中意味。

  “确定了?”满面虬须的安思宇一脸阴沉地看着安承源和安承仑,咬牙切齿地道:“重华派不是要撤离河北了么?大槐山这帮人居然会选择与曹氏结盟,曹家会如此不智,怎么会相信大槐山这帮人能庇护得了他们?”

  一旁的安思相和安思顺也是大惑不解。

  重华派在河北的力量已经撤退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了,滏阳道那边就留了一个紫府蕴髓境的修士,而且完全是采取守势,据说连卧龙岭周边的地方宗族都接到了通知,重华派会在明年就正式撤离了,他们的子弟可以选择脱离重华,也可以跟随去大赵济郡重阳山继续修行。

  在他们看来,卫怀道这边现在就是安家崛起的最好契机了。

  大槐山这帮人到时候肯定也只能离开,失去了根基,一帮筑基初段的角色,能搅起多大风浪来?或许对曹家、康家还能有些威胁,对安家,就算是二位叔伯尚未归来的安家,都够不上威胁,更别说二位叔伯归来之后的安家了。

  “没错。”安承源俊朗的面孔上露出一抹忧色,他算是这一辈最出色的子弟,不到五十岁已经筑基二重,在同辈兄弟中无出其右,“前几日发现的那名紫府蕴髓上境修士应该姓公孙,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来到大槐山的,也许是从重阳山那边过来的,在河北这边好像没有这个人的行迹,另外就是筑基六重的陈淮生,另外还有两名筑基初段的角色。”

  安承仑补充道:“曹氏这几日动作很大,几乎每隔一天夜里都陆续有飞槎离开飞往南边尘岭,陈淮生和曹余林负责押运,按照这样的规模下去,要不了几天,怀阳城里曹氏的家当就就会搬空了。”

  “搬空又如何?难道搬到尘岭就能脱开我们的手掌心?”安思顺咧开大嘴不以为然地道:“正好我们可以一并解决,彻底接手尘岭,曹氏不是一直偷偷摸摸地经营尘岭么?这么些年也该种养出一些好东西来了,四哥,也该差不多下手了,被外人给摘了桃子,那我们可就亏大了,不能等了。”

  对尘岭那边的动静,安思宇也清楚,实际上安家也早就垂涎三尺了。

  曹氏这二三十年里几乎没有什么优秀的人才出现,族人中连筑基初段都没几个,而且年龄也都不小,但在尘岭搞出来的仙泉灵地却是有声有色。

  安家在曹氏内部的探子很多,在康家那边也一样,同样安思宇也知道曹氏和康氏在安家内部也安插有眼线。

  两百年来三家无数次联姻,早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只不过近百年来曹氏和康氏的持续衰落,也衬托出安家的更为强盛。

  都是昭武九姓后裔,从雍凉到北陌,再从北陌到河北,数百年来,几家经历了无数风雨,内部既有相互仇视不满者,亦有觉得应该统合归并者。

  但随着安家的强盛,曹氏和康氏的越发没落,曹氏和康氏归于安氏的迹象也就越发明显了。

  安思宇也终于拿定注意:“也罢,是该有一个结果了,十五叔和二十三叔那边我也早就呈报过了,他们也赞同,天鹤宗那边只要我们能控制住怀阳这边的局面,不让月庐宗从卫河集与东元镇那边渗透过来,他们便一力支持,不过这个动手时机却有些麻烦,老七,那几头恐狼已经逼近怀阳城了么?得先解决这个麻烦才行。”

首节上一节424/5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