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活儿,没有几年光景根本见不到成效。
按照陈淮生的估算,要十年二十年可能才谈得上真正有所收获,而且这一二十年间还需要大槐山持之以恒地在这些地区耕耘。
比如招募弟子,形象宣传,斩妖除魔,布法施药,只有这些手段多管齐下,不断深耕厚植,才能达到目的。
事务很多,一样都不能少,都得要一手一脚地干起来,这个时候陈淮生才深刻意识到,要想开创一个宗门的难度有多大,单靠某一人,甚至某几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做到。
他自认为已经很认真地估测了这份难度了,但现在感觉还是低估了。
公孙胜,赵嗣天,唐经天,吴天恩,这些人都在逐渐成为自己重要臂助,但是仍然远远不够。
不可能每一项事务都得要自己来牵头或者打主力,自己就算是累死也忙不过来,还得要具体细化分工,落实到具体这些人身上,否则没谁愿意来接手这些活儿。
但既然要放权放手给他们,很多事情就要告知他们。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也是陈淮生的观点。
如皇旗之事,如果不告知他们,你这香火庙祀之事,就很难让他们理解接受。
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陈淮生决定先行召开一个小规模的会议,来确定未来一段时间里大槐山的短期和中长期内需要着手去做的重要事务,当然,也要借此机会将皇旗之事告知他们。
范围局限在公孙胜、吴天恩、赵嗣天和唐经天四人,加上陈淮生本人五个人内。
陈淮生花了接近一个时辰来向四人讲述皇旗的来历和效用,以及对大槐山未来的影响,堂中先是震惊带来的唏嘘,而后就是沉默的思索。
“……,这玩意儿是好东西,但有句话说得好,欲带皇冠,必承其重。准确的说,皇旗这玩意儿,我们大槐山现在还有些承受不起,周边的安全局势一直不好,所以我一直秘而不宣,一直到这一次,基本上可以确定现在凤翼宗暂时放弃了向北入侵滏阳道北部包括白塔铺这一带的意图,我心里才稍微踏实一些,也才把这个情况和诸位通报一下,……”
“但我也要给诸位提个醒,不要对这玩意儿寄予太大的厚望,起码,短时间内,嗯,十年二十年内,都未必能派上多大用场,而且我也说了,咱们拿到的这两枚皇旗,并非对应我们现在所处的卫淮道,而应该是云州中北部和晋州南部的两杆皇旗,除非我们将山门迁徙到河内道或者天井道,又或者搬迁到云州那边去,然后再花上十年八年来像我们在卧龙岭或者大槐山这样来经营,否则,还是没有多少效果,……”
陈淮生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取得皇旗对几人的心理冲击,尤其是开初介绍了皇旗的来由和现在分布,肉眼可见包括公孙胜在内的四人眼底中的惊喜和兴奋。
皇旗对筑基初中段的修士带来的作用和意义都还不算太明显,但是要到筑基高段之后乃至紫府层级才会真正显现出来。
吸聚香火愿力,与自己的道体元灵所呼应结合,能够帮助修士在进入筑基高段之后修行更为顺畅快捷,这也是为什么那些超级宗门和大门阀强者恒强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如散修这类修士无论你天赋多么强悍,在面对超级宗门和大门阀的子弟时,始终感觉到会被压制一头的缘故。
除了在灵山福地上人家的优势外,更有皇旗吸聚香火愿力来助力,你怎么比?
别看公孙胜已经是紫府层级,但是作为散修,他甚至根本就不知道皇旗这一说,而吴天恩和赵嗣天也是听说过皇旗,但具体皇旗的效用却是知之甚少,倒是唐经天隐约听说过一些,作为原来九莲宗中鬼蓬宗的嫡传弟子,九莲宗又是超级大宗,他对皇旗是有所了解的。
所以陈淮生把皇旗的情形一说,让众人都忍不住开始展望大槐山的未来。
连那些超级宗门可能才持有一两面皇旗,但现在大槐山却阴差阳错各种机缘有了两面皇旗,这意味着什么?是不是就是天赐机缘呢?天命所归,活该大槐山光大圣耀。
“淮生,你刚才也说了,我们现在局面相对稳定下来了,两三年内应该没有大碍,凤翼宗折翼,宁家受挫,东面应该会稳几年,现在就是西面北面,北面天鹤宗的精力还在云州,可北戎人有卷土重来的架势,天鹤宗在云州那边投入巨大,断无放手之理,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天鹤宗反而要拉拢我们才对,剩下其实就只有一家了,就是月庐宗,但月庐宗在桃源镇与邗山道潘氏争夺日趋激烈,怕是难以分心北上来寻衅,只要我们不主动挑事,我们是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来做我们自己的事情的,比如怀阳城,芦岩铺,甚至包括滏阳道那边,……”
赵嗣天最为积极。
虽然他知道自己现在距离沐浴皇旗神气的层级还有相当距离,但是算一算,自己从筑基三重像筑基七重迈进,差不多估计也要十年以上,而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香火庙祀在怀阳城、芦岩铺乃至滏阳道那边先铺垫起来,等到自己晋阶筑基高段,正好可以赶上。
当然这个前提就是陈淮生提及的手中持有的皇旗看看能不能有机会换来属于燕州这边的皇旗,这个可能性并非没有,甚至还不小。
“嗣天,这也是我今日请诸位来商议的目的,香火庙祀之事肯定要尽早做,怀阳城这边就可以早些做起来,另外滏阳道闵家楼那边我们也略有根基,亦可先做起来,如芦岩铺和白塔铺可以下一步考虑,但今日请诸位来商议的可不仅仅是皇旗涉及的香火庙祀一事如此简单,更要考虑我们大槐山下一步的各项事务,未来几年我们需要安心蛰伏,积蓄力量,无论是购买灵宝,还是收罗灵材,抑或铺垫香火庙祀,都可以不动声色地做起来,但归根结底,我们还得要壮实提升我们自己的实力,……”
“公孙兄现在是凝魂高境了,未来什么时候能晋阶润魄境?”陈淮生游目四顾,语气更为凝重,“只有晋阶润魄境,我们才真正具备让月庐宗和天鹤宗忌惮的实力,让他们要三思来犯我们可能付出的代价值不值,……”
“吴师伯你才筑基四重,未来十年到二十年能不能冲击筑基高段?这也要有一个合理的规划,稳步进行,……,嗣天兄你才筑基三重,没理由一直徘徊不前,我希望能在最短时间内你也能晋阶筑基中段,经天兄亦是如此,筑基三重一旦突破,就要尽早考虑晋阶筑基中段,……”
“我对我们大槐山的期望是这样,未来十年里,大槐山起码要有两三个具备冲击紫府的筑基高段,还有六七个稳定提升的筑基中段,然后十来个蒸蒸日上的筑基初段,以及一大批呈梯次结构的炼气层级弟子,只有这样我们人才储备才是良性的健康的,具有成长性的,……”
陈淮生侃侃而谈,“我知道大家可能觉得我这有些狂妄自大或者急于求成了,我们大槐山草创不到十年,人家那些开宗立派三五十年也不敢有此奢望,我们怎么就这么好高骛远呢?但我不觉得,我们并非草创,而是从重华派中分割出来的一部分,或者所取了重华派中最菁华的一部分,……”
“看看我们来大槐山这帮人,哪一个不是在原来凌云宗也好,重华派也好,九莲诸宗也好,里边最优秀天赋最好最努力的那群人?我和嗣天兄当初号称重华双骄,经天兄是鬼蓬宗中当之无愧的年轻领军者,公孙兄二十年前就已经触摸到了金丹大成的门槛,还有如尺媚、中鸿,国麟他们这一帮都是重华派里熠熠闪耀的良才,我知道他们来大槐山,让我师尊和令狐师伯、齐师伯他们都颇有微词,也就是我们还顶着重华派一脉的名头,否则只怕重阳山早就把我列为不受欢迎的人了,……”
“既是如此,我们没理由就放低我们的要求,理所当然应该给自己确立更高的目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一句话很适合我们现在的大槐山,……”陈淮生眼眸中神光湛然,“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开始定好我们的短期中期目标,然后安排布置好下一步要做的事情,山中每一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目标和规划,今年要做什么,达到什么目标,明年呢?三年五年后呢?……”
第845章 己卷 安定,迈步
把话题摊开来,很快就确定了几个最紧迫的事务。
一是北上西进购买灵宝。
桃花岛一战拿回来大笔灵砂收入,留在手中没有多大意义。
而现在大槐山上在曹家支持下,已经开辟了多处灵田,加上尘岭和马头崮那边的灵田,基础的灵材灵植已经能够保障。
现在大槐山上弟子不算多,这些灵砂留在手中不用出去就没有多大意义了,换成山中急需的各类灵宝才是最合适的。
灵宝和一般灵材的购买还不一样,最大的交易市场有三处。
一处就是河北幽州的鼋头渚,来自北陌、河北、苍海,乃至东海和吴越的灵宝都能在这里进行交易。
一处在西唐的武都,西唐、雍凉、巴蜀,三地的灵宝都主要集中在这里交易。
还有一处就是在南楚江陵,南楚、吴越、巴蜀乃至大赵的灵宝都更多在这里交易。
江陵太远了,鼋头渚最熟悉,所以肯定要去,另外西唐那边都没有去过,陈淮生觉得也可以去看一看。
不过这都先定下来要去,具体谁去,什么时候出发,还要再议。
第二桩事情就是香火庙祀的建设,或者说先期铺垫,在怀阳城和闵家楼先搞起来。
手段也无外乎就那几种,先是赈灾救济,凡人世界每年都有灾情,尤其是冬日里,遇雪受寒和吃不起饭饿死的比比皆是,先把赈灾搞起来,声势造起来,如果再能择机在周围诛杀那么几头“肆虐”的妖兽,翦除那么一两拨不开眼的邪祟僵尸,那就再好不过了。
这桩事儿需要持之以恒,雪灾,水旱灾害,蝗灾,地龙翻身,都可以大做文章。
另外还可以搞一些文化建设,比如资助评书、戏台,传播大槐山的“丰功伟绩”,这些都可以先做起来,营造出一个伟光正的形象来。
只有先把这些铺垫工作做够做足了,才能为下一步潜移默化地让凡人们向往憧憬大槐山,再到后来的崇拜仰望。
第三桩事儿就是大槐山灵植种植和驯养妖(灵)兽的活计,也要全力推动起来。
虽然和曹氏的合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灵材需求,但是那只是基本的灵材保障,对大槐山来说,建立起一个属于自己专属的灵兽灵植种养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一点上,陈淮生尤为看重。
在见识了重华派与天云宗在这些方面巨大差距之后,陈淮生觉得这桩事儿在自己能做主的情形下,务必要抓起来。
没有足够厚实的灵兽灵植种养体系,一个宗门便永远只能是二流。
正因为如此,陈淮生从一开始就开始着手准备,像谋取赤岩元浆、地阳火岩、玄黄神壤和极海冰精,拿到《养妖》和花妖之种,都是为了这一步。
取得五行灵宝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大槐山的灵地进行属性改造,提升地力,进而营造出一个可以种养高阶灵植灵兽的环境,这对于在满足了基本灵材需求的弟子还要追求更高层面的修行,更快进境的提升,就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了。
像培养花妖也大有意义,至少到目前,陈淮生还不太明白这花妖该如何养起来,但他感觉内里玄奥不小。
第四桩事儿就是继续招纳招募优秀弟子,这是夯实大槐山基础实力的必要之举,同时如果可以的话,也可以吸纳一些条件适合的散修进来。
这一桩事儿也很重要,前者早已经开始推动,现在更需要加大力度,而后者则是要谨慎选择。
按照公孙胜的说法,他倒是认识几个河北和苍海乃至雍凉那边的散修,既有紫府层级的,也有筑基九重和巅峰的,但合适的却几乎没有,即便有,估计也很难加入重华派。
陈淮生也听了公孙胜对几人的介绍,除了一个来自苍海的散修,陈淮生觉得可以一唔谈一谈外,其他的确都不合适,但那也得凑着机会才行。
其余如炼制丹药、制作法器以及开辟商贸渠道,这些都是应有之意。
当然归根结底到最后,一切都是服务于整个大槐山上这个群体所有人实力的提升增长,能够安安稳稳让大家在这几年毫无后顾之忧地修行历练。
第一桩买灵宝的事儿,陈淮生和公孙胜责无旁贷,毕竟要花这么大一笔灵石去采购,买下还得要安安全全地带回来,不是一件简单事儿,如果二人不去,是山中其他人,那就得要请碧蛟元君他们协同一道最好护卫。
第二桩事儿由吴天恩来负责,闵青郁来协助。
第三桩事儿暂时只能由苟一苇、赵良奎以及云蕾来负责,要把山中所有道种和凡人都动员起来,不过培养花妖的事情陈淮生只能自己来,但他打算也让方宝旒来帮自己。
苟一苇其实并不是灵植种植和灵兽驯养事务的最合适人选,但是现在山中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只能暂时如此,但陈淮生也希望苟一苇能够帮山中物色寻找一些在这方面有特长的人才。
第四桩事儿陈淮生打算交给井中鸿、曾国麟、季怀江三人,井中鸿负责怀阳城这边,曾国麟负责卧龙岭周边,季怀江则负责白塔铺那边,培养接引人,让他们能为山中选出更优秀的弟子。
这几桩事儿和修行并不冲突,并行不悖,陈淮生也还专门配置了第二套人马,以便于这首选之人如果有什么其他变故意外比如觉得自己的修行进境进入了关键期,就可以脱身闭关专注修行。
“也就是说,从今年开始,咱们整个大槐山基本上就算是平静下来了,大家都可以安安心心地修行了?”
几人环坐在陈淮生周围,任由中间的火盆熊熊燃烧,架在中间的铁签上穿挂着的玲珑兔肉和箭鹿肉被火炙烤得不断滴下油脂,落在火中,噗呲一声冒出一团火焰。
摇曳的火光让簇拥着的众人脸膛都时亮时暗,小孩子咯咯咯的笑声穿插其中,一片欢乐祥和的场面。
“也可以这么说吧。”面对宣尺媚若有所思的询问,陈淮生漫不经心地回答道。
他转动着铁签,让火均匀地炙烤肉块,时不时地再撒些香料粉上去,落下的香料在火中飞舞燃烧,散发出独特奇异的香气,沁人心脾,却更能够起腹中馋虫。
“日常的事务肯定大家也还要继续干着,我先前也说了,没太多特别的事务了,妖兽潮看样子是真正退去了,大家心里都安稳了,但并不意味着就平安了,只能说我们对宁家一战,在翟谷道那边的动作,加上月庐宗与潘氏的争夺桃源镇,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喘息之机,如此难得,当然要牢牢抓住,尺媚,你不要觉得你筑基了就可以松一口气了,还得要抓住当下的机会好好蓄力修行,宝旒等到还在满三岁,就要闭关,……”
一旁还在抱着孩子逗弄的方宝旒白了夫君一眼,没吱声,她也知道自己再想要偷懒也不可能了,不能人人都在奋勇争先,而自己却还沉迷于儿女情长中,看样子夫君不督促着自己一路筑基,自己是不得清闲了。
宣尺媚迟疑了一下,看了一眼四周,最后还是咬着嘴唇道:“相公,我也想先生了孩子再来……”
陈淮生看了宣尺媚一眼,知道她对方宝旒生孩子没什么意见,但是对于凤谦也抢了先,就有些心结了,一时间也不好劝说。
当初自己也答应她筑基之后就可以生育孩子了,现在人家做到了,自己却要她继续努力暂不考虑孩子的事儿,肯定有些不乐意。
“尺媚,你真的想这个时候要孩子?”陈淮生沉吟了一下,“当下是最合适的修行时机,难得不会有外界干扰,而且将灵宝购回之后,这一两年我们山中在这方面都会较为充裕,若是等到明后年,灵宝未必就能满足所有人了。”
既然形成定制,陈淮生就不好再私藏灵宝留作己用了,除非在日后自己还能有什么机会获得,起码现在这些用灵砂购买来的灵宝都只能公开公平公正地供山中所有人取用,具体取用规则也需要大家议定。
从现在的情势来看,未来几年里在筑基初段中的众人都会奋勇争先,一旦取用完了,未必就能满足你宣尺媚所需了。
“可是……”宣尺媚倒是不太在意那份灵宝,她考虑的是这个时机,当下大槐山面临的压力就是要在十年内形成几个筑基高段和中段,她希望自己可以成为筑基高段中的一员,现在她自我感觉状态也正好,也自认为现在正该是好生修行,励精图治的时候,一旦生孩子可能就要耽搁两年以上,但是一旦要继续修行,她又心有不甘。
陈淮生也有些犹豫,“那尺媚你再好好考虑考虑,倒不急于在这一刻做决定,包括我们大家,都要好好想一想该怎么来规划自己未来几年的修行,怎么样能达到我们自己给自己设定的目标,……”
第846章 己卷 感喟,反思
看到丁宗寿从云头落下,一行人都赶紧迎上。
对于丁宗寿的这一趟出行,丁氏一族中几人都隐约知晓应该是往北去了,但是究竟是为何事而去,他们并不清楚。
只有丁元高大略知道应该是和白塔铺孙家有关。
自己老婆孙道菊就是孙家嫡女,虽然论禀赋不算特别好,但现在也已经是筑基二重了。
虽然丁氏加入重华派,最后又随着重华派南迁,丁氏一脉基本上都已经定居重阳山上了,但是仍然和白塔铺那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孙家在滏阳道枝繁叶茂,扎根千年,不是丁家在白塔铺呆了不到百年的外来户能比的,哪怕孙家现在连一个紫府真君都没有,但一样不能小觑。
丁家和孙家因为姻亲缘故,素来往来密切,并不因为丁家离开白塔铺就疏远了。
当然丁家和孙家利益不尽一致,原来也有过龃龉,不过总的来说利益仍然远远大于矛盾,尤其是在丁氏南迁之后矛盾迅速消失,反而是利益捆绑更紧密了。
狡兔三窟,自己父亲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丁元高耳朵里都听出茧子了,或许父亲提及的重华派、白塔铺都只能算是一窟,甚至白塔铺可能都只能算是“半窟”。
所以白塔铺那边来信都是直接交到父亲手里,有些信会交给丁元高甚至丁立人、王驰、丁润瑶看,有些信甚至连丁元高自己都看不到,只能父亲一人看,阅后即焚。
“父亲(祖父)!”
看到一群人簇拥上来,丁宗寿摆摆手,“无须如此,走吧,先回去。”
一行人入了丁氏府邸。
重阳山不大,所以精华之地更小,但是再小,像丁家的府邸院落还是足够宽阔的,占地起码两百亩以上,而且后边还有两座山峰。
丁元高似乎感觉到了父亲的情绪不是太高,小心翼翼地陪着父亲进了府内,一直到厅堂,一干人坐下。
“父亲,您好像有心事?这一趟不太顺利?”
不清楚父亲北去什么事情,但这一趟去了大半个月,这对于已经不常出山的父亲来说,很罕见了,连山门里商、齐、令狐、李等几位都来询问了情况,丁元高也只能说父亲偶发兴致,要外出云游,去了南楚。
“唔,顺利倒是比想象的还要顺利,不过看到一些情况,有所感触而已。”丁宗寿低垂着眼睑,似乎是在回忆着什么,接过丁立人双手奉上的热茶,吁了一口气:“熹臻呢?明栋呢?”
“熹臻啊,在那边山中呢,掌门安排,她前几日才小闭关,可能还要十来天才能出关。”丁立人见祖父问起自己外甥女和儿子,连忙应道:“明栋还在山中修行,我没叫他。”
丁熹蓁是丁润瑶和王驰的独女,丁明栋则是丁立人的次子,现在才不过十四岁,他有四个儿子,长子和三子都非道种,幼子才九岁。
“熹臻又闭关了?”丁宗寿皱了皱眉,但也没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