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志异 第471节

  三王族基本上是轮流来幽州贸易,每家每年少则一次,多则两到三次,每家每次销售购买都在百万灵石上下,几家每年为幽州这边提供的抽成厚利高达百万灵石。

  虽然说孤竹人也承受得起,但是这种吸血还是让孤竹人内心很是不满。

  “呵呵,墨兄,卫怀和滏阳乃是燕州乃至河北腹心之地,灵植灵米出产比幽州尤甚,墨兄岂不闻燕晋三尺雪,人道十年丰?说的就是燕晋二州出产,别说你们墨家,就算是整个孤竹部所需灵植灵米,滏阳道和卫怀道一样能完全满足,至于说海运孤竹,的确,我们需要通过翟谷道那边出海,但是请尽管放心,若是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又如何敢与你们孤竹部作这笔生意?”

  孤竹部光是墨氏一族武修武者每年所需的灵米灵粟就超过两百万斤,而灵植种类和数量也不小,而孤竹部基本上不出产灵粟灵米和灵植,都需要外运而来,要么是从北戎诸部转口贸易而来,要么就是从幽州购入,而从这两家进入价格都不便宜。

  如果说能够从燕州产地直接购入,然后从海运直接运往孤竹部,虽说还面临着海盗的袭击,但是这无疑是值得考虑的,到时候可以以联手押运的方式来解决这道难题,只要形成定制,规模做大,一切都是值得的。

  “这样,我们商量一下。”墨渊望了一眼一旁的墨森,也看出了对方眼底的渴望,点点头。

  陈淮生当然知道这样大的事情不是一下子就能敲定的,但是只要对方动了心,这就好办了。

  燕州之地灵粟灵米是不缺的,单单是怀阳城左近就有不少灵田能产灵粟玉麦的,滏阳道那边一样如此,纵然不能说完全保证墨家所需,但是真要不足,从周边购入再转运给孤竹人就行了,价格也绝对要比经幽州和北戎诸部购入便宜得多。

  可能唯一有些麻烦的就是从翟谷道海运北上抵达孤竹部,三五次也许能瞒得过幽州那边,时间长了,只怕幽州那边发现孤竹人居然不来幽州交易了,肯定会来查探,这种事情也瞒不住,到最后幽州那边岂会善罢甘休,绝对会在其中使坏。

  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利益本来就是大家争来的,就得要靠自己去搏,哪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陈淮生告辞后回到泰安客栈,一行人也都是相当兴奋。

  如果能够建立起这样一条贸易渠道来,不但可以将怀阳、闵家楼和白塔铺这边的灵粟灵米灵植卖出,而且能够有了一条稳定的灵宝灵物渠道,这对于大槐山的壮大以及未来都是大有好处的,尤其是在幽州这边眼皮子下做这种勾当,委实有些刺激。

  这内里肯定还会有许多波折,没那么简单,经海路来往于孤竹部和燕州,只是灵宝灵物很简单,但是灵粟灵米要运入孤竹部就不简单了,那需要海船,而且还得要船队,目标太大,是瞒不住人的。

  另外还要转经翟谷道东部港口装船,这就意味着会在凤翼宗的势力范围内,这也是需要打通关节的。

  不过陈淮生倒是觉得现在的凤翼宗不会因为这种事情来树敌,经由他们的港口,该付费用不少就行了,如果对方要刻意加价勒索,那又另当别论,但陈淮生不认为凤翼宗会这么不智。

  等到陈淮生等人离开,墨渊与自己带来的几人立即就讨论起来。

  这是大事,涉及到整个墨家可能重新开辟新的贸易路线,不再经由北戎人或者幽州,北戎人那边都不存在,本来也少,但是幽州这边肯定不会乐意。

  但涉及到这样大的利益,幽州那边也不可能因为孤竹人这边贸易就开出什么抽成折扣条件,这一点墨渊墨森等人都清楚,既然如此,那也就怪不到墨家会另选出路了。

  几乎没有什么悬念,大家意见很快就统一了,墨森和另外两人收下陈淮生他们交付的一万灵砂,并在幽州采购,剩余不足由墨渊跟随陈淮生他们一行去燕州实地查看情况,并收取剩余不足的两千灵砂。

  陈淮生也没想到墨渊会如此干净利索地就接受了自己的意见,这也让他十分高兴。

  从鼋头坞南下十分顺利,进入燕州之后,陈淮生没有直接回大槐山,而是先带着墨渊从卧龙岭到闵家楼再到白塔铺,然后再从白塔铺经芦岩铺到怀阳城,再到大槐山,走了这么一大圈,也让墨渊真实见识了大槐山(重华派)在河北这边的“势力范围”。

  陈淮生也专门带着墨渊看了闵家楼、白塔铺、怀阳城这边的灵田灵地,尤其是在尘岭和马头崮那边的灵植种植情况,这也是墨渊最为关心的。

  这期间免不了就要开始商谈灵米灵粟与各类灵植的价格,虽然期间也有讨价还价,但是在绕开了交易商的盘剥,而直接由双方交易,无论如何在价格上都会便宜许多。

  一直到了大槐山之后,谈得相当顺畅入港之后,陈淮生才委婉提出日后双方进一步密切关系之后,是否可以借用北海秘境来供大槐山(重华派)弟子历练的问题。

  墨渊没有拒绝,只说这要看日后双方关系进展如何来定。

  能得到这样一个回答陈淮生也很满意了,短时间内大槐山中也没有谁需要进入秘境历练,无论是吴天恩,还是赵嗣天和唐经天,要急需秘境历练也得要十年左右了,而那时候大槐山与孤竹部的关系也应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态势了。

  墨渊并不清楚大槐山的真实情况,在见到了公孙胜之后,他就很震惊了。

  在他看来,作为重华派的一个下院或者分院,就有着两名紫府凝魂境的真君,足以证明重华派的实力了,那意味着整个重华派起码拥有八到十名紫府真君,这个实力放在幽州已经是绝对第一流的了,就算是日后因为贸易而被幽州那边打压寻衅,重华派也绝对挺得住。

  虽然还对从翟谷道出海运粮有些担心,但是在陈淮生信誓旦旦地保证下,他还是选择了相信。

  翟谷道最大宗门凤翼宗实力显然不及重华派,从翟谷道运灵米灵粟北上又不是什么犯了天条的大事,幽州那边和凤翼宗也扯不上多少瓜葛,凤翼宗凭什么不同意?

  这一趟幽州行也算是相当圆满,只不过要真正落实到圆满,还要等到下一批真正通过海运交易的实现才能算数,这里边还要防住海盗们的袭击。

第855章 己卷 大气,格局

  墨渊在燕州呆了将近十日,实地考察了尘岭、马头崮、闵家楼等地的灵地种植状况,也参观了大槐山正在大规模扩建的灵植种植园。

  玄黄神壤、极海冰精已经埋下,开始进行建设,这也显示了大槐山未来发展的另外一个维度。

  另外陈淮生也主动为墨渊推荐了大槐山这边的法器法衣制作以及丹药炼制,欢迎墨渊选购。

  虽然目前大槐山在这方面还只是处于一个刚起步的阶段,但是陈淮生已经下定决心要把这一块短板好好弥补起来,而孤竹部显然也是一个潜在的买主,哪怕现在大槐山所产的法器法衣以及丹药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远无法和幽州那边售卖的相比,但是胜在稳定和价廉,能卖出一些算一些,也算是为大槐山先开辟一条门道。

  随着大槐山招收弟子日渐增多,必定会有一些在灵境修行上不尽人意但是又在制器、炼丹这些方面有天赋的人才表现出来,这些人就可以充实到苟一苇筹建的匠作堂和丹道房去,一方面继续修行,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这些方面发挥所长。

  苟一苇也已经向陈淮生提出来,应该考虑另外选取或者物色合适的人来掌舵丹道房,毕竟炼丹他也只是粗通,并不算精擅,匠作制作法器法衣,钻研设立法阵才是最擅长也是他的最大爱好。

  陈淮生已经意识到了,随着重华派撤离河北,恐怕要想单纯依靠自身的发展来迅速壮大实力是不太可能的,那起码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以上的积累,尤其是在紫府层级的实力要想壮大,吴天恩几乎不太可能,而赵嗣天和唐经天甚至井中鸿他们倒是有可能,但那起码要十到十五年的时间,问题是大槐山能够容忍十到十五年的蛰伏么?这十到十五年里,能保证月庐宗或者凤翼宗甚至天鹤宗不对大槐山起异心歹意么?

  陈淮生觉得恐怕大槐山熬不到那个时候。

  其实最好的路径还有一个,那就是向重华派挖角。

  无论是宣尺媚的师尊芈灵君还是渡果,两个人都是最为合适的对象,渡果如果愿意来大槐山,西王母桃便能解决其沉疴,而芈灵君也一直卡在筑基巅峰这个坎儿上,难以突破紫府。

  但陈淮生也知道到现在渡果和芈灵君来大槐山的难度反而比以前更难了,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己的突飞猛进,原来和他们比还有一段距离,但是现在自己短短三四年间不但反超,而且还突破紫府反超出一大截来,这种反差恐怕很难让渡果和芈灵君能接受这种现实。

  这也让陈淮生是颇为遗憾。

  之前是考虑到西王母桃的来历难以向重华派内人交待,毕竟他们很清楚自己当时的行踪,也清楚华林园遇劫的情况,一下子就能猜到自己头上,所以一直不敢,不像圣火宗的秦昭业,反而没有这么多顾忌了。

  重华派其他人就难度更大了,令狐醉和齐洪奎是不可能的,而其他还有一些筑基高段的修士,他们要么已经在重华派中位高权重,要么就是自己昔日长辈,又或者就是原来玉菡宗或者凌云宗中重要人物,是令狐醉和齐洪奎心腹,都不太可能来大槐山,除非重华派出现重大变故。

  不过对陈淮生来说,他宁肯不打这个主意,都希望重华派能在济郡好好站稳脚跟。

  无论如何,有重华派这个在大赵的“奥援”,对于大槐山在河北立足,都还是有很大意义的,河北诸宗门世家,在与大槐山的交涉中,多少也要考虑一下大槐山背后的重华派。

  一旦重华派崩灭消失,那大槐山就是实力再强几分,面对天鹤宗和月庐宗甚至十二连环坞这样的敌手时,一旦他们再无顾及,大槐山就很难存活下来。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陈淮生觉得自己还得要打散修的主意,无论是直接充实进来的灵境修行强者,比如紫府真君或者筑基高段,还是苟一苇觉得可以引入的那些在驯养灵兽和制作丹药法器有特产的散修。

  “真有这个打算?”公孙胜也能感受到陈淮生的急迫心情,这从陈淮生如此大胆放肆地将孤竹人带到大槐山参观考察,并且承诺要将大批灵粟灵米和灵植经翟谷道用海运运往孤竹部就能看得出来。

  在尚未搞定凤翼宗,甚至凤翼宗还算是和大槐山隐隐敌对的情况下,就敢承诺用翟谷道海港海运去孤竹部,不能不说陈淮生足够大胆。

  凤翼宗目前陷入与翟谷道世家联盟冲突中,应该无暇顾及其他,陈淮生的大胆妄为也还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否则很难让凤翼宗同意。

  但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始终用这种针尖上跳舞的方式,以为可以恰到好处地处理好这些与实力不相符的事情,迟早都要翻船出事。

  “对,公孙兄,你该明白我们现在的难处和苦衷,只要有一分机会,我觉得都应该抓住。”陈淮生坦然地道:“我都不担心这一点,公孙兄又何必在意?”

  陈淮生知道公孙胜是忌讳任人唯亲这个帽子扣在头上,但他不在乎,连这点儿自信都没有,何谈日后大槐山的壮大。

  “既然淮生你都做了决定,我也就没话说了,我去联络一下,先听听他的口风,如果可以的话,我便邀请他来大槐山一行。”公孙胜也就不再推辞,思忖了一下:“另外老苟也和我说起了匠作堂和丹道房需要合适人手,尤其是丹道房需要主持,这个人选我倒是有一个合适的,觉得还能行,但是此人在雍凉,我打算去跑一趟,……”

  陈淮生听出了公孙胜话语里的意思,立即接上话,鼓励道:“公孙兄,咱们现在是和衷共济,有什么只要是利于大槐山发展的,不必顾忌其他,大槐山若是连这点儿心胸都没有,那也就别提日后的生存发展了。”

第856章 己卷 阴影重重,拨云见雾

  陈淮生是诚心话,现在大槐山急需快速壮大自己的力量,在和孤竹人建立起这种贸易关系之后,就更显得紧迫。

  短期内内部无法成长起来足以填补空白的高端力量,那么就只能借助外部援军。

  陈淮生不像原来重华派那样对引入外部力量格外警惕,他觉得只要条件合适,完全可以加入。

  至于说凝聚力向心力问题,陈淮生觉得只要大槐山拥有一个蒸蒸日上的势头,能够展现出远大的前景,就足以让凝聚人心,而随着大槐山的日渐壮大,自然而然就能形成一个稳定的宗门。

  陈淮生对此有着无比自信。

  公孙胜的延引只是一方面,陈淮生也还准备通过其他渠道来寻找合适的加入者。

  想到这里,陈淮生就觉得时不我待。

  现在大赵与西唐还在对峙,大赵内部也还纷争不断,一时间精力心思还没有放到河北来,但陈淮生感觉得到,一旦大赵与西唐的对峙缓和,内部纷争稍稍平复,只怕就会有宗门世家把目光投向河北。

  甚至可能已经有人开始关注了,只不过尚未下定决心或者付诸实施罢了。

  卫怀和滏阳这两道将会是大槐山的基本盘,但滏阳道北部已经被宁家入侵,南部凤翼宗暂时还没能腾出手来,整个滏阳道还是被诸多中小世家宗族所控制,可以说现在滏阳道反而是一块最松散的肥肉,卫怀道这边反而是基本格局大体定了下来,没有太大的变化了。

  日后大槐山如果不想和天鹤宗、月庐宗以及邗山道潘氏发生冲突,就只能重返滏阳,抓紧时间把滏阳道拿下来。

  但这时间太紧了,大赵那些宗门世家,可能不会给自己太多时间了,这也是陈淮生感到压力的原因。

  轻重缓急,诸般要务,一样都轻忽不得,样样都得要尽快落实下来。

  公孙胜要去西唐和雍凉,采购加上招纳那名擅长炼丹的散修,但却需要等到陈淮生从汴京与桃花岛之行回来之后。

  这一趟回来也是匆匆而行,等到墨渊南返,陈淮生便带着佟童一行人再度启程南下,直奔汴京。

  龙虎气运皇旗的事儿也不能拖了,陈淮生要去找寇箐,通过寇箐的这层关系来打探燕州的龙虎气运皇旗究竟在谁手中。

  陈淮生可以确定大赵道宫肯定是拿到了几面河北的皇旗,但是这几面皇旗究竟有没有包含卫怀道和滏阳道的,在谁手中,都还不确定。

  假如卫怀道和滏阳道的皇旗真的就在道宫某一家或者某一人手中,那么如何取得,这也是一道难题。

  要么抢,要么买,要么换。

  前两者估计都很难,但是换却是有可能的,毕竟自己掌握着河内道的这面皇旗,这对于大赵任何一个宗门都是莫大的诱惑。

  当然这也是一个巨大风险源,一旦知晓自己掌握着这面皇旗,自己立马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所以就算是有机会能换,里边一样有许多障碍和危险,还得要仔细筹谋。

  寇箐和佟童的见面陈淮生一度有些担心会十分尴尬,但是他又没有理由不让佟童和寇箐见面,所以在见面时候,他觉得自己脚趾都要把地面抓紧了。

  但出乎他的意外,寇箐和佟童的见面竟然是在一种相当平和和自然的气氛下,他甚至感觉得到寇箐望向自己的目光里有几分揶揄之意,而佟童瞟向自己的目光里却有一些说不出意味深长。

  上一次没能遇到寇箐,当时寇箐是外出游历去了,这一次总算是见面,相隔几年了,但陈淮生却觉得寇箐仍然是那副冷艳模样,几乎没有什么改变。

  等到佟童和寇箐寒暄完,陈淮生才切入正题。

  “你是问当初道宫之所以让重华派和凌云宗北上,而把义阳府交给南楚紫金派的事情,道宫从南楚紫金派那里得到了河北那边的的龙虎气运皇旗,所以做了这笔交易?”

  很显然寇箐对这个十多年前的情况并不了解,当陈淮生提及时,她也是相当惊讶。

  “应该是如此,我从原来九莲宗的人那里得到的消息,当时九莲宗是凌云宗和重华派的盟友,或者说是靠山,但是仍然没能顶住来自道宫其他几家势力的压力,最终同意了,所以凌云宗和重华派只能背井离乡北上河北,紫金派拿下了义阳府,而白石门是如何买通道宫趁机夺下朗陵府,这我就不清楚了。”

  陈淮生并非诳言,从令狐醉和渡果那里,陈淮生都得到了映证。

  那就是当时九莲宗被天云宗、万象派以及花溪剑宗和赵氏几家施压,要求以大赵未来国运为重,所以从紫金派那里交换得到了龙虎气运皇旗。

  “那是几面龙虎气运皇旗?”寇箐作为寇家子弟,对龙虎气运皇旗当然不陌生。

  “不清楚,但我估计不会是一面,可能是两面甚至三面,否则道宫不会不顾一切施压九莲宗。”陈淮生很肯定地回答道。

  寇箐犹豫了一下,“我可以去打听一下,但淮生,你可别抱太大希望,寇家现在的情形已非往日可比,未必能在道宫中有多少发言权,我尽我所能,而且可能需要等上几日。”

  陈淮生略微一怔,试探性地问道:“寇家遇上什么事情了?不是说四大家里,除了官家赵氏外,石家和陶家现在不行了,寇家是仅次于赵家之外的第二家么?”

  寇箐苦笑,摇了摇头,欲言又止,好一阵后才道:“四大家现在已经是徒有虚名了,或许官家还行吧,但其他三家都不复有往日的盛景了,就算是赵氏,现在面对天鹤宗、万象派和花溪剑宗时,也都有些力不从心了,很多时候都只能附和对方的意见,至于另外三家,也许要不了几年,这三家就要沦为笑话了,……”

  寇箐没有说太多,但是感觉得到她所言并非危言耸听。

  陈淮生其实也早有耳闻,那就是宗门对世家的博弈宗门越来越表现出强势,占尽了上风,无论是京师四大家还是洛邑三大家,都在和宗门的对抗中败下阵来,就算是赵氏也只勉强保留了一张遮羞布。

  不过瘦死的驼骆比马大,寇箐既然应承下来,肯定也还是有些把握的,不过就是打探一下消息,并非要寇箐去拿到龙虎气运皇旗,而且这种事情当初在道宫中也非一二人知晓,只要打探,肯定能问到结果。

  “四大家现在情形都很糟糕,妖兽潮袭击以汴京为中心的司郡,虽然天鹤宗、太华道、万象派和花溪剑宗也都遭遇了不小的损失,但是在连续几年妖兽对汴京城的袭击中,四大家都不得不充当起保护者的身份,所以损失很大,相比之下那些大宗门的损失反而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佟童望着姗姗离去的寇箐背影,不无遗憾地道:“我感觉寇箐返回寇家反而是耽误了,到现在才和我一样,可我是在外边晃荡这么多年,自己耽误了自己,她在寇家那么好的资源,我以为她起码应该和尺媚一样筑基了才对,但没想到还在炼气八重,……”

  从内心来说,陈淮生也觉得佟童所言不虚,佟童的确是在外游历耽误了自己,如果她能一直在重华派和云中山以及后边到大槐山,不敢说已经筑基成功,但肯定可以冲击到筑基巅峰,这一点陈淮生还是有把握的。

  可寇箐是一回到寇家就被寇家当成嫡系在培养的,寇箐的天赋也不比宣尺媚逊色太多,但寇家如果倾力栽培的情况下,寇箐现在才炼气八重,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要么是寇箐自己不努力,但以陈淮生对寇箐的了解,这绝无可能,要么就是寇家外强中干,很多资源已经跟不上了。

  像宣尺媚在元荷宗时,也有些资源跟不上,一直到了云中山和大槐山这边后,在陈淮生的单独倾斜下,就迅速突破,晋阶筑基。

  “四大家没落之势越来越明显,我也说不出来一种感觉,嗯,就是觉得大赵表面上鲜花着锦,但实际上却有些烈火烹油的感觉,妖兽潮中河北看起来受到很大的袭击,但是和大赵这边比,却是小巫见大巫了,尤其是这些世家更是受创最大,西唐,南楚,还有吴越,似乎都要比大赵的情况好很多,……”

  陈淮生摇摇头,以前这只是他的一种感触而已,比如陈济生所在夏侯家的情形,加上宓家的状况,让他觉得这洛邑三大家居然这般不堪,现在从寇箐嘴里又得闻京师四大家也是如此,就不能不让他感到心惊了。

首节上一节471/5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