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并不着急。
相比之下,除了自身探索外,他更看重的是大槐山众人在未来几年里的提升。
公孙胜的情况相对稳定,虽然陈淮生也和公孙胜探讨过,但公孙胜认为自己修行路径并没有问题,更主要的原因还是自己在跌落之后的恢复速度太快,缺乏一个相对稳定的沉淀修复期,现在在凝魂高境上徘徊不前属于正常现象,只要自己不急不躁,保持着平和心态,突破润魄并彻底重返当年盛景,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商九龄和丁宗寿的修行进境也处于一个正常状态下,到了他们这个地步,要进一步已经不是单靠修行那么简单,更侧重于感悟。
陈淮生也帮不了他们什么,灵宝灵材固然有用,但也不是主要的,所以只能以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来寻机碰撞,求得突破。
这几个人陈淮生都给不了什么好的建议,但是对于其他几名紫府陈淮生觉得自己的经验和感悟还是有些助益的。
李煜和熊重晖都是蕴髓中境,而陆遥还在蕴髓初境。
陈淮生觉得李煜的心态最佳,观其状态,晋阶蕴髓高境应该就在一两年内,或者说就是一个顿悟,自己也帮不上什么忙。
熊重晖的情况略微复杂一些,虽然他和李煜灵境层级相同,但是陈淮生觉得他要再进一重就有些艰难,或者说恐怕要经历许多磨砺或者淬炼,看看能不能其中寻找到自我突破的契机。
在这一点上,陈淮生与熊重晖也做过几番交流和探讨,熊重晖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如果要外出游历历练,熊重晖又觉得当下局势动荡,自己可能很难找到合适的环境,所以更倾向于去东海冰火岛或者雷洋岛去淬炼。
可陈淮生却觉得单纯从天地之间的淬炼未必能达到熊重晖自己想要的状态,他认为熊重晖可能更适合在与修士的对决搏杀或者在对妖兽的击杀过程中激发生死灵悟,只有这样可能才能让其彻底洗脱原有的窠臼,不再局限于其原来散修过程中落下的种种束缚中。
要做到这一点,也就意味着熊重晖需要冒很大风险,但修行就是这样,如果你指望按部就班就能步步高升然后不断顺利进阶,或许在炼气初中段你凭借着自身禀赋底蕴能达到,但是进入炼气高段之后,这种效果会飞速下降,直至忽略不计。
陈淮生给他的建议是可以考虑主动出击,在恒天山中去猎杀妖兽,又或者到东元镇和雄阳堡去寻机与月庐宗修士对决搏杀,甚至到桃源镇一带去挑战邗山道潘氏修士,来实现自我淬炼提升。
恒天山中去猎杀妖兽还要好办一些,但对月庐宗和邗山潘氏的修士之间的搏杀对决就有些不好控制,但往往与修士之间的鏖战才最能激发出最大潜力,这一点往往比击杀妖兽更有效果。
不过这总算是有几条合适的路径了,如何来实现,熊重晖和大槐山方面也都要周密策划。
陆遥的情况较为简单,他突破时日尚短,现在要晋阶蕴髓中境还差火候,大槐山能够为其提供的就是灵宝灵材,已满足其自我修行,同时他自己也要沉下心来闭关修炼,陈淮生觉得三到五年内他应该有机会踏入蕴髓中境。
几位紫府中除了熊重晖的情况稍微难一些,其他几人陈淮生心里都有谱,反倒是在筑基层级中情况是最复杂的,陈淮生心中最没底,而却又是大槐山未来想要向大宗门迈进不得不走的这条路,也是未来十年二十年里大槐山最耗费心思的层级。
筑基高段中欧婉儿简单,于凤谦也没啥问题,无外乎就是选择修行时间契机的问题,但丁元高的问题就难了。
他是纯粹靠自身的苦修和历练熬出来的。
这种修士的底蕴或者说战力最强,但是要突破每一重也最难,而且越往后,每一重都会更难。
陈淮生内心也很清楚,丁宗寿之所以如此爽快地支持加入大槐山,一方面因素就是希望他这个儿子能够在大槐山中趟出一条不一样的路径来。
至少在丁宗寿看来,他自己已经没有多大的能力在为丁元高提供继续突破直至紫府的机遇了。
陈淮生也清楚这对于自己要想执掌大槐山这个宗门,并将其稳步发展成为大宗门是一大挑战,但是一旦成功,不但能够赢得丁氏一族的绝对支持,同时也能在禀赋较好但是称不上惊艳的那类弟子在进入筑基中高段后的修行趟出一条新路径来。
一个宗门没有那么多绝才惊艳的弟子,而像丁元高样禀赋的弟子往往才是一个金字塔中除开最尖端那一拨下面,但又在下部宽厚基础之上的中坚力量。
第960章 己卷 当责,扛起
陈淮生当初从重华派中出来,“拉拢勾引”的就是这个群体。
如果说赵嗣天和唐经天算是绝才惊艳的人物,但像曾国麟、井中鸿、杨虎生、鞠传真、季怀江以及朱燕华这些就不算了,鲍雀、古韵春也不算,燕赤霞、燕青霞等人也不算。
即便是陈淮生身畔的女人中,除了宣尺媚和于凤谦外,方宝旒、佟童、寇箐、闵青郁、任无垢、虞弦纤这些都不算,只能算是这个群体中较为出色排在前列的,但绝不算天赋异禀绝才惊艳那种。
像凌凡、许悲怀、姚文仲则只能算是这个群体中靠后略逊的一拨了,他们的禀赋大体和王、徐天峰相若,就目前他们的修行进境状况来说,已经远远超出了当初王和徐天峰的进度了,这也让王和徐天峰相当感慨。
现在这样一个群体已然进入了一个相对瓶颈的阶段,像井中鸿、鞠传真他们都徘徊于筑基二重,王和徐天峰的情形也好不了多少,季怀江、朱燕华他们则在筑基一重上止步。
可以说都同时步入了高原期。
可能未来佟童、方宝旒乃至凌凡、许悲怀他们在筑基之后,也都会面临这样一个尴尬而艰难的局面。
如何来突破这个瓶颈,也就成为了陈淮生当前最具挑战性的问题。
可以说很多人都看着这一点,而这些人也都是满怀希望,这样不仅仅是仅仅依靠灵宝灵材的支持就能达到的,还需要陈淮生来从中堪悟出奥妙来。
陈淮生让他们将近三年来自身修行中感觉和体验以及遭遇的困境状况一一写出,要求极为细致,然后自己又逐一进行了谈话沟通,来寻求其中玄奥。
每个人的情况不尽一致,所遭遇的困难也迥异,不过万变不离其宗。
陈淮生依仗着自己现在鼎炉与三灵的融和,加上吸收了火魃的元力,整个道体得以彻底脱胎换骨,而在这个近乎于煎熬的过程中,他对自身道体四基在修行壮大中变化提升的理解领悟远胜于寻常紫府修士了。
原本陈淮生的道体情况其实很一般,如果不是机缘凑巧在古庙中遭遇了水猿大圣与暴虎之妖对决中引发天劫而将双灵灌入体内形成了鼎炉彻底改变道体,可以说他这一辈子即便是入道修行,可能也就只能停留在炼气高段,如果能够拜到一个大宗门下,资源能够保障,或许早百岁之前能碰碰运气卡看是否有机会冲击筑基,但可能性都不大。
不过他的命运在古庙那一夜中彻底改变了。
整个道体被双灵注入而彻底浸润蜕变,再加上自然形成的鼎炉继续与意图挣扎脱壳的双灵纠缠不休,借用陈淮生自身的道体作为斗法的鼎炉,最终让陈淮生道体为之受益。
如果说这之前的受益陈淮生更多的还是被动的,但是到筑基之后,陈淮生开始有意识地通过鼎炉来了解自身道体变化,而在与火魃对决之后的那场自我进化过程中,才算是真正完成了对整个道体的彻底灵悟。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而本身道体原来的禀赋很普通,所以陈淮生才能对道体四基有着不一样的理解感悟,也才更能够从这些人处于筑基初段或者炼气高段和巅峰状态中的艰难里寻找到症结。
一下子要把大家的问题都堪悟通透,陈淮生还没有那般本事,但是循序渐进,一个一个细细掰碎了来琢磨,进而达到触类旁通的状态,陈淮生还是很希望尝试一下的。
“中鸿,我察看了你的道体四基,……”这已经是第三轮灵识感应了,陈淮生甚至将鼎炉中的元灵也悄然逼出了一重,用以提升自己的灵觉达到极致,这有些耗用元力,但陈淮生觉得值得。
井中鸿现在是筑基二重,他原本是最早晋阶的,这几年里却再无寸进,这让他自己都有些着急,但是无论他如何修行或者历练,甚至还主动去恒天山挑战妖兽,还遭受了一次重伤,但是仍然没有找到突破的契机。
“前一次我感觉你的问题应该是出在道骨上,但这一次我发现可能有一些偏差,应该是经脉略薄,使得血髓激发起来的灵力在通过经脉畅行时没有能够给予道骨足够的补给,进而让道骨的滋壮停留在了一个相对迟缓的状态下,这可能拖累了你的修行进境,道骨滋壮乏力,必然会影响到灵根的悟性发育,而灵根灵性不足,血髓和经脉必定运行迟钝,……”
陈淮生凝神看着井中鸿书写的自我感受,结合着自己对其道体查探所获,提出自己的看法。
井中鸿也皱眉苦思:“你的意思是症结在经脉上,经脉单薄?可以前并没有异常啊,从炼气巅峰到筑基,都相当顺畅,从没有这方面的感觉,……”
“不一样,你经脉的单薄恐怕在突破筑基时就留下了隐患,你自己反思一下,在筑基突破时,经脉与血髓的互动共振反馈到道骨上时,有没有什么不太一样,或者说没那么圆融的?”
陈淮生不相信井中鸿经脉的单薄会是在现在才体现出来的,如果说炼气层级时不显,说得过去,但在筑基时肯定会有所觉察才对。
井中鸿一愣之后也仔细回忆:“筑基突破时我的经脉略有紧绷发热,但是总体来说灵力发动传送还是比较顺畅的,即便是略有阻滞,但也很快就消失了,我不认为这有什么影响。”
“不可小觑。”陈淮生很肯定地道:“经脉运行顺畅不代表其没有弱点,而进入筑基之后无论是修行还是历练,对灵力的发动速度与频率都有更高的要求,也许以前还能顺利的,但在现在可能就会有些吃力了,你的经脉有几处都略微单薄了一些,一旦进入高强度法力发动,就可能出现力竭不支的假象,其实不是灵力不足,而是经脉难以支撑,你需要解决这个短板。”
第961章 己卷 动容,定调
与井中鸿的探讨分析和沟通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就是要有针对性提出在修行过程中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的对策,以及在灵宝资源上的补足。
除了井中鸿,还有王、徐天峰、鞠传真、杨虎生几人。
王现在是筑基三重,也是在跨入筑基四重上举步维艰,迟迟难以突破,这甚至让王都有些心态失衡了。
在重阳山时王就几度离山历练,也曾经挑战过妖兽,还曾经去苍海游历,甚至深入到北陌,几番与北戎人武修交锋,但始终未能寻找到突破契机。
王的情况比井中鸿更为复杂,按照陈淮生的探察分析,王本身禀赋不算太好,应该说在目前大槐山筑基群体中大概只比苟一苇略好,和吴天恩在伯仲之间,与其他新锐筑基们比,他的禀赋都有一定差距。
能够在六十岁筑基,而且目前也已经筑基三重了,在陈淮生看来已经算是难能可贵了,可到了这个境地,谁又愿意停滞不前,谁又不愿意去向着紫府冲击呢?
“王师兄的情况师尊应该最清楚,他的灵根和道骨在目前来说还算不错,但是再往上,比如筑基中段和高段,可能就会有一些困难,如果再要想上升到冲击紫府的话,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甚至可以说很难实现。”
陈淮生在商九龄面前没有讳言,“徐师兄的情况和王师兄相若,或则说徐师兄的道骨禀赋略好一些,但在灵根上和王师兄相差无几,筑基中段或许问题不大,但筑基高段都会遭遇困境,要突破的话需要更多的历练淬炼和灵宝补足,但这也进禁止使用一方面,或者说一种可能,未必就能达到想要的结果。”
商九龄对自己两个弟子的情况当然比陈淮生更清楚,但是具体要上升到筑基中高段乃至冲击紫府的问题上,他的理解和领悟却又没有陈淮生那么深刻透彻了,皱着眉头想了一想才问道:“真的很难?”
“嗯,越往上可能会越难,其实如果在禀赋上如果不能用灵觉透察之法来剖析的话,是很难辨析其中细微的差别的,甚至就算是王徐二位师兄对自身的禀赋结合修行能达到什么程度,或者说上限吧,一样没有数,当然这也只是我个人的一个分析判断,如果有其他造化,那又另当别论。”陈淮生很平静地回答道。
商九龄默默点头,他清楚陈淮生与王和徐天峰关系都相当密切,断不会在这种问题上撒谎,“那天恩和苟一苇也是如此?”
“嗯,吴师伯可能会在筑基中段上就止步了,苟师伯恐怕很难冲击上筑基中段,筑基三重大概就是极限,如果要强行冲击突破,我担心会有损于他道骨,甚至危机寿元。”陈淮生见商九龄有些失望,迅即接上话:“但文博和一行的禀赋令人激赏,文博禀赋绝佳,四基均衡,或许进境不会特别快,但是以我的判断,未来突破紫府不在话下,而一行的禀赋更强,他在灵根上的灵性是我所见最佳者,便是尺媚亦要逊色几分,未来肯定能达到师尊的境界。”
商九龄精神为之一振,紧接着问道:“赵无忧呢?还有黄兴堂……”
陈淮生笑了起来,卓一行是朱凤璧死后商九龄接过来的,但是爱如己出,赵无忧原来是尤少游的弟子,尤少游死后也拜入商九龄门下,而黄兴堂也是尤少游的弟子。
“无忧不错,现在炼气八重了,目前遇到瓶颈,可能需要几年才能达至巅峰,至于黄兴堂现在才炼气五重,还早了点儿,我也只是关注了一下,但比起文博和无忧来说还略逊了一点儿,不过也算不错了。”陈淮生耐心解释道:“李师叔门下的杜清源不错,可能和文博禀赋相若,还有齐俊峰,和黄兴堂伯仲之间,目前炼气四重,但估计很快就能冲击炼气四重,……”
见陈淮生如此上心,商九龄心中喜悦,想了一想才道:“那苗淼呢?”
苗淼是丁宗寿的得意门生,丁宗寿甚至看得比其子其孙还重,陈淮生当然知晓,“苗淼的禀赋不及一行,但可能不亚于文博,比无忧可能还要强一些,丁师伯现在全力栽培此子,对了,还有丁明,师尊也该知道吧?”
商九龄眼睛眯缝起来,“老丁的曾孙吧?易天改命,硬生生把一个后天道种转为先天道种,用玉心龙蠼这种先天灵宝来伐根洗骨,老丁是真的舍得啊。”
陈淮生淡淡一笑,“丁师伯的曾孙,而且其道骨极佳,唯一就是灵根未醒,好不容易有此机会,丁师伯当然不会放弃,而且付出也的确有所得,丁明易天改命,才入道没两年,现在便已经是炼气三重了,按照这个进度,加上其道骨奇佳,未来只怕其造化不比一行差。”
商九龄一窒,深吸了一口气:“淮生这么看好丁明?”
“其道骨是我见过最佳者,比一行更甚,但是灵根不佳,可经过玉心龙蠼浸润蜕变,这个缺陷便不存在了,虽然无法和一航的灵根比,但是也和文博、无忧他们相若了,如果日后丁师伯再继续在其身上发力,只怕这丁明未来还真不可限量啊。”
陈淮生的话让商九龄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微微颔首:“淮生,文博和一行是你的师弟,你可要好生帮我盯着,还有清源那里也是如此,王和天峰他们虽然天赋有限,但他们也很努力,若是在灵宝资源上能予以其补足,帮助他们有所突破,也不要吝惜,丁宗寿能为其曾孙豁出性命来一搏,我商九龄一样可以,……”
陈淮生微微动容,“师尊,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也再琢磨未来几年里还是需要四下寻觅一番的,无论是秘境还是福地,若是有消息,也要去走一遭,总归不能让大家来了大槐山却没有了念想才是!”
第962章 己卷 争分夺秒,时不我待
这也算是陈淮生给所有加入大槐山人的一个承诺。
大家满怀期望而来,信任你,追随你,如果没有能够让他们满意的修行之路,那你就辜负了大家,陈淮生素以信誉为重,当然不会自毁长城。
但这也同样对陈淮生是一个挑战,大槐山和卧龙岭作为灵山福地,基本条件当然不差,基础性的灵植灵材都足以满足宗门需求,但对于高端甚至顶尖的那些灵宝灵材就不够了。
而普通灵植灵材对于修士们的日常性修行肯定没问题,可要加速修行进境,又或者改善增益自身道体四基,这些寻常灵植灵材没有多大用处,还是得特殊的灵宝,如赤鲫、元鲑、月橘、元李、紫玉枣、青芝、肉莼以及太乙五宝这一类的东西。
这类灵宝虽然珍贵稀罕,但是总还是能有脉络可循,无论是花费巨额灵砂灵石,又或者耗费心力精力去猎取,大略都还是能弄到一些的,但如玉心龙蠼这样的顶尖灵宝那就真的是可遇不可求,便是要获知这类消息都不容易。
陈淮生深知,未来几年里,大槐山的实力要想得到质的飞跃,必须要落足于紫府和筑基层级的修士们身上,而他们实力的提升又重点在香火愿力和加祝和灵宝资源的充分保障,再加上他们自身的修行。
这几者缺一不可,但香火愿力一事可以循序渐进,而且也已经有了路径眉目,唯独在高端乃至顶尖灵宝资源的获取上,陈淮生心中并没有太大把握,或许有一些想法和路子,但是考虑到现在的大槐山需求不小,这个问题并不容易解决。
汴京城中仍然有消息源源不断地传回来,几方的混战一直延宕到了现在,也蔓延到了汴京城乃至司郡之外,不过这一切都和大槐山没有太大关系了。
现在的大槐山只能冷眼旁观,同时关注一下北戎人的动静,但就目前的状况来说,就算是北戎人真的打算要在河北搞事,首当其冲的也应该是晋州和幽州,下一步才会轮到燕州,所以说燕州应该要迎来几年平静期才对。
怀阳城、芦岩铺和卫河集的联络规划开始陆续启动,吴天恩主动担起了这个责任,另外陆遥也主动配合。
对于陆遥来说,他刚突破筑基时间不长,短时间内即便是有灵宝支持,也能在修行路径上按照正常节奏修行,一两年内要想晋阶凝魂中境都还有些困难,所以在庶务上协助吴天恩做些事情,也就是理所应当了。
吴天恩的灵境实力虽然不及陆遥,但是他人熟地熟,而且对庶务也很在行,陆遥更多的是充当一个后盾或者说臂助作用。
这三地中怀阳城是挨大槐山最近的,同时曹家和康家也已经意识到了大槐山实力的迅速膨胀,大槐山在燕州的影响力不断拓展,已经成为卫怀道和滏阳道境内足以左右局面的豪门了。
只要曹氏、康氏主动配合,以大槐山为中心的香火祭祝愿力很快就能铺设开来,这也是二三十万人口的所在,只要对这些凡人能施加足够的影响力,进而获得这些凡人世家的理解和支持,那这一趟就算没白来。
芦岩铺情况略微复杂一些,陆遥打算在芦岩铺逗留一月,这样一来对内外都能有个交待。
至于卫河集,这是天鹤宗主动让出来的,基本上保留了较为完备的凡人体系,大槐山全盘接手之后,可以立即上手。
只需要将卫河集地方上有实力的豪门宗族拿过来敲打一番,知趣的宗族已经明白了大槐山的意图,就是要让他们明白卫河集已经换了主人,现在是大槐山成为整个卫怀道中北部的实际控制人了,一切要按照大槐山方面来行事了。
不过不管怎么快,豪族们会很快归附,但是人心民意要凝聚起来并以祭祝方式体现到香火愿力上来,仍然要有一个过程,估计要真正见到效果,也要一年以后去了。
卧龙岭那边刻不容缓,虽然定下来丁宗寿、公孙胜、赵嗣天四人率队前去,但是那是半年后全面进入阶段,现在前期准备则是以李煜先行带一拨人前去。
“师叔,恐怕要辛苦你先行一步了。”陈淮生和李煜关系很亲近,所以说话也没有那么多客套,“清源这边我会替你盯着,就他目前的状态,我有把握让其一年内晋阶炼气七重,……”
李煜眼睛一亮。
他收徒宁缺毋滥,所以收徒甚少,目前在门下除了杜清源,还有两个,但那两个年龄和层级都尚浅,无足挂齿,但杜清源算是他当家弟子了,几年前就已经是炼气五重,但踏入炼气六重之后就开始徘徊不前,目前在炼气六重上已经盘桓了四年了。/p>
若是对于其他弟子,一重三五年的熬炼甚至十年八年的打磨都很正常,但是杜清源禀赋绝佳,耽搁三五年就有点儿可惜了。
李煜也再三对自己弟子进行诊测,也给了不少助力,但都没有太多突破,今日听到陈淮生这么一说,心中也是喜悦。
“淮生,把握可大?”
“八成以上吧。”陈淮生点点头:“清源的问题在血髓上,他是修行火相法力,论理该以激扬炽热为导向,但这内里更需要主张水火互济以求平衡长远,他前期有些急于求成,虽然进境更快,但是这个时候就显得有些后劲不足,如果不得以改善,就算是突破晋阶炼气高段,日后在炼气巅峰时就会遭遇更大的麻烦,甚至危及修行之路。”
李煜思索:“你觉得是前期进境太快导致血髓的养润和灵宝灵材的补足没有跟上?”
“嗯,他在炼气初段时应该是按照常规修行来补益的,因为其本身血髓禀赋相当不错,所以前期就算是耗费了部分血髓潜力也见不出来什么,但进入炼气中段到高段,在想要保持较快速度,就会渐渐显现出来虚竭之态,拖累进境,当然他本身的禀赋在那里,只要慢慢养润,还是能慢慢跟上,但一来速度会放慢,二来在关键时候,比如筑基时,可能就会遭受挫折,……”